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5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2年一碗灰面情悠长

 [复制链接]
源自:兵团日报
  图①王多珍在擀制灰面(资料图片)。 于三 刘冬梅 摄
  图②王多珍(右二)和家人一起吃灰面(资料图片)。于三 刘冬梅 摄
  图③王多珍(左)和女儿赵静捏制灰面(资料图片)。于三 刘冬梅 摄

▲ 于三
  灰面是六师芳草湖农场职工群众比较喜欢的面食。白驹过隙,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一根白里泛黄、黄中泛青的面条,凝结着芳草湖农场职工群众的勤劳与智慧,饱含着家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新疆灰面制作技艺于2019年入选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与灰的邂逅
  千万年来,天山雪水冲刷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茫茫戈壁,留下道道沟壑和荒草滩。各族群众定居于此,渐渐地,亘古的荒原上有了生机。
  人们发现在这片戈壁滩上放养的牛羊,吃了一种叫蒿子的野草,其肉质格外鲜美。人们通过燃烧蒿子,从中提取出状如珊瑚的结晶体,这就是芳草湖农场职工群众口中的“灰”,其貌不扬的蒿子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芳草湖农场职工、新疆灰面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多珍和长子赵峰,讲述了老辈们流传下来的故事。
  150年前,当地人就开始用灰和小麦面做面食,灰与面的邂逅产生奇妙的结果。
  很久以前,为躲避匪患,家家户户把锅盔、茶饼当干粮。放了灰做出的面食不仅耐保存,还有点咸、有点鲜,在逃荒避乱的路上即使没有菜,人们也能吃得有滋有味。
  今年74岁的王多珍出生在芳草湖农场,小时候的情景,她记忆犹新。
  “小时候,爷爷赶着牛车去迪化(现乌鲁木齐)购买咸盐等生活用品,来回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王多珍说。
  芳草湖农场由于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在食盐断顿的时候,富含盐碱的灰就代替食盐,走上了农场人家的案板和灶头。尤其是面与灰邂逅做出的灰面,其独特的口感让人垂涎三尺。
  王多珍记得,她很小的时候,芳草湖农场地广人稀,家里住着干打垒的平房,房前屋后处处长着蒿子。每到秋天蒿子结籽的时候,大人就开始挖窑烧灰,冬天用来制作灰面。
  灰中的盐碱不仅味道独特,还有助消化。“家人都用大碗吃灰面,就算吃多了一会就饿了。”王多珍说。
  灰面食用方便。今年51岁的赵峰回忆起儿时,父母忙没时间给他和妹妹做饭。放学后,赵峰抓一把母亲提前煮好的灰面放在碗里,浇上滚烫的酸汤,既美味又制作方便。
  冰与火的淬炼
  捏灰面、吃灰面一般在冬季。
  1969年11月,王多珍和丈夫赵文枝结婚。11月正是做灰面的时节。从小,王多珍就跟着母亲捏灰面,她想在婆婆面前展露一下技艺,殊不知婆婆更是技高一筹。
  “面和软了,煮的时间长了,吃起来不太筋道。”王多珍至今记得婆婆对她的评价。那时候,吃顿灰面可是家里的一件大事。第一次,没让家人吃上合口的灰面,王多珍差点掉眼泪。
  第二次做灰面是在春节前,婆婆在王多珍身边亲自指导。做灰面兑灰水是关键,一把灰、一把盐、一碗水。“一把”其实并不具体,婆婆就将日积月累的经验耐心地传授给她。
  灰面面团要和得硬,妇女揉不动,就用擀面杖反复按压面团,直到面和灰、盐充分融合。当王多珍将面和好,婆婆用手指按了一下面团,伸出大拇指给了她肯定和赞许。和好的面团醒5个小时到6个小时,分切成小面团,在面团表面抹上清油,再放入一个大盆中继续醒。
  第二天,一家人吃完早饭,王多珍就开始忙碌了。
  拿出一块醒好的小面团,放在撒了玉米面的案板上开始擀面。经过一夜的醒和发酵,面团软乎了许多,擀成薄饼状就不费劲了。面团擀成薄饼后,将面饼如折纸扇般折叠成一掌宽切成面条,这才是灰面的雏形,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捏面了。
  切好的灰面条厚薄粗细不匀,放入盛有玉米面的盆中,让面条的表面都沾上玉米面后,挂在擀面杖上,王多珍和婆婆一人一头将擀面杖放在肩上,婆媳俩抓住面条左右拧转,灰面被拉长了许多,再经过攥、捏使面条粗细均匀,灰面就捏好了。
  “捏不好的面条粗细不匀,拧不好就拧断了,全靠经验。”王多珍说。
  灰面离不开酸汤。时代的不同,酸汤的味道也不同。
  在王多珍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做酸汤肉少,多是红白萝卜、豇豆、辣椒粉等食材。当锅里酸汤熟了,打入一个鸡蛋,使汤汁浓稠,倒入适量的醋,酸香的味道马上弥漫整个房屋,勾起每个人强烈的食欲。
  煮灰面也有窍门,锅里的面在水里沸滚三次,点三次凉水,就可出锅了。煮熟的灰面并不是直接盛到碗里,要经历一次冰与火的淬炼。
  把煮熟的面捞入盛着冰冷雪水的铁盆里,灰面瞬间紧缩变得筋道爽滑,再捞进碗中就可以吃了。“面太凉了吃着也不舒服,所以要冒一下。”王多珍说。
  冒面,就是将铁锅里翻滚的酸汤舀进面碗里,然后将汤汁又倒入锅里,反复三次,面被加热了,灰面依旧筋道爽滑。
  经过多道工序,一碗令人垂涎的灰面就做好了。
  赵峰说,每年冬天他和妹妹赵静都会帮着父母做灰面。现在灰面没变,酸汤在变,因为肉多了,辅料也多了,味道更加好了。
  面更香 情悠长
  在奎屯市工作的孙子赵程北常给王多珍打电话说:“奶奶,我想吃灰面!”
  “孩子从小就爱吃灰面。”王多珍笑着对笔者说。
  1998年出生的赵程北上高中后就离开芳草湖农场,周末回家总是先到奶奶家吃一顿灰面。上大学后,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也是灰面。去年参加工作,回家的时间更少了,那刻在舌尖上的记忆总会让他想起家乡和亲人。
  赵峰的叔叔赵武枝于1966年从芳草湖农场入伍参军,把大半辈子奉献给了国防事业。然而,无论走到哪里,他对家乡的灰面总是念念不忘。探亲时,他总会回家吃一顿灰面。对他来说,春节回到芳草湖农场,吃一顿地道的灰面才算过年。
  “做灰面特别繁琐,但是做的时候能体会到非常多的乐趣。”赵峰的妻子吴洁说。
  的确,正宗的灰面确实费时费力、工序繁琐。常常是家里大人孩子一起动手,这使新疆灰面制作技艺在孩子们中得到传承,同时也让一个家在灰面的牵引下更加团结友爱。
  吴洁家中有五个姐妹,在美味的诱惑下,吴洁的姐姐们也都掌握了新疆灰面制作技艺。“我姐夫一个是山东的、一个是江苏的,他们回老家时也会带上灰面。”吴洁说。
  爱吃灰面的不仅仅是芳草湖农场的职工群众。2015年,王多珍夫妇和赵峰带着20公斤手工灰面,参加在新湖农场举办的兵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
  当酸汤的浓香在展厅弥漫开来,游客们聚集到王多珍的展位边。王多珍为每一位食客都盛满满一碗灰面。“太好吃了!”在食客们的赞许声中,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主办方悄悄地来到王多珍的身边提醒道:“王大姐,面少点,让大家都尝尝!”
  望着所剩不多的灰面,王多珍第一次“小气”地为食客们盛了半碗灰面。面对意犹未尽的食客们,王多珍一家盛情地邀请道:“欢迎大家来芳草湖农场吃灰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北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北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北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北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北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北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空气炸锅做菜会致癌?锅表示“不服” 新疆灰面制作技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2 05:0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