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伪造新造嫘祖故里 ──《伪造的圣地碑序,新造的嫘祖故里》 陈芯宇 摘要:奇文共欣赏:《伪造的圣地碑序,新造的嫘祖故里》。 关键词:嫘祖故里、盐亭、王映维
【0、引言】 2024年11月1日绵阳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刘文传主任,看了我们寄给他的文章:《 走向物理化学诺奖AI格论时空阶梯》,他给我们寄来山东 王宁先生的文章:《伪造的圣地碑序,新造的嫘祖故里》。也许刘文传主任是看了我们文章中说:常炳功教授在 宁夏《科技展望》杂志等发表过多篇 论文;在解释他的“时空阶梯理论”时还曾说:“中国的 青藏高原以及地貌的特征,地球大气场导致嫘祖 --黄帝及其以前时代的文明所在地就是四川。 三星堆文明的挖掘,可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格局,进一步有力佐证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的源头 ──包括埃及金字塔群、大西洋亚特兰蒂斯遗址、玛雅文明遗址、 三星堆遗址、诺亚方舟遗址等”。 由此联系到王宁先生的文章观点说:“嫘祖不是四川人,嫘祖故里不在盐亭县”,那么常炳功教授的观点:“佐证远古巴蜀盆塞海山寨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的源头”,就不正确。 盐亭县金孔区供销社工会主席王映维先生已经去世多年,王宁先生抓住王映维主任提供的唐代赵蕤为《嫘祖圣地碑》作的序文说事,批评王映维主任“伪造的圣地碑序,新造的嫘祖故里”。我们不想为王映维主任说清他与王宁先生的争论,我们只提王宁先生文章中说:“1990年,一篇文章《嫘祖是盐亭人吗?》在《四川日报》上发表”,就有错。《四川日报》是1989年9月23日发表的《嫘祖是盐亭人吗?》的文章。盐亭县文化馆主办的铅印小报《云溪报》,发表文章:《盐亭八大远古文化传说》,是1988年3月1日。该文首先提出“嫘祖为盐亭姑娘”,并没有说“赵蕤在盐亭县金鸡镇建有别业”。王映维读了这篇文章,来找我们是事实;但并没有“就拿着碑文去”。 王宁先生作为一个山东人,不能与我们当面交流,胡编乱造,也不奇怪。就如像即使王映维主任有错,也不能证明“嫘祖是四川人,嫘祖故里在盐亭县”,就有错。因为这个证明,常炳功教授的“时空阶梯理论”就是一个解释。常炳功教授是一个山东人,就像山东周光华教授说:“人类起源于泰山”,让山东人去“格式科学”吧。 【1、奇文共欣赏】 伪造的圣地碑序,新造的嫘祖故里 原创王宁(山东) 2024年10月31日 笔者《蚕神嫘祖──一个后出的传说》一文推送后,[1]就有网友告诉我,嫘祖是四川人,嫘祖故里就在盐亭县,那里有嫘祖圣地和嫘祖镇。我就去网上查,结果发现的确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嫘祖的故里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说嫘祖生于古西陵国,就是今天的盐亭县,死后也葬在那里,有嫘祖陵,并说嫘祖陵(墓)远在秦汉以前就已建成,故盐亭是嫘祖故里,也的确有嫘祖镇。 这类文章大多是宣传、介绍性质的,并没有给出什么论证。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所看到的古书,也不记得有此类的记载。 当然,我读书不多,记忆也可能模糊,就去查盐亭县的旧县志,嫘祖这么有名的人物,嫘祖陵、嫘祖圣地也一定是很有名的古迹,县志里面总该有相关的记载吧?可我把《乾隆盐亭县志》和《光绪盐亭县志续编》颠倒翻了好几遍,[2]也没看到有这类的记载,甚至连“嫘祖”的名字都没看到,心里很莫名──清人考据成风,在纂修县志时,对于本县的古今名人、文物古迹,无不爬梳剔抉、深挖细究,唯恐稍有遗漏,可他们竟然把嫘祖这么有名的人物给忘了,不著一辞,清人何以粗率如此?何等奇怪?只能说明直到清朝末年,盐亭还没有关于嫘祖的文物古迹。于是便很好奇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后来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此说的来源,既非古籍(包括县志)所载也非民间传说,而是一篇据说是唐代赵蕤为《嫘祖圣地碑》作的序文,即《嫘祖圣地碑序》,是刻在一块古石碑上的,可这个序文在两种县志里也没有丝毫记载。再继续查,才知道这篇碑文序是一个“新发现”。查到的情况是,《嫘祖圣地碑序》是盐亭县金鸡镇人王映维发现的,据说是他在1946年上私立高小的时候,曾于1945年和1949年两次将碑文抄录在小学课本《高等论说指南》(上海广益书局1922印行)上,而该碑在1947年被雷暴雨导致的山洪所毁。[3]王抄下的这篇碑文,于1989年才把它公诸于世。 王映维介绍的过程如下:1946年,王映维到金鸡镇嫘祖山嫘轩宫祭祖,听族长王寿轩讲,嫘祖姓王,叫王凤,是盐亭金鸡镇人,也是王氏祖先。王寿轩说这嫘祖山上有一块四方碑,记载了嫘祖的事迹,你可以去抄。王映维当时是私立高小的学生,认字不少,就逐字逐句把碑文抄了下来,还请自己的老师王崑山作了订正。王崑山老师觉得满有意思,就把碑文作为乡土教材,向孩子们宣讲。1947年,四方碑被山洪冲毁了,王映维的抄件便成了孤本秘本。解放后,嫘轩宫被拆,王氏祭祖活动也停止了。不过,王映维还不时翻看四方碑抄件。这篇碑文的作者是唐代的赵蕤,他是大诗人李白的老师。 王映维无法证实赵蕤来过盐亭,也就未提此事。1989年,盐亭县科协秘书长王德奎在《云溪报》(盐亭县报)发表文章,指出赵蕤在盐亭县金鸡镇建有别业。王映维读了这篇文章,就拿着碑文去找王德奎,王德奎认为赵蕤既然在金鸡有别业,那么他对嫘轩宫和嫘祖事迹必然了解,完全可能写下这篇碑记。1990年,王德奎写了一篇文章《嫘祖是盐亭人吗?》在《四川日报》上发表,其中就使用了王映维的“发现成果”。[4] 之后的1991年,王映维又找到了在盐亭县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工作的赵均中,向他展示了自己的“发现”,赵大为欣喜,如获至宝。[5]之后,王德奎、王映维、赵均中三人合作撰写了文章《盐亭县发现唐代〈嫘祖圣地〉碑志》,发表在《四川文物》1992年第6期上,[6]《嫘祖圣地碑文序》从此得以传开,并广为传播,蜀地很多人以此为据,坚信西陵氏嫘祖是四川盐亭人,盐亭就是黄帝元妃嫘祖的故里。 为此,盐亭县于2001年斥巨资修建了盐亭“嫘祖陵景区”,于2021年竣工。2019年的时候,盐亭县还撤并了两个乡镇(折弓乡和金鸡镇)设立了“嫘祖镇”。但是,这篇所谓的唐代赵蕤写的碑文序,两种盐亭县志搜集、收纳的各种碑记甚详,却没见提到此碑。此碑如是唐人所立,必定远近闻名,可两次编修县志的清人都看不到,只有王映维一个人看到了,这也是奇事;文中说这是赵蕤为青龙山的嫘轩宫修葺完成而写的,可两种盐亭县志里都没有记载有“嫘轩宫”这个古迹,其他古书里也不见哪里有建“嫘轩宫”的记载。 特别是这篇序文言辞浅陋鄙俚,半文不白,绝不类唐文风格,甚至文意不通,比如它里面是记述嫘祖的功业、嫘轩宫的盛况和盐亭的美景,既非敕令也非训诫,可最后却说“勒石铭碑,以诫后嗣”,不知道是用什么来诫后嗣的,怎么能通讲?大家看看赵蕤的《长短经》,再翻开《全唐文》随便找几篇读读,至少读读卷三百五十八里收录的赵蕤《关子明易传叙》和《长短经叙》,就会知道,赵蕤的写作水平再差也差不到这个份儿上,以此文托之,诚厚侮古人者哉!且内容时见漏洞,不免就会有明眼人出来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