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沪会战时川军草鞋兵出川抗日,车,船,步行两三个月赶到上海,在会战末期抵达战场。四分五裂的川军各派表现出空前团结。一致抗日。
豫湘桂会战时死的那个上将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就是川军的,抗战前也是一派军阀,是个混成旅旅长。
范哈儿与红军干过, 结果后来还是投共了! 哎!
民国 24 年 (1935)10 月 20 日 , 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以“ 军委主席 ” 名义 发布了《天 ( 全 ) 、芦 ( 山人名 ( 山 ) 、雅 ( 安 ) 、耶 ( 眯)、大 ( 邑 ) 战役计划)后 , 将兵力分成左中右 三个纵队 , 迅速向驻防雅安、名山、邛崃等地的川军发起进攻。 I1 月 13 日 , 红四方面军进至名山 , 在百丈关 ( 今百丈镇)及其东北一二十里的弧形地带 , 集中 17 个团的兵力 , 其中有:第九军二十五师师长王海青、政委盛修铎率领的 3 个团 , 第四军十师师长陈锡联、政委叶道志率领的 3 个团 , 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政委郑维山率领的 3 个团 , 八十九师师长邹烈坤、政委曾广泰率领的 3 个团 , 九十师的 2 个团 , 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陈友寿、政委叶成焕率领的 3 个团 , 共 2 万余人。军以上的指挥员有 : 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兼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 , 政委詹才芳, 参谋长王维舟、李聚奎(副) , 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 .政委李先念,参谋长黄鹤显。
此时 , 川军总司令刘湘极为恐惧 , 为阻止红军攻势,屏障川西平原 , 急忙飞符遣将 , 调集李家钰的 4 个混成旅 ,12个团; 郭勋祺的3个旅,7个团;范绍增的3个旅,6个团;饶国华师的彭焕章旅2个团; 暂编 2 师周重生旅 ,3 个团 ; 张竭诚的独立 1 旅,2个团;石照益的 立 2 旅 ,3 个团 ;章平安和梁国华旅 , 各 2 个团 , 近工 10 万人迎战
刘从云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啊,要是有懂得他那一套的人来写这位神仙,一定会让人大跌眼镜的这个人装神弄鬼的,很有趣的人物,手法在当时也非常搞笑的。
可就是四川的军阀头子迷信的很呢。
比如一次他和刘混混要去都江堰,他说,你先走,我要锻炼下,等哈我飞云踏雾去。刘混混到了,一眼看见这个仙人正优哉优哉的坐在太师椅上喝茶,佩服的不的了。原来他是等刘混混前脚走,后脚他就坐起那时候时髦的车车先赶到目的地
骑兵团:不但无马,连牛都没有一头。那个时候成都修成的第一条马路(确实这么叫,因为那路况简直不能称之为公路)是成灌线(成都到灌县-现在的都江堰市),开始有了四川第一条短途客运,尽管是烧木炭的打屁车,四乡八里的乡民们还牵襟襟挂绺绺的来看“洋房子走路”勒。
而且成都平原上阡陌纵横,那些装甲车也没有施展的地方。
看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川军1937年初夏步行出川北上抗日(从秦岭出川)。(比起XX党在军事失利后又美其名曰为北上抗日的万里大溃逃可强得多)
很多军人只有两件单衣,一双草鞋。
一路上无有任何补给,但经历了北方严寒的考验。
不得以还抢了阎锡山的军库,以补充补给。
步行到1938年才到徐州附近。这时南京已经失守。
川军就近参加徐州会战。
当时国军主力都不愿意接纳军纪涣散,素有双枪将(土枪+烟枪)之称的川军。
最后李宗仁收留了川军。
川军未及休整就投入了台儿庄战役。
承担了正面阻击日寇的重大任务。
其作战英勇另各部正规军刮目相看。
川军也承受了巨大损失。有一个师,几乎拼光。当时师长打电话给李宗仁,说给我们川军留一点种子吧。李宗仁当时知道对日军的包围已经快合陇,因而不同意。师长也坚决服从命令,最后全体官兵阵亡。
王铭章的122师实际只有3000多人,上面说的给日军造成4000人的伤亡是严重不符合事实的。日军的伤亡很少。
再着,进攻藤县的日军是第10师团的叽谷师团的一个小部分部队。日第10师团是重装备师团,拥有战车较多。编制也比较大,有3万多人。
而在临沂的是第5师团的一半的部队,即板垣师团的板本支队,加部分伪军2万多人,张自忠就是击败了这支部队,才使得中国军队合围了第10师团的一部分──濑谷部队。
简介一下,日军的第5师团和第10师团都是日军的17个常设师团,都属于日军的精锐。其中第5师团──板垣师团的士兵主要来自日本比较朴素的北海道,纪律很好,战斗力很强。该师团是日军在中国战绩最辉煌的部队。也就是说仅仅一个板垣师团就让蒋秃头脑袋大的要命。
李宗仁将军确实说过,没有王铭章和张自忠,就没有台儿庄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