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52|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amiko 发表于: 2006-10-6 08:16:0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生育宋高宗的阳痿与“人口爆炸”的恐慌

 [复制链接]
⊙作者:何亚福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在靖康之变中,徽宗、钦宗等赵宋宗室多被金兵掳去,惟有赵构成了漏网之鱼,所以皇帝的位子非他莫属。靖康二年,赵构登基,重建赵宋政权,历史上称为南宋。
  据史书记载,赵构患有阳痿症。那么,是不是他的身体很差呢?其实不然,早年赵构曾是武功高手,喜欢骑射,是一条堂堂好汉。他也不是一开始就阳痿的,他在年轻时生育过一个女儿。那么,他是怎样患上阳痿的呢?原来,有一次赵构正在建康(今南京)的宫中与一名宫女寻欢作乐,突然宫外大呼“金兵渡江了”,赵构吓得匆匆穿好衣服连忙上马逃向临安(今杭州)。这一次突然的惊吓使他得了阳痿。可见,赵构的阳痿是吓出来的。
  赵构患上生理上的阳痿之后,心理上也变得阳痿了,他患上了“恐金症”,对金兵畏敌如虎,竭力奉行对金妥协退让的投降主义路线,任用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桧,并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岳飞。赵构到了晚年,没有儿子,皇位无人可传。赵构只得寻找到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把皇位传给这个相当疏远的远房侄子。
  从宋高宗的经历可以看出,生理上的阳痿可能导致心理上的阳痿,而患有心理阳痿的人如果掌握政治权力,就可能出台阳痿政策。宋高宗(赵构)是一个例子,独生子女政策(一胎化)是另一个例子。稍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会懂得,独生子女政策是违反基本的自然法则的,因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意味着两个人只有一个后代,平均一个人只有半个孩子。那么,这样一种奇怪的政策是怎样出台的呢?
  中国在1970年代初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但当时并不是“一胎化”。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也就是说,当时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七十年代的“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大幅度下降的奇迹。1970年的总和生育率是5.8,到1980年,总和生育率已降至2.2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可以看出,当时根本就没有必要推行“一胎化”。
  然而,在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导 弹专家宋健等人作出的对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的百年预报:如果中国按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那么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40亿。这一消息公布后,引起很大震动,一些人产生了恐慌心理。一度有人主张“我国人口近期宜取负数发展”,建议20年内采取一切措施,使每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低于目前人口死亡率的6~7‰,进入人口的负增长;要实行鼓励自愿不育户和独身者的政策,每隔5年开展一个“无婴年”,等等。宋健在《勤奋与机遇》一文中回忆道:“消息发表后,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觉得问题严重,纷纷来信询问。王震副总理还专门约见,询问是否有办法把中国的人口控制在3~4亿左右。”
  在这种“人口爆炸”的恐慌阴影笼罩之下,再加上当时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一千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由此定下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基调:“一胎化”,其核心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在计划生育的实际工作中,“提倡”往往变成了“强制”。
  世界各国的人口发展史已表明:“人口爆炸”其实是像“海市蜃楼”一样虚无缥渺。世界人口真正大规模增长只是在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人们的生育率也会逐渐下降,例如,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而他们都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证明了“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这个规律。如今,人类面临的新威胁不是人口太多,而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导致的人口老龄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巴德年近日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生育力最低的国家之一。造成中国人口生育能力低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结构失调:首先,男、女比例失调,男多女少;其次,有生育能力的20岁至50岁之间的人口相对不足;另外,50岁以上的人口偏多,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可见,“一胎化”导致了中国人口的阳痿。现在已到了应该废除“一胎化”这个阳痿政策的时候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miko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amiko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梅多斯报告”与“中国人口百年预测”的不同命运 爱上你真的是我错了吗?
2# 四姑娘山
 老家乐至 发表于: 2006-10-6 09:42:0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是应该废除一个的制度了,这几年也发现,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观察思考这个问题了,支持“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指导思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10-6 17:56:18|只看该作者
确实,凡事皆有一个“度”,我就很想再要一个小宝宝,试想宋朝施行一胎政策,我们就看不到了~~~人才辈出的眉山三“苏”、蒲江“二魏三高”……了~

此外,热烈欢迎~~新朋友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2:02, Processed in 5.72521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