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394|回复: 0

[纪实·新闻九旬老党员的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捐出角膜和遗体

 [复制链接]
  △家人送别郭友民
  △郭老生前照片
  2月3日7:00,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接受遗体捐献的车辆驶离重庆巴南,接走已故的郭友民老人。车辆驶离的照片,成为老人留给子孙最后的缅怀影像。
  两天前,2月1日的18:38,有着74年党龄的老党员、98岁的巴南区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离休干部郭友民带着安详的面容与世长辞。悲痛之中的家人遵其遗愿──交上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捐献出郭老的角膜和遗体,用于帮助他人重现光明和医学教学研究。

捐遗体
写信、“绝食”表决心

  2月1日,阳光突然散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郭友民的病房内,如同外面的天气一样阴沉。
  “爸爸,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帮您完成最后的心愿。”老人弥留之际,家人们依依不舍,在老人耳边轻轻地说。
  “他爱看书、看报,可能是在报纸上看到了遗体捐献的事。”郭友民的长子郭岷江说,很早之前,父亲就萌生了在百年后捐献出遗体的想法。“他说老了不能做什么事,去世之后捐献遗体,也算是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郭老生前提交的遗体器官捐献申请书
  1995年11月,了解到自愿捐献遗体、器官的政策流程后,郭友民给重庆医科大学医学部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为发扬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在我临终之际,自愿将我的眼角膜奉献给国家,让它为另一人以光明,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一份力量。将我的遗体奉献给贵院,任其解剖、科研或教学等,而尽其利用。切盼接纳。”
  收到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复函后,郭老才召集家属子女签字,家人们这才知道郭老一直在默默关注捐献遗体器官的流程。
  那时候,郭老身体还很硬朗,子女不同意签字,但“任性”的他开始生气。在家里不跟任何人说话,还假装绝食向子女表决心。僵持了多日,家人拗不过他,只得签了字,给他办理了手续。
  “手续一办回来,他吃饭立刻就香了,真跟个孩子似的。”郭岷江忍不住笑了起来,仿佛那一幕就发生在不久前。
  △遗体接收证明
  今年1月份,郭老突然生病住院,在病重期间,他要求子女将同为共产党员的二女婿田学文,还有他生前居住的重庆市第一福利院内的两名共产党员叫到病床前,再次叮嘱遗体捐献事宜。
  2月1日18:38,有着74年党龄的郭友民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带着安详的面容与世长辞,他将自己的遗体、器官当作最后一笔特殊的“党费”,捐献给医学事业。

感党恩
连续12年交大额党费

  △郭老生前的读书笔记
  郭友民1925年9月10日出生于巴南区双河口镇,1949年5月在陕西参加革命(西北第一野战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在木洞房管所离休。
  郭友民生活简朴,走进他生前居住的重庆市第一福利院,陈设简单的书房内,小书桌上摆放着党史书籍和报纸杂志,笔筒里插着一面国旗和一面党旗。
  二女儿郭娅丽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父亲时常学习党史资料,看到重大新闻还会摘抄在册,如今光摘抄本就有6本。
  △郭老生前交大额党费留影
  “他一辈子都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郭娅丽说,2008年,5·12大地震,父亲拿出多年积蓄捐款1万元;2011年,拿出1万元作为特别党费,庆祝建党90周年;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捐款1万元……“他总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一切都要献给国家’。”
  此外,从2011年开始,郭友民每年都在“七一”前后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至今已经持续了12年。
  巴南区住房城乡建委的工作人员罗静说:“认识郭老这么多年,每次我们去看他,他从没向单位提过任何要求。他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要传承下去。”

很“抠门”
穿旧衣服裤子打补丁

  别看郭友民捐款的时候如此大方,他的日常生活却十分节省,甚至有些“抠门”。
  郭友民生前居住的10㎡左右的房间内,家具不多,衣柜里的几个小格子装着他一生的财产,衣服裤子不多,但全都折叠整齐。
  郭娅丽介绍,父亲的生活简单朴素,衣服、裤子基本都是20多年前买的,还有些是儿子工作穿的制服,穿破了都舍不得扔掉,总是补了接着穿。
  郭老生前十分低调,从来不讲究吃穿,对后辈也是如此要求,要求后辈始终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郭老生前穿的补丁裤
  “里面都是些以前的衣服,最上面放着冬天穿的厚衣服,里面有一件军装外套,父亲穿了二十几年都不舍得换。”郭娅丽说,这几年父亲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冬天出门穿着厚重的大衣有些吃力,给他新买了一件羽绒服,他也舍不得穿,总说年龄大了,新衣服穿不烂。
  一件破旧、洗得发白的军装外套、一条条打满补丁的裤子,静静地放在房间衣柜的格子里,上面的补丁难以遮盖它曾经的辉煌过往……
  一位普通老党员离我们远去,但他用最崇高的方式兑现了74年前许下的承诺:对党忠诚。
⊙记者:郭发祥 通讯员:袁启芳

⊙编辑:饶治美

  责编:吴忠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彻底的忘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彻底的忘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彻底的忘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彻底的忘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彻底的忘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彻底的忘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储能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2023年或成为爆发之年 这场招聘会1.8万个岗位吸引超2万求职者线下参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4:5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