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5227|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失联·被拐从郭刚堂到孙海洋,何以“团圆”?

 [复制链接]
  失散14年之后,孙海洋携子归来,他湖北监利的老家,乡亲们打起鼓、舞起龙,大摆宴席,万人空巷。
  在网络上,孙海洋寻亲成功的相关话题,连续多日登上热搜。无论身处何方,人们对“团圆”总能共情
  上一次这样万众瞩目的团圆是在今年7月。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被拐24年的儿子被警方找到。这位父亲为了寻子,多年里累计行程达50多万公里,跑遍了数十个省份,报废了10辆摩托车。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农团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农团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农团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农团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农团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农团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集中公示丨曾馥平:亲兄弟 真扶贫 总投资58亿元 ,成都高新区携手三菱重工助力建设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4# 金佛山
 色季拉神山 发表于: 2021-12-11 10:1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从郭刚堂到孙海洋,何以“团圆”?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从郭刚堂到孙海洋,何以“团圆”?

  失散14年之后,孙海洋携子归来,他湖北监利的老家,乡亲们打起鼓、舞起龙,大摆宴席,万人空巷。
  在网络上,孙海洋寻亲成功的相关话题,连续多日登上热搜。无论身处何方,人们对“团圆”总能共情。
  上一次这样万众瞩目的团圆是在今年7月。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被拐24年的儿子被警方找到。这位父亲为了寻子,多年里累计行程达50多万公里,跑遍了数十个省份,报废了10辆摩托车。

今年7月11日,山东、河南两地公安机关在山东聊城,为郭刚堂、郭新振一家人举行了认亲仪式,离散24年的家庭终获团聚。本文图片均 资料图

  8307名,这是澎湃新闻从公安部获悉的截至11月30日,今年已找回的历年失踪被拐儿童数据。他们中,失踪被拐时间跨度最长的达74年。
  在依旧与新冠病毒抗争2021年,无数人见证了这些更显可贵的团圆的笑容与泪水。

摸底
  电影《失孤》里,以郭刚堂为原型的主人公在电影中说:“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
  亲人失散的痛苦,在破碎的家庭里,成为空气一样的存在。
  郭刚堂本人说,那些年皮肉上遭受的痛苦更像是赎罪,只有在路上,他才觉得对得起儿子。1997年9月21日,他的儿子郭新振在家门口独自玩耍时被人拐走。
  孙海洋清楚记得与儿子孙卓分开的天数,14年又57天。儿子在自家包子铺前被拐走后,孙海洋跑遍了除新疆、西藏之外的省份,无数次在希望中结束,在失望中开始。每次失败而归后,他都不敢面对母亲渴望的眼神。
  据公安部介绍,近年来,拐卖儿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盗抢拐卖儿童案件年发案降至20起左右。但仍有一些像郭新振、孙卓这样,多年以前的失踪被拐儿童尚未找回,孩子和父母承受骨肉分离、家庭破碎的痛苦和煎熬。
  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刘忠义说:“历史的东西摆在那,你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回避,必须得正视这个问题,到什么时候刑侦干警都不会放弃的。”
  开展“团圆”行动的消息一经公开发布,就冲上了热搜,相关话题阅读达2.6亿次。今年3月26日,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童碧山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团圆”行动。
  童碧山表示,全国公安机关将依托“打拐DNA系统”,通过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扎实开展积案攻坚等工作,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
  彼时,童碧山表示,开展“团圆”行动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请大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疑似拐卖儿童犯罪案件线索,积极协助查找失踪被拐的儿童。同时,也请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员主动到附近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受免费的DNA信息采集以及相关信息补充完善等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家庭团圆。
  澎湃新闻从公安部刑侦局获悉,“团圆”行动开展后,各地公安机关坚持“全面排查、应采尽采”原则,不断强化涉拐重点人群摸排,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DNA等数据信息。对历年来儿童失踪被拐案事件信息全面梳理、逐条核查,对父母一方DNA信息不全的,想方设法补充为双亲信息,对多年前采集、失去检验比对条件的,找到当事人重新采血检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团圆”行动以来,公安机关共摸排疑似失踪被拐人员信息4.8万条,核查完善涉拐基础信息2.4万条。这些为“团圆”行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滴血
  6月1日儿童节当天,公安部通过新闻媒体及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集中对外发布了全国各地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的地址、电话,方便群众就近快速联系公安机关免费采血。并且明确指出,免费采血工作不受户籍地域限制。童碧山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请尚未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疑似被拐人员和身源不明人员,尽快选择附近的采血点接受免费采集,相信科技寻亲力量,离散亲人团圆就差“一滴血”的距离。
  2000年时,DNA技术就被应用于打拐。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信息化处处长刘冰介绍,当时,DNA数据库还未联网,技术能检测的基因座,也就是代表一个人生物特征的点还比较少。21年来,DNA技术经过几次迭代升级,公安机关建立了联网的打拐基因数据库,同时由于仪器灵敏度上升,检测试剂也在更新,可以检测到的特征点越来越多,整个识别的准确率也就变得更高。
  童碧山介绍,因为我国DNA检验技术及数据库建设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检验方法稳定可靠,个体识别精准高效,已成为查找认定亲缘身份最准确的方法。
  公安部刑侦局的数据显示,随着宣传发动,6月1日,全国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地址、联系电话公布后,已有4759个家庭通过接受采血实现团圆。这也就意味着,“‘团圆’行动中找到的失踪被拐儿童里,超过一半是基于今年新采集到的DNA数据比对成功的。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过去的2020年,备受关注的1992年“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1995年前“全国文物安全卫士廖国华被杀害案”等一大批命案积案告破。童碧山说,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公安机关积累了大量的、多方面的经验,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专家人才成为侦查破案的中坚力量,今年他们转战“团圆”。
  今年5月11日至6月11日,公安部在山东济南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从全国公安机关抽调了69名懂专业、会研判并且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刑事技术专家。同时,公安部对“打拐DNA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又专门研发“团圆行动技术比对会战平台”,实现父母身份信息核实、疑似被拐人员情况核查、工作指令上传下达、行动战果复核统计等专项工作,为比对会战提供了案件管理、多模比对、综合分析、专家会商、任务推送等功能。
  凝聚了专家们的智慧,汇聚了全国数据资源,查找失踪被拐儿童的新渠道、新方法不断开辟出来。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今年5月,新疆伊犁公安机关在去世17年母亲的遗物上提取检验出DNA,完善了父母双亲信息,成功为一位90岁老父亲比中找回44年前走失的一双儿女。
  这次会战中,山东枣庄90岁的罗凤坤,找到了失散58年的儿子罗亚军。鉴于父母双亲DNA组合在一起,查找比对失踪被拐儿童的效率更高、也更精准,专家组在研究罗凤坤一案的过程中发现,老人虽然妻子已经去世多年,但还有四名子女。专家组提出对四名子女的信息进行采集,结合老人的DNA信息,倒推出母亲DNA信息,从而跟老人的DNA信息组成双亲DNA信息,在打拐数据库中进行比对,罗亚军就这样被找到了。

6月8日,90岁的罗凤坤与失散58年的儿子相认  e26e-465e52f6732f07842e525ab2b449b162.jpg  保存到相册

技术突破
  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的儿子郭振,也是在这次比对会战中找到的。不过,是得益于另一项技术的突破──人像比对。
  当时在公安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局长李民谈及此案介绍,2000年DNA技术开始应用于打拐工作时,山东警方就及时采集郭刚堂夫妇的DNA信息入库比对,随着技术发展,又多次补充完善他们的DNA数据,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孩子郭新振之前从没有采集过DNA信息,所以多年来这个案件一直没有破获。
  童碧山介绍,全国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专班,克服儿童失踪被拐时体貌特征与长大后差别较大的障碍,突破技术壁垒,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的线索。也就是说,破跨年龄人像比对技术被“解锁”了。

认亲后,孙卓和父母跟奶奶视频通话  4e33-436fd3c4efe91b30069d2394877335dd.jpg  保存到相册

  这项技术在寻找孙卓中再次立功,虽然是间接的。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广东省也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被拐失踪儿童照片档案,积极开展查找会战。9月,一条线索出现,山东聊城一男子,与深圳失踪被拐的一名儿童符建涛高度相似。
  符建涛被找到后,警方凭借这名被拐儿童保留的幼时被拐记忆,抓获了嫌疑人吴某龙。之后循线追踪,找到了同样被吴某龙拐走的孙卓。
  针对失踪被拐儿童案事件时间久远,落地核查、检验比对条件不足,查找难度大等问题,算上第一次,2021年,公安部共组织全国172名DNA、人像和信息研判专家先后开展了二次为期三个半月的“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经梳理筛选累计向全国各级打拐部门下发工作指令逾万条,下发比中通报逾九千条。

督办
  “团圆”行动中,公安部集中挂牌督办了上百起重大拐卖儿童积案,足见力度之大,郭刚堂、孙海洋两起案件均在此列。
  澎湃新闻从公安部刑侦局获悉,“团圆”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梳理拐卖儿童积案卷宗、证据线索、在逃嫌疑人,对重大案件组织专案侦查、重点攻坚,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深入研判,寻找案件突破口、缉捕嫌疑人。对于已找回失踪儿童的,及时顺线深挖、串并侦查,力争破获一批隐案、缉捕一批嫌疑人,找回更多失踪被拐儿童。
  郭新振的身份被确认后,山东、河南两地警方相互配合,深入了解当年收养过程、送养人员。通过大量走访调查,最终发现呼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围绕其关系人、居住地等开展工作,发现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唐某,最终成功破获该案。原来,两名嫌疑人恋爱旅游期间,图财预谋,将郭新振抱走贩卖。
  辽宁警方今年也通过侦破系列拐卖儿童积案,找回了10名被拐儿童,公安部6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起案件。1993年3月至1994年9月,辽宁省朝阳北票市先后发生4起拐卖儿童案件,4名4-7岁的儿童在家附近或放学途中失踪。案发后,辽宁朝阳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工作,根据作案手段、失踪地点等发案特点,将4起案件并案侦查,最终发现惠某具有重大涉案嫌疑。专案组将其上网追逃,但多年追捕未果。“团圆”行动中,此案被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
  辽宁省公安机关全面梳理,组织精干力量重点分析惠某下落。专案组在综合分析研判基础上,成功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侦查措施,通过大量细致艰苦工作,成功发现并抓获已漂白身份躲藏在天津的惠某,顺线侦查在福建抓获2名同伙庞啟某,庞厚某。经查,在1993至1995年期间,惠某伙同庞啟某、庞厚某等人,分别从辽宁、山东、四川等地拐卖7名男童至福建省。专案组先后辗转山东、贵州、四川、福建等地,通过走访调查、DNA检验等措施,成功找回7名被惠某犯罪团伙拐卖的儿童,同时顺线侦查找回涉及其他案事件的3名失踪被拐儿童。
  在孙海洋认亲当天,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拐卖儿童案件一天未破、失踪被拐儿童一天未被找回,公安机关就将竭尽全力查找到底。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各类拐卖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创新战法打法,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将“团圆”行动向纵深推进,切实保障儿童妇女合法权益。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参与打拐反拐工作,加强反拐宣传,及时提供线索,努力让更多被拐人员早日实现团圆回家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农团山 发表于: 2021-7-15 19:03:31|只看该作者

14亿里找2609人,怎么做到的?揭秘《失孤》原型背后的故事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14亿里找2609人,怎么做到的?揭秘《失孤》原型背后的故事

  在14亿人里成功“大海捞针”的案例背后,还有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公安部1月部署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61年;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47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72名,各地已组织认亲1200余场。其中,6月1日集中发布全国3000多个免费采血点后,已有近万人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已帮助306个家庭实现团圆。
  “宝贝啊,我的宝贝。可回来了,我的儿。”
  这一刻,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等了24年。寻子数十万公里,报废10辆摩托车后,他被人贩子抱走的儿子11日被警方送到身边,一家团聚。郭刚堂摸着妻子的头安抚:“这回交到你手里,你得好好疼他。”

  在14亿人里成功“大海捞针”的案例背后,还有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公安部1月部署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61年;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47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72名,各地已组织认亲1200余场。其中,6月1日集中发布全国3000多个免费采血点后,已有近万人到公安机关免费采血,已帮助306个家庭实现团圆。
  这样看来,与免费采血有关的DNA数据比对似乎是破案重点。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郭家的案子,乃至接连被翻出2001年、2000年、1997年等一桩又一桩旧案的贩卖儿童惯犯呼某,都是中国打拐工作成果的缩影与“活标本”。

一次成果显著的“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
  7月13日,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不仅通报了最新破获的郭刚堂之子24年前被拐案,还介绍了公安部“团圆”行动的最新进展。想知道这24年的努力如何能在2021年画上句号,不妨对警方通报做一次“阅读理解”。
  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介绍
  “1997年9月21日,山东聊城郭刚堂(男,现年51岁)夫妇时年2岁半的儿子郭新振,在家门口玩耍时被一陌生女子抱走,下落不明。接到报警后,聊城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了大量侦查调查、走访摸排等工作,并采集了郭刚堂夫妇血样,检验DNA信息录入‘打拐DNA系统’,但一直没有发现郭新振的下落。今年‘团圆’行动中,公安部将该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组织攻坚。”“6月,在公安部组织的集中比对会战期间,专家们勇于创新,克服儿童失踪被拐时体貌特征与长大后差别较大的障碍,突破技术壁垒,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的线索。根据公安部指令,河南公安机关采集相关人员DNA信息进行复核检验,最终确认河南该人即为郭刚堂夫妇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山东聊城公安机关迅速派员赴河南、山西等地,围绕当年收养、拐卖情况循线追踪、缜密侦查,抓获了当年拐卖郭新振的2名犯罪嫌疑人,查清了案件事实,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扩线深挖。”

  1997年9月发生的旧案尘埃落定,不仅是郭刚堂一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离不开破案人员的坚持。
  自2007年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成立以来,2009年公安部又部署全国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建立全国打拐DNA系统,2011年在全国实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2016年上线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国务院更多次颁布实施阶段性“拐卖人口”相关行动计划。
  2021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5月11日至6月11日,公安部又在山东济南组织开展了“团圆行动刑事技术集中比对会战”。通过一个月比对会战发现的线索,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718名、抓获拐卖儿童逃犯8名,取得了显著战果。
  而此次比对会战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参战人员精。公安部从全国公安机关抽调刑事技术专家69名,这些专家都是刑事技术领域懂专业、会研判的综合型人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
  二是数据资源全。行动广泛收集了失踪被拐儿童和父母的照片、DNA等信息,研究制定了技术比对会战工作规范,确保相关查找比对数据齐全。
  三是系统功能强。及时对“打拐DNA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又专门研发“团圆行动技术比对会战平台”,实现父母身份信息核实、疑似被拐人员情况核查、工作指令上传下达、行动战果复核统计等专项工作,为比对会战提供了案件管理、多模比对、综合分析、专家会商、任务推送等功能。会战中,参战专家拓展应用最新科技手段,及时与实地走访调查等工作相衔接,确保了比对会战取得成功。
  下一步,公安部将认真总结第一次比对会战的成功经验、做法,尽快组织开展第二次集中比对会战。

“打拐DNA系统”到底有多高效?
  在“打拐日常”中,建立于2009年的“打拐DNA系统”受到众多网友关注。警方此次正是先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的线索,然后采集他的DNA信息并录入“打拐DNA系统”,成功与山东聊城郭刚堂夫妇比中,最终确认了郭新振的身份。
  6月1日,公安部曾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公布全国3000余个免费采血点。采血不受户籍限制,呼吁未采血的失踪被拐儿童父母、疑似被拐人员和身源不明人员,尽快到附近采血点免费采集,依靠科技寻亲。

  这样做效果如何?
  近年来,常有公安机关通过打拐DNA信息库盲比比中失踪被拐儿童的案例,被拐人员此前甚至不知晓自己身世有疑。6月1日后,又有近万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免费采血,目前已帮助306个家庭实现了团圆。


  13日,警界大V@江宁婆婆 发帖介绍称,被拐孩子的父母报警后必须且免费录父母DNA,警方打拐解救找到的孩子必须且免费录孩子的DNA。对于2009年之前的拐卖警情,这些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也不间断地进行了DNA补录,基本上少有遗漏。“只要父母报过警采过DNA,找到孩子基本上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在公安机关打查结合重拳出击下,拐卖儿童案件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甚至几近消失的态势。每年找回的失踪儿童大多是自己走失或离家出走,目前主要是以查找积年案件为主。”
  1963年,5岁男孩“吉显”随家人逃荒到河南后离散。时隔58年后,公安部“团圆”行动让他90多岁的母亲终于在有生之年等来了儿子的消息。

  除此以外,@江宁婆婆 也提到目前打拐工作的难点称,之前各地公安机关解救的孩子当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在数据库里比不到父母DNA。唯一的可能,就是孩子的父母没有报过警,而且大多是主动卖出亲生孩子。

  @江宁婆婆:这些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绝大多数就是因为DNA没有比到他们的父母。
  为此,民政部、公安部2015年联合制发了《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为推动打拐解救儿童回归家庭、维护打拐解救儿童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

这名贩卖儿童惯犯被翻出的旧案,一桩比一桩久远
  再回到那起24年积案上,公安机关围绕郭新振当年被收养的情况循线追踪,确定了呼某及其当年女友唐某2名犯罪嫌疑人,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扩线深挖。
  事实上,现年56岁的贩卖儿童惯犯呼某,也算得上是我国打拐工作成效的“活标本”。
  根据媒体报道,1988年和1996年,呼某曾分别因犯盗窃罪、敲诈勒索罪入狱。
  2009年,因涉嫌2001年在河北拐走一名女童,呼某被执行逮捕。
  2021年,因涉嫌2000年在山西拐走一名男童,呼某再被山西警方抓获归案。因为今年“团圆”行动启动后,民警采集的被拐男童父母血样,成功比中河南一名疑似被拐儿童。经过缜密侦查,民警锁定了包括呼某在内的2名犯罪嫌疑人。
  等到今年6月,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取得重要进展,犯罪嫌疑人呼某在被提审时畏罪心理严重,拒不交代。专案组围绕其关系人开展进一步侦查,在其当年女友唐某供述罪行后,呼某最终认罪。
  于是,呼某身上又添一起1997年积案。这更说明,惯犯呼某从未主动供述自己曾犯下的罪行。
  除此以外,封面新闻从一名知情民警处证实,呼某是一个拐卖儿童的惯犯,在他被山西警方抓获后,其他地方的公安局就陆续打电话来了解情况、现场提审等。
  惯犯不断被翻出旧案,不但是警方打拐工作有了成果,也意味着更多家庭实现团圆。

只是技术的胜利?
  除了警方努力,在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中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群众的力量。
  作为被拐儿童父亲,郭刚堂在这24年间,一边骑着摩托车辗转多地、跨越数十万公里寻找孩子,一边积极参与打拐志愿活动,将搜集到的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安机关。通过他提供的线索,公安机关先后找回被拐多年儿童100余名。
  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不但表达了对郭刚堂24年付出的感动,并强调,开展好“团圆”行动,不仅需要公安机关、失踪被拐家庭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有人会知晓失踪被拐人员情况,有人会发现拐卖犯罪分子的踪迹。
  “借此机会,公安机关正告那些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继续潜逃没有出路,公安机关有能力、有信心将你们缉捕归案,尽快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是你们的唯一选择。”
  近年来,包括29年前“南医大女生被杀案”在内的一系列悬案接连告破。不能否认技术革新给积案带来的曙光,但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技术背后,终究是人。
2# 四姑娘山
 虫子蝴蝶 发表于: 2021-7-14 09:43:57|只看该作者

《失孤》原型一家团圆,人贩子被抓!刚强:三种力量合力打拐,带来一个重要讯息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失孤》原型一家团圆,人贩子被抓!刚强:三种力量合力打拐,带来一个重要讯息→

  今天刷屏的新闻和打拐有关,电影《失孤》的原型在现实当中迎来比较圆满的结局。对此,主播刚强有着怎样的观察?戳视频↓↓↓

  刚强:
  今天联播报道了公安部的一场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电影《失孤》当中被拐儿童的原型,如今已被公安机关找到,犯罪嫌疑人也被警方抓获。

  这个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案子,如今迎来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这背后有公安机关的持续努力,也有技术进步的力量,比如DNA数据比对的应用,当然特别让人动容的是被拐儿童的父亲郭刚堂,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他曾说,找孩子就像大海捞针,但大海捞针,也能有个希望。只有在路上,自己才是一个父亲。简单而真挚的话语,充满了力量,让人看到了一个父亲的坚持和父爱如山的深沉。坚持就有希望,回家总会有路。上面这三种力量形成的合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拐卖积案也陆续被侦破,这给那些试图拐卖儿童的人带来了一个强烈讯息:千万别动歪脑筋,因为有拐必打,使命必达。我们的目标就是天下无拐。
  今天联播报道了公安部的一场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电影《失孤》当中被拐儿童的原型,如今已被公安机关找到,犯罪嫌疑人也被警方抓获。

  这个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案子,如今迎来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这背后有公安机关的持续努力,也有技术进步的力量,比如DNA数据比对的应用,当然特别让人动容的是被拐儿童的父亲郭刚堂,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他曾说,找孩子就像大海捞针,但大海捞针,也能有个希望。只有在路上,自己才是一个父亲。简单而真挚的话语,充满了力量,让人看到了一个父亲的坚持和父爱如山的深沉。坚持就有希望,回家总会有路。上面这三种力量形成的合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拐卖积案也陆续被侦破,这给那些试图拐卖儿童的人带来了一个强烈讯息:千万别动歪脑筋,因为有拐必打,使命必达。我们的目标就是天下无拐。
  监制:李浙
  主编:王兴栋
  视频 编辑:杨振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3:4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