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稿】
哟咪龙舞猴年春 羌寨文化萌新耕
──牛尾巴村羌族庆春文化观感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赵曦/撰文 雷康/图
在中华民族家庭中,羌族有着自己的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历年。同时有着与汉藏等55个兄弟民族共度的正月春节。
从羊年除夕到猴年正月十七,羌族各个乡村开展了浓浓喜迎金猴欢闹农历春年活动。在茂县与松潘交界处的牛尾巴村,是中国羌族传统文化保留最深的寨落之一,从除夕年饭,正月请年酒,正月初六杀牦牛祭祀,初七跳哟咪甲胄舞,舞龙,到正月十七化龙,全寨人在老寨高台地上五个家支房族共摆向天宴。牛尾巴村的金猴年典型的显示了:“哟咪龙舞猴年春 羌寨文化萌新耕”新气象新文化特色。
笔者2016年农历猴年正月,在牛尾巴村,观察羌族春四个大文化事像:云派迎雪羌绣盛装欢歌舞,白羊毛毪衣男子列队哟咪大跳甲,雪山冰溪红金龙舞报恩喜;全寨五族百家高台地上共摆向天大宴同庆春。
今年羌族春节年节文化活动有三大新看点,其一,是村民为主体“自为”,不是以往政府组织主导“他为”。我们都是自发与村民联系自愿赶过去而无政府参与。其二,村民自发发掘传承传统,不是新的打造“传统”。故有着许多不为学术界知晓的真实文化、民俗事相重新展现。其三,村支部,村委会主持请学者,旅游者与相关文化部门人士,开启基于传统文化的羌寨旅游经济文化长项、可持续发展问计会。
羌族村寨羊闹春活动,正显现一个解构传统,突破成规,再建块版,组合村民,协调收益,深谋发展,重演精彩的新年节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