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64|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8 19:49: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四川资阳兰家坡汉墓发现铜车马

 [复制链接]
中国文物报讯  去年12月21日,在四川资阳市雁江区资溪村11组,小地名为“兰家坡”的地方,资阳市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于筑路过程中发现铜车马。施工单位当即回填并上报。雁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进行保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接四川省文物局通知后,于12月27日组织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发掘工作。
  此次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座,M1位于M2南面,相距1.7米。M1、M2均为土坑木椁墓。墓圹原开口层位不详。现墓口暴露于地表,直接打破生土层。

  M1由主墓道、辅墓道、主室、侧室等部分组成。残长12、残宽10.55米。主室位于侧室南侧,墓室正中为椁室,椁室四周为熟土二层台,椁室长方形。墓室底部正中开凿出渗井。渗井圆形,直壁,平底,内填砾石,出土陶器、铜器等。侧室与主室结构相似。主室、侧室之间熟土二层台置正方形椁箱,出土陶器、铁器等。砖室位于侧室东面。墓圹长方形,砖室长方形,券顶已被施工单位挖毁,残存发券用的企口楔形砖。南北壁及后壁用菱形花边砖单砖错缝平砌。墓底用素面砖单砖错缝平砌。砖室内壁、底部涂抹一层青膏泥,厚约0.05米。出土铜车马。主墓道位于主室东侧,辅墓道位于砖室东侧,均为长方形,底部呈斜坡状。

  M2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室组成。残长8.15、残宽4.7—5.15米。墓室位于墓道西侧,墓室正中为椁室,椁室四周为熟土二层台。墓室底部正中开凿出渗井。渗井近长方形,斜壁,平底,内填砾石。出土陶器、铜器等。墓道位于墓室东侧正中,长方形,底部呈斜坡状。

  M1出土陶器可辨器形的有:罐、耳杯、釜、案、奁、俑、房。铜器可辨器形的有:铜车马、镜、铜泡、摇钱树残枝、铜钱等。铁器可辨器形的有:刀、釜。银器为笄。

  铜车马是汉代典型的轺车。单服马,长约1.1、残高约1.05米。根据当卢、马衔、马镳等铜制马具,推测原有简单的辔头。单轭,双辕。长方形舆,长0.63、宽0.27、高0.3米。舆3面封闭,两侧板上装柱状扶手,后面空出,仅在两侧装2块三角形板。舆底部镂空出空孔。车舆之内左侧置一铜制驭手。驭手头戴平巾帻,身着袍服,双手做持辔控驭状,高约0.37米。据已发现的鎏金铜伞箍和车轼正中靠内侧用以固定伞的圆环,推测该车原有伞盖。车轮18辐,直径0.71米。轴与舆底部之间装伏兔。舆前双辕之上横置。长方形,中空,器表镂有圆孔。铜车马通长约2.05米。

  M2出土陶器可辨器形的有:猪、房。铜器可辨器形的有:镜、罐、提梁盉、铜泡、铜钱等。M2出土铜币仅有“货泉”一种。新莽天凤元年(14)始铸“货泉”。“货泉”主要流通于新莽晚期至东汉初期。所以,该墓时代应不早于天凤元年,不晚于东汉初期。
 
  M1主室、侧室的形制与M2形制接近。砖室使用企口楔形砖发券,是小砖发券技术尚不成熟的表现。土坑木椁与砖室相结合。因此从形制上分析,该墓处在土坑木椁墓与砖室墓并行发展的历史阶段。另外M1出土有“五铢”钱。“五”字交股两笔缓曲,应为东汉“五铢”。其时代大致为东汉初期。

  M1、M2墓葬形制比较特殊。M1土坑木椁与砖室相组合。主室随葬器物较少。侧室随葬器物较多。砖室仅放置铜车马。据出土器物分析,M1可能是“同茔异穴”合葬墓。M1、M2墓室底部开凿渗井,这种墓葬内排水设施在四川地区属于首见。M1、M2时代明确,具有分期断代标尺的作用,对于研究汉代四川地区土坑木椁墓的发展变化,砖室墓替代土坑木椁墓的具体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M1、M2的发掘可以推测,土坑木椁墓这种墓葬形制在四川某些地区一直延续使用到东汉初年。

  M1所出铜车马是继贵州兴义—兴仁东汉砖室墓、甘肃武威雷台东汉砖室墓随葬铜车马之后的重要发现,在四川地区属于首次,为研究汉代车马舆服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胡昌钰  黄家祥  任  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耿纪朋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耿纪朋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耿纪朋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嘉陵江流域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四川石棉三星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 四姑娘山
 楼主|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18 20:31:5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06-4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2:08,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