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6年强行收治书画家是否荒唐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网

  朱屺瞻花鸟画
  疯传“中国书画总医院”红火开业,收治的均是书画界“大腕”级的名家,还爆“床位紧张,病者翻墙而入求治”云云。
  开始,还真以为是书画界什么“特权”医疗机构。后上网访问了这个所谓“书画总医院”后,方知是网上一个针对当今书画大腕的评论栏目。
  开始,感觉所谓“书画总医院”,还是说了时下书画界的一些学术领域的时弊。但对这种游走于近乎人身攻击边缘,嘲讽谩骂损人的文风做派,感觉至少是欠缺善意之举。
  近日,又闻一家所谓的“国画门诊室”开张了。相对于专治活人书画家的“书画总医院”,“国画门诊室”似乎是专治死人画家。不过,这两家“医疗机构”的共同医道,就是只要相中某人,一律强行“收治”。
  “国画门诊室”年中无休,急吼吼地在过大年期间,将已入土为安的书画家,硬从灵界中掘出,强行安排这些前贤接受所谓的“治疗”。
  首批被强行“收治”的有贺天健、吴湖帆和朱屺瞻。前二位的病疑是:贺天健和吴湖帆都不能算艺术家!
  诊断:他们的艺术没有“创造”,故“没有资格在艺术史上占据地位”。

■ 结束语
  贺天健吴湖帆都不能算艺术家!
  朱屺瞻的病疑更是离奇:朱屺瞻到底是大家还是名家?
  诊断:“不善用笔,无法从他的画中看到中国画固有的用笔的魅力”。

■ 结束语
  “他并不是大家,甚至用名家的标准来看,他也不是”。
  “国画门诊室”的所谓诊断,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一,贺天健与吴湖帆都不能算艺术家?
  首先,艺术家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尊称,不是需要经过权威机构评审的职务职称。没有听说过须开派自创一格的画家才是艺术家,反之就不是。
  贺天健和吴湖帆,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非常出色的,但他们也不是泥古不化地在简单重复古人表面化的东西,否则,也不会有此地位!
  吴湖帆的创新国画“原子弹爆炸”,更是至今没人挑战。不可否认,贺天健和吴湖帆确实在艺术史上没有像吴昌硕与齐白石那样成为显著创新的开派宗师,但也不至 于因此连被尊为艺术家的资格都没有吧? 艺术家的称号有点像科学家,如果必需开派宗师才称得上科学家,那么除了类似爱因斯坦等获得诺贝尔级别奖项的之外,都不可以称之为科学家了。
  遍观古今,并无以所谓画家的艺术创造性之成就大小,来决定其是否艺术家的说法。
  其二,朱屺瞻到底是大家还是名家?
  首先,朱屺瞻是谦虚的长者,当时除刘海老(编者注:刘海粟)外,几乎鲜有像今天的书画家那样好称自己是大家或大师的。
  既然朱屺老在世时并没有称自己是“大家名家”,那“诊所”要摘朱屺老“大家”的帽子就是伪命题。
  朱屺瞻是否是名家?“国画门诊室”收治朱屺老的本身,不就已承认朱屺老是名家了嘛。
  “门诊室”的主要用意,是否定前贤在艺术史中的学术地位。
  为什么掘墓鞭尸去否定前贤的学术地位呢?其一,死人不会说话。其二,“收治“一个死去的名人,还是比医治一群活着的草根要来得世人赚眼球。这才是所谓“国画门诊室”的“行医”动机与目的罢了。
  “门诊室”说朱屺瞻用“笔根”作画,“犯大忌”,成了不是大家名家的诊断依据。这完全是迂腐之见。
  齐白石早就批评过这种艺术误解:“凡苦言中锋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
  苏东坡、黄庭坚乃至王羲之都不同程度用侧锋。现代的国画大家傅抱石用的笔是散锋,陆俨少用笔奥妙为“八面出锋”,程十发用笔更是百无禁忌,神出鬼没。
  还要纠正“诊所”一点,朱屺老用笔严格来说,是用“笔肚”,而不是笔根。倒是刘海老时常用笔根。但不管是用中锋笔尖,还是侧锋笔肚,甚或笔根乃至散锋,都只与画家的个人性格喜好以及试图表现的艺术效果有关,而不是决定其成就高低的关键。
  衡量一个画家的艺术造诣之高低,不是在于是否按照某些金科玉律(陈规陋习)那样按部就班地用笔,而在于画家在艺术领域的个性探索以及表达自己艺术追求的功 力。朱屺瞻早年就学习油画,所以他的国画用笔结合了油画用笔的某些方法和效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这不非常符合“诊所”在批评吴湖帆、贺天健时特别强调的艺术家必须“自创一格”的标准吗?现在这个标准在断定朱屺瞻“不能算名家”时却不起作用了,可见其学术标准和逻辑之混乱。
  盲目自诩大师,是炒作自己;无端笔伐大师,难道就不是炒作了?这种打着艺术批评大旗的损人利己的炒作,恐怕危害更甚。
  几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话,弄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标题党”唬人口号,开一家“医院”“诊所”,强行“收治”他人,就能打造出一个艺评品牌?就能因此名声大噪而赢得大批“上门求评”者?
  脱离严谨的学术逻辑、无私的学术立场,以判官自居说狠话,借打击艺术权威抬高自己,这绝不是学术评论。这种文风非但不利于艺术繁荣进步,如果成势,恐将成为艺术生态环境中令人窒息的雾霾
  艺术繁荣需要有见解、有风骨、有学术修养和学术操守的艺评家。艺术批评要在学术逻辑的“游戏规则”中运行。
源自:新民晚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16两会问政:关于艺术教育的二三事 中外美术史中女画家杰出者寥若晨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16:19,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