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6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因材施教 传承创新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 胡子轩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长调歌唱家朝伦巴图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代表着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千百年来,蒙古族歌唱家代代相传、口传身授,长调民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是培养长调人才的专业学府,被誉为“内蒙古民族艺术人才的摇篮”。近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内蒙古长调研究协会副会长、长调歌唱家朝伦巴图。他是宝音德力格尔老师的得意门生,也是她高校声乐教育事业的唯一继承人。
  朝伦巴图在蒙古族长调的演唱和教学上造诣颇深。多年来,他秉承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长调艺术人才。

与时俱进:让教学更科学化、规范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族长调的教学和曲目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在于,长调艺术与其他民族音乐不同,长调是依赖于草原生活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过去,长调都是在草原上、婚礼上、那达慕大会上吟唱演出,婚礼上能唱一天一夜,曲目不会重复。而如今,很多牧民离开了草原,都搬到乡镇、市里,流动游牧的生活逐渐改变,草原上长调的传唱与演出相较以往也就越来越少了。随着这些环境、人文因素的变化,我们的教学也在发生改变。”朝伦巴图感慨道。
  在长调教学方面,朝伦巴图主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依照传承、吸收、完善的要求进行选择。主要包括蒙古族长短的发声方法,长调演唱技能以及歌曲调式、歌曲类型、歌曲风格、歌曲演唱能力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并引入声乐的科学练声方法,以及视唱乐理的基本知识,让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长调音乐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比如,在演唱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学生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后,能够掌握科学发声方法,提高演唱水平和专业技能。

传承创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长调民歌的分布,以我国北方的锡林郭勒草原为中心,东连科尔沁草原、昭乌达草原(今赤峰市)和呼伦贝尔草原;西接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大漠,以及青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境内的蒙古族聚居地区,北邻蒙古国,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型分布格局。
  蒙古族长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长调歌曲在风格和演唱方法上都存在差异。比如,呼伦贝尔的巴尔虎民歌节奏自由、旋律多样,更讲求利用悠长的词语和咏唱来传达出深层次的意境。锡林郭勒长调能让人感受到庄严、恢弘和肃穆。而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其曲调深沉古朴,舒缓悠长,演唱发音上多“颤音”,使歌曲听起来更加开阔、舒展。
  据朝伦巴图介绍,他的老师宝音·德力格尔是呼伦贝尔的巴尔虎人,而自己的家乡在鄂尔多斯,老师让他先学习家乡的鄂尔多斯民歌,之后再融入巴尔虎民歌的唱法。如今,朝伦巴图在教学中也沿袭了老师这样的传承方法。“我的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在教学上我会先保留他们家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融入其他的唱法。”
  朝伦巴图不仅教学生唱原汁原味的蒙古族长调,还会融入其他的民族唱法和现代唱法。比如,将长调与美声唱法相结合。将科学的发声法与传统的民族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声乐演唱与普及之路。从声乐专业的角度来讲,传统的民族唱法与现代唱法相结合,真假声转换相结合,可以使演唱者的发声更加通畅、洪亮,演唱寿命也会更长。

因材施教:让学生多元化发展
  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长调民歌反映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朝伦巴图告诉记者,过去的长调是没有单独教学的,只是在草原上、婚礼上、那达慕大会上演唱,听着听着就学会了。而现在不一样了,随着草原的生态恶化、牧民进城、以及老一辈歌手的故去,长调民歌的传承状况今非昔比。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其自身的音乐基础和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基础和条件的学生,教学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有些来自草原牧区的学生,家乡长调的原生态韵味保留得特别好,但是嗓音条件一般,我就保留他原汁原味的东西,让他系统的练习,把长调传承下去;而有些学生不会长调,但天生嗓音条件很好,我就让他发挥嗓音的优势多学习民族唱法和现代唱法,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教他一些简单的长调。”朝伦巴图表示,对待学生必须因材施教,创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长调演唱培养方法,让他们多元化发展。

朝伦巴图个人简介:
  1978年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师从蒙古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宝间德力格尔老师学习长调专业,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
  198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系主任、著名声乐教育家常留柱教授学习演唱专业。
  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声乐教师。
  曾多次代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国内外访问演出。在全国的各种声音比赛中荣获过优秀传承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赋予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的品性 云南巧家投毒案蒙冤者:愿早日抓到真凶还我清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4:52,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