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16|回复: 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社会科学四川之乡村建设运动

 [复制链接]

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档案史料选编(教育文化)

5.四川之乡村建设运动

赖钧伯

一、建设四川乡村的必要

抗战必由建国,建国必先建乡,此为以农为本的中国所必经的途

径,其理由姑且不谈。专以目前中国抗战情势来说,其所需要的兵力

物力财力,何一不仰给于乡村?中国将来能得最后胜利,也全仗这一

点!所以,总裁说:“中国持久抗战,最后胜利之中心,……实寄于全

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乡村对于中国,既如是重要,则应好

好培养它们,开发其无限的伟大的力量,以来抵抗侵略,建设国家。

全国各乡村都应培养,则四川的乡村为全国的一部份,它们应当

培养,不言可知,况且吾川踞长江上游,作吾国西南的屏障,形势险

要,土地肥沃,生产富庶,人口众多,民俗勤俭,爱国爱族,素称浓厚,

真具有民族复兴根据地的资格,则更应培植其根本,长育其潜力,以

期发挥其功能,而完成其复兴民族的使命,──此四川所以有乡村建

设运动也。

查四川乡村建设运动,可分为三大时期,即:胚胎、实验及发展三

期是也。以下分段述之。

二、四川乡建运动的胚胎时期

四川乡建运动,是从民国二十一年才正式开始的,不过二十一年

以前,也有一点有关于乡建运动的事实,可算为本运动的幼芽。

(一)平民教育的初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后,四川通都大邑,开

办夜课学校,十三年杨伯钦先生组织平教促进分会于成都,办理省垣

附近的平民教育。此为吾川最早的平民教育。

(二)师范教育的革新民国十九年巴县南泉乡村师范学校成立,

一新吾川之师范教育,杨砺坚先生长其校,此为吾川最早之乡村师

502

_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档案史料选

学校。二十年春,亡友钟伯良先生创办涪陵乡村师范学校,足与南泉

乡师媲美!惜其积劳成疾,以身殉校,乡建萌芽方茁,即弱一个,是笔

者最感愤的事。

(三)民众教育馆的熹征二十一年春,涪陵农民及市民两教育馆

成立,恐系吾川较早之民众教育馆?

三、四川乡建运动的实验时期

上面所说,仅为本运动的萌芽,到了民国二十一年以后,四川平

民教育促进会及四川乡建学院成立,吾川乡建运动,才正式的开展,

硕大且繁,抗战以来,尤其盛行。此期特色,乡建同志,均注重于乡建

的实验,故从二十一年起至二十八年止,可称为吾川乡建实验时期,

兹择其要者分别略述之。

一、四川平民教育促进会民国二十一年高显鉴先生长江津县,

有感于四川民众教育的落后,遂邀集平教同志,于二十二年十月成立

四川平民教育促进会,公推高先生为董事长,吴太仁先生任干事长,

是区以白沙为平教实验区,此为四川最早的乡建实验机关,我们应当

特别注意的。是区工作,以社会调查为根据,用学校,社会,及家庭等

三种教育方式,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及公民等四大教育,以教育的立

场,为建设的准备;以建设的事业,为教育的目标。是区为训练乡建

人才起见,特附办乡村师范一所,前后训练男女学生约数百人。并设

农场一所,实验农业改良,设实验学校一所,实验导生传习及组织教’

育,成绩均优。二十七年添设民众大会场,幼稚园,农业仓库,民众图

书馆,合作社,农业示范推广区,并举办公民训练,抗敌宣传等事业。

是会出版物,有驴溪月刊,民校教材,及平教丛书。现在是会事业前

途,极有希望。

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是院创办于二十一年,先名为四川乡村

建设学院,甘绩镛先生任院长。二十四年高显鉴继任院长,为遵照部

令关系,改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是院不但为吾川培养乡建专门

人才的唯一机关,并为吾川乡建运动的中心机关。四川乡建事业的

开展,全仗是院。兹举其主要事业于后。

503

编后记001.jpg

编后记002.jpg

编后记003.jpg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鸣天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周鸣天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鸣天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12报考香港各高校四个变化 人见人爱的小贝贝
2# 四姑娘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1:57:3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1、院本部院长下设秘书室,教务处,研究实验部,及总务处。分

社会教育及农业教育两系。以乡建理论及有关科目为必修科。曾欢

迎粱漱溟先生来川讲学两次。是院附设农事实验场,内分森林,畜

牧,园艺,作物,蚕桑,农产制造,及推广等组,规模宏大,设备充分,诚

吾川设大规模之农场也。

2、复元实验区民国二十三年成立,除区办事处外,设有:复元实

验学校,五灵,抄坪,土湾,致远等农村学校小龙坎民众教育馆,及凤

鸣、化龙两推广处,每处均设有农村学校。

3、嘉陵实验区民国二十四年成立,设有嘉陵实验学校,实验导

生专习及组织教育。

4、新丰实验乡民国二十七年成立,以合作实验为中心。从训练

保甲长人手,次组织合作社,并兼办社会教育。

5、歌乐山乡建社民国二十七年成立。先进行风景建筑,房屋栉

比,从前荒凉之区,突变为四川的莫干山。随即成立歌乐山小学,林

警办事处,并协助各机关,成立第一保育院,合作社.及医院等。

6、乡建研究会民国二十七年成立。全院师生俱为会员,曾在歌

乐山开第一次会议旬日,聘请国内乡建专家,指导乡建理论及其实施

各部分的研究。

7、农村服务团民国二十七年夏成立。是团,分为交通,边区,江

巴及回籍四组。分赴各县,举行宣传,调查,及一切农村服务事宜,远

至雷马屏及云南绥江等地工作,成绩最佳。

8、社教事业民国二十七年,是院又特别举办社会教育,除各附

属机关兼办社会教育外,并成立电化教育组,及抗敌宣传队,嘉陵剧

团,分往各地实施社会教育。

9、与三区合办的事业:民国二十六年与三区专署合作,成立乡建

设委会,推行三区乡建事业,其工作极多,另文详述。

10、与农建协进会合办的事业民国:二十六年是院又与华北农村

建设协进会合作,拟办永川实验县及农村建设研究所。

11、与社教工作团合作的事业二十七年是院又与中国社教社及

504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1:57:59|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档案史料选

第二社教工作团合作,拟在綦江试办一所乡村青年学校,招收农家青

年子弟,予以一年之农业技术的训练,造成地方干部人员。

后二项事虽未实现,然其在二十六至二十七年间,对于乡建事

世,可谓努力到十分的程度,洵不愧为吾川乡建运动之中心机关也。

三、新都实验县二十五年成立,此为吾川最早之实验县,系四川

设计委员会晏阳初先生所规划的,陈开泗先生任县长,实验吾川县行

政的改革,与定县衡山等实验县齐名,其地政及教育的实验,成绩尤

著,二十八年遭遇挫折,中道而辍,识者惜之!

四、三峡乡建实验区二十五年成立,是卢作孚先生主办的,是区

划江巴壁三县所属之一部而成,有文星北碚二岩黄桷澄江五镇。地

滨嘉陵江,交通便利。其主要部分有:区公所,峡防队,北碚新村,完

全小学四所,初小二十四所,兼善中学一所,民校若干所,西部科学

院,温泉,公园,三峡织布厂,消费合作社,畜牧合作社等。现在迁往

之机关甚多,难以枚举。

五、三区乡建设委会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欲学术实际化,三区欲

行政教育化,均早有举办乡建事业的打算,适民国二十六年四川府电

令院署合作推行乡村建设,高显鉴、沈鹏二先生邀集有关同仁,成立

斯会,以一专员区为实验乡建的对象,是为吾川大规模之乡建实验机

关,其主要工作如下:

1、训练乡建人才二十六年与四川教育学院合作,开办乡建人员

训练班;二十七年与华北农协会及教院合作,开办乡建人员研习班;

二十八年与工合协会川康区办事处合作,开办工合人员训练班。

2、设立各县实验乡本会于二十七年夏,设立实验乡十处,实验

政教合一的机构及办法,计有:永川临江乡,江津石门乡,巴县龙隐

乡,江北回龙乡,合川云门乡,綦江石角乡,壁山马嘶乡,铜梁板桥乡,

大足邮亭乡,荣昌峰高乡。各乡均设有乡公所及乡农学校,其下各

保,均设保长办事处及保学,以安定社会,增加生产,普及教育为工作

目标。其工作阶段有五:健全政教合一机构,维持地方治安,普及乡

村教育,增加抗战生产,完成地方自治。各乡主要工作有:整编保甲,

505
4# 金佛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1:58:50|只看该作者
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档案史料选编(教育文化)

训练甲长,管理仓储,整理市政,调解纠纷,实施禁政,检查清洁,节约

献金,劝募寒衣,国民月会,防疫运动,礼俗改良,破除迷信,组织教

育,导生传习,督导保学,私塾改良,文盲调查,民众书报社,民众茶

园,民众教育馆,推广农业科学,组织合作社,修筑道路,度政实施,国

民公役,土地陈报,经济调查,食盐统制,农田水利,垦殖造林,提倡纺

织,维持治安,补充兵员,国民军训,登记枪支,组织防护团,优待抗属

等项,至为繁多。尤以临江的传习教育,邮亭乡的自愿兵,石角乡的

保学,石门乡的合作社,云门乡的集体小型农场,峰高乡的麻织改良,

更为特色。

3、增设实验乡现有二处:(a)淞溉实验乡,二十七年开办,由新

运总会主持,下段另详。(b)太和推广乡,二十八年开办。其组织与

事业与上述实验乡相同。今后尚有陆续增设实验乡,下节再详。

六、南充省立民众教育馆二十六年成立,是院为吾川第一省立

民众教育馆,由黄良庸、张傲知两先生主办其事。其目的在用教育方

法,组训民众,以促进乡村建设。其主要工作如下:

1、训练工作人员曾举办民教干部人员训练班,小学教师讲习

会,保甲长训练班,由是馆训练部主持。

2、设立南充民教实验区以南充第一区为范围,包含城关,永安,

潆溪,鱼龙,复兴,西兴五场,每场为一社会教育区,设民校一所,作该

区之核心,协助推动该区内一切乡建事业。

3、兼办川鄂路战时民教推行区

七、新运总会所办的乡建事业,新运总会妇女部在川内设实验区

二处:一、在乐山,为蚕桑实验区;一在永川淞溉,为纺织实验区。后

者系与永川专员公署合办的,以实验妇女纺织工作为中心,设有妇女

生活学校,及纺织合作社等。

八、第二社教工作团主办的乡建事业是团于二十七年六月在巴

县长生桥设立乡村施教区,黄文奎先生为区主任。其举办事业有:农

村建设学校,乡村图书馆,抗战教育室,集场教育,农场,民众学校,抗

战宣传队,医药卫生所,健身场等,是团团员曾在各地办理保学,民众

506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1:59:06|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档案史料选

学校,及巡回施教车等。

九、教育厅举办之乡教事业教育厅所办之乡教社教事业,实为

不少,兹分六段述之。

1、普通厉行区教育厅于二十七年设普教厉行区三处:(a)永川

厉行区──是区推行保学制,曾设有中心保学一所,保学六十一所,

办理师资训练所,流动书车,流浪儿童教学团,特约农田,暑期讲习

会,义教研究会等。其新经济制教学及新二部制教学,甚有声誉。

(b)北碚厉行区──组织地方教育辅导委员会,采用小学区制,按原

有完全小学区域划分五区,设有保学四十六所。保学内分成人妇女

儿童三班。(c)灌县厉行区──采用中心学校区制,设实验中心学

校,运用组织教育及导生传习办法,推行义教民教。

2、战时民教推行区教育厅为推行战时民教起见,于二十八年,

设成都,南充,永川,泸县等战时民教推行区,共计四十一县,曾训教

师一八八0人,开办战时民教班一八八O班。第三区除训练战时民

校教师外曾开办战时民教宣传训练班两次,及民教馆馆长馆员训练

班一次。

3、省立教育科学馆二十八年开办,郭有守、汤孟若两先生分任

正副馆长,其工作范围虽广,然特重国民教育,以推动乡村建设。

4、乡村师范学校除省师联师外,有乡村师范二十所,简易师范

七所,私立一所。

5、职业学校省立职校七所,农林职校九所,县立职校二十三所,

私立十七所。

6、民众教育民众教育馆一所,特设民众学校五九──所,

附设民校一九九四所,民校学生共五五四五八七人。

十、建设厅举办之乡建事业建设厅举办的乡建事业,其主要如

下:

1、农村合作委员主持全川合作事宜,其在各县,均设合作指导

室及合作金库。

2、农业推广所建厅曾训练农业推广人员,分发各县,成立农业

507
6# 青城山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1:59:22|只看该作者
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档案史料选编(教育文化)

推广所。

3、农业改进机关如农业改进所,蚕丝改良所,棉作物改良场,家

畜保育所之类。



十一、其他乡建事业机关除上述乡建机关外,尚有下列各乡建

机关。

1、南泉实验区二十三年成立,王平叔先生任区长,原有南泉乡

师,即改为是区附设的机关,惜于二十五年停办。

2、酆石实验区二十四年成立,划平安乡附近为实验区,张俶知

先生主办其事,附设育才学校及师范班,现在育才学校仍继续办理,

3、温江乡建委员会二十七年由温江县府,县党部,金大农学院,

及地方法团组织之。其主要工作,系以农会为推动一切乡建之中心,

并集中当地力量,促进其建设事业。

4、眉山乡建协会眉山县府及地方人士先设乡建董事会,次成立

此会,分总务及实验两部,其工作有试办农仓合作,及促进该地教育,

他如青年会所办农村教育施教车施教船,华洋义赈会,农本局,工合

协会之类,均与乡建事业,至有关系。此外四川各地恐尚有不少之乡

建机关,或因笔者收集过少,见闻不周,或因彼等埋头苦干,不求闻

达,以致笔者未得尽量称述,实在抱歉!

十二、乡建言论机关乡建运动,不但要努力实验,还要尽量的介

绍及指导,这事才能发展。其主要的乡建言论机关如下:

1、现代读物社:是社于民国二十四年成立,高显鉴先生任社长,

发行现代读物月刊,专职乡建理论与实际之文字及研讨地方行政。政

治、教育、经济等论文。

2、驴溪月刊编辑委员会白沙实验区于民国二十三年,设立该

会,专介绍民众教育及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际。

3、乡建通讯编辑室是室成立于二十八年一月,隶于三区乡建设

委员会,每月出版一次。专载乡建论文,办法及消息。

此外如教育学院所出农业与教育,国民公报所出之乡村副刊,时

事新报所出之乡教副刊,益世报所出的乡建副刊之类,尚不在少数。

508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1:59:35|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档案史料选

四、四川乡建运动的发展时期

总裁于二十八年交议改革县以下地方组织,确立自治基础,县政

计划委会本此提案,制定县各级组织纲要,由中央颁布全国施行。自

总裁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后,尤锐意推行,通令四川各县,定于二十

九年三月起实行,先改组县府,次改组区署,再次改组联保为乡镇,务

期于三年之内,完成地方自治。经总裁倡导后,四川乡建运动,别开

宅面,乡建同仁,本着总裁规划,愈加努力实验,以作各地推行的参

考。兹将目前政府方面及社会人士方面,努力改革县以下地方组织

概要,略述于后。

(一)政府方面从中央以至各县府无不努力于新县制的推行。

1、中央方面行政院于二十八年设立县政计划委员会,聘请专

家,研究县各级组织纲要,已经明令公布。并分为若干组,分别研究

保甲、地政、造产、垦荒、财政、教育、合作、警卫、卫生等实施方案。

2、省府方面省府曾规定新县制实施补充注意事项及预算科目,

召集专员会议详加讨论,指示进行。并设地方行政干部人员训练委

员会训练团,训练师资,及高级地方行政干部人员。

3、各区专署方面本省各专署召集区行政会议,讨论新制实施问

题及各县经费预算。并开办乡镇干部人员训练班,训练乡镇长及其

佐治人才。

4、各县政府方面本省各县府奉命后,即积极筹备召集县行政会

c义,讨论划分乡镇,编造预算。又复考选乡镇干部人员,送至专署受

训。受训期满,即分发各乡镇,分别充任乡镇长,主任,校长,及其他

职员。随即县府又须训练保长,以便分发各保,办理各该保事宜。

(二)社会人士方面当政府厉行新制之际,有些人士,以为可以

不设实验区,其实厉行与实验,犹车之有两轮,人之有左右足,彼此互

助,相得益彰,共向太时代前进。试观欧美各国,某项事业愈发达者,

则其实验愈加注重,此欧美所以富强,文化所以愈增进步也。为此乡

建同仁,在此期间,更加努力,除上第三节所说实验机关继续办理外,

还有新添的下列各实验机关及学校。

509
8#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8 22:00:00|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鸣天 于 2012-5-19 12:17 编辑:

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档案史料选编(教育文化)

1、乡建设委会的乡建事业除原有实验乡外,再增设数实验乡如

下:

(a)龙门滩实验乡本会已于今春在江津龙门滩设实验乡,其办

法与其他实验乡一样。

(b)汤峡口实验乡铜梁县行政会议,议决在汤峡口增设实验乡,

已由是县府备文绘图,呈请专署核示,转呈省府核准备案。

(c)青木关实验乡是乡由教育部与三区专署合办。现青木关已

设中心学校实验卡片教学,此外尚有民众教育馆,及卫生事务所。

2、乡建学会的乡建事业是会拟于巴县歇马乡设立中国乡村建

设研究院,训练乡建的专门人才,现正筹进行。为研究生实习缘故

在来凤驿设实习区,实验组织教学及导生传习。

3、农建协会的乡建事业是会在黔省曾办乡政学院,以定番为实

验县,已来川,拟在北碚设立乡村建设研究所,亦在准备进行中。

4、兴隆合作实验区此为中国基督教总会所办的。今年在璧山

兴隆场设立,由孙恩三先生负责主持。

5、育才学校此为陶行知先生所办的,设在草街子,研究天才教

育。

6、大竹实验师范学校孙廉泉先生正在筹备成立是校,以作训练

乡校师资及乡镇补充人才。

此外或许还有其他乡建机关设立,亦未可知,如中央大学曾有在

柏溪设立实验乡之说,足见实验事业与新县制推行,均有蒸蒸日上的

趋势。

五、四川乡建运动的检讨<略>

六、四川乡建运动的展望<略>

(原载《现代读物》第5卷7期,1940年7月出版)

510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周鸣天 发表于: 2012-5-19 12:17:38|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档案史料选

6.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与龙隐社会

改进会教职员任职表

(1 93 6年8月)

姓名          职务                         月薪(法币) 聘期

李华英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主任              50元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教育实施组主任

戴桢万                                         50元

兼复元乡村学校校长                               1

崔泰武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教育实施组副主任    46元         9

3

单周铭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生计指导组主任      50元         6



邓叔度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生计指导组副主任    46元         8



刘济湘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实验研究组主任      50元        至

1

复元乡村教育实验区小龙坎实                       9

周诚                                           46元        3

验简易民众教育馆总干事                          7



杨晓芳      龙隐社会改进会学校组主任             46元        7



陈友栋      龙隐社会改进会嘉陵乡村学校校长       46元

陈仙岩      龙隐社会改进会总务组主任            46元

李代超      龙隐社会改进会社会组主任             46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8:23, Processed in 4.945209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