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91|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7-8-17 20:16:4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方言文学揣根红苕

 [复制链接]
⊙作者:李继祥

  母亲患癌症住院,我们六姊妹轮班二十四小时给她老人家揉背,直到她老人家平平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给母亲揉背时,总要拉拉家常,母亲说:我小时候没有读过一天书,你们舅舅一直读到高中。是你们外婆重男轻女,让儿子读书奔前程,女儿留在家里做活路,我就特别不服气,心头揣了根红苕,每天做完活路便跑到你舅舅读书的学校去偷听,认先生写的那些字,结果是每次你爷爷考你舅舅他都答不出,我就帮他答,你舅舅便挨一顿打。你舅舅特别笨,啥都学不会,我聪明却又不得机会学,这根红苕我揣了几十年。
  我懂母亲的意思,揣跟红苕是成都话:心头不舒服,像吃了根红苕不消化搁在心头一样。母亲是扬州人,抗日战争时期来到四川,很快学会了四川话,但表达方式还是下江人那一套,我还是第一次听她用那么地道的成都话表达意思。
  舅舅的确笨,高中毕业在当时已是知识分子了嘛,找了很多工作,都是很快就被别人辞退了;比如别人请他去做账,每个月底对账,他都理不清楚,要不短了款,要不账单不全,甚至于把账本撕去给娃娃擦屁股。后来没法,只有去理发店学剪头,可剪头也学不会,只好帮客人洗头,直到退休,舅舅这个高中生还只是个洗头工。
  母亲认得字,但不会写。由于揣了那根红苕,便特别注重对我们的文化培养,大姐上世纪六十年代考上大学后,紧接着就该大哥考高中,当时大哥见家里经济困难,便偷偷的跑去报名考技高,心想作为长子应帮家里减轻负担。母亲知道后,硬是一手揪着大哥的耳朵,一手提着鸡毛掸帚子,把我大哥拖到学校改成普高才算完。
  “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家老小都遭了难,父母挨斗,儿女下乡,母亲愁白了头,眼看着她精心培养的知识儿女们当的当农民,当的当社青,她每天的功课就是盘腿坐在床上用扑克算命,使劲抽烟……
  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三兄弟同时考上大学,母亲的高兴自不待言,但从未说起过揣红苕一事,直到她去世前提起,我突然才明白,几十年的那根红苕,其实就是在和我外婆卯着劲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徐棻:谁来接过这管写川剧的笔 从潼川诗人用韵“歌”、“豪”通押看宋代四川方言
2# 四姑娘山
 兰若 发表于: 2007-8-21 12:06: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不错,顶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1:45,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