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
八里庄一点都不成都。不仅因为这个地名在北方很普遍,还因为那一带的气息与成都不相通。那是很多很多年前对八里庄的第一感觉。
那时,成都还只有一环路。我们一帮人骑车去看一位朋友,从红星路一直往北,出了一环路就觉得是出了成都。沿路的两边是红砖红瓦的厂房和仓库,间或有些农田。路上接二连三的东风卡车开得风快,在颠簸的路上发出巨大的响声,扬起尘土。在厂区的高音喇叭声中,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一队队地走出大门,那样的景象和以灰色调子为主,节奏缓慢的城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城市。
还有火车,蒸汽机头喷着白烟伏在铁道上喘息,龙门吊正往它肚子里填东西。
有点脏,有点乱,有点闹,有点远,这就是当年的八里庄。
八里庄不仅和成都东郊的工业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火车东站的那一块地界,它还有很农业的一面,它属于圣灯乡,躲在那些厂房和仓库背后,用农田和茅屋,标明自己还有那么一点点“庄”的意思。所以我朋友说,他们无论去 春熙路还是盐市口,通通叫进城,我们这里是郊区,和县份上差不多。
到成都有了二环路的时候,我开始在八里庄住了下来,每天骑车“进城”去西门花牌坊的单位上班。不过感觉不那么远了,路两边的农田和茅舍不见了,农业开始从这里退场。到成都开始修 三环路的时候,红砖红瓦的厂房和烟囱接二连三地倒下,一个个楼盘起来了。我还住在那里直到现在,不过不叫八里庄了,叫八里小区。
现在,工业开始从那里退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