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6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妮爱 发表于: 2015-11-25 12:15: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评论·观点义务教育经费跟人走 助力城乡教育均等化

 [复制链接]
源自:南方都市报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政策方向包括:由国家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的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都按照不低于定额的标准给予补助。此外,政府还将把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由农村全面扩展至城市地区。
  这意味着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担和保障制度机制,将出现重要调整,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大为加强。在这一轮调整后,能否达到各级政府所期望的理顺事权、财权关系,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目标,还需要持续观察。毕竟,新政出台,能否赢得各方认同,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主政者的落实情况,还要看具体的情形。
  简单言之,统一教育经费的政策是建立在过去标准碎片化的基础上。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城市由地方负责、中央适当奖补。调整之后,中央和地方对城乡义务教育将实行统一的“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财政机制。按照新政,国家规定课程的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全额承担;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共同分担;公用经费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比例,在西部地区为8:2,在中部地区为6:4,在东部地区为5:5。
  问题来了,为什么此次教育经费改革的大头似乎用在了东部发达地区?虽然之前中央对东部地区承担得较少,但东部地区经济普遍发达,财政收入丰沛,基于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理念,中央政策不该损有余而补不足吗?事实上,中央此举恰恰是为了更好保障乡村生源的教育权益。而要解释其中的原委,需要先引入一个背景,即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口制度。
  尽管城乡之间的户口印迹正在逐渐被抹去,在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今天,很多乡村与城镇的户口无甚区别。但需要注意到,在一二线的大城市,户口有无依旧跟住房、教育乃至医疗这样的权利紧密联系。原先整体性的二元结构,时下正在被打碎成一个个福利孤岛,城市就是坐拥优质公共服务的孤岛。在东部地区,许多城市都存在户籍与非户籍人口倒挂的现象,颇具门槛的入户制度将许多人挡在了门外,也剥夺了他们子女随读的权利。不过,纵使如此,还是存在1300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对此,城市的主政者并不认为自己应该担负这部分学生的义务教育支出。
  新政规定了“经费跟人走”,这意味着只要接纳了外来务工的随迁子女就读本地中小学,城市政府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国家经费。因此,发达地区城市主政者的抱怨可能会有所减少。当然,除了随迁入城的学生受益,人数规模在3000万以上的寄宿制学生,1200万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500万村小教学点的学生,和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也将随之受益。
  但受益并不意味着不公平的消除,且不论目前城乡之间的学生竞争非常依赖家庭的投入,仅仅就政府投入本身,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公民权不存。以广东省为例,深圳、东莞等新兴城市,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两类群体所享受的子女教育权也有着明显区分。在这一问题上,引出的问题不是中央财政应该承担多少,而是作为纳税人的城市公民如何获得公民权利的问题。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财事权。同样被称为一个“市”,深圳、广州、东莞和即将撤镇改市的虎门,财政收入上缴比例完全不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能力和责任也不一。所以,问题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教育公平改革的问题,背后还牵涉财税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多方面老生常谈的阻力。由此,我们也希望,在渐进式改革的累积下,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最终能够被填平,城乡教育供给的差距能够逐步缩小。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妮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妮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志愿服务如何变得越来越“专业” 聚焦:“形象大使”请来到我身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3:19,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