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8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4 09:54:0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较场口当年叫“扯谎坝”

 [复制链接]
杨耀健
  解放前的较场口人称“扯谎坝”,顾名思义,那地方有着许多江湖骗术,充满坑蒙拐骗,其中最盛行的就是旧衣买卖。
  旧社会生产力低下,老百姓生活艰难,添置一件新衣服不容易,因此便有当铺专当衣服,称之为估衣业。重庆未建市前,会仙楼一带就是旧衣当铺一条街,店中陈列的清代箭衣、官衣、霞帔、凤裙等高档旧衣,五光十色,大多数确实是官宦人家没落时卖出的,属于真东西。店主及鉴定师都是行家里手,那些从事修补的伙计、学徒,更是能工巧匠,能整旧如新。旧衣店的人都有一套本领,可以把顾客看中的旧衣服吹得天花乱坠,使生意成交。
  真正的骗子没有摊位,他们集中在较场口,把弄来的几件旧衣服拿在手上,或假装家里有急用,或谎称自己穿着不合身,向人兜售。旁边自有“媒子”故意看货议价,夸好称廉,诱人上当。等到买卖成交,钞票过手,他们便四散而去。而买主绝大多数是公教人员和穷人,既买不起新衣服,又要蔽体遮羞,只好去买旧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所以这种交易能长期维持。
  旧衣服的来源,大致有如下渠道:一是当铺中到期没人来赎,作为死当处理成批趸出的旧衣。二是收荒匠穿街走巷收来的便宜货。老重庆的收荒匠挑子的另一头常备有麻糖,他们用糖来骗馋嘴的婆娘、顽劣的小孩,偷盗家中衣物来卖。三是盗窃的黑货,甚至还有“鬼皮”,就是从死尸身上剥下的衣服。
  较场口的织补业因此应运而生。那些织补工也真是高手,再破旧不堪的衣服,他们也可以整旧如新,冠冕堂皇,但穿上半天就要烂。石灰市棉絮街有人专将破棉絮及乱七八糟的纤维罩上一层洁白的丝棉充好被头的,行话叫“白包黑”,即如今称之为“黑心棉”的东西。
  贩卖旧衣者手中偶尔也有点“新货”,不过必须在傍晚或在灯下卖。那些缎面瓜皮帽、缎面鞋之类,颇为光鲜,价钱便宜,穿戴起来也还像样。只是买主要小心,不能日晒雨淋,否则瓜皮帽上会显现出“红鹤归天”、“驾返瑶池”等字样,因为这都是收荒匠从办完丧事的人家廉价收来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人 成都人 轿子滑竿黄包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5:04,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