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21|回复: 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代蜀华 发表于: 2006-2-23 10:56:1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巴掌,思想的起源者和劳动的创造者

 [复制链接]
原创  巴掌,思想的起源者和劳动的创造者
──巴人的图腾
  
2002年,当我在重庆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头介绍我认识了巴文化研究者邹衍澄先生。
因为自己从未涉猎过巴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对先生的研究一窍不通,只有佩服的份。当大家就把人的手掌问题进行探讨时,邹先生对我说:“对于巴人的图腾和信仰,凛君白虎它可以领会,可是,作为巴掌和巴掌旁边的那一朵如花似云图案,他就觉得不可思议了……”当时,我说道,既然巴人的信仰较多,除了白虎手掌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蛇呀什么的,而他们又把白虎和手掌排在首位,那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为什么,肯定是够我们研究一辈子的。
接着,我就把先生划给我的巴掌草图带回了家。
在家里,我接连对着巴掌研究了好几天,尤其对旁边那个图案,更是百思不解。邹先生说,有学者说那是巴人对生殖器的崇拜,可是他觉得不可能。我拿着笔写写画画,突然,我停留在了我反复写的“手”,“巴掌”、“巴掌”、“手”这些涂鸦上面。
在这种长时间的涂鸦中,我突然来了灵感,巴掌,手,不正是创造思想的起源和劳动的创造者吗?那人把守叫巴掌或者手巴掌,不正是那种思想萌芽和劳动创造的体现吗?
你看那“巴掌”的“掌”字,“手”上面是一张“口”,“口”上面是“脑壳”,这个“掌”字,被巴人创造的何等象形!
把手叫做“巴掌”或者“手巴掌”,这是巴人的独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代蜀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代蜀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代蜀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阆中构溪河风光 江南水乡-渔民柯螺蛳
2# 四姑娘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06-2-23 10:57:1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巴”字是象形文字蛇的演化,蛇又是巴人的图腾之一。而掌是手掌,掌是掌握的意思。所以,从巴掌这个词不难看出,巴人把自己的手叫巴掌,是经过长期的思考而定夺的。意即巴掌是思想和信仰的起源,大自然的灵气又是促进巴掌不断劳动创新思想的动力。
远古时期,当我们的祖先还处于弱智的时候,他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通过手的有意无意地行为触摸到了生存的食物,于是就产生了思想──刚才的那种食物时可以吃的,而且可以通过钢材这种方法进行反复,就可以获取更多的果腹的东西……
还有,在狩猎和捕鱼的劳动中,也绝不是先天就让他们有这种行为的,而是在长期的通过手的劳动中产生了这种思想,于是才有了这样的行为……
因此,手的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创造了大家的思想,产生了劳动。
巴掌旁边那多如花似云的图案,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灵气。巴人把这种灵气形象化了,并通过手和大自然打交道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大自然的灵气来自于我们的双手这样一个道理……
当我兴冲冲地把我这一想法和盘托出的时候,得到了他和水平先生的肯定。水平先生说,有一定道理,他在写作《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时候,有很多创新思想就是在通过双手写作的时候产生的,所以说巴掌是产生思想的说法应该可靠。对于大自然这一灵气的说法,他们觉得有待商榷。
因为那时我们对电脑都还很陌生,更不要说上网。尽管邹先生他们有意思叫把这个说法上网讨论,但也无法实现。今天,当我发表这一条消息的时候,我更希望我们的巴文化学者都参与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通过对把人图腾的研究,揭开“巴掌”和“灵气”之谜。因为在我们的巴文化中,除了巴掌、手巴掌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有关巴字的独特运用。比如巴山、大巴山、锅巴、巴心巴肠、牙巴肋巴、巴实巴起、巴谱巴味、巴不得、巴山豆、芭蕉、糍粑、米粑粑、粑粑饼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6-2-23 17:51:10|只看该作者
四指并排时,像不像竹笆?

这种竹笆,涂上泥巴,就是夏人用来建造房屋的墙笆。

即使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住在这种房子里。

我都住过。
4# 金佛山
 楼主|代蜀华 发表于: 2006-3-2 16:47:35|只看该作者
先生说得很对,那种糊上泥巴的墙笆房子,我也是住过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6:53,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