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11|回复: 2

[纪实·新闻网友力证“西南医科大学”已存在 反对泸医改名

 [复制链接]
  骨折与脱位 作者:谭壮
  解剖学实习指导【卷一卷二】南京版
  生理学大纲 作者:吴襄
  西南医学第1卷第3期
  细菌学实习指导检验法(1950年出版)【2-4-5】作者:周郁文
  中级药物学 1951年三月初版

  华龙网2月1日6时讯(记者:黄宇)原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持续引起风波,西南医院三度发声提出反对和抗议。事实上,泸医这样更名,或遭遇重名。日前,微信上一篇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确曾存在》的文章引起网友热议,并附上以西南医科大学名义出版的多本医学著作。华龙网记者多方求证获悉,官方记载没有正式挂牌的“西南医科大学”,该名或为代称或简称。律师表示,如果涉及校名重名的是简称,虽不受法律保护,但其历史上已经存在过,应该受到尊重。

网友发文晒图 称“西南医科大学”曾存在
  近日,一名自称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杨震的网友,在微信公众号“医史微鉴”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确曾存在》的文章。文中,其举出多个例子称,“西南医科大学”曾在1950年左右出现过。文中晒出了多本旧书,封面均印有“西南医科大学”字样。
  文中表示,第三军医大学官方网站在“学校简介”一栏中写到:“学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第六军医大学前身系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原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七军医大学前身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这样说来,第三军医大学的前身有好几个: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原国立中正医学院以及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
  文章称,史料记载,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是在解放战争中建立起的军医学校。解放战争后期,短暂驻扎于南京。1950年,该校曾一度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卫生部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应该在1950年初这个时期诞生的,但是具体的命名时间并不清楚。
  华龙网记者致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该院的确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医生,为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随后,记者通过多种方式尝试联系杨震本人,但截止发稿时仍未联系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江北靓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江北靓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江北靓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磁器口灯饰改造完工 再现老重庆码头繁华夜景 夫妻为回谁家过年大吵 丈夫怄气醉驾上路被查
2# 四姑娘山
 楼主|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6-2-1 13:5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记者求证:多本医学书籍证实“西南医科大学”名讳确在历史上出现
  针对文中的说法,记者查询资料得知,“西南医科大学”的名讳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
  记者在知名中文旧书网上交易平台“孔夫子旧书网”中输入“西南医科大学”,有18个完全相符的旧书商品。这些旧书均看上去年代久远,书页泛黄。
  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我国著名循环生理学家吴襄所写的《生理学大纲》,他曾在1950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讲授生理学。该书白色封边封皮的右上角,竖排印着“生理学大纲”的黑色繁体字,左下角印着“西南医科大学”字样。
  除了这本《生理学大纲》,“西南医科大学”还出版了《中级药物学》《解剖学》《细菌学》《骨折与脱位》等多部医学著作。这些书籍的出版日期,大多数在1950年到1951年之间。
  但记者查询史料,并未找到有正式挂牌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的学校。

历史专家:没有官方挂牌的“西南医科大学”或是简称
  为验证“西南医科大学”是否真实存在,记者向多名重庆本土历史专家学者进行了求证。专家表示,历史上并不存在官方正式挂牌的“西南医科大学”,或存在高校使用“西南医科大学”名讳进行出版、交流工作等,以此为代称或简称,并获得人们认可。
  西南大学教授、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潘洵表示,历史上正式挂牌的学校中,没有以“西南医科大学”为校名的高校。第三军医大学的前身第七军医大学,曾在1950年短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卫生部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或许是其简称,且存在不到一年时间。
  记者发现,在1950年至1952年间,第七军医大学曾先后四次更名,带有“西南”二字的时间不到1年半。
  “历史上,官方提法中没有‘西南医科大学’的说法,此名称或许是当时环境下的民间简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钱锋表示,“抗战后期,整个西南地区都统称为‘西南大区’,出版书籍、简称高校上有类似称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钱锋表示,众多医学著作以“西南医科大学”的名义出版,意味着其在历史上曾获得过人们的认可,这段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6-2-1 13:51:00|只看该作者
声音:高校更名不可混淆历史 呼吁理性看待协商解决
  针对“西南医科大学”的校名,重庆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委员、合纵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宏表示,对更名表达反对意见的西南医院,更多是出于商标法的角度,担心原泸州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改名后简称“西南医院”,会对病患造成误导,构成不正当竞争。
  而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此事的关键在于“西南医科大学”是否在更名之前就已经被正式使用,出现重名。虽然“西南医科大学”只是简称,不是正式校名,不受法律保护,但其历史上已经存在过,并出版过多位医学名家的书籍,应该受到尊重,涉事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为此,众多网友发出呼吁,对泸医更名应理性看待。高校如果盲目跟风获得“名牌”,不仅会割裂、黯淡或混淆相关大学的历史文化符号,给相关大学和单位造成困扰和反感,也不利于保留人们对相关大学长久以来形成的记忆,减损社会对相关高校的认同感。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玮虹认为,高校改名需慎重,太过于追求校名会导致教育浮躁。“越来越多的高校从‘学院’改为‘大学’,却未把教学质量跟上,这并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西南大学副教授、重庆作家郑劲松表示,从更名的初衷来看,原泸医是想提升自身教学品牌。“出于高校本身考虑,通过更名来求发展无可厚非,但如今各高校的名称渐渐同质化,特色属性不断消失,这未免本末倒置了。”
  他表示,著名高校之所以著名,根本上不是靠名称来吸引眼球,而是靠扎实的办学质量、厚重的历史文化取胜。校名起的再大再好听,如果没有教育成果,也是枉然。在网络上宣泄情绪,并不能助于解决分歧,涉事双方应坐下来理性协商,各述理由,共同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04:33,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