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系列与老龄化相关的基本社会保险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都可以借此机会显著提高保障水平。随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开始,2022年~2035年期间,老年人口抚养比即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现收现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以及养老、医疗、照护的人财物保障,都高度依赖于相对有利的人口抚养比,随着今后十几年抚养比加快提高,保障的难度明显加大,必须有相应举措才能维系。
这要求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普惠水平,个人积累的部分只能是必要的补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我们面临着一个机会窗口,可以把长期的制度建设目标与短期经济刺激效果结合起来,用改革红利推进经济复苏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注释:】
[1] 辜朝明《大衰退──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幸存和发展》,东方出版社,2008年。
[2] Blanchard,Olivier,Eugenio Cerutti,and Lawrence Summers,2015,Inflation and Activity-Two Explorations and their Monetary Policy Implications,IMF Working Paper,WP/15/230.
[3] 曾湘泉、于泳《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65-76页;都阳、张翕《中国的自然失业率及其在调控政策中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年第12期。
[4] 王美艳《农民工消费潜力估计──以城市居民为参照系》,《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第2期,第3-18页;Margit Molnar,Thomas Chalaux and Qiang Ren,Urbanisation and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China,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1434,OECD Publishing,2017.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