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6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2-7 17: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民国时期哈萨克族部落分布与迁徙

 [复制链接]
源自: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阿布都力江
  新疆哈萨克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18世纪中叶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新疆哈萨克族人民不堪忍受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曾多次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对民国时期的哈萨克族部落分布与迁徙进行研究,无疑对于整个哈萨克族的近现代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试加论述。
  一、民国时期哈萨克族的部落分布
  哈萨克族实行部落组织制度,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部落和氏族。部落或氏族是由人数多少不等的、以人们的血缘关系相结合而组成的共同体。
  一个部落包括若干个氏族,氏族内的牧民又以较亲近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一个“叶利”(部落) ,最小的血缘集团叫“阿吾勒”(牧村) ,通常是由较亲近的血缘关系的组成,一般以一家牧主或富裕牧民为中心。“阿吾勒”大小不等,有的3~5家,也有的10几家或更多一些。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的部落分布基本上保持了清朝末年的部落分布情形。特别是近代经过几次划界(1864年、1881年)后,留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以克烈、乃蛮、瓦克、阿勒班、素宛等部落为主,尤以克烈、乃蛮部落的人数较多,每个部落以下又有几个大氏族,大氏族之下还有许多小氏族。
  其分布与名称如下:
  (一)克烈部落:民国时期多数分布在阿勒泰地区的7个县,塔城地区的托里、乌苏、沙湾县和自乌苏以东至巴里坤的天山一带以及甘肃境内。
  克烈部落下还分成阿巴克克烈和阿夏玛衣勒克烈两大支,其中阿夏玛衣勒克烈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巴克克烈则主要在新疆境内,其下又分12大氏族:(1)姜太开。其下辖属3个部落:素云巴依、素云得克、区云也勒。(2)贾迪克。其下辖属4个小部落:依特木根、贾那特、马力克、蒙柯里。(3)杰鲁西。其下辖属3个部落:沙尔特、查普巴什、乌朱克。(4)哈拉哈斯。其下辖属:霍森姆、纳扎尔、巴依姆(塔城南山一带)。( 5 )莫勒合。其下辖属:库勒、玛善、姜吉格特。( 6 )萨尔巴斯。其下辖属:伊尔斯、西雅克、朱兰、朱里沙拉。(7)西巴尔爱依格尔。其下辖属:巴里达、咯里帕、都日克。(8)加斯塔班。其下辖属:阿里西特、穷巴什。( 9)蔑尔乞提。其下辖属:库沙里、阿里麻木毕特、沙那艾尔、里培斯。( 10)昆萨达克。其下辖属:阿哈巴克特、克伊克、细山、沙尔满。(11)歧莫因。(12)依铁勒[ 1 ]9。
  历史上克烈部落居住在蒙古高原至哈萨克草原广大地区。公元前2、3世纪到公元5、6世纪,他们居住在乌拉尔东端到阿尔泰山以北、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战乱频繁的游牧生活。公元7、8世纪到公元13世纪,克烈部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克鲁 仑、窝弄、图勒、塔木尔、鄂尔浑、色楞格阿尔衮等河流域。公元7、8世纪的战乱时期,克烈部迁移到哈密、焉耆等地居住,并征服了异部。公元1150~1180年间,克烈部落又迁移至阿尔泰山东部和博格达山地区。1203年克烈王汗吐合热勒之子桑坤遭成吉思汗的突袭身亡后,克烈部四分五裂,于是投靠了阿尔泰山以南的乃蛮部。在18世纪以前的500年间,克烈部落居住在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塞米、额齐斯河到奥木布河流域[ 2 ]。
  哈萨克族历史称这一时期为克烈部迁徙时期。克烈部落在14~15世纪成为哈萨克中玉兹的六大分支之一(中玉兹六大部落为阿尔根、克普恰克、克烈、乃蛮、瓦克、弘吉剌特)。这种部落关系一至保留到现在。
  (二)乃蛮部落:民国时期居住在我国的三大部族之一。根据哈萨克族系谱学材料,融入哈萨克族中乃蛮部落分9大氏族:( 1)喀拉克烈; ( 2)杜尔吐吾勒; (3)萨多尔; (4)马塔依; ( 5)艾尔克尼克特; (6)巴晏那勒; (7)巴勒塔勒; ( 8)铁热斯唐巴勒; (9)契尔契提(哈萨克族各种系谱往往不尽相同,如《哈萨克共和国百科全书》第八卷“乃蛮”条中便有不同的分法)。这个部落在民国时期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博尔塔拉地区近靠苏联(今哈萨克斯坦)的沿边各县,如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赛尔、额敏、塔城、博乐、温泉以及伊犁的霍城、伊宁、尼勒克、巩乃斯各县。自乌苏至巴里坤的天山中也都杂居有乃蛮部落人。
  乃蛮在我国史籍中有多种译法。《黑鞑事略》作“乃蛮”;《北使记》、《圣武亲征录》、《蒙古秘史》作“乃满”;《蒙古秘史》又作“乃马”;《元史》有“乃蛮”、“乃满”、“乃马”诸译;《南村缀耕录》中有“乃蛮歹”的译法。近代又译做乃曼、奈曼。一般认为这是都是NA IMAN 一词的同音译法。
  12~13世纪蒙古成吉思汗兴起时,活动于阿尔泰山周围的乃蛮部被蒙古军灭亡,除一部分融入蒙古人中以外,更多的乃蛮人融入了中亚各突厥民族中。《哈萨克共和国百科全书》讲到:在乃蛮汗国崩溃后,“乃蛮人中的一部分离开故乡迁徙到阿拉湖、巴尔喀什湖、叶斯( êci)湖,锡尔河周围地区及乌鲁套山麓。后来,另一部分则成为成吉思汗的子孙完全分裂融入了乌孜别克、卡拉卡尔帕克、吉尔吉斯、巴什基尔等民族的组成 中。”[ 3 ]261-262在这些民族中,至今仍有名为乃蛮的部族。但是,乃蛮汗国以后的乃蛮人的历史更多地与哈萨克草原上的哈萨克民族有关。早在13世纪上半叶,哈萨克草原上就出现了以钦察(克普恰克)、乃蛮、喀拉克塞克、阿里欣、弘吉拉特、扎拉依尔六个部落组成的阿拉什联盟。他们居住的地方从阿尔泰山至里海,南边以锡尔河为界,成吉思汗以后归入金帐汗国。这个联盟使用的口号──阿拉什[ 4 ] ,说明乃蛮部很早就成为哈萨克中玉兹的一个重要的部落。
  乃蛮部落主要居住在今哈萨克斯坦,在中国境内的乃蛮部落主要是托勒克塔依大氏族。在这 个大氏族中,还分喀拉克烈、杜尔吐吾勒、萨多尔、马塔依4个氏族。喀拉克烈氏族住在博尔塔拉、温泉、和布克赛尔数县,杜尔吐吾勒氏族住在塔城,加尔波尔得氏族住在哈巴河县、马塔依氏族中的黑宰(即克扎衣的异译)主要居住在伊犁地区的霍城、伊宁、尼勒克、巩乃斯各县。
  黑宰部原是乃蛮部分支。从史料看,黑宰是乃蛮部落中的吐列克台依氏族,是从吐列克台依部落中的玛塔依氏族中分化出来的。清代文献记载,黑宰部“旧属塔尔巴哈台参赞所辖”,俄国史料中也提到:黑宰部“原在巴尔鲁克山中游牧”,当时,黑宰部与十二氏族的克烈部及拜吉格特部(原为乃蛮部分支)同属塔尔巴哈台参赞所辖大臣管辖。从文献中可知,黑宰部落19世末伊犁地区定居后,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乱。因此它的人口发展比较快,成为整个伊犁地区的一个强大的部落。
  (三)阿勒班:民国时期阿勒班部落主要分布在昭苏、特克斯、巩留县。该部落分沙热、吉布勒两大氏族。该部落上述两大部落比较,人口较少。
  (四)素宛部落:民国时期主要分布在伊宁、霍城两县。该部落下分都司巴格斯、坎巴格斯、托加尔斯坦、拜杜格4个大氏族。阿勒班、素宛部落属于哈萨克族大玉兹的部落,乌孙部落的后代。
  (五)瓦克部落:杂居在北疆哈萨克族居住区,在历史上常和克烈部落在一起住牧,原住在阿尔泰山及斋桑泊一带,被称为老(旧)瓦克。19世纪30年代又有一批瓦克人迁到托里县巴尔鲁克山东部游牧,被称为新瓦克。后来沙湾县等北疆哈萨克族居住区杂居瓦克部落。瓦克部落属于哈萨克族中玉兹。上述哈萨克族部落中的克烈部和一部分乃蛮部在民国时期种种原因不断向东迁徙。
  二、民国时期哈萨克族的迁徙
  20世纪30年代,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巴里坤、哈密一带的哈萨克族,由于不堪盛世才的血腥统治,分四批先后进入甘肃境内。随后,一部分迁入青海,甚至一部分流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一)哈萨克族迁徙的原因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东迁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据当时的记载和解放后有关部门的调查,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哈萨克族不堪忍受以盛世才为代表的反动军阀的血腥统治的残酷压迫。盛世才当上新疆 督办后,一方面继续推行羁縻政策,吸收哈萨克族上层参加政府工作,一方面又以暴力干涉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强征哈萨克族青年当兵,激起了不满和骚动[ 5 ]。他上台不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在“整肃吏治”、“兴办教育”、“整顿建设”的同时,大搞白色恐怖,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所谓“阴谋暴动案”,大兴冤狱,使新疆人民噤若寒蝉,人人自危,鸡犬不宁。1938年,盛世才在新疆制造了“阴谋暴动案”,出动人马,大肆逮捕哈萨克族头人,同时又以邀请哈萨克族部落头目去乌鲁木齐开会名义,将20多名部落头目和牧主抓起来,有的被杀害,有的被关进狱中。盛世才政府又把准备搬迁到甘肃的胡达巴依、叶尔米克巴依等18人抓进监狱,除几人生还外,其余均死在狱中[ 6 ]228。后来,草原上又传说盛世才还要逮捕更多的人及阿勒泰、塔城一带哈萨克族中较有声望的头目,草原上动荡不安,人心惶惶。此等暴行,引起哈萨克族人民的极大愤慨,“新政”与牧民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造成了哈萨克族离疆东迁。第二批离疆入甘的叶里斯汉(作艾里斯汗等)等,就是在这种形势逼迫下东迁的。
  二是哈萨克族牧主、头人害怕新疆被“赤化”、“灭教”。盛世才上台以后,为了消灭异己、平息新疆当时的混乱局面、巩固自己的统治,便披上进步的外衣,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此后,中国共产党陆续派遣干部来新疆工作。盛世才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先后制定和发表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 7 ]42,[ 8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当时新疆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这时,新疆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1934年起,省政府在阿勒泰实行了一些改良,如兴办学校、创办报纸、改良草场和畜种等。这些措施本应受到牧民的欢迎,但是当地的部落头人生怕由此引起封建统治机器的破坏,从本部落狭隘的利益出发,反对改良,并把一切改良措施与盛世才的亲苏政策联系起来,煽动牧民反政府、反苏联。他们害怕人民觉悟后部落观念和 宗教迷信不能维持,因此极力反对在哈萨克族地区兴办国民学校,反对发展农业和各种经济文化事业措施[ 9 ]204。一些哈萨克牧主、富牧散布谣言说:“新疆省政府向阿山的每个台吉要四五多名男女送到承化寺去,并且要把青年妇女送到承化寺去跳舞”,“要去的青年男女,政府强令与其他民族男女共同食宿,互相结婚”,“妇女可以自由行动,自由结婚,同苏联一样”,要“毁灭哈民之宗教”,要“将各头目一网打尽”等等[ 10 ]118。在这种谣言的盅惑煽动下,许多牧主、头目认为新疆已不是伊斯兰教的地方了,应该远离新疆到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地方去。因此一些部落头目便带着自己的部落前往甘、青、新三省的边境避难。
  三是为逃避赋税而东迁。解放前,新疆的哈萨克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由巴依和部落头目占有,广大牧民占有的牧地和牲畜极少,他们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然而,盛世才在利用部落头人残酷压迫剥削牧民的同时,又对一部分部落头人进行盘剥,还在哈萨克族地区推行征税政策,并设立地方税务局,确立征收标准及征收办法,由当地头目或派遣人员办理征收。同时,收编纠集哈蒙军队,成立边卡队,以控制牧民行动,而且还要为其军队提供乘马和服各种劳役。
  盛世才推行征税政策大大加重了牧民的负担,也触及到牧主的经济利益。一些富有牧主为保自己的财产,逃避捐税,遂率部东迁,以摆脱“新政”的盘剥。
  四是因害怕政府军报复而东迁。1933年10月,塔城、阿勒泰地区的一些头目率领牧民东逃,其原因是他们支持过马仲英的部下马赫英与新政府对抗。马赫英败亡后,他们害怕政府军报复,因此成批地逃往东部。
  除以上几个原因之外,哈萨克族为了寻找草场、躲避自然灾害、游移放牧,也是东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哈萨克族牧民自古沿袭着一种逐水草而居的放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没有固定草场,一年四季转场搬家,沿着有水草的地方游移放牧,自然引起了他们迁徙。
  (二)哈萨克族迁徙的经过与人数
  哈萨克族迁徙始于20世纪初,从新疆的阿勒泰、巴里坤、哈密地区迁移到甘、青、新三省交界地带的河西走廊。最初只有少数哈萨克人零星来到甘肃游牧。1911年,新疆巴里坤地区的哈萨克族部落头人通古什巴依和乃孜巴依带领20多户约150人进入甘肃安西一带游牧,住了两年,因草场纠纷,不能相安,又迁回巴里坤。1919年有沙吾提巴依(镇西人)常驱驼代商人运货入甘,渐通汉语,识汉俗。归途驼病死过半,不能成行,留玉门南境鱼儿红,其地空旷,水草丰茂。未几,驼马繁殖,羊牛肥壮,有久留居之意,乃派弟司提还乡,携妻子招八家东来,共50人。1920~1921年,阿木尔特、通古什巴依、达吾勒提、托乎塔尔禾加(真名阿合买提)等人率50户150人到甘肃,在敦煌鱼儿红与沙吾提巴依汇合。1927年通古什巴依、托乎塔尔禾加等带领哈民经马鬃山又返回巴里坤定居。以上几次是自由迁徙,与20世纪30年代的迁徙不同。根据马铃梆先生当年记载,哈萨克族离疆入甘主要分为四批:1936年11月,镇西县及哈密县哈萨克族部落头人阿德巴依(属阿巴合克烈部塔斯比克部落,是年60岁)、通合西巴依等率属民113户、565人,从镇西搬出,经过哈密县以东的阿美欧山,迁到甘肃酒泉地区的马鬃山。次年初,又南下游牧于玉门鱼儿红一带。1938年到达托赖。此为哈萨克族大批东迁之始。同年6月2日,盛世才下令,不准哈民任意迁动。对已逃往马鬃山的哈民,令哈密副行政长阿拜前往宣慰,“劝令回新,如有形迹可疑者,应由当地文武逮案察问”,妄图以武力阻止哈萨克族的东迁。
  1937年7月,镇西哈萨克头目艾里斯汗(属塔斯比克部落,是年20岁)率部众136户、680多人东迁甘肃,进入祁连山北麓。同行者有1929年曾来甘肃后西返的阿齐巴依(属克烈部贾迪克部落,是年65岁)等42户、210人。同年8月初,艾力斯汗部阿音巴依、艾力巴依、沙吾提巴依、哈木克等联名提请甘肃省酒泉专区,愿举艾力斯汗为千户长。这是第二批东迁的哈民。
  1937年9月,哈萨克部落头目扎依甫(属姜太开部巴扎尔胡勒部落,是年70多岁,原籍阿山,后住镇西)率233户、1165人;通古斯巴依(属姜太开部叶斯道列提部落,是年70多岁,原籍阿山)率70户、370人;哈斯木(属蔑尔乞提部落)率10户、50 人;额默尔里(属乃蛮部落,是年60多岁,久住哈密沁城)率70户、370人;依斯玛伍(属克烈部落,是年32岁)率80户、400人。上述各 头目自镇西、沁城合行东迁甘肃。这是第三批大规模东迁的哈民。
  1939年1至2月,镇西“台吉”胡赛因(乃蛮部落拜吉格特部)率98户、490人;“乌库尔台”纳尔哈利(克烈部落恰恰巴依部落人,50多岁)率374户、1 187人;“乌库尔台”沙拉黑定(莫勒合部落人,39岁)率140户、700人;阿希尔海里(贾迪克部落人,40多岁)率183户、915人;“台吉”苏勒通希热布(依铁勒部落人,40多岁)率100户、500人;“台吉”沙卧尔(贾迪克部落人,72岁)率241户、805 人;“扎楞”支雅太(姜太开部落人,1937年曾东迁甘肃,后又返回新疆)率170 户、850多人;“扎楞”依斯兰汗(姜太开部落人,20多岁)率125户、625人,等等,共计1 000多户、约7000多人,带马2 100多匹、驼5.05万峰、牛1.4万头、羊17.5万只、枪300多支,经中蒙边界地带的恩格孜山、马鬃山,向东迁至甘肃。初游牧于疏勒河、托赖、鱼儿红、敦煌等地,与早期到达这里的哈萨克诸部落汇合[ 1 ]79-81。这些大规模的迁徙,事先是经过筹备计划的。
  头目们商定:把坏枪上交,好枪留下,把散居的哈民集结在六处,以便统一行动;每处组织150人的武装,由头人领导指挥,同时组织专门搬运毡房和赶牲畜的人,分两批向甘肃迁移;西牧区的部落经镇西北山后大戈壁三塘湖、五子卡、下马崖,淖毛湖,到孔多罗山进入甘肃明水地区;东牧区的部落经盐池,穿过伊吾河谷,经下马崖,过马鬃山进入甘肃境内。
  首批入甘的阿德巴依部,越过新甘边界,进入甘肃马鬃山地区后,先是迁到讨来川游牧。至 1938年春,阿德巴依因与后迁来此地游牧的侄儿艾里斯汗争当总首领未遂,其所率部众除有一小部分仍留居讨来川外,大部分随他迁入了青海。
  这是最早入青的哈萨克族部落。1939年5~6月间,艾里斯汗部、扎依甫部也率部进入青海。同年8月,艾里斯汗部因马步芳军队的疯狂掠夺和压迫,“率精壮千余人”继续往印度方向迁移。马步芳闻讯后,即派国民党政府陆军100师298旅副旅长韩进宝率兵130余人、地方武装1 500余人前去追击,在阿尔顿曲克(今格尔木)将这部分哈民包围,艾里斯汗等头目被捕,哈民的枪支、牲畜都被没收,妇女遭侮辱。由于马步芳军队的疯狂 掠夺和不断追剿,使入甘的哈民没有安定的放牧及生活环境,因此他们不断地辗转流徙。至1940年夏,入青的哈民部落中一部分又陆续北返甘肃境内,阿德巴依部又迁到了疏勒、讨来川游牧。
  从1911年到1939年,相继进入甘肃的哈萨克族3 000余户,约2万多人。这些哈民多属中玉兹克烈部落阿巴克克烈12个小部落,有阿巴克克烈支系姜太开、依铁勒、贾迪克、莫勒合、哈拉哈斯、西巴尔阿衣格尔、加斯塔班、沙尔巴斯等8个小部落及其小分支,共计11个部落。另外有瓦克和乃曼部落数部。1947年2月,由于新疆的政局已大致稳定,加之他们离开新疆日久,思恋故土,因此留居甘肃各地的哈萨克牧民纷纷请求返新。
  经国民党甘肃省府的批准,将牧居于张掖境内的哈萨克族牧民725人、酒泉境内的1 799人、安西境内的23人共2 547人,分批遣送回新。经过这几次的遣送,留在甘肃境内的只剩下胡赛因等部2 920人,全部在敦煌县境内牧居。
  三、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对哈民采取的政策
  哈萨克族入甘后,历届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均采用所谓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政策。主要表现在:派遣专员到哈萨克游牧区“抚慰”,并给钱粮等物品进行赈济;委任头目;规定草场等等。
  第一批离新哈民由阿德巴依率领进入安西玉门、酒泉一带后,由当地的驻军马步芳部陆军100师上报,委阿德巴依为哈萨克族总头目。艾力斯汗率第二批离新的哈民进入甘肃境内的玉门县鱼儿红后,当时甘肃省主席贺耀祖就委任郭曙南前往宣抚,拨款二千元进行赈济。并会同国民党酒泉专署专员曹启文、驻军旅长马步康、玉门县长陈惠明与哈族头目艾力斯汗谈判达成协议,商定:委任艾力斯汗为总台吉,阿德巴依为台吉,巴齐巴依为总乡约,爱利巴依、沙乌马巴依、哈木克为乡约;划鱼儿红周围约200 公里之草地,南连雪山、青海,北抵赤金峡,西通昌马,东接兰州、高台,距离汉族约百里为其游牧地[ 1 ]89。扎依甫等第三批哈民入甘后,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再派郭曙南前往宣抚,拨赈款三千元,重申第一次安抚时划界游牧之条约,并委扎依甫为新到台吉,马而南藏盖为总乡约,毛劳齐柯、齐力柯巴依、爱木而提为乡约[ 1 ]91。
  鉴于大批哈民陆续入境,甘肃省当局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哈民事务的机构。1938年4月,在玉门县上赤金设立哈民管理局,属国民党甘肃第七专署(酒泉专署)管辖。甘肃省府在给第七区专署的训令中,规定哈民管理局“注意事项”第一条就是“公平划分牧地,以避免与蒙汉各族发生磨擦”。哈民管理局成立后也制定了“每月召集头人开会一次,力倡废除不良之旧习,励行自治,筹办教育,改善牧畜,创办合作,严禁高利贷,防范奸细”等计划[ 8 ]。入甘哈民常与驻军发生冲突,双方均有死伤。
  第八战区长官部派少将参议金在冶为宣抚专员,中央、地方拨款14万元,由金去新疆与盛世才详商解决办法。后来谷正伦主政甘肃,为了根本上解决哈萨克族问题,于1941年2月裁撤“哈民管理局”,改设“哈民督导专员”,对哈民全面实行军事管制。规定所有在甘哈民,均由安西、玉门两县驻军镇慑。42军军长杨德亮、酒泉专员刘亦常分别召集哈萨克族头目会餐,筹办蒙、藏、哈民联欢大会,以期实行半农、半牧、半工,扶持哈民自给自足。
  1942年2月,甘肃省政府在酒泉设“边疆青年干部训练班”,哈萨克族副头目马通等17人入学受训。5月,甘肃省政府派员前往酒泉等地招抚哈民。他们收缴哈民的枪支,强迫哈民弃牧从农。这年秋天,国民政府颁布《甘青两省哈民安抚及管理暂行纲要》。12月9日,42军军长杨德亮在酒泉召集哈族头目开会,宣布取消“王公”、“台吉”等称号,废除“千、百、户”制,改以军队编制管理哈萨克族牧民,设立“肃西哈民大队”,下设7个中队,分别委任部落头目哈得利、斯德海为正副队长,马健、马沙别克、阿言买提、哈木克为中队长。又设敦煌哈民队,委任阿德巴依、胡赛因、哈布得利、沙拉黑坦、加那布理、胡思满为队长。在酒泉城郊设哈民分队,由哈思第统领[ 8 ]。
  1943年春,甘肃省政府依据上述“纲要”制定了“安抚哈民实施计划”。“计划”在“以抚为主、剿为辅”的方针指导下,把入甘哈民分为“就抚”与“待抚”两部分。其安置“就抚者”的原则,一是发放赈粮款;二是迁离南山,强迫其散居在安西、敦煌、玉门、张掖、酒泉等地;三是强迫融合,将半农半牧(或半工)的生活方式强加于哈民,控制其经济生活,以改变其气质和生活习惯;四是以十五个月为限,就抚者,由当地政府加强管制,变牧为农。到期不就抚者,停发帐、粮。对“待抚者”的办法,一是派人“劝导”归来;二是以“奖励条件”,骗其就抚;三是调查户口。对不就抚者,设置严密监视线,封锁“出入要口”,施行经济封锁,逼其就抚;四是扩充“边训班”,强迫哈萨克族入训。待抚者由河西警备司令部负责“招抚”[ 8 ]。上述计划表明,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力图对哈民聚居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妄图从经济上控制哈萨克族人民。
  在处理牧场纠纷问题上,甘肃省地方当局为保持其管辖地区的“安妥”,也不得不持较为谨慎 的态度。由于哈民入甘后与蒙、藏民不断发生草场上的争执,甘肃省政府为了彻底解决争端,乃为蒙哈牧民分别划定牧区。1943年5月,酒泉七区专署与42军军部在酒泉召开了哈、蒙、藏、维族头人参加的边民大会。会议期间在42军的强制下,划定了蒙、藏、哈萨克族的牧地草场,并以青头山以西、祁连山北麓为哈萨克族放牧的地方[ 5 ]。由于划定了草地牧场,也减少了哈萨克族与其他当地的少数民族之间磨擦。有利于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放牧和生活。
  总之,哈萨克族入甘,从某种程度上讲,曾一度打乱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但是,哈萨克族入甘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哈民东迁后,加强了哈萨克族与甘肃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哈萨克族原先居住在水草丰美、气候温和的北疆地区,他们有牧马的特长,积累了丰富的畜牧业经验,入甘后,必然与当地的其他民族发生经济交往,互相传授畜牧业技术,或用自己的畜产品和当地的居民交换粮食、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这样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最重要的是哈萨克族入甘以及继续迁徙过程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使一部分哈萨克族牧民由原来单纯的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变成了半农半牧或纯农型的生活生产方式,促进了哈民的生产,提高了哈民的物质生活。虽用强迫手段来使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入“边疆青年训练班”学习,这些学生多少也学到了一些政治、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提高东迁哈萨克族的文化水平起了很大作用。

⊙ 作者简介
  阿布都力江·赛依提(1966-) ,男,哈萨克族,新疆巩留人,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疆民族史(哈萨克族)。

§ 参考文献
  [ 1 ]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编写组.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 2 ]哈德斯.哈萨克族克烈部落及其王汗吐合热勒[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7 (4)
  [ 3 ]哈萨克百科全书:第八卷[M ].阿拉木图,1980
  [ 4 ]倪华德,苏北海.哈萨克族印记口号研究[ J ].民族研究,1982(4)
  [ 5 ]徐世华.抗战时期哈萨克入甘初探[ J ].西北师院学报,1985(4)
  [ 6 ]哈萨克族简史[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 7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哈萨克族简史简志合编[M ].1963
  [ 8 ]马铃梆.哈萨克入甘记:二[ G].西北论衡.1942 (8)
  [ 9 ]包尔汉.新疆五十年[M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 10 ]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苗族食俗 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 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6 00:42, Processed in 0.296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