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339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灾害·事故山西坛镇乡900多座窑洞倒塌:94岁老人刚被背出,窑洞就塌了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山西坛镇乡900多座窑洞倒塌:94岁老人刚被背出,窑洞就塌了
⊙记者:吴梦真 山西报道

  94岁的坛镇乡东堡村村民田双莲刚被村干部背出来,还不到一个小时,她家的五孔窑洞就塌了。
  10月6日那天,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坛镇乡已经遭遇了连日密集的降雨,48小时的降雨量更是达到了242.6毫米,为同期以来历史最高。
  据坛镇乡政府消息,乡里11个行政村房屋、道路、农田等遭到了严重破坏。全乡约2,500座老旧窑洞,不同程度倒塌900座左右,其他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水漏水等情况。坛镇乡发生地质灾害56处,有38处威胁到112户257人的安全。
  坛镇乡目前正在积极组织自救。截至10月10日,全乡主干线路已恢复通车条件。截至10月13日,坛镇乡政府人员和村党员干部已经对所有行政村进行了7轮“地毯式”险情排查。这段时间,村干部组成的抢险队,已经处置水毁隐患32处,落石90处,塌方138处,滑坡85处,累计清理土方、落石40,000余方,疏通道路50余公里。

坛镇乡东堡村村民田双莲家坍塌的窑洞。受访者供图  6a78-5bb715bcbfb8e562ad4a08c8618c3516.jpg  保存到相册

窑洞塌了
  10月13日,是个晴天。新京报记者在东堡村村口看到,两个村民正在给玉米棒脱粒,再往里走,村里空无一人,基本上每户门口都被贴上了白色封条。一户人家的墙裂开了一道缝隙;有的人家门还是敞开的,屋里的东西被风吹得有些凌乱;村里花大价钱修的水泥小路下的泥土也被冲走,有一寸多的地方出现悬空。
  田双莲家的院门被村干部上了两把锁,里面是她家的五孔窑洞,依稀还能看到洞壁上挂着的照片和贴画,还有洞内深处的家具,地上凌乱,有泥土落下的痕迹。
  10月6日,在接连的大雨后,田双莲家的窑洞塌了。
  那天上午,村主任蔺计兴和村干部韩卫杰正在村里进行安全巡检,发现田双莲家的窑洞出现了裂缝,窑洞后的山上在不断往下落土。二人和田双莲的女儿轮番劝说老人赶紧离开。
  但田双莲完全听不进去。蔺计兴回忆,他们尝试给老人穿上厚衣服往外走,但老人不配合,一直把身上的衣服往下扯,嘴里说着,“我腿脚行动也不便,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僵持了没一会儿,蔺计兴突然发现窑洞墙上的裂缝好像变得更大了,眼见危险来临,蔺计兴二话不说直接背上老人就往外走。其他人也顾不得收拾东西,撑着伞跟着撤离。
  蔺计兴一直将田双莲背到了村里安置点,又返回窑洞去帮老人拿常吃的药。走到半路,只听“轰隆”一声,田双莲家的五孔窑全塌了。他不由得捏了把汗,但也松了口气。“还好把老人背出来了。”

10月6日,东堡村村主任蔺计兴背着田双莲往安置点走。受访者供图  bd83-4c837df383ddabdd8d1c43576593bcb0.jpg  保存到相册

  田双莲今年94岁,平时和儿子、儿媳妇一起住。事发前儿子李二军夫妇去灵石县城办事,7日上午才赶回村里。
  李二军告诉新京报记者,6日上午11点多,他接到家里姐姐的电话,说窑洞后的山上一直在落土,让他们赶紧回家。夫妻俩往家里赶时经过108国道,发现因为滑坡国道已经被封锁了。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他们只能停下来等待。
  听说老人不愿意出来,李二军试图通过电话劝说,也一直在给姐姐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直到听说村干部把老人背到了安置点,这才松了一口气。李二军觉得,老人不愿离开一方面是因为舍不得家,另一方面,可能是觉得家里的窑洞住了几十年都没事,没把裂缝放在心上。
  7日早上4点多,李二军夫妇就起床往家里赶。路况不好、堵车,平时40多分钟的路程,他们走了4个多小时。为了防止有人误入造成危险,村干部在田双莲家里的大门上上了两把锁,李二军夫妇只能通过门缝,看了看倒塌的院子和窑洞。
  “那种感觉真的……”李二军的媳妇忍不住叹了口气,摇摇头说不下去了,她想不出任何可以表达当时心情的词。
  他们一家现在住在东堡村村委会里,那里成了一个临时安置点。一个窑洞多的能摆8张行军床,少的也有三张床,物资被送到这里,村民日常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早在10月4日晚,坛镇乡政府就召集各个村的干部开会商讨安全应对策略,乡政府要求村干部一户一户进行安全排查,一旦发现危险立即撤离。5日起,陆续有村民离家撤出。6日,东堡村106名常住村民全部转移。
  东堡村村主任蔺计兴介绍,村内窑洞总数145处,老旧的有87处,不同程度倒塌的有19处,院墙倒塌的28处,房屋裂缝的96处,能安全居住的仅2处。

为安全起见,东堡村村民家门上被贴了封条。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摄  2f42-f1024e26f29dc75a32124546db1c4c44.jpg  保存到相册

牵挂
  “猪每天要喂三次,鸡每天要喂两次,家里养的几只鹅、两条狗也需要喂,十几亩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李胜利(化名)还是放心不下家里的一摊子,5日一早,就从乡里的安置点往家赶。
  从坛镇乡安置点到李胜利所在的北枣园村,开车需要十几分钟,到了村里还要再开十几分钟才能到家,因为滑坡,有些土路变得泥泞不易通行,他就只能步行。李胜利现在还记得,4日撤离时的情形,他比划着说,当时村里山路上滑落的泥土能到自己的大腿。
  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都会出现在家里的窑洞外,给家里19头猪、130多只鸡、几只鹅和两条狗准备好吃食。家里的牲畜没有损失。鸡舍旁,一只狗把旁边的鸡追得乱飞,三只大白鹅不停地叫着,李胜利一走进猪圈,猪圈里也热闹了起来。这些就是李胜利家里全部的生活来源。
  2008年1月,李胜利的独子在打矿时遇到了冒顶事故,导致整个下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事发时,儿子才22岁没有结婚,一直到现在全靠李胜利老两口照顾。“大小便失禁,每个月尿不湿支出至少500元。”
  5年前,李胜利开始在家里养猪,后来又开始喂鸡。李胜利算了算,加上地里的收成,去年一年能挣个两三万。今年加上母猪刚产的仔猪,他拥有了19头猪,4月份,他又投资800多元买了鸡,但今年玉米、饲料都贵了,猪的价格却降低了,他算了算,到现在已经起码要赔2万了。
  李胜利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活了这么久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水灾。他不敢想象失去家里牲畜的情形,只能拼命守护。
  北枣园村有10户窑洞坍塌,其中有6户窑洞全塌,4户窑洞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李胜利家的窑洞有两处明显的开裂。村干部怕他回家后,进到窑洞发生意外,将一台大冰箱堵在了门口。13日下午,村干部正带着四五个年轻人给李胜利搭一个临时帐篷,这样他白天在这里也有一个临时休息的地方。
  在安置点久了,村民都想回家,乡里和村里的干部怕他们跑回家发生意外,想尽了办法防范。东堡村村干部在每家大门上都贴了封条,“村委班子每天都在村里巡检,一看到封条开了,就知道这家有人,随时关注这家的情况。”乡里安置点每天晚上都要点名,确认全员到齐;没事的时候就组织大家一起看电影、做活动。
  但还是有人跑回去,后坛镇村党支部副书记靳磊告诉新京报记者,前几天有人执意回家喂猪,刚把猪饲料拿出来,窑洞就塌了。“他们惦记着家里的粮食、鸡、狗、猪、猫,我们就只能多检查,多保障。”

东堡村一户村民家,因窑洞后山落土被封。院子里还晾晒着没来得及收的玉米和衣物。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摄  40d9-0d1291b2c79e99688405995a6cd3f1cb.jpg  保存到相册

自救
  坛镇乡党委书记景龙生已经在办公室住了小半个月了。
  从10月3日坛镇乡连续降雨开始,他就一直住在乡政府,到各处排查险情。“忙得都不知道今天是几号,不知道白天黑夜。”景龙生说,“现在凌晨4点有人给我发微信,我都能秒回。”
  乡里出了各种灾情,他每天都睡不着。早上6点多,就起来工作了。他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人民安全,但是村民中以老人居多,他们不舍得离开窑洞,不舍得家里的东西。“前两天有个村民跑过来问我,‘书记,我家还有两头猪怎么办?’我只能说先保证人的安全。”
  景龙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截至10月10日,全乡主干线路已恢复通车条件。截至10月13日,坛镇乡政府人员和村党员干部已经对所有行政村进行了7轮“地毯式”险情排查。这段时间,村干部组成的抢险队,已经处置水毁隐患32处,落石90处,塌方138处,滑坡85处,累计清理土方、落石40,000余方,疏通道路50余公里。

10月13日,北枣园村村民正在重建窑洞。新京报记者吴梦真摄  23b3-e03ddcf3b98acdbfffe20d00e793db7d.jpg  保存到相册

  10月13日上午九时,坛镇乡政府大楼前,乡政府领导正在对11个行政村党员干部组成的先锋抢险队进行自救动员。领到一些新的救援工具后,大家各自返回村里进行自救,主要是疏通道路,修缮房屋。“有些家户的窑洞塌得已经面目全非了,看得我真的很心酸。”中午吃完饭,景龙生没有休息又去了村里巡检。
  下午4点多,景龙生手机上显示他已经走了14,000步。但他还没打算结束工作,开着车又要前往下一个村庄。
  东堡村安置点内,田双莲老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房间里来人的时候她抬头看看,儿媳妇问她,这两天在安置点里怎么样,老太太笑了笑,用方言连说了两遍“没有家好”,很快又低着头,垂下眼皮。
  北枣园村,李胜利已经喂完了家里的牲畜,家门口的帐篷也搭建好了;村里一户塌了窑洞的人家,正在搭砖重建。
  山西出现大范围强降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万泉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万泉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万泉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万泉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万泉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万泉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喜马拉雅《白夜行》精品有声剧正式完结 收获9.7分超高评分 牛奶涨价!有人还投资上百万扩产!养殖户却开心不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8:30,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