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3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0-20 16:31:2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传承大师精气神

 [复制链接]
  ──纪念孙竹篱先生百年诞辰

  ■蒋凤梅

  遂州人才辈出,前有“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后有挥洒墨画千张的孙竹篱。10月13-20日,遂宁市文化馆展厅里,著名诗书画大师孙竹篱先生的爱徒,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画师、山东《天香画院》名誉教授李正武的纪念孙竹篱诞辰100周年大型书画展在此举行。之前,为了把孙竹篱的诗书画思想向世界传播,李正武已于6月在马来西亚举行了同题书画展,藉此告慰恩师的在天之灵。
  1906年8月25日,孙竹篱诞生于河北省滦县一户贫民家庭,自幼好学喜画,父亲将生于清贫自守竹篱茅舍的他取名“竹篱”。孙竹篱勤奋苦练,博采众长,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地耕耘在诗书画的艺术园地,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孙老17岁时专画山水人物及花鸟,初具“三任”笔法和“四王”遗风。30岁时为谋生来到江苏无锡,江南的湖光山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战乱中转到西安东北大学当了一名缮写,一有空他就到西安碑林观察描摩。“七七”事变后,孙老随校迁往四川三台,一住就是八年。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广交学者,悟出画中意境得自诗书,于是痛舍山水人物而专攻墨荷,常到荷塘写生。1955年3月后,孙竹篱定居遂宁射洪县任美术教师、美术辅导直至终老。射洪五十年,孙老全心投入诗书画创作,笔耕不停,求索不止。一次风狂雨骤,他披蓑戴笠急奔雨幕之中,为的是把“雨洗荷花”格外亮丽娇艳地再现纸上。
  1980年7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成都金牛宾馆亲切接见了孙竹篱,并嘱女儿邓琳好好向孙老先生拜师学画。
  1982年3月12日,孙竹篱中国画展在四川美术馆隆重开幕。100幅水墨大作吸引了上千参观者,青藤、八大、吴昌硕、齐白石倡导的文人画风在孙老笔下尽情挥洒。来自北京、广州、天津、上海等各地的画家云集,欣赏那些造型新奇、意趣高雅、姿态各异、灵气毕现的作品。很多参观者感叹孙老是“诗好,画好,字也好”,“不嫌多,只嫌少”。一幅孙老的书作“炼之即熟,思之即久,神将通之,不落言诠,自得妙理,何必津津然学他人之法也。”道出了他的从艺之道。
  孙老艺高品更高,他常说:“作画,首先是做人,人品高,画品必高。”孙老高洁的人品和画品,深得世人仰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孙老和蔡若虹、李可染、刘海粟、李若蝉、何海霞等人切磋、研究技艺并合作大幅作品数件,崔子范先生与孙老互赠佳作被传为佳话。
  1985年,在邓小平、张爱萍的关怀下,四川省诗书画院成立,众望所归,孙老任副院长,他和院长杨超共同将四川诗书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当年孙老参加了深圳、广州、福州、上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多个画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相继报道了孙老的人品与艺品。国家美术馆、四川省博物馆、川大博物馆等均收藏其作品,并出版了《孙竹篱中国画选》。
  《李正武书孙竹篱诗书画论一百首》扉页上,有一幅著名摄影家胡宝玉1984年拍摄的肖像。照片上,孙老身穿中山装,左手夹半支纸烟,笑容可掬地坐在一张藤椅上。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个带着仙气云烟的老头儿是那么的可亲可敬,那眯眯的笑眼和花白的胡须只会让人想到一位宽厚仁慈的邻家大爷。认识孙老的人都知道,老先生一生简朴,从来以布衣粗食为伍,他若不作画,平时身中必有两样东西:右手拿一叶子烟杆,左手必拿书籍或诗稿,不断地在上面写写划划。
  1986年1月,孙老病重转到成都救治,数月不见好转。在与病魔和死神较量中,孙老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他第二次画展的80余幅作品。1986年6月中旬画展开幕当日,孙老支撑着病体早早起身,依旧布衣布鞋,笑呵呵地与大家合影,并对每一幅作品进行讲解,此时的孙老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之后,他到成都一友人处,由兆森、李正武协助抢救他70余年绘画心得的体会,整理出诗稿、画论1000多首(篇)。至今,李正武说起孙老的坚毅和对艺术的执著精神,泪花盈盈的双眼里仍满是无限的崇敬。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清代古祠华丽装饰 犍为泉水溶洞之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3:00,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