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19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北山 发表于: 2022-8-15 11:12:5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西安一孩童玩游戏将奶奶银行卡的钱花完

 [复制链接]
源自:三秦都市报
  陈女士今年67岁,住在长安区樱花广场附近,8月5日,她匆匆忙忙地赶到了西安公安长安分局郭杜派出所向民警求助,她说:“民警下社区给我发的宣传单我仔细地看了,我也没有接到过电信诈骗的电话,但是我卡里的1300元钱咋就没有了。这骗子的骗局是不是又更新了?”
  值班民警李晨山接待了陈女士,详细记录了她描述的情况。“就是这张农行卡,卡里一共1300元,这个卡也就一直没有用过。今天早上我去农行存1万元的定期存单,说起我卡里还有1300元,结果人家一查,说这钱早都没有了。”
  陈女士不会网上购物,也不会用手机扫码付款。钱没了?什么时候没的?根据陈女士说的情况,民警李晨山帮助陈女士检查了她的手机。在陈女士微信的年账单里,李晨山看到2022年3月5日至5月底,陆续有87笔支出,对方都是某某游戏。再检查,民警发现陈女士的手机上就有这款游戏。
  老年人不玩游戏,就算是误点,也不可能误点这么多次,更何况微信支付需要输入手机密码,这个钱一定是被陈女士身边的人用她的手机支付的。
  民警耐心解释后,陈女士当时就听明白了。“小孙子用我手机玩游戏,然后充值,把钱花完了?可是孩子才9岁啊。这9岁小娃就会用手机花钱了?”陈女士激动地说。
  李晨山提醒陈女士,很明显,这种情况不属于电信诈骗。“你说得对,我知道了。”说完陈女士就离开了。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没想到当天下午,陈女士带着小孙子来到了派出所。
  李晨山说:“陈女士这样的操作也不是个例,孩子都带来了,只能配合家长给孩子普法教育。隔辈带娃,难免会存在长辈过于溺爱的情况。特别是老年人在智能手机的监管方面,往往是听孩子的,任由他们操作,而小朋友对电子产品掌握的熟练度超过老年人,这时候就产生了监管的真空,出了事,老人往往自己生气,还常常会将孩子推回给孩子父母,甚至推给学校、社会,这样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好。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盗窃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论发生在近亲属之间还是社会上,行为实质是一样的。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如果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是会被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的。”
⊙记者:李佳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北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北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北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北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北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北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几元小卡炒至上千 贵卡买卖诱惑未成年人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2022年7月全国土地市场月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21:0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