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32|回复: 1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1:19: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报刊文摘]汉服就是一项“运动”

 [复制链接]
汉服就是一项“运动”

文/杨华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上海是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是各种文化的交融点。而外滩,更是一个有着欧洲传统建筑和现代化摩天大楼的地方。小洋楼、西餐、洋葡萄酒、钢琴和舞会,常常让无数追求西洋情调的人在此出现。 

  就是在这个地方,又出现了一群人,他们行的是华夏礼仪,奏的是传统民乐,穿的也是可以展现汉族文化的符号──汉服。有些人会以为汉服就是汉朝的服装,其实,汉服只是指华夏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即便从服制比较完备的周代时期算起,在中华土地上被人们穿着,也已经历两千多年了,如果追溯到商代和夏代,那么就更久远了。 

  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兼有盘领、直领),褒衣大袖(亦有窄衣小袖),无扣结缨(几乎不用纽扣,而于腋下结缨系带),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这两点是与同为华夏文化体系的日韩衣冠区分的鲜明特征)。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可是当人们想起中国服饰的时候,比较流行的看法就是旗袍、马褂。那是因为人们总是从最靠近自己的时代去寻找过去的足迹。其实旗袍、马褂是直接从满 族的传统服装改进而来的。实际上,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一直到明代,主要特征还是没有改变过,只有到了满清统治者采取强迫的剃发易服政策,才使流传了数千年的华夏传统服装消失了。 

  消失了三百多年的传统服装,在跨越了一个新世纪的时候,在一个最摩登的城市,重新又被穿到了大街上。被遗忘的先人风流和服饰文明,重新又展现在人的眼前。 

  汉服最近在年轻人当中忽然兴旺流行起来,并非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其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复兴的一部分。自从满清政府没落以后,大家看到西方列强军事经济的发达,开始从经济科技上的西化一直到文化、服饰上的西化。到了后期,则彻底否定传统,留下的只是学习西方还是学习苏联的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有一部分中国人就开始反思一个根本问题:“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所以产生了文化寻根。在寻根之初,复古之风肯定会随之而来。这几年民族乐器、戏曲、诗词古籍、传统小说的红火,都是因此而来,而“汉服运动”,也开始兴起。 

  如今这批参与制作、研究、穿着汉服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他们主要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虽然了解不多,但是很希望自己能穿上有汉民族特色的服装;还有一部分是在职的打工族,有出版社编辑、画家、教师、公司白领、厨师等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对传统文化很热爱,是最早开始文化寻根的一批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的造诣,当然,现在穿汉服的人当中,也有一些并非对传统文化了解得很透彻,但是非常喜欢汉服的外观美丽,是美感打动了他们来穿着汉服。 

  很多人误以为汉服都是宽袍大袖,穿着不便,所以认为不适合现代生活。其实古代华夏民族一样要劳动工作,不可能穿不方便的衣服。人们在影视中看到的那些古装,其实是古代的礼服,只在很隆重的场合才穿;而且古代由于对等级和形制有严格的规定,服装穿错了可是要犯大罪的。所以我们对汉服的方便与否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另外,就是在今天,现代的很多正式服装也不见得有多方便。 

  至于日常工作生活中,汉服有常服,窄袖,穿着也比较方便。日本的功夫服像柔道、空手道、剑道等服装,至今还保留了很多汉服的特征。日本传统上学习中国服装很多年,把工艺都保留了下来,打拳踢腿激烈对抗尚且没有不便,所以汉服日常穿着不可能是不方便的。 

  当然,汉服现在不可能流行到街头巷尾人人穿着的程度。现在是时装多样化的时代。汉服发展下去,可能是更多的在中国大型的正规典礼上使用,进而是在传统节日和庆祝仪式上穿着。而日常生活中,也许会有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爱美的女性来穿着生活工作。汉服元素可能会成为流行趋势之一,我们看汉服的悄然兴起,其实是传统文化觉醒的一个符号而已,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目前汉服爱好者和拥有者穿着的汉服,在做工和精致程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考证。其实这也是个经济实力的问题。真正历史上考究的汉礼服,那是真的奢侈品,贵族才有资格穿着。需要大量精巧的手工和名贵的面料,目前恢复起来尚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还没有多少有钱人愿意购买这样的奢侈品。 

  至于汉服能否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奢侈品,我认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首先是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历史内涵,可以揣摩研究的地方很多。简单的东西不会成为奢侈品,成堆的黄金不是奢侈品,只是贵重金属而已。第二是古代贵族汉服精品的制造传统工艺相当复杂,而且有很多已经濒临失传的手工艺,需要裁缝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面料也极其考究,需要相当高的水准去挑选和制作。第三是目前社会的新精英财富阶层,其中有一部分人迟早会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情结,而服饰是最清楚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只要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就必然有市场。第四是很多汉礼服本身就适合庄重肃穆的场合穿着,处于这种场合中的中国精英如果想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文化内涵,那么汉服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雨靖松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雨靖松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哭隆莲法师二首 五古 李学明光临井研
2# 四姑娘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1:19:5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1:39:10|只看该作者


学生在大成殿前向孔夫子行“再







4# 金佛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1:41:30|只看该作者
南京第一位着汉服的大学校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2:03:54|只看该作者



6# 青城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2:05:51|只看该作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5 22:15:40|只看该作者

 


8#
 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1-15 22:43:30|只看该作者
文章尚有一定的见地,但是看过图片之后就感觉"汉服"运动尚任重道远。穿着汉服的人必须加强对于汉服本身及其历史背景的学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11-16 11:42:35|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喜欢耐克,阿迪达斯,喜欢采用戈尔(Gore-tex)的旅游系列……

“八仙过海”的时候,要是有戈尔科技保护他们,可能身上也不会打湿了。当时何仙姑被一个海浪打过来……抹胸再也没有护住那缕春光哈……。可惜那时她还没戴安芬用……。。

很纳闷,穿汉服的人,里面穿的啥喃?不要徒有其表哦,那样会让人失望的……
10#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1-16 16:03:59|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15:36,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