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83|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虫儿 发表于: 2004-1-13 17:02:0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蜡梅不是梅?

 [复制链接]
蜡梅不是梅花~~~~网友戈弋文 又去拍腊梅,发觉此花愈像蜡做的,便怀疑写错了花名,一翻字典果然应是蜡梅。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诗云:"故里琴尊侣,相适近蜡梅。"杜牧也有诗"蜡梅还见三年花"。宋代任渊在《黄庭坚诗序》里说:香气似梅花,类女工捻蜡而成,京洛人故谓蜡梅。  再查又知蜡梅不是梅。梅是蔷薇科,李属: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前者是多年生乔木,后者是多年生灌木。故中国有梅花蜡梅学会和梅花蜡梅花展,二者并驾齐驱。  不求甚解,害人害己。好在古人并不很在乎二者的区别──明代刑部尚书刘景的庄园里有一处数十亩的蜡梅林,取名曰"梅花庄"。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住许昌时,在小西湖畔房前屋后广植蜡梅,居室 匾为"梅花堂",文学与自然科学还是不一样,虫儿的诗词也不算错的。  附资料两则,教训自己。 有感~~~~~以七绝记之请指教) 数九寒冬有蜡梅,含苞未怕冷霜摧。仙姝亦是真君子,毋论奇花不算梅。 (附记:那天网友拍了张蜡梅我便题了首七绝在上面,有人提出“那不是梅花”,故有此一说。贴上来玩玩。)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虫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虫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虫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虫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虫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虫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08北京体育馆效果图~是中国人就进来拍拍手~ 乱弹一会:一个人的壤塘
2# 四姑娘山
 易可情 发表于: 2004-1-14 18:43: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写得贴切。长见识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4-1-14 21:18:54|只看该作者
是“腊梅”,而非“蜡梅”,更多腊梅图片 疏蕊幽香地点:老君庙·新津县时间:2003-01-18 10:53 摄影:雷康更多图文:literature/yangqingshu/yangqingshu_01.htm
4# 金佛山
 楼主|虫儿 发表于: 2004-1-15 05:56:25|只看该作者
站长好!!斑竹好! 我的这位“戈弋”网友是个学者,大编辑。他说的一定没错,。。 请看我在网上搜来的资料:蜡梅,别名蜡木、黄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常丛生。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冬末先叶开花,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叶腋,有短柄及杯状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蜡质,花期12-1月,有浓芳香。瘦果多数,6-7月成熟。 原产我国中部,现各地都有栽培。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 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的主要花木。 蜡梅的花经加工是名贵药材,有解毒生津之效。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二)小学生难辨“蜡梅”专家建议用“腊梅” 2003-12-04 15:17 合肥晚报  合肥晚报12月4日讯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个词“蜡梅”,让二年级的小学生摸不着头脑:这“蜡梅”是否为“腊梅”之误呢?记者昨日接到一小学生家长的咨询电话,开始了求证过程。 记者先找到这本教材,果然发现了“蜡梅”一词。记者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只找到“腊梅”,没有查到“蜡梅”;接着记者又查阅了《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本),查到了“蜡梅”,字典解释又作“腊梅”解;再查《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缩印本)也查到了“蜡梅”,而且注解又作“腊梅”。 记者随后又请教了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腊梅”和“蜡梅”都是正确写法,但“腊梅”的写法比较常见,对于正处于认识祖国文字起始阶段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放弃常见的“腊梅”而用相对生僻的“蜡梅”,实在没有必要。(胡晓斌、薛晨) ~~~~~~~~祝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9:36,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