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9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鳄蜥 发表于: 2022-6-6 00:48:0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青海省用法治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源自:青海日报
  本报讯(记者:何敏)《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5月1日施行至今已月余,作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基础性、统领性、综合性的地方性法规,其制定出台标志着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工作迈出了新步伐、谱写了新篇章。
  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共7章70条,各项措施既注重对上位法的补充和细化,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又注重青海实际,聚焦解决实际问题,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在聚力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方面,《条例》特别在加强三江源和祁连山等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维护生态安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作出了总体规定,为我省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吸收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方面,《条例》及时把中央、省委要求转化为法规规定的具体制度措施,全面梳理吸收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成果,将“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等制度机制,通过立法形式固化下来,体现了法制监管和绿色发展理念。
  在突出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方面,《条例》聚焦我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矿山生态修复等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系统规定:大气方面,规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制度;水方面,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职责,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土壤方面,规定了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矿山方面,规定了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切实履行矿山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强调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方面,《条例》着力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突出了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鳄蜥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鳄蜥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鳄蜥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鳄蜥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鳄蜥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鳄蜥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玛多“5·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22年度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我省启动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1:49,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