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607|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22-2-10 16:17:4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自然科学科学类似生物“端粒”有普遍性

 [复制链接]
科学类似生物“端粒”有普遍性
什么叫“科学”?什么叫“中体西用”的“体”?这里需要引进类似“职业革命家”的概念,运用来建立“职业科学家”和“专职科学家”这两种概念,才能解释从古至今、国内国外,贯穿地区、民族、国家、群团、个体的践行,以及包含的“分裂、分歧、悖论”。
传统和国际,通行的“职业革命家”概念,指有“向往追求”。那么“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来自哪里?毛主席的诗词《念奴娇•昆仑》中,指过的方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连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小平同志的这一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应该说从巴蜀远古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发展到今天的联合国都联系着这一永恒的主题。它揭示了远古华夏族开创全球多元一体国家模式实践的理想,也揭示了远古科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进步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其结果也改变了政权及政权人物现象的特征。
2022年1月11日“观察者”网,发表上海交通大学文一教授的《回答“李约瑟之谜”,未来科学革命如何推动?》一文中却说:“非西方文明就不能只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虚情假意、搞半拉子工程。我在《科学革命的密码──枪炮、战争和西方崛起之谜》这本书中的结论,与流行观点背道而驰:比如18世纪的化学革命虽然与实验有关,但与古希腊数学没有丝毫关系。况且物理学巨匠牛顿本人花费整个后半生,用实验方法去研究化学现象,却一事无成,徒有卓越的逻辑思维头脑和微积分这个极其先进的数学工具。而化学革命恰恰是由法国火药局局长和杰出的炼金术士拉瓦锡引爆的,而且比牛顿的经典力学革命晚了整整一个世纪”。
事情是20世纪后期,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又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人才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它们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但读文一教授的文章,耳目一新先觉得他解答的“李约瑟之谜”写得很精彩,但反复读多遍思索,发觉他揭示的是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都是“伪命题”。
因为他说科学崛起的密码,是枪炮、战争──这类似“战争与争霸是时代的主题”一样。文一教授的论据是:伽利略毕生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计算和理解不同重量的球体如何在不同倾角的斜面按不同速度滚动,以及铁球如何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做抛物线运动的弹道学问题。
文一教授说:这就迫使我们回到战争,回到伽利略所处的充满战火的“炮弹(铁球)满天飞”的文艺复兴时代。伽利略创立的这两门“新科学”,一门是材料力学──它是基于威尼斯兵工厂军舰设计上几十门重炮的对船体结构和建筑材料的受力情况所进行的静力学几何原理分析,另一门是铁球的运动力学──它是基于炮弹飞行的抛物线轨迹在惯性作用下的匀速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所进行的数学分析,成为经典力学革命之父。他系统地借鉴了他那个时代的阿拉伯-古希腊数学知识,发现和论证了炮弹飞行的惯性定律和炮弹自由落体的匀加速定律。伽利略经典名著,除了感谢威尼斯兵工厂的大量长期支撑和协助外,是专门题献给他科研活动的赞助人──陆军元帅、总司令、鲁埃格地方长官诺阿耶伯爵的。可见,如果没有火药传入并点燃战火纷飞的欧洲;从而科学革命也就不可能发生。伽利略和拉瓦锡,就是他们所处时代,自己国家的“钱学森”和“于敏”。
文一教授虽然没有明说要用枪炮、战争自相残杀的“内卷”,才能发明“数理化”;但他说中国古代仅发明“火药”还不行──是“搞半拉子工程”。文一教授明说:“究竟什么是文艺复兴以后才开启的科学实验传统?培根有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那么伽利略通过反复测量铁球在斜面滚动的实验,是想获得上帝造人的力量?还是别的预测炮弹在重力作用下,何时何地按何种路径准确命中目标的力量?”
由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众所周知的。所以采访他的观察者网记者,问文一教授:“您在《科学革命的密码》中提出,现代革命是军备竞赛是战争的产物,那之后的国家是否要通过战争来进行科学革命?和平和发展是我们的时代主题,现代社会的科学革命是否会以更加激烈的竞争来推动?比如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
文一教授回答说:“生存危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大自然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必须要产生对大自然进行解释和预测的能力,这是一个推力。另一个就是战争,比如,美苏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为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创造了多少科学家和多少技术突破?而这种跨国军备竞赛,可以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正好是那个时代军备竞赛的领军人物,他一辈子都在威尼斯兵工厂研究火炮技术。因此伽利略的经典物理学突破,完全是军备竞赛和战争需求刺激和推动的……科学尤其是化学生物学的进步,即便在早期都不是依靠一个人坐在办公室,依靠数学工具,就能靠推导演绎而获得,而是必须依靠成本高昂的实验室,和科学团体的大规模协作才能获得。而这个高昂的组织成本和实验成本,需要国家力量的扶持才有可能。当一个几万人的贫穷小国家,是没有动力去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因此所有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将科学本身设为目的,成立专门基金,设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奖励机制来鼓励科学活动,哪怕它们没有任何回报”。
也许有人赞成说,屠呦呦能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抗美的越南战争创造的机会才得到的: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北越军队受到疟疾困扰,为此北越向中国求援。可见屠呦呦教授的研究和贡献有多重要!其次,科学是拿来应用的,并不关政治正确不正确,如1971年台湾被赶出联合国后,台积电请回张忠谋搞芯片,就牛。
把“战争与争霸是时代的主题”,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相较,我们不相信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是要用“战争与争霸”才能发展科技。敬畏科学,敬畏自然;“珠峰映射原理”青藏高原是人类共同的舞台,世界淡水塔,誉为地球第三极,今天才知它真在发挥神奇的作用。
因为读文一教授的文章恍然大悟:“战争与争霸”造就对立,才能发展科技;“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即为把“对立”的两极变“一极”:“战争与争霸是时代的主题”,而第三极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参加进来,才构成的新两极。即“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命题的这个答案,“科学”无疑在倒退──战争与科技有关,但战争不是一切,战后还需要建设、生存。“战争与争霸是时代的主题”是世界的悲剧,但也道出部分创新人才,不能成长的原因。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黄澄澄 金灿灿~~“醉”美花海在等你 为何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商务部回应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2-2-10 16:21:5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文一教授使我们写作本文时,加深了“科学”分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战争与争霸是时代的主题”两段的认识。前者是质子段到量子色动化学,看重每种化学元素中,质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中心”特点,利用卡西米尔平板效应和量子起伏现象,能解释“超核能无放射性”现象。后者是化武段到量子色动力学,科学分为专职科学家和职业科学家,专职干啥都行;500年历史的俄国,没有人问:“之前为啥近代科学没有产生?”300年历史的美国,也没有人问:“之前为啥近代科学没有产生?”而且都能称“大哥”。
上海复旦大学费伦教授2019年逝世前,研究“量子色动化学”中络经分形与身体信息量子隐形传输,曾给我们寄来一封电子邮件说:“现代科学受机械唯物论的影响很深,似乎客观世界中只有物质的存在,没有非物质的存在,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是可以争论的。早在2006年9月科技部派人来上海找我,建议我从原有的经络研究,扩大到对‘信息’的研究,并以人体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2007年5月我觉得耗散结构理论中的缺陷,负熵本质不是耗散结构特有的,自然界各种物质都在自组织,例如原子化合成分子,矿物的形成过程等都不是耗散结构,但都是自主性的。为了说明客观世界物质的自组织规律,就提出了信息这个非物质参数的存在的创新性的设想。并在一封给科技部领导的信中,表示了我对自己这一观点的忧虑,恐怕被人扣上‘唯心主义’的帽子。答复竟是鼓励性的‘好文章’。于是我将这一思想展开,完成了一段逻辑上比较完整的论述。并在2008年德国海德堡医学院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获得了200多位外国学者的认同。报告结束时,我看得出只有1/3的人是热情鼓掌,其余的人只是礼节性地鼓掌。2009年时,这次国际会议当时的主持者来上海,他对我说,当时会议上确有不少人不理解,但回去看了我的全文,反映都是肯定的,但希望我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它”。
费伦教授接着说:“这显然是强人所难了,因为目前科技发展水平,我们还达到设计实验的阶段。我有一点可以兴奋地告诉你:去年,我应聘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客座研究员时,偶然发现太赫兹(TaraHz)波段的电磁波可能就是气功的‘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能量与氢键相当,可以把液体水中的水分子链断开。水对于任何生物分子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干’的生物分子都无法形成比其自身体积大数百倍的空间构象,它必须与水分子水合,才能形成巨大的空间构象,才能具有不可或缺的柔性。但与之水合的水分子链又不能太长,太长了也会影响空间构象的柔性。如果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生命体中的能量不断释放给环境,则水分子链就会不断增长,直到生物分子的空间构象失去活性,这就是冬眠。随着温度的上升,生命体会逐渐复苏。水分子链越短,其活性就越强。以上的描述都是就生命体与环境而言的。实际上,生命体内也存在产生太赫兹波的超微结构,它就是存在于胶原纤维之中、呈长程有序排列的超晶格结构,有可能将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转换成太赫兹波段的电磁波,所以人体能是存在产生太赫兹波的发生器的,当需要时是可以‘发功’,激活、增强局部组织的活性的。不仅如此,太赫兹波还可能是生物、特别是低等生物用来进行信息交换、传递的一种工具”。
费伦教授的“量子色动化学”研究,使人联想到科学类似“水”和连接断裂基因段关键的“端粒”,是普遍性的。2009年有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类似文一教授说的“战争与争霸是时代的主题”──端粒酶会帮助无用细胞的增殖,也会促进癌症的形成,因此被喻为“炸弹引信”。端粒由重复的核苷酸序列组成,形成“帽结构”,发挥维持染色体完整性的作用,在正常组织中,端粒酶在生殖细胞中高度表达,同时也在皮肤、肠道、造血系统、毛发和睾丸的未分化干细胞和祖细胞中表达。因为端粒酶,在细胞老化和癌化过程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钥匙。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在2017年出版了《端粒效应》一书,介绍生活压力,对端粒长度也有影响:母亲照顾生病的小孩的时间越长,她的端粒长度就越短,压力让她们的衰老加速。年龄越大的人,染色体末端越短;抽烟喝酒的人,染色体末端也较短。但实验研究表明,端粒也不是永远只会变短,实际上也有可能变长。端粒可类比为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像塑料套保护鞋带一样保护染色体。它能在保持染色体完整的同时,防止染色体彼此相互粘连,保护染色体上DNA的安全。端粒被称为生命体的“分子时钟”。端粒酶是细胞中一种负责延长端粒的酶。在年轻的细胞中,它在端粒末端加上碱基,可以让端粒免受过度磨损,使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加。但随着细胞分裂,端粒酶的数量不足,端粒逐渐缩短,细胞开始老化。如果端粒酶的活性很高,就能保持端粒的长度,延缓细胞的老化。所以端粒也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端粒类似科学,端粒“帽结构”类似人的大脑。众所周知,智慧来自大脑,智慧中有神秘性。大脑是要人吃食物,和外界供给的信息和学习的书本知识的传播,才能生产出科技的,大脑好似全能的;但人死显示个体有局限性和差异,说明每个人从事的专业、选择的爱好不同的正当性。特别是不同环境受教育的不同,人群的取向也有差别。战火、枪炮好懂,近代发明的“数理化”难懂,科学求真是要时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6:58,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