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老乡亲|查看: 37667|回复: 56
[纪实·新闻] 

悬崖村搬家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样本

 [复制链接]
 染姐 发表于: 2016-5-31 08:53:00|显示全部楼层
因扶贫再兴规划发展 种“两棵树”养牛羊
  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这里涌现出了新东西。
  几年前的一天,几个人来到勒尔村,带了一个锅一样的东西,在房顶调好接上电视,电视就多了几十个频道……又过了几天,有人带了几块黑色的板子,放在房顶上,居然可以点燃电灯……
  渐渐地,每户都通了自来水,安装上了太阳能发电板,配上了卫星电视,曾经的木板房改成了瓦房,但与日新月异的外界,仍有差距。
  前几天,村民莫色拉则卖了两只羊,买羊的,是邻村的村民,价格是13元一斤。“如果赶到山下卖,可以卖到16元一斤。”莫色拉则说,但是将羊赶下山,需要耗费大半天时间,所以,村民们喜欢选择就近交易。
  羊还好,可以赶着走路下山,如果是猪和牛,就很难卖到山下了。莫色拉则说,猪和牛,一般都是养来自己吃,无法带来经济效益。
  从政府层面来看,村子整体搬迁,暂时也行不通,因为在凉山,还有很多比这个村更急迫需要搬迁的地方。
  “勒尔村的粮食产量普遍较高,除了出行受到限制外,这个村的气候环境算不上差。”凉山州发展改革委主任赵玉聪提供了一组比“悬崖村”更严峻的数据:该州有40%多的村子海拔都在勒尔村之上,有1600多个村位于石漠化严重地区。此外,像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随时可能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要优先考虑搬迁。
  “现在最急需搬迁的是这些地方的群众。”赵玉聪说,凉山州准备用5年时间,把这个“硬任务”拿下来。
  对于搬迁,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也认为,不是简单地搬走那么简单,到山下,去哪里找到400多人的耕地?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岗位?他们的收入如何保障?让他们如何融入当地?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村民们的搬迁意愿并不强烈,当地政府也为村民们提供了选择和改变的平台。
  对于村里的发展,通过召开全村的村民大会,大家形成了统一意见,已经有了具体规划。帕查有格说,村里将按照“1、2、1”规划,发展种、养殖业。
  根据首批10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目前,村里已经购回了近400只山羊。“我们不能简单地分给村民。”阿皮几体说,如果分到每户,羊没养好,或者杀来吃了,扶贫又白扶了,所以,村上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同时成了理事会,请村民专门负责来养这批羊。同时,设立了羊圈和兽医等配套服务,再按照每户的人口多少,免费入股,羊卖了,再进行分红,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效益。
  帕查有格说,村里还将种好花椒树和核桃树“两棵树”,在村里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例如,在目前4500株花椒树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株,花椒的单价在45元一斤左右,效益可观。
 染姐 发表于: 2016-5-31 08:53: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困交通而衰搬离还是留守 不只是情感问题
  一年又一年,山还是那座山。村民们觉得,虽然上下山危险且辛苦,但人生或许本该如此,自己的生活过得还不错。不过,一些曾经外出打工回来的村民却在开始嘀咕:村子落后了。
  村民莫色子古曾经去秦皇岛打过工。之前从未坐过火车的他,进城后,被深深震撼了,在他看来,山下与山上,完全是两个世界。“外面的交通太方便了,想去哪里,很快就能到,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几年前,他从城里买回一部手机,回到家中,却没有信号,要打电话,只能跑到山坳上去。
  “以前姑娘都喜欢嫁到村里来。”对于村子的变迁,莫色吉日举例说,村里有土地、收成好,以前是这一带最好的地方,村里的小伙要娶亲,还有很大的挑选余地。但这些年来,随着山下其他地方交通的改善,姑娘们要嫁进村来,事前都得仔细思考,很是犹豫。现在,村里的小伙要娶老婆,要颇费一番周折。
  勒尔村常住居民有108户、480多人,分为4个社:牛觉、特土、勒尔和古曲洛。古曲洛社曾经是昭觉县人数最少的社,只有9户村民,但现在,他们已经全部搬离。
  搬走的原因,是该社只有70多亩斜坡旱地,土地贫瘠,相比勒尔社,生存环境较差。曾经有村民养了一头牛,在一个大雾天,牛听到峡谷对面村子里同伴的叫声,于是循声而去,结果掉下悬崖,再也没有找回来。
  莫色打吉是古曲洛社搬走的村民之一,如今,他的新家,位于山脚下的勒尔小学附近,不远处,就是省道。但,他仍然挂念着大山。每隔一两天,他都要沿着天梯,爬上悬崖。
  “总感觉自己的家,还在山上。”莫色打吉说,虽然山下交通方便,但山下土地不多,而且亲戚和家人都还在山上,山上有自己的核桃地,感觉回到山上,才感到踏实,感觉回到了家。于是,他在山上和山上,沿着天梯,不断往返。
  对于莫色打吉的这种情感,村民吉巴石呷也感同身受。蹲在墙角,吉巴石呷掏出手机,搜寻着微弱的信号,用手机QQ与西昌的朋友交流。“信号太差了,打电话可以,联网有点恼火。”吉巴石呷今年25岁,前几年,他一直在山东打工,今年回了家乡,一个月前刚结婚。
  办过喜事之后,吉巴石呷没有出去继续打工,他选择留在家里。吉巴石呷的想法是,在外打工虽然挣钱比家里多,但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普通话说得不好,语言交流也存在问题,还不如回家,在家养猪、养羊。
  驻勒尔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表示,总的来说,村民们想要搬迁意愿是有的,但并不强烈,原因则是受限于教育程度以及语言沟通问题,还有就是观念和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大山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贫穷,对于搬到外界,村民有许多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很难融入外界全新的环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染姐 发表于: 2016-5-31 08:53:00|显示全部楼层
躲战乱而成隔离外界温饱无忧 俨然世外桃源
  早上六点,一层云雾停留在狮子山腰,把山顶遮得严严实实。云雾之下,一群羊在吃草。青花椒树上,一团一团的花椒,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悬崖上的村庄──勒尔村的清晨,安详美好。
  俄的长江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一个小时后,村支书莫色吉日走过一片苞谷地,来到俄的长江家里,身后跟着村文书莫色子古。大家开始聊天,一会就来了一大群人。
  大家聊到了村庄的历史。不少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勒尔村是从何时形成的?对于这个问题,今年51岁的村支书莫色吉日也没有准确答案,他只记得,他们从美姑等地迁徙而来,从他这辈算起,家里已经有4代人居住在这里了。而村文书莫色子古的父亲莫色日冲则表示,他家已经在勒尔村居住了7代,根据长辈们的描述,村子至少也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
  村子里,靠近悬崖边,还有不少残存的石头筑成的城垛遗迹,诉说着当年的历史。莫色吉日带着记者到遗迹边走了一圈,村子里公认的说法是,数百年前,先辈们为了躲避战乱和械斗,从远处寻觅至此。“这些防御工事牢固得很,以前的土匪、敌人,哪个都攻不进来。”莫色吉日说,长久以来,村子得以繁衍生息,从未被外界打扰。
  从天梯爬上悬崖后,眼前豁然开朗,开阔的缓坡地带上,民房散落着。虽然地处悬崖上,但这里海拔仅有1500米左右,与西昌市的高度差不多。
  依山而居,除了符合当地人的习俗,大家迁徙定居于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物产丰富。“除了不能种植水稻和荞麦,其他的都可以种。”莫色吉日说,勒尔村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天很凉爽,到了冬天,雪落到地上就化了。土地也较为肥沃,播种下去的种子,都能够生长,村民衣食温饱不成问题。
  村民们也乐于享受这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这种生活,在当地人的婚姻上,也体现了出来。莫色吉日说,彝族新娘嫁进村来,需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将新娘从山下背上来。20多年来,莫色吉日背过50多位新娘进村,这些新娘,都安心地在村里生活。
  即使肆无忌惮的猴子,村民们也能容忍。多年前的一个冬天,莫色吉日把玉米酒糟晒到院子里后,就出门打土翻地。傍晚回家时,竟然有一大群猴子在院子里睡觉,仔细一看,原来,猴子偷吃了酒糟,全部醉倒了。他也没有打扰猴子睡觉,直到下半夜,猴子们才摇摇晃晃地跑回森林。
 染姐 发表于: 2016-5-31 08:53:00|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大凉山悬崖村 一个世外桃源的嬗变

源自:华西都市报
HU1E-fxsrkwk3294588.jpg
  5月26日,一名小朋友在家中玩耍,他身旁是太阳能发电设备。
aKdA-fxsqxxu4719715.jpg
  5月26日,村民在家中看电视。虽然山高路险,但是当地人能通过电视和手机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RH_Q-fxsrkwk3294592.jpg
  5月26日夜里,几名村民在灯下聊天。
yKT4-fxsqxyc1709710.jpg
  俯瞰勒尔村全貌。
_RrV-fxsqxxu4719722.jpg
  勒尔村虽交通不便,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像卫星电视,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新东西也涌入了这个悬崖上的村庄。

脱贫攻坚下的勒尔村拒绝沦为时代孤岛
  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在狮子山前一劈,就成了古里大峡谷。然后又在山腰横劈一刀,在绝壁上砍出一个山间平地。一群躲避战争的彝族人,偶然发现了这个平地,举家搬迁到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育,肥沃的土地,暖湿适中的气候,成为农业社会里人们的依仗。与外界隔绝,易守难攻,这里远离战争的灾祸,看索玛花一开一谢,听鸟儿猴子叽呀嬉戏,生一群儿女……
  如此,成了一个村庄,俨然世外桃源。七八代人过去了,这里从奴隶社会倏忽跨进社会主义社会,封闭的自给自足,已经远远落后于山外──这里成了中国最贫穷落后地区之一。
  这天,一群人走进这个村庄,点燃了前进追赶的引擎。经过历次扶贫攻坚,这个曾经由“世外桃源”失落而来的孤岛,开始融入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思娴 发表于: 2016-5-30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对此,“打雷一声响”回应说:“现实困难是,搬出去可能要失去土地甚至生活来源;一次性几万元的安置费无异于杯水车薪。况且,当地的生产条件不错,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
  搬,还是不搬?在一片争论中,网友“小美妞”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旅游地吗?可以吸引投资来修路甚至缆车,有了路互通有无,贫困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管哪种方式,都不能马上解决“悬崖村”眼前的困难。在网友“xun”看来,扶贫道路异常艰难,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采取妥善的方法让贫困户脱贫,才是最适宜的。“小妮子”发出感叹:大凉山的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但相信我们的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能排除万难,开辟出一条适合大山的致富路。
⊙记者:陈碧红 整理
 思娴 发表于: 2016-5-30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据胡文华介绍,养羊仅仅是阿土列尔村产业扶贫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种植脐橙和青花椒。目前,购买来的1万株脐橙,大多数已由山脚的村民小组种上了。
  这些种植要三到五年才能见效,而驻村干部们的任期是两年。于是,干部们把种养大户请来手把手地教村民。“如果只想到扶贫就是给贫困户项目资金,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让他们真正有个长远的发展。”胡文华说,今年昭觉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将针对村上的年轻人举办电焊、养殖、厨师等多项免费的专业技术培训。
  刘维嘉表示,“十三五”期间,四川将继续增大对凉山的投入。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针对凉山存在的问题,制定了17条政策措施,主要是从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凉山州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同时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充分调动当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央视评论认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人心齐则泰山移。一个连路都没有的地方如何蹚出一条精准脱贫路?扶贫干部爬上悬崖,和村民们一起干,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央视报道《“悬崖村”扶贫纪事》,本报记者张守帅、张彧希整理采写。)
  网友评论
  “悬崖村”的未来何去何从?
  网友“默哥阿强”说:“70来户人,这么多年也没有想办法有一条便道什么的?怎么还爬藤梯啊?我们这儿的一个村,与乡场镇之间隔着一道山,村支书硬是带着全村人用几年时间开凿了一条500米长的隧道。”
  对于不少网友修路的建议,网友“天下朋友”表达了另一种观点:“横断山区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这种地方能修路么?未必能等到验收,说不定泥石流就给你冲了。”
  如果说修路难度过大,那么还有其他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吗?对此,网友“幸福自由人”提出想法,“能整体搬迁吗?集体搬迁到平坦一点的小镇,统建房也行。”
  这样的想法尽管得到不少网友赞成,可新问题又抛出来了。“默哥阿强孑余”认为:这是两难的选择!算经济账,应该搬迁,但搬迁后的很多问题恐怕很难解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思娴 发表于: 2016-5-30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养羊能否振兴集体经济?
  还要种植脐橙、青花椒人心齐则泰山移
  为什么选择养羊?据了解,除了央视报道的攀爬悬崖的路之外,进出阿土列尔村还有一条相对安全的路,但要绕道康复村,全程长18公里,行程5小时左右。
  因为绕行较远,村民走得少,但借助那条路,却可以把羊赶进和赶出村子。
  合作社的入股标准是:精准贫困户5000元,非贫困户3000元。村干部们认为,精准贫困户入股的标准高一点,分红的时候收益也更高一点。
  尽管起初有些村民不同意,但最后他们全部都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打算第一批买400只羊,结果选来选去,只选中了60只。“要选肉质更好的,不然没市场竞争力。”帕查有格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扶贫要精准,钱也要花得精准。
  3年前,村里曾家家户户都养羊,后来遭遇一场大病,1000多只羊死了一多半。村民意识到,养羊需要技术。
  这一次,合作社把买回来的羊交给懂技术的农户集中养殖,收益的一半归养殖户,另一半大家按股份分红。养羊户收益大,在村民推选中,基础贫困户获得了优先权,16户中占了10户。
  伍哈是村上的贫困户之一,他家空了两年多的羊圈,又传出了咩咩叫声。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挑选来的母羊一半都已经带仔,领到羊的第二天就产下了小羊羔。到5月底,村上产下的小羊已经有六七十只了。在伍哈看来,母羊一年两次下仔,好好养,明年生活就能好起来。
 思娴 发表于: 2016-5-30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能因为没有路,就等着来修路,脱贫等不起。”帕查有格说,他们(驻村干部)也等不起,如果自己打退堂鼓,老乡该有多伤心。
  去年12月,四川省下拨了扶持大小凉山彝族贫困地区整村推进的扶贫资金,分到阿土列尔村头上有100万元。据胡文华介绍,除去16万元用于解决学校的饮水问题,剩下的分别打到了村民的惠农卡上。扶贫资金如何使用,成为央视记者关注的重点。扶贫先扶智,两个驻村干部首先做了件让村民们开阔视野、统一认识的事。
  村上打算办一个养羊合作社,对于村民来说,这意味着要把已经装进口袋里的钱再拿出来,难度可想而知。“最好就是买羊给每家每户,该5只的5只,该3只的3只,合作社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村民莫色拉洛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许多在外面早就习以为常的做法,在阿土列尔村还是新生事物。
  听到反对声音,帕查有格却很高兴:“提意见大家会一起坐下来,一起商量着干,反正我们一起住、一起吃。”
  几个扶贫干部一点点地给村民们讲解什么是分红,怎样来入股。最终,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以土豆当选票进行票决,同意办合作社的有92个、不同意的只有3个。
  把村民手中的扶贫款集中到一起办养羊合作社,相当于是“自找麻烦”,需要更多的担当。央视评论认为,对于连路都没有的“悬崖村”,仅仅是发钱,而不去教会村民怎样“钱生钱”,扶贫就成了一锤子买卖,短期精准长期失准。
  在扶贫攻坚路上,精不精准,关键不看形式而看成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思娴 发表于: 2016-5-30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石漠化,就是土壤严重流失、岩石裸露、土地不断退化,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玉米、种土豆,靠天吃饭还经常颗粒无收。“现在最急需搬迁的是这些地方的群众。”赵玉聪说,凉山州要用5年时间把这个“硬任务”拿下来。
  此外,像泥石流这类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随时可能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也要优先考虑搬迁。阿土列尔村的搬迁将逐步展开,但目前并不是最急迫的。
  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刘维嘉认为,“大小凉山的彝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扶贫攻坚中存在许多特殊困难,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暂时不搬迁还有没有脱贫路?
  驻村干部决定扶贫先扶智票决成立股份合作社
  阿土列尔村有98户人,其中76户住在山上。全村人均土地有0.07公顷,有三分之二的人已经脱贫,确定的精准贫困户为37户。
  短期内搬迁困难重重,并不意味着阿土列尔村没有脱贫之路。
  四川从对口帮扶单位选派88名干部到贫困县任专职副书记,主抓扶贫工作,从全省各级机关选派了1.15万名干部到基层,开展驻村帮扶。
  29岁的帕查有格和28岁的胡文华,即是选派到阿土列尔村的驻村干部,他们分别来自县政府办公室和州委组织部。
 思娴 发表于: 2016-5-30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悬崖村”的痛和变,折射出了大凉山扶贫的急和难。

为什么不整村搬迁?
  石漠化严重地区更迫切那里村民常颗粒无收
  四川大凉山,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十二五”期间,大凉山地区已有69万人成功脱贫,剩下的38万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是央视记者报道阿土列尔村的背景。“这个村确实呈现一种贫困状态,其出行艰难状况挺适合用镜头语言进行表达。”朱兴建说,从中央到省、州、县的扶贫政策正在落地生根,也为驻村报道提供了一个最佳记录点。
  据了解,这组报道从去年11月份“踩点”,前后去了五次,集中拍摄是在今年1月份,摄制组驻村一周时间,后期又补充采访了两次。“出行那么难,‘悬崖村’为什么不修路或者直接搬迁?”参与记者张力说,报道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否则会让观众更加困惑。
  昭觉县公路管理局副局长袁文彬给了一个答案:“测算下来,‘悬崖村’修条路需要投资4000万元,昭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1个亿。”
  然而,该县不通路的村还有33个,为阿土列尔村修路,短期内不现实。整体搬迁暂时也行不通,因为在凉山州还有很多比这个村更急迫需要搬迁的地方。“阿土列尔村的土豆亩产达到三四千斤,比全州平均水平高了一倍,除了出行受到限制外,这个村的气候(环境)相比算不上差。”凉山州发展改革委主任赵玉聪提供了一组比“悬崖村”更严峻的数据:该州有40%多的村子海拔都在阿土列尔村之上,有1600多个村位于石漠化严重地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0:35,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