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64|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成都新机场现70多个崖墓蔚为壮观 专家:很少见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考古人员描述的“仙人图”画像石棺。
  崖墓所在山崖远景。
  A座山5号墓里摆放的五人物图。
  进入崖墓得低头弯腰。
  务农图局部。

  12月7日中午,成都简阳,天府国际机场工地附近,四座相互环绕的崎岖山丘上,70余个依山凿成的崖墓蔚为壮观。
  攀岩而上山丘,低头而入崖墓,一幅幅“沉睡”了1800多年的石刻画,经考古人之手面世。其中两幅刻在了石棺上,画中的展翅神鸟、乘骑祥鹿、追逐仙人……精美而罕见,不禁让人想起《后汉书·冯衍传》里的记载:“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考古专家介绍,画像石棺在四川很少见,如此精美的画质更为同时期的上乘之作。而“隐匿”画像石棺的崖墓多数是东汉中晚期,此外也有部分是蜀汉或者东汉早期年间的。专家考察墓室的形制、石刻、遗留物后认为,多数墓室为厚葬,体现了逝者生前较高的经济水平。然而遗憾的是,崖墓百分之六七十都被盗墓贼“光顾”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以后这些钱都不准收 成都二手房中介财路被断 成都幼儿园老师涉嫌打骂幼儿 老师停职园方道歉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12-8 08:22:0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汉崖墓
70多座崖墓多数为厚葬

  自古,崖墓就颇有神秘色彩。唐朝年间,它曾因时人不识,被附会成修仙炼丹的“神仙洞府”,南宋大诗人陆游还将崖墓比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从东汉时期开始,四川地区崖墓就已流行,此前,四川境内便有多次崖墓发现。
  今年8月,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成都简阳石板凳镇金山村,四座相互围绕的二三十米高的小山上,先先后后地出现了考古人的身影。
  在这之前,考古专家们做了长达一年的调查。每天,他们都要走上数十公里,寻觅“有文章之处”。探测到这里有崖墓,考古工作人员抡起锄头,分成两组,各自“占领”了山头,向着表土和植被,一锄一锄地开挖起来……3个多月后,70余个藏在山里的汉代崖墓被唤醒。
  从山脚仰视,红黄砂岩上,整个崖墓群依山而建,有的甚至悬在峭壁上,部分间距密集,场面蔚为壮观。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此间发现的崖墓多数是东汉中晚期,此外也有部分是蜀汉或者东汉早期的。崖墓多为露天斜坡单室墓,或为家族式墓葬。
  考古专家考察墓室的形制、石刻、遗留物后认为,多数墓室为厚葬,体现了逝者生前较高的经济水平。然而遗憾的是,崖墓是用泥土填充的,在岩石中容易被发现,有六七成都被盗墓贼“光顾”过。

仙人图
刻画在坍塌崖墓深处

  每每在崖墓挖掘过程中,考古人总会期许,“最好能发现图案”。这个冬天,他们如愿以偿,更令他们兴奋的是,画像还刻在了石棺上。
  爬上A号山,来到该山南向,在一处平整的平台后,便能看到间距较为密集的9座崖墓。而惊喜就出现在5号墓里。
  这座崖墓长12米,构造较为完整,有一段2米多长的墓道和一段1米多长的甬道。戴上安全帽,低头躬身,进入甬道后,便看到高约2.48米的墓室了。黑黢黢的墓室分为前后室,穴顶多处有坍塌痕迹。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6-12-8 08:22:04|只看该作者
  墓室深处,墓穴顶端呈空心状,与旁边的崖墓相连,疑是上层崖墓坍塌所致。进入墓室时,这里有块大石头,架在两块石板之间。后来,他们把石头取下,看到了雕像:5个拱手立人,手上拿着器具,生动活泼。
  就在这块严重坍塌位置之下,画像石棺出现了。在工作人员手电筒的光亮处,一幅精美画像映入眼帘:一只仙鹤展开翅膀,正欲起飞;在它右侧,一棵小树后,一只神鹿与仙鹤对视,神态安详,还有两只神雀紧随其后。整幅画面栩栩如生,细节到位,仙气十足。项目现场负责人谢林说,画像展现了当时的人对死后升仙的向往。
  不足1米外,左侧的石棺上,对立地摆着另一樽石棺。不平整的赭红岩石上,清晰地刻着一只大鸟,它的身后则跟着一个牵着仙雀的仙人。谢林说,在该石棺四面,考古人员都寻到了类似的画像。
  据了解,在该山的9号墓里,也有画像石棺,但不如5号墓保存得好。

务农图
事死如生,再现生活场景

  崖墓再现逝者生前生活场景,较为突出的是B座山的13号墓。
  与A山不同,B山山势陡峭,其中的28座崖墓便凿在了三面凹凸不平的斜坡上。走在考古人员开拓出的一条坑洼小路上,记者时而向双手借力,时而从2米高的截面跳下,来到13号墓前。
  据了解,这也是70多座崖墓中形制最大的一个,长18米、高1.92米,可谓“豪华单间”。根据挖掘出来时地上的一片片碎片,考古专家认为,墓室里本有个陶棺。
  整个墓室最吸睛的地方,是一幅凿在岩壁上的务农图,位于墓室入口。整幅画像约有50多厘米长,从侧面岩壁一直延伸到地面底部。地面上,两条大鱼追逐游动,后面则跟着一只乌龟。岩壁侧面,两个手拿器具的人,左右守护着他们的粮仓。人像左侧,凹入的岩面上,雕刻着两个开口的灶台和一处平整的神龛。
  据了解,每个崖墓里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随葬品,包括陶俑、钱币等器物,体现墓主人较好的经济条件。
  谢林称,此外,在部分山顶,还发现了向下竖直挖掘的岩坑墓。
⊙记者:毛玉婷 ◎摄影:雷远东

  
4# 金佛山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12-8 08:22:04|只看该作者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70多座汉代崖墓出土

源自:成都商报
  隔着层层迷雾,石板凳镇一村庄的山丘上,数十座崖墓交错排开,墓门若隐若现,沿着墓道往里行,岩壁两侧、石棺之上,雕刻着汉代蜀人的农耕文明、升仙梦想……隔着一块封门石,汉代古人在自己的墓穴中营造了一个“迷你世界”。近日,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考古发掘工作推进,70多座汉代崖墓陆续破土而出。
  A区山头上,13座墓葬根据山体走向围着山头依次排开,众多汉墓中,5号墓格外大气,前后双室墓。墓室长12.5米,高约2米,前行数步,墓室开阔,放有两个石棺。其中一个石棺外,刻有神鹿画像,两边还有汉阙图案;另外一个石棺则刻有仙人牵着神鸟,造型飘逸,借着灯光,仙风道骨、栩栩如生,左侧朱雀展开翅膀,神气十足。
  据了解,神鹿在以往发掘的汉墓中少有发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谢林解释说,从墓室形制和出土文物来看,这座墓建于东汉中晚期,这些石刻画像充分说明当地道教文化盛行,也表达了墓主人渴望升仙的愿望。
  除了表达升仙愿望,不少墓室中还演绎了一个“剧场版”汉代生活。开凿于B区13号墓,长约18米,宽约2米,这座“独立单间”带侧室的崖墓功能齐全,进门一条排水沟,封门石两侧,有两个石像“保安”,继续往里走,设有灶台,“并且是双灶台”。灶台一侧,是刻在岩壁上的“立体画像”,底部是一片农田,田的左侧有乌龟一只、大鱼一条,天边站着农夫,顶上是两个硕大的粮仓。
  墓主人将现实生活场景搬到墓室中,也是对永生愿望的一种表达。在一些崖墓中,还建了龛形石棺,在这些如同“壁橱”一样的石棺中,藏了一些钱币,其中就有三国蜀汉时期的直百五铢钱。
  谢林告诉记者,简阳东汉崖墓群中发掘出土的以斜坡墓道的单室墓为主,也有多室墓。据他介绍,在后续的保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将清理墓中文物,对具有研究价值的雕刻进行化学保护,搬迁保护。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摄影:王红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7:0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