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827|回复: 41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7 08:24: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景区浙江5家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来了

 [复制链接]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2016年,海南省被确定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壳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壳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作弊入刑后 成都一医生雇博士替考被抓 叙利亚化学武器销毁全部完成
41#
 神对你很失望 发表于: 2020-12-17 17:25: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浙江5家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来了~

源自:浙江发布
原文标题:浙江5家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来了
⊙编辑:杨彧嘉 责编:沈波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
  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共97家单位入选
  其中,浙江5家在列


  浙江此次入选的5个县,在全域旅游工作方面有何亮点?跟着小布一起去看看~

绍兴市新昌县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精华地,还是佛家圣地、道家福地,茶道之源,也是中国山水诗、山水画的发源地。

  新昌围绕打造全省文旅融合样板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创成以浙东唐诗名城为主题的首批省5A级景区城,省3A级以上景区镇(乡)实现全覆盖,省A级景区村庄达到180个以上,把全县整体打造为一个大景区。

丽水市松阳县
  近年来,松阳打造茶旅融合百亿产业、复活百座古村、建成百公里绿道、每年举办百场节会、落地百个艺术家工作室,形成了人人发力、时时可游、处处是景、行行融合的良好局面。

  全域旅游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转化器。松阳大木山茶园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县培育了十大文化业态和创意产品,打造了“生长型”精品民宿40多家;一批“画家村”“养生村”带动了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

台州市仙居县
  漫步在永安溪绿道上,移步换景,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仙居县旅游布局划分为“一轴四板块”:“一轴”指贯穿全境的母亲河永安溪沿线景观,以沿溪生态绿道为支撑,将各板块景观“粘连”成片。“四板块”包括东部括苍问道板块、县城古寺禅修板块、中部田园耕读板块、西部运动健体板块。

杭州市桐庐县
  桐庐以景区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要求建设镇村,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乡村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

  同时,桐庐还开展国家级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试点;开发富春山居图水上实景游产品,创成中国诗歌之乡;建成文旅大数据平台,实现游客“20秒入园”“30秒入住”等。近年来,桐庐因全域旅游,产业更兴旺、城乡更美丽、百姓更富有。

嘉兴市嘉善县
  这里有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有田歌流淌的美丽乡村,有主题鲜明的红色印记精品游线,还有饮誉江南的美食“佳膳十碗”……

  2017至2019年度,嘉善县接待游客平均增长率17%,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21%。目前,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2家,省4A级景区镇2家,省A级景区村庄42家,形成了工业游、农业游、商贸游、研学游和亲子游等丰富的旅游业态。
  内容综合自文化和旅游部官网、诗画浙江文旅资讯、松阳文旅、松阳新闻、新昌发布、仙居发布、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嘉善文化旅游体育等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0#
 韩省 发表于: 2020-7-5 09:53:59|只看该作者

宜昌:文化赋能全域旅游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宜昌:文化赋能全域旅游

  从秭归的端午文化节到兴山的昭君文化节,从五峰的采茶节到夷陵的柑橘节,从唱山歌、跳巴山舞到包粽子、吃年猪宴,文化丰富了旅游的体验,旅游为文化的保护、开发、传承、弘扬提供了渠道,湖北宜昌一直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合作共赢。

名人文化彰显城市底蕴
  “快来快来,看看王昭君生活的屋子是啥样。”来自湖北黄冈市的王子成与家人一同来到兴山县昭君村景区,了解王昭君生平事迹,体验王昭君曾经的生活场景。
  昭君村是汉明妃王昭君的出生地,当地先后投资5亿多元进行提档升级,建成汉代民俗风情街、昭君纪念馆、昭君宅和娘娘泉等景观,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获评中国最美乡村。
  从昭君村出来,仅十几分钟车程,昭君别院映入眼帘。昭君台、陈家老屋、乡公所旧址、村史展览馆……在这里,游客能够了解更深入地了解昭君文化。
  作为昭君故里,兴山县把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纳入发展战略。如今一批好项目已“开花结果”:发起成立昭君文化旅游联盟,组织“昭君和亲路”沿线5省9座城市40家旅游市场主体,联手将“昭君和亲路”打造成国家级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将农历八月十五设为昭君纪念日,开展“中秋月圆忆昭君”活动;成立昭君文化促进会,弘扬和传播昭君文化……
  “给青山绿水注入昭君文化灵魂,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说,今年“五一”期间,兴山县旅游综合收入达4305.6万元,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去秭归品几分屈子风采,到当阳寻一寻关公足迹,去宜都杨守敬故居一探三峡第一学者的勤读时光……名人文化拥抱旅游产业,使越来越多游客驻足宜昌、品读宜昌、爱上宜昌。

工业文化打造网红景点
  全景玻璃环形大厅、光影斑驳的时空楼梯……位于宜昌下牢溪河畔的809微度假小镇,由昔日废弃兵工厂,变身为网红打卡点。
  经济日报记者在809微度假小镇看到,慕名而来的自驾车陆续驶入,扫码、测体温、登记,一切井然有序。
  进入园区,绝壁悬崖间的“工业客房”、欧式风格的时光礼堂、书盈四壁的养心书吧、宜昌最大的室内亲子乐园令人目不暇接。穿梭其中,老厂房、工业风格指示牌和“三线”建设标语,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上世纪60年代。
  作为三峡区域首家“三线”军工主题小镇,园区在原809老旧厂房的基础上,采用了“做旧如旧”的风格,加以现代化的改造和粉砌,使得这里的每一处建筑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有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809微度假小镇6月开始正式营业,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交出了不俗的答卷:日均入园近300人,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809微度假小镇执行总经理李建新向记者介绍,目前园区正着力打造“三线”记忆博物馆,让市民近距离了解“三线”建设时期的那段战天斗地的感人事迹,感悟和传承“三线”精神。
  将工业文明融入旅游产业,809微度假小镇并不是个例。在稻花香集团,稻花香美酒生态工业旅游线路颇受追捧,包含包装中心、酿造车间、文化广场、藏酒洞、综合运动馆等多个特色景点,成为宜昌以观光工厂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业态的典型。
  据介绍,宜昌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电力、精细化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重要制造业基地,形成了一批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工业旅游资源。
  作为世界水电名城,三峡大坝、葛洲坝、清江隔河岩大坝等水利工程成为宜昌工业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从工程规模及经济效益上讲,三峡工程旅游稳坐龙头,成为我国工业旅游的典范。

地方文化增添旅游魅力
  “感觉哪里都像景区,很美很舒缓,随便走走都是旅行。”这是旅行商王新兵对宜昌的印象。
  风景就在路上,处处皆是风景,正是宜昌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景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区,而是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乡村游不再停留于农家乐,而是向著有深度、更休闲、更养生的乡村度假旅游方向发展。
  三峡人家风景区里,具有浓郁土家民族特色的哭嫁表演,经过重新编排之后,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更具互动感,令人耳目一新。
  屈原故里风景区内,端午习俗馆、青滩民俗馆、刘志华木雕工作室、归州砚馆等10家非遗展馆陆续开馆,游客看风景之余,能深入感受到全方位的峡江文化。
  远安田野马拉松的赛场上,“远安呜音”“远安薅草锣鼓”“远安花鼓戏”等充满了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精彩上演,奔跑的人在田野风光里聆听着流传200年的深山古音。
  夷陵区青龙村里,活跃着一支高跷舞狮队,他们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用绝技吸引着前来体验田园风光的游客,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文化韵味。
  宜昌旅游从业者努力寻找地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端出了一系列宜昌传统文化旅游大餐,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虚此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旅游工艺品、农副土特产成为旅游商品、乡村山居成为民宿、传统民俗成为旅游新体验……文化旅游拓宽了当地农民居家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门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统计,2019年宜昌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3.3%;接待游客8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02%。从南到北,从山村到城市,从观光到体验,旅游业已成为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
39#
 搜索浪漫 发表于: 2019-8-22 09:46:00|只看该作者

保定移动为全域旅游装上“智慧大脑”

源自:人民邮电报
原文标题:保定移动为全域旅游装上“智慧大脑”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近日,河北保定移动为保定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搭建了全域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旨在通过对游客信息的关联分析,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更“靠谱”的决策支撑。
  据介绍,保定移动此次搭建的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是依托庞大的用户数量和通信网络实时性优势,通过对景区周围基站数据的加工处理和深度挖掘,精准分析出游客客源、旅游轨迹、旅游偏好等信息,可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游前旅游趋势预测及智慧营销、游中人流量监控及预警、游后客源分析的全生命周期旅游大数据产品和服务。
  随着易县旅游大数据平台上线,该县全域旅游有了“智慧大脑”,转型升级迈入全域旅游智慧时代。据悉,除了易县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外,保定移动还参与了唐县、曲阳、涞水等地智慧旅游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未来,保定移动还将不断丰富大数据分析在提升旅游管理效率、公共服务水平和旅游安全应急能力等场景的应用,推进全域旅游协调发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8#
 欺头 发表于: 2019-8-19 09:08:00|只看该作者

政务要闻全域旅游让晋源好山好水“活起来”

源自:太原新闻网
原文标题:政务要闻全域旅游让晋源好山好水“活起来”

  翻看晋源区旅游地图──西山边山,蒙山、太山、龙山、天龙山交相辉映;晋阳大道,串起太原植物园、奥申足球小镇、晋祠等多个景点景区;新晋祠路沿线,水幕灯光秀、《如梦晋阳》,演出场场爆满;晋阳湖公园,每天数万游客涌入;汾水之滨,通达桥、晋阳桥、迎宾桥等“网红桥”,吸引数万游客“打卡”……
  以“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融合”为发展目标,围绕“晋祠引领、四山映带、双城联璧、一湖点睛”的旅游发展架构,用“一心、一环、三廊道、四区”统摄全区,即晋源综合旅游集散中心;南中环西街──滨河西路──小牛线──西山旅游公路晋源旅游大环线;晋阳湖──蒙山廊道、晋阳古城──风峪沟廊道、晋祠──龙山──天龙山廊道;晋唐文化活态体验区、古城遗址研学休闲区、西山祈福养生度假区、魅力晋源休闲商务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引资引智等六大工程……全域旅游这盘大棋,让晋源区这片好山好水“活起来”。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晋源区共接待游客1008.88万人次,同比增长21.09%;旅游总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21.23%。

规划先行 科学布局 特色文化“亮”起来
  早在2017年,晋源区即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今年年初,晋源区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期加快整合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突破”,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晋祠──天龙山、蒙山──太山AAAAA级景区连片申报评定工作正全力推进;晋祠景区扩容提质已基本完成,新增晋文公祠、东园、潜园、南湖片区等多处景点景观;蒙山景区水系一期、景观绿化和道路提质等工程高标准竣工,青龙洞、观音殿等“九窑十八洞”历史建筑群修复完成;太山龙泉寺综合服务区、仿唐风格建筑群和三座景观桥建设全面竣工,景区已重新对外开放;天龙山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推进,被誉为“云端上的旅游公路”──天龙山路,吸引着全国的目光;太原古县城四面城墙、护城河及金牛湖全面竣工,延续晋源文脉的“凤凰城”呼之欲出;精心打造的晋阳湖大型实景水秀演艺──《如梦晋阳》,演绎着从古至今、古城演变的动人故事。

深化改革 融合发展 旅游要素“全”起来
  初秋的蒙山景区凉意阵阵,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虽然不是周末,但登山的游客络绎不绝。经过升级改造,这里的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善。作为全省149个旅游景区景点改革创新试点之一,蒙山景区率先完成改制任务,呈现全新的经营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稳妥、分布实施”原则,成立山西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整合景区管理中心,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统一调配,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体制;完成开化村、寺底村经营类设施和附属设施补偿收购工作,收回景区经营权,实现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适度分离。“经过新一轮改造后,游客体验大有不同,我们已和省内外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山西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以创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晋源区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启动晋祠──天龙山、蒙山──太山两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推动蒙山等主要景区市场化、专业化、公司化运营;服务保障晋祠、晋阳湖、太原植物园等多个省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实施“百村景区化、三年大变样”工程……同时,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研学+旅游”“交通+旅游”“商务+旅游”“卫生+旅游”等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全域旅游潜能,旅游要素逐渐“全”起来。

项目带动 引资引智 产业发展“强”起来
  今年6月,晋源区举办“迎二青盛会、游魅力晋源”旅游招商推介会,山西宝华国旅、晋中晋之旅国旅、北京凤凰假期国旅等98家省内外知名旅游企业齐聚共谋发展。此次共有21个项目签订了投资协议、达成了合作意向,总金额达334.45亿元。
  近年来,按照“旅游+”“+旅游”发展思路,晋源区实施了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提质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侨城大型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和全国首例园林生态式奥特莱斯文旅小镇项目。华侨城集团将在晋源区布局晋祠圣境、缤纷水岸、活力晋源、晋源颐乐四大板块;园林生态式奥特莱斯文旅小镇项目将充分利用晋祠、太原古县城等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多种休闲娱乐业态,推动晋源区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迈上新台阶。此外,乡村特色旅游方面,晋源区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做好程家峪、店头、赤桥等古村落的保护开发;重点培育10个区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创建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力打造晋源花卉小镇、窑头窑洞民宿等5个文旅特色小镇。山水一体、河湖相连、古今交融,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交相辉映、观赏旅游与休闲体验齐头并进……今日晋源,华丽转身。
37#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8-3 08:08:00|只看该作者

【张家界市】慈利县举办首届全域旅游节

源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张家界市】慈利县举办首届全域旅游节

  8月2日,慈利县首届全域旅游节在万福温泉开幕。本次节会以“亲甜的慈利”为主题,向外全面介绍慈利旅游特点、风情人文、民俗文化,推进慈利县全域旅游及张家界市东线旅游发展走上新台阶。
  慈利自古素有“金慈银澧”之称。近年来,该县依托近邻张家界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对照张家界“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提出“旅游旺县”战略目标,着力打造“峡谷”“温泉”“名山”为核心的东线旅游品牌,成为张家界“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布局重要一极。目前,慈利已打造张家界大峡谷、江垭温泉、万福温泉、龙王洞4家4A级景区,五雷(仙)山、张家界朝阳地缝2家3A级景区,11个星级乡村旅游点,15条乡村户外旅游线路,去年接待游客近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亿元。
  (文/田育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6#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7-30 08:38:00|只看该作者

浦东新区发布首批6条最具浦东特色的全域旅游线路

源自:上海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浦东新区发布首批6条最具浦东特色的全域旅游线路

  昨天下午,浦东新区发布了首批6条最具浦东特色的全域旅游线路,包括改革开放之旅、科技创新之旅、城市高度之旅、东岸滨江之旅、度假亲子之旅、乡村人文之旅等,全面展示浦东形象。浦东方面预测,到“十三五”末(2020年),浦东年接待游客量目标为72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目标超千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超过4%,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0%。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出席会议。
35#
 戏游 发表于: 2019-6-11 06:53:13|只看该作者

山西全域旅游“魅力四射”

源自:山西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山西全域旅游“魅力四射”

  今年“端午”小长假,旅游再次成为人们过节度假的热门选择。我省各地积极贯彻全域旅游理念,各大景区精心谋划,传统佳节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催热了端午假期,我省全域旅游越发“魅力四射”。“端午”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旅游者1822.56万人次,同比增长21.38%。其中:过夜游游客541.44万人次,同比增长21.65%;一日游游客128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1.2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3%。
  假日期间,以“端午、粽情”为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了山西旅游内涵,康养游、避暑游、非遗文化游成为一大靓丽风景。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端午”假日旅游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端午民俗韵味十足。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端午”假日旅游的特色和亮点。各景区深挖端午习俗的丰富内涵,纷纷推出系列主题活动,“粽子”“龙舟”“祈福”等成为景区热搜词。太原市双塔寺举办“粽香端午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最是书香能致远,幽幽粽香端午情”读书会活动,让广大游客感受一场与心灵邂逅的时光之旅,度过一个多彩难忘的假期;晋祠开展以“传承精粹咏古风,弘扬新风过端午”为主题的志愿服务,端午当天“晋心远扬”志愿宣讲小分队在钧天月台开展历代名人咏晋祠诗词朗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晋中市官道巷民俗文化小镇推出祭祀、诗会、龙舟赛、美食、习俗等五大主题系列活动,汉服表演、包粽子、飞花令、投壶游戏、射五毒、洒雄黄酒等活动完美诠释了节日传统,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晋城市陵川县上云台举办第三届端午文化节。临汾云丘山推出传统端午民俗活动,旱地龙舟将游客体验推向高潮;洪洞大槐树景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主题活动,推出“探寻民俗乐趣,品尝云青滋味”“寻根祭祖,领粽得福”“送吉祥,敬福香”等五项特色活动,传统文化韵味十足。
  ──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端午佳节恰逢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文博类和非遗类展出活动。今年遗产日文博类活动主题为“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6月6日上午,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在中北大学举行,来自党史、军工、博物馆和教育等方面的7位专家,从“筑梦太行吕梁”到“保卫新中国”,再到“强国重器”,为大家倾情讲述了人民军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无数战火洗礼和考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基地开展多项非遗体验活动,自营区组织剪纸、面塑、编织等现场体验及铁货、中药炮制、砂器、陶瓷、葫芦、玉雕、木雕、刺绣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示,让大众近距离体验非遗。吕梁市开展“多彩非遗,大美吕梁”主题活动,通过展演、展览、展示,展现非遗保护工作新成果。长治市振兴小镇推出梆子、落子、鼓书、八音会等非遗传统表演。晋中平遥通过“平遥古城保护宣传周”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魅力古城,人人保护”的理念,提升全社会保护古城、呵护遗产的自觉性。
  ──康养休闲清凉相伴。烈日炎炎,省内主打“消夏避暑”牌的旅游景点和水上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许多城市周边古镇、古城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吕梁庞泉沟溪流纵横,景色宜人,乐园中水上项目、户外运动基地、烧烤露营游人如织。太原市于6月6日推出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通过多种形式,将古晋阳城的文化历史精髓完美再现,展现出昂扬热烈的晋人风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晋中乌金山森林公园举办夏夜狂欢节,篝火狂欢、户外晚宴、星空夜景,给游客一场专属的舒心体验;绵山以独特的自然生态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旅游团体前来避暑休闲。晋城历山景区举办首届暴马丁香节,游客在其中避暑赏花祈福,一举多得。运城盐湖景区在端午时节,推出青岛啤酒网红夜市,营造远离城市喧嚣、消暑纳凉的美妙情境。
  ──乡村休闲游持续走俏。端午假期,各地依托优势资源,突出特色民俗民风,纷纷推出了以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民俗旅游产品,各类乡村端午民俗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近郊旅游、乡村休闲游成为热点。以“千年厚礼·晋祠大米”为主题的晋源区第二届插秧文化节在晋源区北大寺村举行,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将远离自然的都市人带回田野乡间,让市民在劳作中全方位体验民俗风情,多角度感受传承千年的稻米种植文化和传统农耕天人合一的文化张力。贾家庄乡村旅游区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首届风筝文化节,组织省内外十支参赛队伍参与竞技角逐,让游客一饱眼福。临县安业乡举办第五届“青塘粽叶香”民俗文化节活动,吸引当地群众及各地游客汇聚一堂,载歌载舞,品鉴青塘文化,乐享满钵粽香。平陆西祁村周仓文化园举行“家庭版包粽子”比赛,并开展趣味猜字谜、民俗舞曲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沁县第十一届民俗文化节暨“沁园春”杯山西省第七届龙舟公开赛,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上万观众前来观看,期间推出以“传承创新、开辟未来”为主题的15项活动,让游客全方位体验自然风光,充分感受沁县乡村旅游、民俗民风的独特魅力。
  另外,今年“端午”假日期间,全省旅游投诉举报受理机构共解答游客咨询电话85起,受理旅游投诉5件,已全部妥善处理。截至6月9日16时,未接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栗美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4#
 清魂二畔 发表于: 2019-5-3 08:52:12|只看该作者

海口全域旅游“多点开花”人气旺

源自:海口日报
原文标题:海口全域旅游“多点开花”人气旺

  ①5月2日,位于日月广场的海口免税店内,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挑选商品。
  本报记者苏弼坤摄
  ②5月2日,文昌市铺前镇的糟粕醋很受游客欢迎。本报记者李天平摄
  ③5月2日,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亲子游”小高峰。本报记者石中华摄
  “上午到铺前镇吃糟粕醋,下午在木兰湾玩海看落日,一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海文大桥通车了,开车时间缩短,一日游一样可以享受到假期的惬意,是个不错的选择!”市民吴文开心地说道。“五一”小长假,像吴文一样,一日游去铺前镇、木兰湾等文昌景点“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而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火山口公园、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以及冯塘绿园等景点也成为众多市民游客踏青好去处。同时,免税购物也受到游客、市民的热捧。
⊙记者:祝勇陈丽园赵汶李银

  海口景区人气旺
  “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无数热情的游客涌向海口周边,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火山口公园、长影环球100奇幻乐园、冯塘绿园、秀英寻尝里夜市等主要景区景点,迎来出游客流小高峰,自驾游、亲子游、团队游已成为“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主力军。
  5月2日上午,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自驾车队从景区大门处一直排到园内的车行区,有不少从全国各地开过来的外地车辆。来自俄罗斯的旅行团,成为步行区里一道亮丽的身影。中午时分,宽大的园区停车场已停满车辆。
  在冯塘绿园,园区推出“5动心情,清爽1夏”的旅文促销产品主题活动同样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来自屯昌的林志向一家四口正坐在橄榄树下的摇椅上,边赏味风景,边品尝橄榄汁,很是惬意。“昨天我们从屯昌过来玩,当晚就住在这里,在幽深静谧的民宿品味乡愁更有感觉。”
  据介绍,“五一”假期,很多首次来到冯塘绿园的自驾游客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地道美食留连忘返,百余间民宿客房“五一”节期间供不应求。
  桥通带旺两地游
  海文大桥的开通,带火了铺前的糟粕醋生意。5月2日上午,铺前镇处处可见三五结伴畅游的市民游客,热闹非凡。在铺前镇胜利老街,阿妹糟粕醋、林花糟粕醋等老字号的糟粕醋店内座无虚席,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哇,这么多人,简直是爆满啊!”看到糟粕醋店外排起的长龙,跟着朋友过来的王琪不由惊叹,她告诉记者,这已经是她第二次从海口过来铺前镇吃糟粕醋,趁着“五一”假期,跟着朋友再来品尝一次。据悉,来吃糟粕醋除了海口市民外,还有不少岛外的旅客慕名而来。
  海文大桥开通以来,铺前镇当地老百姓也真真切切感受到海文大桥带来的变化。这个“五一”假期,住在铺前镇的林洪开车带着家人去海口逛街游玩。“现在我们去海口更加方便了,我们也吃上‘旅游饭’,这都得益于海文大桥的建成开通。”林洪说道。
  “海文大桥开通以来对铺前镇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带动当地旅游、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铺前镇相关负责人说。
  湿地“亲水”魅力大
  “海口的生态环境优美,又有刺激的海上运动,动静结合,感觉很棒。”2日上午,刚游览过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河南游客章锦林,正打算带着妻女去海口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体验海上运动。
  古朴厚重的火山石、层层叠叠的步道以及清澈的水体、游来游去的鱼儿给章锦林一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海口,除了优美的湿地风光,充满刺激的海上体验运动也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海上体验很刺激。”在观海长廊边,刚体验过帆船运动的重庆游客岑志勇表示,帆船从港湾驶出后,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前行。海风中,帆船左摇右摆地行驶,让他时刻都提心吊胆,生怕海浪扑过来,比坐过山车刺激得多。“下次,我一定带朋友再来海口体验海上运动,太爽啦!”
  免税购物受热捧
  “5月5日的航班,今天提前来免税店扫货。”5月2日上午,武汉旅客吴先生正在排队买单,他手边的购物篮里装满了“战利品”。
  “我对海口免税店购物期待很久了。近期准备出岛,来逛了一圈看中一款电子美容仪器,买两件享8.5折,我打算和闺蜜一起买,一人一件。”海口市民刘小姐说,海口免税店就在家门口的商场内,买东西十分方便。
  “五一”假期,在琼工作的“海南人”回家探亲和离琼的游客纷纷在海口免税店内选购免税商品,免税购物受到游客、市民的热捧。
33#
 文思泉涌 发表于: 2019-4-29 07:35:22|只看该作者

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源自: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大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4月27日,全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在霍山县召开,副省长杨光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杨光荣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综合产业、富民产业。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按照“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突出项目建设“一体”,协同抓好旅游市场营销和监管服务“两翼”,切实做到项目建设要“特”、市场促销要“奇”、行业管理要“严”,形成市场促销开路、项目建设跟进、行业管理兜底的良好格局。
  杨光荣强调,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做到“六全”,即以旅游规划为引领—全空间布局,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全链条完善,以“旅游+”产业融合为目标—全产业带动,以游客满意为标准—全行程服务,以旅游综合监管体系为平台—全行业监管,以构建共建共享机制为动力—全社会参与。各地要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对照国家要求,深入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通讯员:启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2#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4-18 04:23:00|只看该作者

海珠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源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原文标题:海珠出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海珠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图
广州塔将形成海珠区观光休闲带的核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摄
  老城市新活力
  “广州塔·珠江黄金水段”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文化旅游部门获悉,海珠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海珠区构建“一环、二核、三带、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以点成线、以线带面、联动发展,实现“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全域旅游战略格局。
⊙作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

  一环
  海珠区被珠江环绕,形成一环。围绕海珠环岛江岸线、环岛路、环岛绿道、旅游廊道、有轨电车、水上巴士等立体交通的建设,及总部经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产业的布局,形成海珠区的景观带、创新带、高端产业带。
  二核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旅游的核心,形成海珠区生态休闲旅游带动的核心;广州塔作为广州的地标,形成海珠区观光休闲带动的核心。
  三带
  珠江环岛观光带。以有轨电车、环岛公路为主,形成沿江路上观光休闲带。珠江水上丝路旅游带。加大珠江日游的开发力度;加大珠江夜游产品的创新;推动游艇项目发展,探索发展穗港澳自由行,增强沿线码头建设。总部创意休闲带。自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广州塔片区──海珠创新湾组成的产业带,集合总部商务办公、文化创意、餐饮娱乐等功能,形成总部创意休闲带。
  四区
  都市商贸文化休闲旅游区。加快发展高端商业综合体和地下商业体验步行街,重点打造江南西步行街、海幢文化商圈,辐射提升南华西街、海幢街等西部街道的商贸及旅游环境,通过完善周边路网以及步行、商业设施,加快江南西传统商圈转型升级,提升江南大道两侧的商业等级和规模,增强休闲娱乐功能。
  广州城市新中轴南段文化休闲旅游区。旅游线路以广州新城市中轴南段为核心,依托广州塔、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等重点文化设施,以“现代化城市客厅”为总体目标,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文化、休闲公共活动区和高品质多元生活空间。重点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都市观光,建设文化核心区。
  东部商务会展旅游区。以广交会琶洲展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核心,进一步推进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水博苑的建设和推广,形成精致的岭南水乡环境。加快推进建设会展塔(城市航站楼)、琶洲客运码头,拟开通前往香港国际机场水上客运航线。融合现代都市游乐、商贸会展旅游等功能,打造高端会展商务旅游区。
  发展九大旅游产品
  加快南海心沙的打造
  据了解,海珠区将根据旅游消费升级的特点,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与升级,重点发展珠江水上游、海珠环岛游、商务会展游、文体节庆游、乡村旅游、都市生态游、人文历史游、休闲购物游、研学游九大旅游产品。
  在打造珠江游项目上,海珠区正加快南海心沙的打造,提升珠江后航道的建设,利用珠江水上游将海珠区不同的城市风貌区连接。推进珠江游深度开发,推出水岸结合的观光旅游产品,开辟“珠江日游”东部沿线长线游,积极推动穗港澳游艇自由行。
  探索“水岸联动”模式,加强沿线码头的建设,形成一个码头就是一个特色街区。探索“随上随下”的旅游模式,通过码头及周边的建设,形成“一船舶一风景,一码头一主题,一主题一街区”的模式。此外,探索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利用声与光;支持沿线重大项目的建设,推动“广州塔·珠江黄金水段”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将广州塔、广州中央商务区花城广场与珠江游相结合,打造精品“珠江日夜游”;探索将黄埔古港古村打造成“广州国际灯光节分会场”。
  此外,据海珠区旅游部门透露,将对“广州塔·珠江黄金水段”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等提升整改,其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周期计划为2016年至2020年。据了解,该景区整合了广州塔、海心沙、花城广场以及江湾大桥至琶洲大桥珠江水域众多景点。
  城市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区。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依托,创新性打造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中央公园,重点推进海珠湿地建设、七星岗古海岸遗址项目等,最大限度发挥海珠湿地生态效益,重点发展度假、生态体验、游憩休闲旅游,并在保护湿地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型总部经济、科技服务、都市农业、旅游观光、会展配套等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区域。
  未来或可海珠环岛骑行
  当地旅游部门将开发推广海珠环岛游,其中,群众可徒步或骑行环岛游。海珠区环岛路全长42.2公里,目前多数路段已经贯通,但部分路段因征拆问题还存在“断头路”,海珠区将积极推动环岛路的全面打通,加速江南大道南延伸线(江泰路-新滘西路)、海珠区南华西街环岛路(厚德路-滨江西路)等建设,大力发展环岛自驾游、自行车游、徒步游与马拉松游。此外,旅游部门充分利用中大游艇会、太古仓码头游艇会等现有的游艇运营机构,推动放宽游艇审批手续,降低准入门槛等,增加游艇码头,形成沿岛游艇休闲路线游,逐步降低游艇旅游费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03:19,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