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54|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07-11-29 07:56:4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西学科学殿堂外的超级任务

 [复制链接]

  科学殿堂外的超级任务(上)
  ──解读《求衡论》作者王德奎
  
  绵阳日报记者:杨杰 
 
  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2007年11月26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举行开幕式,下午大会接着一开始举办了《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一书的首发式,研讨会秘书长刘波教授和四川科技出版社赵刚社长分别代表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组委会和出版社讲话,赞扬该书是我国民间科技发展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170多位到会人员获得《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的赠书,纷纷请作者签名留念。记者走近本书作者王德奎。
  
  驯核之城
  中国科技城绵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传说着曾诞生过盘古、嫘祖、大禹等中华民族的伟大先人,在现代,长虹人、中物院人的业绩更是如雷贯耳。这里有着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有无数精良先进的大型尖端设备。说穿了,这是一座驾驭核魂之城。
  所谓“核魂”,中物院人把它概括为是“惟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国的核盾铸造者们磨练形成的五种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团结协作、科学求实、不计名利的精神。
  这些核魂迷漫在科技城,也发散在核盾铸造者以外的人们中,王德奎就是这样的一位绵阳人。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的原子弹爆炸,他来到了这个世界。
  万物的起因、宇宙的奥秘、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让人魂牵梦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专业分工的科学家和业余的科学爱好者。孔少峰、王德奎的《求衡论》就是利用庞加莱猜想2006年被公认证明,联系唯象规范场和二次量子化引出的三旋理论数学物理模型,推出了国际科学界梦寐以求的第三次超弦革命。王德奎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值得用全副精力去拼搏;但这也是一项科学殿堂外的超级任务。因而,王德奎与孔少峰──
  空中握手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王德奎的三旋理论曲高和寡,不想却与辽宁的孔少峰,空中握手,梦中相会,2005年,孔少峰南下与王德奎见面、求衡。 
  孔少峰是个什么人?孔少峰从小喜欢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成了他少年时代形影不离的课外读物。从课外读物中他了解到光速对原子弹的限制,一心想研究超光速的秘密。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上了吉林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抚顺市建委工作,后又读了研究生。
  孔少峰是一位从辽宁抚顺市东洲区崛起的成功企业家,目前他是辽宁省抚顺市人大代表、抚顺市东洲区政协副主席,还担任过抚顺市东洲区副区长。很多时候他为工作在全国奔波,2005年初一次他在外地飞机场侯机室等候上机时,在书架上偶然看到王德奎的《解读<时间简史>》一书,被吸引住了,一个找王德奎写作《求衡论》的念头油然升起。他回到抚顺市,通过政协办公室的秘书打电话到绵阳日报社,寻访王德奎。了解到王德奎4月底将要退休,孔少峰不远千里从东北飞到绵阳,他要与王德奎携手──

  南北合作
  工作后的孔少峰一直没有放弃研究超光速梦想,他每年都要花上千元定购《中国科学》、《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杂志;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力丛书》,出一本他买一本。十多年不间断定购的大量科技书刊,大多数他虽然看不懂,但他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些国家正规发行的书刊发表的自然科学论著,绝大多数都跟作者的工作、国家的建设和群众的需要相关,或是对西方科学创新的理论作局部的数学、物理描述调整,科技翻译书籍也是跟在西方科学创新的后面搞综述、简介。当然孔少峰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但他看了王德奎的《解读<时间简史>》和《三旋理论初探》,却有一点感到不同,就是王德奎对西方科学的理论创新不但有详细的综述以及数学、物理描述的简介,而且还有在这些科学理论的创新之前和之后,他做过的大量数学、物理描述的全局综述和局部详细的介绍,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中国新气息。
  改革开放后王德奎曾到盐亭县科协,作过十多年的科技普及、推广和学会、协会组织工作,也接触过很多这类人才,早理解这是一种“或”逻辑现象;而科学的发展、统一是一种“与”逻辑现象。王德奎再三考虑孔少峰提出的合作要求,觉得能磨合,对两者的发展还是有利。王德奎与孔少峰的合作也有不快和争吵,这时孔少峰常说:“算你厉害,你的三旋理论都把我召唤到了科技城。”

  求衡之路
  所以对找上们来的孔少峰,王德奎从心里敬佩他的能干,他要和孔少峰共同不避困难去完成一项超级任务。在孔少峰与王德奎的磨合中,孔少峰把他原先提纲中的实超光速进行弱化,两年后他提出的“一弦三环”的想法,已较接近主流的思想。王德奎将书稿交给出版社后,第二年初立马又买了上百元的科技新书进行学习。时宜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证明传来,王德奎认识到,这是丘成桐先生在为中国争取一块“弦论”高地。
  1962年王德奎在盐亭县中学上高中,一位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来的赵老师与他交谈中,一次偶然向他提到空心圆球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的拓扑学知识,说非常难懂,使王德奎也产生了兴趣。44年下来,他才清楚空心圆球内外表面翻转也含有庞加莱猜想拓扑约束。如果把证明了的庞加莱猜想称为正定理,对应“开弦”,那么类似“闭弦”,就对应庞加莱猜想逆定理。另外,把空心圆球内外表面翻转对应庞加莱猜想称为外定理,这实际也丰富了点内空间的内容。

  偏执求衡
  王德奎只要一谈起他的科技,谈起他的科学研究,他就手舞足蹈,几乎无法控制自己,近乎一种疯狂。记者也在这种近乎偏执中,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其实偏执并没什么不好,“偏执”的同义词叫挚着。《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挚着追求时空结构秘密的不朽名著。
  在王德奎退休后的岁月里,他苦战了近三年,不管热天还是冬季,每天早上8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2点睡觉,中途除吃饭和作一个钟头的午休外,都把时间用在写作《求衡论》一书上。他三易其稿。
  王德奎为什么关心此事?1959年14岁的王德奎在一次上代数课时,因有同学求解人数的方程应用题得出三十二又二分之一个人的答案,老师批评说:“怎么会有二分之一个人呢?”这时王德奎的脑袋里灵光一闪:既然一个人不可分,那么以此类推,粒子分到一定层次,必然不是粒子,这一想法就是三旋理论最初的萌芽。
 
  步入和谐
  四川省广播电台原办公室主任刘林拿到王德奎送给他的《求衡论》一书,十多年前他采访和报道过王德奎,深知他把微积分学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推导出的大量前沿科学,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即使求贤若渴的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敬而远之。刘林看着这又一本新的“天书”不由得问王德奎:“它有什么用?”
  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王德奎还是想了一下,他知道刘林问的不是与造核盾联系的微观层次的应用,而是与普通人联系的应用,就说:“普通人可以不看这本书,但它讲的高深科学知识与金钱也有联系……”如果你是普通老百姓,就可以不看此书;但若你想从政或是经商,你可以选看其中的章节,也能体会到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正想做毕业论文,或想当个什么学者、教授的,更不妨看看《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因为此书是站在自主创新的角度,用严格的数学推导和长篇的举证,分析超弦/M理论和圈量子引力理论等最新趋向,说明与我国相对独立推证的三旋理论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印证;你可随便“抄袭”一节,把它发挥解释清楚了,让你导师看懂了,便可成就一篇漂亮的毕业论文;发表了,你不就成功了吗?
  其实,《求衡论》最大的应用,还是在未来驾驭核魂上。战争不但需要民主来制止,也需要战争来制止;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纷争不可避免的“法律”程序之一,从古到今都没有停止过。在原子弹、氢 弹之后虽然还有各种新武器,但最大的核魂还在夸克-胶子的等离子体上。
  王德奎说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哥伦布之后对地球地理、地质的探索虽没有完结,但整个地球大陆、大洋分布的发现已经封顶;类此,实现第三次超弦革命,微观深层次也有封顶的情况。 王德奎是不太狂妄? 王德奎究竟是怎么一个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浅议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佛学文化教育 蔡振红出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07-11-29 18:39:2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科学殿堂外的超级任务(下)

  科学殿堂外的超级任务(下)
  ──解读《求衡论》作者王德奎
  
  绵阳日报记者:杨杰 
 
  如果仅仅想通过日前由四川科技出版社推出的《求衡论──庞加莱想应用》一书来认识王德奎,如果想像证明庞加莱猜想一样来解读王德奎,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共十七大胜利闭幕之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记者再次走近王德奎,想用“1+1”的简单方法直击王德奎。但当你离王德奎越近,你就越加── 
  
  不解王德奎
  王德奎的同班同学,从政的有做到中共中央委员、部省级高官,少说也是县处级干部;下海经商的也有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而他却四十年如一日地,蜗居在中国(绵阳)科技城一隅,用三角尺、直尺这样的“工具”,在演草纸上写啊,画啊,算啊,搞那那些大家都看不懂,弄不明白的东西。王德奎跋涉在拓扑学、量子力学等抽象世界的高原,时而如鹰击长空,挑战电闪雷鸣;时而又如鱼翔潜底,搅起圈圈涟漪。在艰难的跋涉中,他体会到了冲破粒子二旋思维的艰难,也领略了上升到环量子三旋高度后风光无限的美妙。他沉醉于其中,为之烦恼、为之喜悦、为之清醒、为之颠狂。
  王德奎不喜烟酒,更不喜欢结交,几乎断绝了与世俗众好的娱乐,过着清平无助的生活……就这样,王德奎一干就是40多年,他公开发表了《前夸克类圈体模型能改变前夸克粒子模型的手征性和对称破缺》(华东工学院学报)、《从卡──丘空间到轨形拓扑》(凉山大学学报)、《物质族基本粒子质量谱计算公式》(大自然探索)等百余篇论文,出版了六本专著。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他的目的的?王德奎四十年如一日做 这么一件常人不可理喻的事情,那么,他的目的何在?
  20日,在中国科技城王德奎的陋室,在一杯白开水中,记者与王德奎面对面──
  
  支持王德奎 
  王德奎不善结交,难道就没有知音?王德奎退休前是绵阳日报社的一名普通编缉,但他的职称却是研究员;工作之余,他的研究与他职称是名副其实。从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到绵阳日报的领导,都知道这个情况,把他调到报社,报社领导给他安排适合的工作,从上级到同仁給他的厚爱,为他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天地。1993年他在报社工作之余就编著出《嫘祖研究》一书,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盐亭县形成了一股嫘祖研究热。在21世纪的2002年,王德奎独著的《三旋理论初探》由四川科技出版社推出,立即在科技界引起一场争论,和不小的震荡。新疆医科大学教授刘粤生说那是一部旷世奇书。
  原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李后强博士的评价是:王德奎先生是一位可靠的朋友,耿正的学者。他为人厚道、真诚,没什么不良嗜好,不会说假话、谎话,可信度极高。真正的学者是不能掺假的,我每次见到他,就联想到久远的三星堆文化和山区的老黄牛,古老、厚重、深沉、博大、纯朴、真实。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赵常德老师也类似同感,他虽已经退休,除自己拥有王德奎的书外,还自费各买了一本送给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图书馆,他说:“王德奎的方向是搞对的。”
  王德奎继续着他的研究,2004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又推出了他的《解读<时间简史>》。 应当说,在王德奎进行科学研究的路上,他并不是孤军奋战,他不乏知音,也不乏支持。
  谈话在继续,而记者与王德奎心跟心,也在的碰撞中──  
  
  看透王德奎 
  王德奎其实是有“野心”的!但王德奎的“野心”是什么?他今年已经62岁了,退休在家已经整整两年了,是个完全的糟老头子了!如果说王德奎是有野心的话,那么十几年前,已经是盐亭县人大常委的他,为什么不利用同学关系,去要个一官半职? 
  王德奎的“或逻辑”提醒记者,他或许有其他目的?好听一点的称他为“业余科学家”,但也有人说他的那些学说,不过是用数公式“包装”出来,因而很具有“欺骗性”。记者发现,王德奎确实一位喜欢或是善于包装的高手,他的文中往往堆积如山的是数学公式,或是陈景润、杨振宁、李政道、霍金等大师的名字,世界上凡是尖端科学名词都能在他的文中找到,让你不得不“诚服”:它要么是假的,要么是真的?在此只有“或逻辑”,没有“与逻辑”。 
  王德奎却说,他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在新中国百年科学战略中,夺得类似“田忌与齐王赛马”的胜利。他说,我们实际生长在一个幸运的时代,到处是“黄金”,他指的正是在今天第二场类似田忌与齐王赛马的世界科技原理的创新博弈中,我国可以大显身手了。 由于王德奎的“野心”,因而──
  
  质疑王德奎
  科技城一所高等大学的教授曾主动接受了王德奎《物质族基本粒子质量谱计算公式》的稿件,过了很久,这位教授告诉王德奎,称他专门找了本校一位是名牌大学博士生的教师看过,因看不懂就算了;而同在科技城的另一所高校的一位学报负责人接受了他的这篇稿件很久后,对王德奎说,老王你要找另一位教授签发我们才能刊登,因为我校的一些审稿者称,如果你搞的这些研究都成立的话,可以拿3个诺贝尔奖 。 
  虽然王德奎的这篇论文被四川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发现,此时被推荐到自然科学学术季刊《大自然探索》,已审查通过在1996年第3期上发表。但明白人都不难听出,前者这当中确有嘲讽和调侃的味道,而说话的人又确有些希望此话可以当真的意思!因为,中国太需要一个诺贝尔奖了,中国人也太想拿一个诺贝尔奖了。
  2007中国科协年会9月8日在武汉开幕,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院士携夫人翁帆共与盛会。有记者问及“您能否预测下我国未来多长时间内会有人获诺贝尔奖?”时,杨振宁伸出两只右手指说,10年至20年后,中国肯定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这个人会是王德奎吗? 

  猜想王德奎
  “书中的新思想、新观点与新观念,使我坚信中国人并不缺乏原始创新精神,21世纪中国科学家摘取诺贝尔奖的预言完全有可能提前实现。”原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李后强博士说。 
  因而,记者便开始猜想王德奎有一天,他被国际国内科学界所理解;如果有一天,真有人确是看了他的文章,并看懂了他的文章,他也真的拿到了诺贝尔奖,他将作甚?但这仅仅是猜想,王德奎知道,现在的科学界被国内外两大阵营或两大集团所管理,像他这种置身科学殿堂外的人,甚而被科学殿堂内一些人贬为“江湖科学家”的人,就是打破头颅,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记者仅仅是猜想, 猜想要被证明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遥遥无期的耐心等待,王德奎,他能等吗?王德奎,他等得了吗?  

  还原王德奎
  “当!当!当……”此时,王德奎房外教堂的钟声传来。宁静中,突然传来小孩的哭声。
  “王德奎,快点给娃娃兑奶粉。”王德奎的妻子,原任中共绵阳市纪委副书记的陈碧琼叫道。
  王德奎平静地走出他的书房,十分娴熟地为他10个月大的孙子兑好奶粉。当记者起身来到客厅时,王德奎则教他的孙子给记者做“恭喜”和“欢迎”动作,小家伙十分可爱,而就在此时,记者看到的是王德奎十分可爱的另一面,其实,这才是真实的王德奎,生活中的王德奎,一个像平常人一样,享受天伦之乐,含饴弄孙的王德奎。其实王德奎并不寂寞,他有一个十分和谐的家庭,他有一位十分贤惠的“廉内助”,其实,他不乏知音,这么多年来,他的妻子就是他坚强的后盾。 
  长期的伏案工作,影响到了王德奎的身体,2006年的夏天的一个晚上,12点他停笔正准备去睡,突然腰椎一侧剧烈疼痛。他被妻子送进市中心医院急诊室,医生疑是肾结石,但照光没有检查出来,第三天又到另一家医院照光才被确诊。2007年春书稿最终完善,王德奎正可以放手了,他突然犯了晕病,每次起床头就天旋地转,医院照片,发现他的颈椎有骨质增生。 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是他的妻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7:41, Processed in 3.354006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