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43|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18: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天汉诸友丙戌年祭黄梨洲(宗羲)先生综合报道

 [复制链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报道撰文风行水上/剑寒九州

================================


  黄帝纪元四千七百有三载八月十四晨,天汉诸网友并宁波诸贤聚于舜水之滨,四明山麓,化安山下,余姚陆埠黄公梨洲先生墓前,祭祀梨洲先生。此前一日,从外地赶来的网友同宁波本地的朋友一起斋戒、沐浴、更衣,以虔敬的心追思梨洲先生平生道德文章,追怀先生风采。

  在仲秋清和而略带晓寒的静谧里,我们拾级而上来到梨洲先生墓前。墓在化安山腰,依山而建,山光鸟语怡人,山下村庄隐现,墓前有荷花池,犹有翠叶挺然,整座墓质朴而大方,一如先生的道德文章,一种肃穆,庄严,景仰的情感从心底油然升起。依照《梨洲末命》记里梨洲先生对祭祀的要求,将宁波特产干肉一盘、鱼腊一盘、果子两色、麻餈一盘、馒首一盘奉上墓前祭台作为祭品。地上用素朴的草席铺好祭祀席位。这便是祭祀的场地布置了。

  布置好祭祀场地后,大家男着黄裳玄端,女着褖衣,在主祭宁波乡贤谢老先生君度的带领下,列队捧笏缓步走向梨洲先生墓。依次就位后,赞礼剑寒九洲唱“迎神”,有余姚网友善琴者“小和尚”奏古琴为乐,诸参祭者行再拜之礼,以迎梨洲先生英灵。随后在清远的古琴声里,由赞引蔷薇引主祭从献者席出,谢老先生于奠席奉上绸子的奠币,行再拜礼。

  谢老先生回奠席,复位毕,赞礼复唱:“行初献礼”。主祭被引自爵洗位,搢笏,在司洗帮助下洗爵,授爵于司献宁波李老师。赞礼唱:“诣梨洲先生神位前”。在神位前,主祭搢笏,跪,司献进香,由谢老先生将香奠于香炉。青烟在神位前缭绕不去,似低徊诉说着无限的怀念。此时司献斟满酒爵,进爵,谢老先生接过,祭酒于地,奠于祭台。乐声悠然而止。



  赞礼剑寒九洲唱“读祝”,读祝官风行水上跪于读祝席上,面向梨洲先生神主位诵读由甬上网友始皇不焚之书所撰、网友老胡所书祭文。其辞曰:

  维黄帝纪元四千七百又三载八月十三,后学诸辈祭黄公梨洲先生于舜水之滨、四明之麓、化安山下、先生墓前。呜呼,天降不幸于枢夏,有明之末,海内纷扰,阉人倡乱,东林志士先生之父黄公尊素死于阉难,先生入京,锥奸刺凶,成就大孝,名动海内。俄尔建虏乱于辽东,旋入中原,盗我神器,杀我祖宗,改我衣冠。先生毁家举义,兄弟子侄,转战浙东,冒血雨腥风,流离颠沛,越七年。然天道不垂,神州沉沦,先生不受伪朝五色之诏,遂隐于四明,以学述传世,希图有变。开甬上证人书院,并云“国可亡,史不可亡”,以启民智,传实学。著《明夷待访录》,开中华民主思想之先河,继往圣绝学,存华夏复兴之星火。著《深衣考》,列衣冠之制,待我驱除鞑虏之日,不忘汉家旧制,待诗礼之克复。此先生之深意也。然神州光复已将百年,而衣冠未复也,国人几忘,吾侪倡汉服之同仁深耻也,今吾侪遵周礼故制,着黄裳玄端,备时疏果品、香花醴酒而祭焉,先生泉下有知亦可慰矣。其辞曰:舜水之滨,重华旧墟。钟贤毓哲,斯土斯民。呜呼黄公,明性于诚。不事王侯,孤臣守节。存我衣冠,以待复兴。修史传道,著作等身。惟圣惟贤,虽埋不殁。文章德行,灿若星辰。清操所在,修竹茂林。托体同山,巍巍四明。惟此不朽,公英来格。尚飨!

  在一片肃然的静寂里,祭文读完。读祝官和主祭向神主位行再拜之礼。初献礼成。




  赞礼唱:“行亚献礼”。亚献官始皇不焚之书肃然由献者席出,于爵洗位洗爵,神位前进香,奠酒,如初献礼。



  亚献礼成,终献官幽篁行终献礼如前。




  至此,赞礼唱:“饮福受胙”。主祭谢老先生至奠席,搢笏,跪。读祝官风行水上恭取祭台上初献爵,进于主祭,主祭谨受爵,祭酒,然后饮福酒,再拜。




  在“送神”声中。古琴声再起。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全体再拜,恭送黄公英魂远去。古琴曲渐希,铿尔,止,似犹有余音仍悠悠绕于空山。




  参礼者分胙,观礼者鞠躬敬献鲜花于梨洲先生墓前,自是略过不表。




  祭罢梨洲先生,我们一行又至梨洲先生父,东林志士黄公遵素墓前鞠躬献花。谢老先生以甬上古调吟唱唐诗于遵素公墓前,古风盎然,声情并茂,想遵素公泉下有知,亦当颔首矣。




  随后大家访龙虎草堂,乃梨洲先生生前守护父墓及读书、著述之处,追怀先贤遗迹,遥想当年神采,让人低徊不忍去也!


参祭者
主祭先生君度;

亚献:始皇不焚之书

终献:幽篁

读祝:风行水上

赞礼:剑寒九州

司洗/司献:李老师

赞引:蔷薇

琴师:“小和尚”

与祭者:骆国军、三柳小姐、水水、水无常形、董老师、琳琳

观礼者:谢师母、老胡、李俊、董老师朋友两位、李俊、始皇不焚之书朋友两位

祭服制作:幽篁

笏提供者:杨岚




==============================

本次祭祀仪程、服饰规范:






附录:梨洲先生简介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今属浙江)人。父黄尊素,东林党中重要人物,因揭露魏忠贤罪恶,为阉党诬陷,冤死狱中。黄宗羲深受家庭影响,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磨砺风节,疾恶如仇;反对宦官和权贵,成为东林子弟的著名领袖。清兵南下,黄宗羲组织同志,起兵抗击,不利,走入四明山,结寨自固,又依鲁王于海上。抗清斗争失败后,从事著述。他坚决反对明末空洞浮泛的学风,倡言治史,开浙东研史之风,为清代史家之开山祖。史学之外,对经学、天文、历算、数学、音律诸学都有很深造诣。清廷多次企图罗致他,威逼利诱,终不为所动,坚不赴征,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为保存史料而编选的《明文海》,600卷,未及刊行。
  黄宗羲著作宏富。《明夷待访录》是他进步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其纵横恣肆、宏伟浑朴散文风格的鲜明表现。书中突出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带有鲜明的民主思想色彩。书中明确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又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揭露封建皇帝以天下为私产,“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其“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其“一人之淫乐”,并“视为当然”。
  黄宗羲论文主张言之有物,反对那些“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组织纫缀以求胜”,讥刺内容“空无一物”的作品(《陈葵献偶刻诗文序》)。
  黄宗羲的传状、碑志文,涉及人物的方面很广,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明清之际大变动的社会面貌。他身为史学大家,对明朝历史典故极为熟悉,且多身历见闻,又善于叙事,故写来都逼真传神。其中尤着力表彰忠臣义士的坚定节操和壮烈行为。张煌言坚持抗清19年,不幸被俘,从容就义;明末遗民余若水隐姓埋名,清苦自持;周难一投老穷荒,“出没瀑声虹影之间”,黄宗羲都为他们写墓志。在《子刘子行状》中,对刘宗周诤臣兼学者的形象,倔强鲠直的性格,刻画得很成功。明末东林、复社的反宦官斗争、南明政权内部抵抗派和投降派的斗争,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黄宗羲诗的成就不及散文,但也留下了一些可诵之作。他的诗直抒胸臆,不事雕饰,多故国之悲,怀旧之感。如《感旧》的“可怪江南营帝业,只为阮氏杀周镳”,讽刺了南明弘光朝的马士英、阮大铖的倒行逆施。《山居杂咏》中:“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充分表现诗人对抗逆境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著作有《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律吕新义》、《易学象数论》、《黄梨洲文集》、《黄梨洲诗集》、《行朝录》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雨靖松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雨靖松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广元印象 [推荐]遂宁市名胜旅游[官方版]
2# 四姑娘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25:4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主祭官:谢先生君度,颇有汉官威仪。


衣冠而行,向先生墓前进发。


衣冠而行,向先生墓前进发。


墓前肃立,祭祀准备开始。
【提示】每张图片下方紧跟的文字是其上图片内容的解说,以下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27:00|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迎神,全体再拜礼。


奠币[一]


奠币[二]


奠币[三]

4# 金佛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28:07|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初献礼──献官出位,跪


初献礼──献官上香


初献礼──献官奠酒


初献礼──献官奠酒


初献礼──献官再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29:14|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全体参祭人员与执事合影于先生墓前。左起:水水、风行水上、琳琳、三柳小姐、剑寒九州、董老师、始皇不焚之书。右起:琴师“小和尚”、李老师、蔷薇、骆国军、老胡、幽篁、谢老师君度。


合影二

6# 青城山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30:03|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琴师“小和尚”


琴师

特从余姚赶来,琴技佳甚,若无此琴,祭礼失色多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30 22:31:17|只看该作者
天汉网丙戌年祭黄梨洲先生综合报道
雨靖松评述:宗羲先生。明末近乎圣者也。忠于国。孝于家。持节如松。守义似柏。于神器鼎移之际。苍生被难之间。存我华夏衣冠古制。保吾克复诗礼星火。开民主思想之先。传往圣绝学于后。吾幸为先生同乡。有此大贤。寂寞已久。安可不祭乎。乃召同道而往。幸有谢公君度。始皇不焚之书。风行水上诸君协力。此举始成。吾辈衣冠而祭。先生当可慰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8:22,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