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36|回复: 7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28:5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自然科学评我国张铁铮专家的地震软件

 [复制链接]
我国张铁铮专家地震软件习强(四川省绵阳市)摘要:大地震不是不宣而战;也许大地震并不欺人,是欺人没有科学“长杆”, 是欺人不愿对科学“长杆”买单或买单不准。  
    关键词:薄膜 攻陷 磁暴 一、科学奇案
2002年美国有一本畅销小说叫《攻陷赌场》,后又拍成电影叫《决胜21点》,是根据麻省理工学院马恺文等一批数学天才学生,把赢牌几率的算数运用于赌场的真实经历写成和改编的。这里把小说、电影中马恺文等学院派赌神称为“玩家”,把赌场的老板称为“庄家”,以此联系大地震,那么希望攻陷大地震预测者就类似“玩家”,而与人类捉迷藏的大地震发生本身就类似“庄家”。
攻陷大地震的算数又是什么呢?如果把产生大地震的地质板块裂缝看成类似窗帘轨,把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质板块裂缝积累起来的能量和压力形成的“岩浆幕”, 其中板块裂缝两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接触点在岩浆幕形成的一层“薄膜”,看成类似陶瓷绝缘材料超导体中的“空穴载流子”薄膜,如果能阻止电流的损耗,那么这层岩浆幕超导体“薄膜”就类似板块裂缝“窗帘轨”挂着的“窗帘布”。这张巨大的超导薄膜“窗帘布”在板块裂缝下“飘荡”,可以倾斜至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如果把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看成是大地震发生的“庄家”,那么在板块裂缝带和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发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都操在“庄家”手里的。因为这里的“算牌”是,如果把岩浆幕超导“薄膜”在电磁场现象和磁暴现象等作用下,产生类似回旋加速器的机制与发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联系,那么把大地震的结构信息原理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交换信息原理对应,这也许就是膺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原理。   
一是回旋加速器有电子回旋加速器和质子回旋加速器等类的几率之分。二是回旋加速器中粒子的碰撞,还有是发生在“薄膜” 岩浆幕的上、中、下以及左、右等位置的不同几率之分。三是大地震发生,把这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破坏后,在原位或新的位置再产生“岩浆幕”超导薄膜的几率也还有,并且比赌场的洗牌、出牌绝对复杂。这才是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的问题之所在。
1、巨大荣誉和社会买单
科学评论类似“破案”,科学评论家也就类似“侦探”。在希望攻陷大地震预测的历程上,新中国已经成长起几代“玩家”,这些“赌神”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前仆后继已经干了30多年。然而类似曾获得巨大荣誉和社会买单的磁暴二倍法“玩家”, 在5.12大地震预报上毕竟哑声。在某些地震局类似预报错误的情况下,5.12大地震发生使近十万同胞丧生。但可歌可颂的是国家领导人震后两小时急赴震区组织救灾,十数万军人和志愿者急速前往灾区抢救生命。5.12大地震悲壮的惨剧在华夏大地发生,“地震究竟能否预测”再次引起公众和科技界关注和讨论。笔者由于在网上发表了数篇有关地震软件的评论和提出了以上“膺强子对撞机大地震模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顾问陈一文先生几次给笔者发来张铁铮磁暴二倍法预测地震的资料。他也曾经多次请笔者对他的有关中国的科技问题的评论作“评论”。 笔者是被人称为“民科”的人,看到磁暴二倍法曾获得巨大的荣誉和社会买单,还是非常羡慕。因为笔者数十年间的业余科学研究,都是靠不高的工资和养老金支持的。由此已不可能对磁暴二倍法作深入的自费调查,藉助陈一文先生的资料,作“破案”,也算尽朋友之谊。我们说磁暴二倍法曾获得巨大的荣誉和社会买单,不是指陈一文先生称“张铁铮是中国以至世界地震预测科学当之无愧的先驱者”,而是指张铁铮因“磁暴二倍法”预测地震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和重视,并且从一个业余“玩家”调到国家地震局作专业“玩家”。以后虽然离开了地震局,仍有国家大企业买单。                1)有人说在网上实在查不到张铁铮更多的情况,即使1998年20卷2期西北地震学报》发表他的论文磁暴二倍法预报唐山7.8级地震》,也查不到对他的简介。能查不到的也许是,东北人,已85高龄,体弱多病。高级工程师, 一直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在《中華文化復興宣言》签名上,他落款是“天災預報學家”。2)杂志等刊物出版买单发表的论文:[1] 张铁铮,应用磁暴预报地震的探讨,《地震战线》1971(1);[2] 张铁铮,地磁二倍法预报地震的探讨[J],地震战线,1972(7);
[3] 张铁铮,磁暴二倍法预报地震[J],自然科学争鸣,1975(2);
[4] 张铁铮,磁暴二倍法预报唐山7.8级地震[J].,西北地震学报,1998(2);[5] 张铁铮,磁暴二倍法与地震三要素预测,特大自然灾害预测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香山科学会议第13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2。3)周恩来总理接见张铁铮多次说当年周恩来总理接见他,并对地震预测做出相关的指示。据陈一文具体讲,是张铁铮推算出1970年1月4日有可能发生一次大地震,并向当时的中央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前身〕做了汇报。结果于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了Ms7.7级地震。推算的日期比预测日期仅提前了半天。 这次预测使张铁铮成为中国和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一种能够可靠预测地震发震时间科学方法并获得科学实践验证的人。但是,由于未能预测出云南通海Ms7.7地震的发震地点,该地震依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尽管如此,1970年1月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张铁铮,听取了张铁铮的汇报,对张铁铮预测地震发震时间的成功予以肯定,并指示要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这使张铁铮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的一位因为地震预测获得成功而受到国家总理接见的地震预测工作者。 按照周总理“从业余队伍中找更可靠,更实事求是的人”的指示精神,张铁铮成为中国第一位因成功地震预测成就从其它战线调入国家地震专业部门的人〔1970年〕。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俄媒称特朗普将试图遏制中国:亚太局势面临升温 评张宝盈震源非“板块断裂说”地震软件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29:2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4)人大委员长和六位副总理听汇报1976年8月初,张铁铮又被专程邀请到北京,向当时的人大委员长和六位副总理汇报他的地震预报工作的情况。据陈一文具体讲,是张铁铮根据1974年8月20日“起倍磁暴”和1974年11月12日“被倍磁暴”, 采用“磁暴二倍法”和区域性地磁场异常研究等方法,预计1975年2月4日在河北和吉林之间将发生较大地震,并在震前半个月〔1975年1月中旬〕向地震部门做了口头预测∶2月上旬可能在渤海湾北部发生大震。结果,1975年2月4日在辽宁海城发生了Ms7.3级地震。在有限资料的基础上,张铁铮对海城地震“三要素”的预测相当成功。 又在震前1976年6月,向天津市地震局地磁组X女士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三要素”口头进行了相当准确预测:1976年7月28日在天津周围120公里有大地震。天津市地震局听取预测意见的X女士说不可能。张铁铮指出滦县安各庄水出现异常,X女士则说是海城地震后效。张铁铮解释是地震前兆,都未能引起地震局重视。1976年7月28日临震前,张铁铮又向大港油田领导做了预报,很多人都知道要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Ms7.8地震发生后,张铁铮震前相当准确预测唐山地震的情况被报告到中央。1976年8月4日张铁铮被紧急召集到北京向中央政府当时的人大委员长和六位副总理汇报其地震预测工作情况。1976年8月7日,张铁铮再次向中央领导提出一项预测∶1976年8月12日±2天,华北地区有Ms6.5~7级或更大的地震。这次预测基本成功,1976年8月9日唐山地区发生6.2级地震。5)国有企业买单支持在地震预测领域中不断探索取得更大成就的情况下,张铁铮于1973年6月被调出国家地震专业部门回到大港油田。从此,在大港油田领导的支持下,在只能获得有限地磁台站监测资料的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张铁铮三十年来坚持其地震预测研究。2张铁铮淡出陈一文讲,张铁铮2002年已经八十多岁,依靠微薄的养老金生活。他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2002年已经数次犯病。2002年8月22日给陈一文的信中写道∶“我近期生了一次病,很危险,差点离开人世,现在逐步恢复,但体重减轻5公斤。”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工作,总结其一生的经验,希望能够为中国和世界多震地区的人民所用。张铁铮三十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尽管获得不少人及其所在单位不同形式的支持,但基本上是以他本人为主,依靠自己微薄的养老金进行的。近三十年来的研究工作中,他非常遗憾地未能得到地震专业研究部门对他应有的支持。他没有计算机,长期用算盘处理了数百万个数据,手工绘制了大量的图。1973年调离地震专业部门以后,全国地磁台站对他进行研究所需要的“零点值”数据,从此再也不提供给他,只能通过沈宗丕先生间接获得上海佘山台一个地磁台的“零点值”数据,或在专业地震部门个别人的支持下手抄部分数据资料。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铁铮采用有限地磁数据资料,手工绘制了大量“磁暴—地震”对照图、“地磁时空演变图”、“地球公转轨道图—不同纬度地磁场年度变化”〔采用矢量座标〕,继续地震预测研究工作,揭示中国版图地磁场长期“时--空”演变中反映的物理意义,同时完成了“应用地磁对地壳构造运动的研究”的重要著作。 、磁暴二倍法原理张铁铮在1966年文革开始时被调去搞地震研究,从此开始了地震预测研究。由于石油勘探中要测试地磁,因此张铁铮在工作中发现地磁和地震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在这些发现中,他运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1、地震与磁场的归纳法1)三要素中的时间:张铁铮1971年对北京白家疃地磁台1966 年至1970 年止的磁暴资料与同期的地震资料对照,地磁最大幅度与地震发震时间对比发现∶共168 个磁暴中,与地震同时发生的有90 个,占总数的53.7%;震前一天出现的21 个,占12.4%;震后一天出现的16 个,占9.5%。也就是说有127 个磁暴,占总数76%,是在地震发生的同时或前后一天内出现的。没有发生地震的磁暴41 个,占24.4%。在磁暴发生的同时或前后一天内出现的地震,包括国外6 级以上地震51 个,国内华北地区4 级以上地震15 个,国内其它地区4.5 级以上地震44 个,国内国外同时发生了地震17 个。上面的统计分析表明,磁暴的出现与地震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对 1966 年3 月8 日邢台地震,张铁铮发现在震前3 至4 天中地磁场垂直分量出现大幅度的异常变化,等等。2)三要素中的地点:张铁铮在“地磁二倍法”预测成功云南通海地震发震时间基础上,于1970年2月进一步发现∶地震发生前离震中位置不同距离的台站地磁变化有不同的反映,提出利用这种变化来确定震中位置。即采用两个磁暴强度〔垂直Z 分量〕乘积开平方绘制了等磁值线平面图,从图中显示出震中位置在地磁强度最大的台站附近。即用监测垂直磁场强度的方法完全可以预测地震。1970年2月,张铁铮利用1968年6月11日和1969年4月13日2个磁暴组合,推算出1970年2月13日将发生地震。根据天津、北京、红山台的地磁异常数据,以及长春、上海和武昌台没有明显异常的数据,计算了2个磁暴Z分量的异常值的乘积开方值,绘制出确定震中位置的地磁异常等值线图。据此,预测1970年2月13日在天津以东的渤海地区将发生地震。结果,1970年2月12日渤海发生了Ms4.6〔ML5.2〕级地震。3)地震预报公式:张铁铮1975年对已经发生过的有对应关系的磁暴和地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某些两个先后发生磁暴的时间T1 和T2,其间隔的天数延长一倍,加上T1 的日期,与它们所对应的地震发生日期MT 相近。即公式∶MT = T1 + 2 (T2 – T1) 。 式中为MT 为推算出的地震发震时间,T1 为第一个磁暴最大活动程度的时间,T2 为第二个磁暴最大活动程度的时间。又,T1叫起倍磁暴时间,T2叫被倍磁暴时间。这种预测地震的方法就叫磁暴二倍法下面是演绎法。2、张铁铮1975年时的地震软件解释张铁铮1975年在《自然科学争鸣》杂志上说:由于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的活动发射出高能量的电磁波与粒子流,它们所产生的一些力作用到地球上来〔第一次磁暴〕,增添在已经受到很大压应力的地壳上,就会立即引起岩石的破裂,深部能量随着岩石裂隙向地壳内部运移,这就使周围岩石受到压力,引起压缩,出现位移。太阳上来的力越强,地壳上出现裂隙越宽,运移时间越长,能量聚积越多,发生地震的震级就越大。这种能量运移的结束,必须等到太阳上第二次力传递到地球上来〔第二次磁暴〕。这次力必须大于或等于第一次,使地壳再次受力出现新的裂隙,能量往新裂隙部位运移集中。而前次能量运移受到再次外力干扰,破坏了运移中力的平衡,使能量压缩集中到一个点上,达到极限便引起地震爆发。震中周围岩石从压缩到恢复,一往一返,一个周期正好是二倍关系。2、张铁铮1998年时的地震软件解释1)1998张铁铮在《西北地震学报》发表的论文摘要是:磁暴二倍法预报地震的依据是,应变能在运移过程中导致地壳膨胀和压缩形成一个周期,在时间上呈有二倍关系。唐山7.8级地震是我国70年代最大地震,用磁暴二倍法推出有4组磁暴能对应这次地震。每组磁暴前后都发生了地震,由于这些地震释放的剩余能量在聚积过程中,地壳发生膨胀和压缩,地磁场就受到影响形成了磁暴。因此磁暴与地震能量变化有相关性。可见,磁暴二倍法可以预报地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30:02|只看该作者
2)张在文章中提出:地磁场是地球上反映的一种物理现象,地磁变化是地球物质感应磁化形成的高磁性地壳活动的反映,磁暴是地球内部应变能变化引起地幔内部高磁性岩浆上涌向地壳侵入形成的产物,所以磁暴是地震能量的反映。第一个与唐山Ms7.8地震对应的磁暴是1972年8月10日∶由阿拉斯加湾Ms8级地震激发引起的地幔内部地应力带着似岩浆转化为应变能,通过日本海沟向西沿着我国东部裂谷运动,经过沧东断裂破碎点向地壳内部运移集中,使地壳破裂扩大。高磁性火成岩岩浆不断侵入形成的地磁正异常区是唐山Ms7.8级地震能量积累过程的反映。后面的“被倍磁暴”是1974年8月4日∶1974年7月30日兴都库什在209km深部发生一个Ms7级地震后于8月2日~4日出现的一个磁暴。由于兴都库什地震的激发,使向地壳内部运移的应变能被切断,不再向地壳内部输送,地壳开始收缩,应变能因受到挤压而向中心集中。地壳一张一缩,来往时间相等,形成一个周期,出现“二倍关系”。3、张铁铮再创多倍磁暴地震软件2000年至2001年期间张铁铮又发现了有六个Ms6.0至Ms8.1级地震均有四组或四组以上磁暴组依照“磁暴二倍法”的规律与唐山7.8级地震对应。而且2001年11月14日若羌Ms8.1级地震,有与多达十组磁暴明显与其对应。于是2001年8月张铁铮首次提出了大的地震,一般对应于多组“起倍磁暴”、“被倍磁暴”的理论。4、磁暴二倍法后继买单1 2001年4月任振球拜访张铁铮,了解到张铁铮发现唐山7.8级地震和2001年1月印度大地震震前分别有符合“磁暴二倍法”规律的4组磁暴和5组磁暴。经过计算,任振球发现这两次地震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数组磁暴发生时亦与上述引潮力共振加压〔或减压〕有明显对应关系,使他们对于地震前依照“磁暴二倍法”与地震对应的磁暴组有了新的认识。2)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王文祥,采用超低频电磁波MDCB法监测预报地震。他们开发的最新MDCB-5型地震监测仪有32个方向上的32个传感器,分别监测记录地下来自32个方向上的电磁波孕震信息。MSCB仪收到的电磁波孕震信息有两大类∶一种为32个方向上较长时间均保持较大幅度的电磁波“暴涨”信号,以及某个或某几个方向短时间出现的脉冲信号。王文祥等人对1999年11月至2002年6月的上述两类电磁波信号与该期间内地震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上述电磁波“暴涨”信息〔起倍信息〕与电磁波脉冲信号〔被倍信息〕,与地震之间亦存在与“磁暴二倍法”同样的“二倍”关系。这进一步对与地震对应的“起倍磁暴”和“被倍磁暴”的电磁波特性,也获得新的认识。5、沈宗丕后继提出“磁暴月相二倍法” 沈宗丕先生张铁铮启发,对磁暴二倍法作了进一步,说理更清晰些。1)磁暴月相二倍法原理地震软件解释:自转的地球及引潮力的周期、大小的变化,使流动的岩浆形成类似的涡流,而上冷下热的岩浆又会形成威力更大的岩浆涡流,威力巨大的岩浆涡流就会引起地震。磁暴参加的原因是,地球经常吸收太阳射来的带正电的质子,因此地球一定带着正电,那么带正电的岩浆在旋转时必然会产生磁场,这就必然也会引起地球上的磁异常,即发生磁暴,因此通过对异常磁场的监测,就能准确预报由岩浆涡流引起的地震。其次,地球内部带着正电,越靠近中心带电量越大,这类似金属棒两端的温差电现象形成的电位差,自由电子将从高温端扩散到低温端,从而使金属棒内高温端带正电,低温端带负电。这可以看出,岩浆旋泉产生磁场是必然的,而且岩浆地震和磁暴是同时发生的。由此看,地球磁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太阳爆发时发射出来的大量质子到达地球引起的磁异常;另一种是带正电的地下岩浆形成涡流时产生的磁异常。由太阳爆发引起的磁暴必然是全球性的磁暴,由地下岩浆涡流引起的磁暴必然是局部性的磁暴,并且由地下岩浆涡流引起的磁暴会表现出涡流中心磁场最强,离涡流中心越远磁场越弱的明显特征。所以,只要对全球进行磁场监测,结合对太阳黑子活动的监测,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磁暴是由太阳爆发引起的,还是由地下岩浆涡流引起的,并根据磁场强弱的变化,很容易就能找到岩浆涡流的中心,达到预测地震的目的。而且由于 万有摩擦力(引潮力)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地球和月亮又是有规律地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着,使得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是有规律地重复着,也就是说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引潮力)的大小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是有规律地重复着,这就使得磁暴和地震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地重复着,因此两次磁暴(地震)发生后,再经过这两次磁暴(地震)时间差那么长的时间后,又会发生新的地震(磁暴)。2)什么是磁暴?磁暴是由于太阳上的黑子群或耀斑等所发生的强大的电磁幅射或微粒幅射引起了全球性的磁扰动。这种扰动在水平分量上规定的K 指数达到5 就定为磁暴。其次,太阳上的物质在行星对它产生的万有摩擦力(引潮力)的带动下,会以赤道为中心,朝太阳自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赤道两边会形成涡流,这种涡流和地球上的台风一样,下面的物质会边旋转边上升。由于下面的物质温度高,上升到太阳表面时会发生爆发,这种爆发会把质子扩散在太空中,当这些大量喷发出来的带正电的质子到达地球时,就会引起地球上的磁异常,这种较强的磁异常就是磁暴。3)磁暴与地震演绎法。沈宗丕认为,岩浆地震不能归为构造地震。一般把地震分为五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水库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地震。磁暴月相二倍法属于“岩浆地震”,而造成大灾难的大地震都是岩浆地震。如果是有磁暴没地震,说明磁暴是由太阳爆发引起的,所以磁暴与地震无关。如果是有地震没磁暴,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样的地震并不是岩浆地震,也许就是现在认为的构造地震,所以没有磁暴;另一种可能是岩浆涡流产生的磁暴没有被监测到。、磁暴二倍法512后说遗憾  
“磁暴二倍法”预测地震得到30多年的发展,如果说理论上是正确的和完善的,那么还是好懂的。所以我国掌握磁暴应变观测仪器者,至少应能推算出512大地震发生的时间而作出预报,但遗憾没有经受起考验。那么是否“磁暴二倍法”不是在理论上做文章,而是要在磁暴应变观测仪器上做文章呢?除了王文祥等人开发有最新MDCB-5型地震监测仪的报道外,这恰恰是“磁暴二倍法”的欠缺。
1、仪器问题讨论
1)在“磁暴二倍法”创立和成熟的年代,即使有仪器,也不一定很成功。但至少可以减少理论上“蒙”的感觉。因为有人说,地震预测,三要素即使是唯一的,也有很大的范围。例如以“月”的间隔范围预测大地震,如果一年之内要发生大地震,让很多人来“蒙”,至少有十二分之一的人能“蒙”上;这十二分之一的人是否就是大地震的预测专家?所以如果当初张铁铮拿着仪器去见总理,不但说明理论硬度很高,而且也许可以让大家在不断推进仪器性能上下功夫。仪器准了,多了,也能推进“磁暴二倍法”预测地震逐步逼近震源,最终能够像预报海城地震一样,拯救512大地震中数万人的生命。
4# 金佛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30:39|只看该作者
2)这可以从另外角度的仪器类比来说明。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有人讲,光仪器原因的问题也多。如预测时间不准──512大地震前,有40个地震钻孔应变观测YRY型仪器台在工作,最接近汶川的是姑咱台。512大地震发生是20085月,但仪器在20074月中旬后就记录到异常,然而这并不表明就要发生地震,也不知道何时发生地震。即在20072月前的固体潮记录还很光滑,到20074月中旬后固体潮记录上就不断出现“压性脉冲”。
仪器好也不行。如YRY型仪器有4个分量,比观测对象平面应变3分量多一路数据。这只是“自检”功能好。因为如果应变数据满足自检方程,也只是可确定仪器探头记录的是地层的真实应变变化。这类似磁暴观测仪器探头,记录的是地磁暴的真实应变变化一样。
3)仪器还要多。因为如何确定发生地震呢?这需要多台仪器的数据,才能圈出震源体的范围,也才能帮助分析预报人员肯定异常,即还需要一次“自检”是否是异常(磁暴),以及才能预估未来地震的震级,并实施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磁暴二倍法”也许也需要这种办法──如果抓到磁暴资料是牛是马无法“自检。“蒙”就可能是抓到资料当“马”骑了。
4)仪器记录要连续性。这可不是一句话。地震科学是依靠测震仪记录不连续的地震事件来认识地球、地壳运动和地震本身的。即仪器方法预测地震前兆,需要记录观测量的连续变化过程。在磁暴二倍法创立年代,计算机都用纸带。不连续的地震事件是靠连续的“纸带”来反映,类似钻孔应变观测仪器,是一个小时换一卷纸带。如果类似512的大地震,在川西北地区至多也要30年到70年发生一次,那需要多少纸带?需要多少人工每隔一小时不间断地要从深井中拿出纸带,又要放入纸带?这让当地震局长容易吗?这“磁暴二倍法”知道吗?
5)仪器偏差处理不易。例如GPS型仪器观测振幅和理论振幅之比,有各台站仪器观测到的固体潮潮汐因子与理论值偏差很大的情况。但观测结果与理论间的巨大偏差,这还只说明理论认识存在重大缺陷。例如,这中间类似现有固体潮理论(类似磁暴二倍法),没有考虑实际地层中存在断层,而断层和地震间又有密切的关系。当然现在有了“磁卡”、“软盘”之类的观测技术了,可以不需要靠连续的“纸带”来反映。但这类GPS观测技术;在测震和GPS观测手段间仍存在频率盲区,仍需引入钻孔应变观测。因为钻孔应变则直接观测地层的应变张量,其灵敏度高;同时钻孔应变观测量的张量性质,使得单点观测就能感应到附近断层的存在,而且类似地磁、地电、地动、地温、地声、地水等等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同时同机同址挖掘利用。所以依靠测震、GPS和钻孔应变三种观测技术的协同,现在地球科学家也能够在数十赫兹至数十年的全频段观测地球、地壳运动和地震。但研究地震的孕育和地壳运动,GPS观测的地面位移向量数据仍必须换算为地面应变。
2、观测振幅和理论振幅之间的争辩
1)随着钻孔应变观测技术,GPS大地测量技术等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空仪器类似电磁卫星等新观测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磁暴二倍法”地震预报的成功率肯定会不断地提高。特别是有人说,邢台、海城、唐山地震后,“磁暴二倍法”随着众多科技人员参与前兆观测方法的探索,30年间,各种前兆方法都实现了从模拟向数字、人工向自动和遥测的转变,但也要看到仍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未很好解决。比如雷击、停电、仪器故障等,造成前兆数据中断,以致许多分析预报人员,对多数前兆方法提供的观测资料的评价是“不可靠”。难道这对“磁暴二倍法”因不连续数据,不会大打折扣?
2)这还不是批评。尖锐的是创立者已不在世,即使是权威人物,也会受到质疑。例如对李四光主张的直接观测地应力变化的预测地震理论,有人就说,从提出人李四光开始,对地下的科学问题“信马由缰”──粗线条地胡乱联系和以经验为主,忽视机理研究;而且在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的,都听说过“大构造胡说八道、小构造小打小闹”这句俏皮话。所以用地应力来预报地震,在原理上虽然很直接,但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很大程度上仍然沦为一种“地震预测术“。李四光先生都如此之遭“攻击”,磁暴二倍法难道不会遭人批评?3)有人还举例支持这类“攻击”,说根据蒋靖祥2004年提供的新疆地区观测的例子,地应力异常后,能对应的发震时间从11天到10个月不等,震中可以远到七百公里开外──乌鲁木齐的台站能够“反映”若羌的前兆;而且震级更无规律,说明地应力的测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报地震的要求。磁暴二倍法难道没有这种情况?4)有人还“攻击”远在美国任教于赖斯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钮凤林,说是沾了这次四川大地震的光,才发表的论文。理由是,李四光认为地震是地应力变化造成的,必须对地应力进行观测,才有可能对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频度和强度作出科学的判断。李四光也同技术人员讨论钻孔应力、应变测量仪器总体技术方案,采用何种传感技术,探头安装等技术细节,并在广东新丰江和邢台尧山建立了第一批地应力观测站,开展了以地震预报为目标的钻孔应力应变连续观测。但即使李四光的地应力观测地震预报思路是正确的、超前的,而且30多年后美国的“板块边界观测计划”中也大量采用了钻孔应力应变观测技术,然而即使在美国,这种实验技术也只能是在《Nature》上发表论文──钮凤林等人在2005年11月到2006年1月进行的实验,其两年前的数据,现在能够发表,也许是沾四川大地震的光。因为他们当时是在井深1000米的地方放一个仪器模拟地震波,然后在地面记录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同时他们记录了地下应力的变化,这样就得到了应力和地震波速度的关系,证明有可能通过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求得地震波的变化。观测过程中遇到两次异常的速度变化,他们认为其中一次可以对应到10小时之后的3级地震,另一次可以对应到2.5小时之后的1级地震。那么,这样的对应关系是不是意味着地震预报取得重要进展呢?显然不是。我们国内地震方面的杂志,这类文章多如牛毛,每篇文章都可以给出这样的例子,说明震前测到的某项指标对应的是事后的某次地震。地震之后找出的对应关系,在下一次地震来临的时候,基本经不起检验。磁暴二倍法难道没有这种情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31:50|只看该作者
5)有人还说,钮凤林等人的文章也承认,在他们试验的时间段,圣安德烈斯断层在那口井附近发生几十次地震,但只有两次能够反映在他们测到的数据上,而且是小地震(1级地震)有反应,大一点的一次地震(2.6级)没有观测到。地应力的直接测量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而由地震波速度来得到地应力大小,这是一种间接换算的方法。所以即使在《自然》杂志发表这类文章,也只是一篇很常规的学术文章,还不说把应力变化准确对应到地震预报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取得的进展十分有限。磁暴二倍法难道不是这种情况?5张铁铮的自我反驳 张铁铮在有些反驳中也出现自我反驳。例如他讲有人指责,地磁场的变化都是由外源磁场感应作用引起的,既然如此,那么由日照、黑子、耀斑等引起的地磁场变化,就应该在大区域范围内出现同步现象。实际并不如此。有时在同一时间里,不同地区的地磁场强度一个长期上升,一个长期下降,如1966年至1972 年的武昌台和北京台。有时,一些台则出现翘翘板活动形式的呼应关系,如吉林长春和新疆喀什,一个上升另一个则下降;当上升的开始下降,另一个则变下降为上升。有人说这是地区相隔远造成的差异。但是,有的台站距离不远,如北京、宝坻、巨鹿等台。有时出现的变化是同步的,有时却不同步。例如1969 年7 月渤海Ms7.4 级地震前,宝坻台和巨鹿台出现同步负异常;1975 年2 月海城Ms7.3 地震前,北京、宝坻台出现正异常,而巨鹿台出现负异常。这种变化很难用台址的岩性来解释,除非是构造运动引起的,否则不可能产生突变。这也说明有些磁异常并不是太阳爆发引起的,是由地球内部引起的。6磁暴二倍法后继者优缺点有人说,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张铁铮预测地震“三要素”的“磁暴二倍法”和“应用地磁对地壳构造运动的研究” 及其成就,应当尽快做出科学评价。实际磁暴二倍法后继者──提出“磁暴月相二倍法”沈宗丕先生,已经做了个客观的评价。他说优点是:(1)可以准确地预测强地震发生的“可能”时间。(2)对震级的判断“有一定”的准确性。( 3)对发震地也能作出“大体”的估计。缺陷是:(1)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距离和位置的不同,使得在某时刻磁暴和地震容易发生,在某时刻磁暴和地震不易发生。容易发生不等于一定发生,所以用“磁暴二倍法”和“磁暴月相二倍法”预测地震都会出现“虚报”的情况;(2)不易发生不等于不发生,所以用这两种方法预测地震,都会出现“漏报”的情况。(3)无法判定地震在某一小段“时间”内是一定发生还是一定不发生。(4)无法准确确定地震发生的“地点”。(5)对“震级”的判断也很难做到准确。磁暴二倍法预测地震有如上缺点,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沈宗丕说,不,可以再通过其它方法确定地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其次,以磁暴二倍法等为线索,可进行进一步研究,总结出地震容易发生的时间,这对以后大地震的发生时间必然会预测的更准。四、攻地震1、我们赞同沈宗丕先生的说法:“以磁暴二倍法等为线索,可进行进一步研究”。地震,正应如此。我们提出的“膺强子对撞机假说”能产生大地震的原理,起源对科学“长杆”的研究。所谓科学“长杆”,是联系大地震不是不宣而战;也许大地震并不欺人,是欺人没有科学“长杆”, 是欺人不愿对科学“长杆”买单或买单不准──而科学“长杆”指,目前地球村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为四极:分子以外、原子核以外、夸克以外、超弦以外。联系实际,类似对应分子以外范围的,如古代科技或国学自然,牛顿力学涉及的四维时空。类似对应原子核以外范围的,如地质学术或一般大学生知道的高科技──如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原子、分子等活动。类似对应夸克以外范围的,如层子模型及其哲学、夸克以及一般大众不知名的强子类型。类似对应超弦以外范围的,如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及磁单极子、引力子──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时空撕裂” 一类的核魂自然。“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大地震原理,是把“板块断裂说”和“电磁现象说”等地震软件包容起来作类似夸克以外、超弦以外长杆”的推进。
2、  回答“不敢苟同”之声
1)有些网友对“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不敢苟同,一是说没有看到具体内容,图像不清楚。二是说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高度精密复杂的机器,大自然中绝不会有这样的机器,自然现象也不会遵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机理,所以其基本思路是有问题的。如果认为地震的成因是自然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导致的,就应该找出相应的现象来举证说明,但是却没有看到。
图像不清楚。这也说得对。就是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百分九十的中国人也不清楚,何说“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现在我们来简介这种图像。大型强子对撞机类似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轨道类似长跑运动操场的轨道,也即类似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轨道的水平平面的剖面图。“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与此水平平面的剖面图不同,是因为它类似这种图的沿垂线放置的剖面图。即如我们前面开头说的类似板块裂缝“窗帘轨”挂着的“窗帘布”。 如果这张巨大的超导薄膜“窗帘布”,由于岩浆的运动、外电磁场、引力潮等的作用,在板块裂缝下“飘荡”,就可以倾斜至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这与人工制造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静止不动的,也不同。
2)说“不敢苟同”者还指,试图把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融合起来,想法固然不错,其实是不可能的──要么板块断裂说是对的,那么电磁成因就是错的;要么电磁成因说是对的,那么板块断裂说就是错的。二者是不可能调和的。只有在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电磁能量的释放,使地壳产生激烈运动,地壳的运动又会导致电磁能量的再次积累,产生余震。当然这也只是导致电磁能量积累的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然而在这时,也只有在这时,地壳运动和电磁能量的积累才互为因果。但电磁能量仍是因,板块断裂仍是果。
我们说,电磁现象和板块断裂两种现象都存在,这是无疑的,但谁是原因,谁是结果?差距不在岩层破裂只在大地震时才出现,微小地震没出现或不显著。不敢苟同”者却分不清“板块断裂”和“岩层破裂”, 谁是原因,谁是结果?差距正在这里。我们说板块断裂”在先,如沿龙门山脉的板块断裂带,本身就存在,是大地震产生的原因之一;512大地震的发生,使北川县等地面的“岩层破裂”,只是结果,这怎么有错误呢?难道电磁成因说主张大地震是“时间倒流”──北川县等地面的“岩层破裂”,引起512大地震,再引起沿龙门山脉的板块断裂带的吗?有人说,要想推翻或修改地震“板块断裂说”已经确立的科学事实,首先必须要有大量相反的证据。而地震“电磁成因说”新理论或程序,要想被公认为比旧的“板块断裂说”更好或者要取代旧的“板块断裂说”,就必须带来更高的标准。比如,它不仅必须要符合此前已知的结论,而且要能解释上述它需要的“时间倒流”中的那些证据或难点。如果“岩层破裂”是一种新的方法论,那么这种新方法一定要能解决老方法板块断裂说”中“时间不是倒流”的难以克服的问题。正是从这里出发,“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把“板块断裂说”看成是“地震窗帘轨”、地震“薄膜”窗帘布。而再把这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上的类似回旋加速器的轨道,交给“电磁成因说”来部分处理。
6# 青城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32:21|只看该作者
3)例如“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类似长跑运动操场的轨道,要把质子一类的高能粒子留住,要让高能粒子在回旋轨道中运动,就需要强大的磁场,才有对高能粒子的约束力,也才能减轻巨大能量积聚对板块断裂带周围脆弱的岩层的应力。这正是“电磁成因说”的用武之地之一,而板块断裂说”却不能解答巨大能量的积聚,跟板块断裂带周围脆弱的岩层的应力矛盾的处理。其次,要有强大的磁场,就需要强大的电场,这正是“电磁成因说”的用武之地之二。但有了强大的磁场和强大的电场还不行,还需要超导薄膜一类电阻、磁阻很小的轨道材料,这又是板块断裂说”才能提供的,而电磁成因说”也不能解答这类问题。但据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发现即使在室温下,陶瓷绝缘体也可以显示超导的性能。因为他们在这种陶瓷绝缘体里加入了可以改变电子结构和特性的物质,在电的作用下,可以使陶瓷绝缘体成为电磁导体。当科学家把载流子通入磁绝缘体时,它们便神秘地开始显示超导性。于是,研究人员通过比对氧化铜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和陶瓷绝缘体的电子结构,发现了“空穴载流子”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空穴载流子”在氧化铜的表面形成一个薄膜,薄膜阻止了电流的损耗,而这个薄膜就成为超导体特别重要的地方。
也许有人会问,在板块裂缝积累起来的能量和压力形成的“岩浆幕”中,是高温,何来超导作用?这里超导问题的转向是,剑桥科学家阐述的是需要“薄膜”和“空穴载流子”,平息的正是温度之争。这与三旋超导理论需要方形晶格面是一致的。陶瓷超导“薄膜”是用喷射来解决的,问题较多,运载电流也有限。大地震板块裂缝“岩浆幕”和板块裂缝两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接触点,提供的“薄膜”,是天然选择形成的。这里不管是类似氧化铜材料还是陶瓷绝缘体材料,以及必须加入的特殊物质,只要能实现超导体的功能,几率也都能天然选择提供──这类似人择原理而存在“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择说”原理。
4)无论地震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还是核裂变、核聚变、地磁暴、地闪电等等地震成因说,都不能解答在一个“点”震源体上,大地震发生所需要的巨大能量,所以才需要科学“长杆” 作类似夸克以外、超弦以外的推进。这是我们在中国本土已经研究了40多年的三旋理论干的工作,早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40多年后这些都已是公认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例如,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高能物理未来合作研讨会上,李政道报告说,夸克-胶子等离子是一种超炽热、极致密的东西,这种混合物的温度比太阳核心还要炽热10万倍以上,这是宇宙大爆炸时才有的产物。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里就有这种微缩版的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虽不存在产生微型黑洞吞没地球的危险,但就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微小黑洞,或者会生成一种名为陌生物的粒子──这些奇怪的粒子会将存在于普通原子中的核子变成奇怪的物质──也还是无风不起浪。所以把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融合起来,是“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轻而易举的事情。也许大型强子对撞机所需要的约束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正是大地震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在的地质板块裂缝的地磁爆所为,并才缓解了板块裂缝岩石应力的脆弱;而类似地球板块裂缝的压力,积聚的放射性粒子物质,地磁爆原理等,可能引导到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产生,也是事实一样──因为大型强子对撞机和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所能达到的能量级别,是从前任何人造科技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情况,地球外的星体有预演,如宇宙射线就是证明。虽说地面上大自然的宇宙射线碰撞,已经导演了多次碰撞,相当于每天大约100万次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地球也依然存在,可知地面下如有自然膺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即使产生一些类似的小黑洞会立刻分裂,没时间将外部的物质吸进去;或者碰撞产生的热量也使小黑洞不可能形成,而没有发生数万次大地震,也没有让我们的地球毁掉,但这也只说明类似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形成的大地震,还处在一个没有毁掉地球危险的范围内。
5)至于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一种人工制造的高度精密复杂的机器,大自然中绝不会有这样的机器,那是“无知”: 大自然能在地面物质运动中制造出我们“人”,还不能在地下物质运动中制造出更简单的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吗?所以大自然在沿龙门山脉的板块断裂带制造出512大地震的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是轻而易举的。有人说,512大地震后,成都200年都安全,4000年都安全,这是以“板块断裂说”作后盾。但如果从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地震窗帘假说”来看,这是拿几百万成都老百姓的生命去和大地震这个“庄家”作赌博。这些地质学、地震学“玩家”能稳操胜券吗?我们可以叫他们到成都茶楼去打几圈麻将,如果这些“玩家”每次都赢,我们就认输。道理很简单,512大地震后如果成都200年都安全,4000年都安全,只是说明“地震窗帘”还没有“洗牌”飘到成都。或者“飘”到成都时,“地震窗帘”回旋轨道上的粒子“运动员”, 没有在成都“碰撞”。或者“碰撞”了,但没有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发生大爆炸。例如1966 3 8 日邢台地震,邢台地下也没有板块裂缝,但离邢台较近的沿燕山山脉的板块断裂带,挂有“地震窗帘”, 1966 3 8 日“飘”到了邢台,同时“地震窗帘”回旋轨道上的粒子“运动员”在邢台“碰撞”, 生成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发生大爆炸,8万多邢台人的生命被地震“庄家”拿走。
6)大地震产生的余震或前震,电磁成因说能解释,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地震窗帘假说”也能解释。简单地说,既然已经能把电磁成因说与板块断裂说融合起来,电磁成因说的由于电磁能量的释放,使地壳产生激烈运动、间断,地壳的运动、间断又会导致电磁能量的再次积累产生余震,能听不懂?
五、对称性与奇性判断
有人说,科学的“保守”在于它通常不会根据一个单独的证据就颠覆一项确立已久的理论,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位权威如此如此说就接受任何新的观点。40多年来我们的三旋理论就是坚持科学“保守”的元物理和元数学的标准模型的结果。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的买单,更需要本身的正确。以层子模型为例,上至国家领导人买单,最高科学集体买单,财政买单,但因自身理论缺陷仍功亏一籄。地震应吸取这个教训。也许磁暴二倍法也是这个教训。如何事先判断、警惕呢?对大地震预测探究来说,就是区别对称性与奇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32:56|只看该作者
1这里要分清两组概念:一是磁暴的结构信息和磁暴的交换信息;二是大地震预测的对称性与奇性。例如磁暴结构信息,指具体的磁暴现象实际发生的过程,以及类似磁暴探测仪器对此现象的实际记录曲线或物理量。磁暴交换信息,类似对此结构信息的人为描述或分析交流资料。大地震预测的对称性,指对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可能发生预测不是唯一的,它只能对应大地震还没有发生和没发生。大地震预测的奇性,指对地震三要素时间、震中、震级的确定是唯一的,它是地震预测对称性的破缺,是大地震的实际发生。2、以“电磁成因说”者联系5.12四川大地震的地震云说事,即使真有地震云,在北京研究和在绵阳研究也不同。在北京研究,只能是地震云的交换信息。在绵阳研究,就有可能看到地震云结构信息。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由日本传入我国。当年笔者在《中国科学》等杂志上读过这类不少文章。前日本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曾亲身经历过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创立“地震云说”,其主要明显区别的奇特云像,是类似“稻草绳子”。以后追随研究者的云像“信马由缰”,所以有人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可能是一种巧合,有待进一步考证。    我们说地震云在电磁成因说中不太重要,意思也是只能“说得过去”,不是彻底否定。但有北京研究者说,这次5·12大地震也有“地震云”,卫星云图有非常明确的信息。他举的证据是别人的2008年6月10日的气象卫星云图,有弧线形云像沿着长江跨越中国;另一张没有时间的气象卫星云图,有类似直线的“稻草绳子” 云像沿着黄河跨越中国。他说两图云像交汇,在类似汶川的地方有交点,这就是汶川会发生地震的依据。真是“信马由缰”。但这类研究者却反击,有些异常现象“板块断裂说”的解答也还是说得过去的说法,理由是:这可不是学生考试,只要答案“说得过去”就能得分。科学探索要求真,求“对”,解释要符合自然的本来面目,要发现“真理”,而不是“说得过去”就行。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搞不清,弄不懂,又怎么能做研究?
     说得好。笔者有30多年早上起来锻炼的习惯,看地震云也就是顺便。笔者本身居住在绵阳,512四川大地震后余震至今难平。也是在6月初前后一天早上起来锻炼,看见头顶有一条由南至北类似“稻草绳子”的云像,恐怖得像一条长龙跨越天际。笔者心里暗想也许就是“地震云”。但这只是说得过去,总想求证。第二早上起来锻炼就注意这件事,在锻炼快结束时,天空中有一架飞机由北至南从头顶飞过,留下一条长长的飞机的尾迹,过了好一会,这条尾迹与笔者昨天看见的“稻草绳子”的云像非常相似,只是离开它稍远的地方,也比它的印迹较小。这是笔者看到的结构信息,心里得到了判断:昨天条带状的“地震云”像喷气式飞机的尾迹,很大的可能不是“地震云”。
3、从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看,电磁现象说、“磁暴二倍法”、板块断裂说,都说得过去,但还没达到是大地震预测三要素的“奇性”科学探索求真,这些理论是在对称性上说得过去。例如把天上的天体、自然影响力,对应到地下来,即使它正确,其对应的范围有多大?只有用“对称性”才好说。这不是说得过去就行,也不是就彻底否定。而且就这类“对称性”,要逼近大地震预测三要素的“奇性”,不是专业的人,电磁现象说、“磁暴二倍法”、板块断裂说联系的,也只是交换信息。两者的中介,是类似它们要使用的探测仪器。但这些研究者会使用类似的探测仪器吗?不会测量也没关系,但能判断这些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吗?我们不会轻言“奇性”。一是我们不是专业者。二是我们没有仪器,也不会使用仪器。其次,如果把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的这张巨大的“岩浆幕”超导薄膜,看成是大地震发生的“庄家”,那么在板块裂缝带和裂缝两边上百或上千公里的地方发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都操在“庄家”手里的。因为这里的“算牌”是,如果把岩浆幕超导“薄膜”在电磁场现象和磁暴现象等作用下,产生类似回旋加速器的机制,与发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联系,那么把大地震的结构信息原理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交换信息原理对应,这也许就是膺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和余震的几率原理。这类几率科学探索求真,是需要专业团队的。
4、攻陷地震对社会买单的策略相应来说,是对玩家有利,对玩家应该下大赌注。当玩家判断赢的机会大增时,就下大注。赢的机会不大时就下小注。这样赢的时候就会赢很多,输的时候输很少,长期来说就会战胜“庄家”。但对“玩家” 买单来说,现今时代,科研不是个人单打斗。张铁铮的磁暴二倍法淡出,陈一文讲,与基本上是以他本人为主,依靠自己微薄的收入进行研究,缺乏团队作战也有关。
六、怎么办?
如果想当决胜大地震的玩家,那么麻省理工的天才赌神马恺文攻陷赌场的经验真还有启示。我们来梳理这类决胜大地震的团队策略。
1、这类程序必经是:
1)启蒙。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会给出的答案是:精于此道的“玩家”不多。学院派赌神的兴起──21点兴趣爱好小组的出现,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固有短期独立活动计划,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写出研究论文和取得资格考试。1979年的1月,一门特别的专业课题小组诞生──如果你必须赌,怎样才能赢?这是供那些对“21点”有兴趣的学生切磋算牌的技巧。为期4周的课程完结之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希望将在课堂上研究出来的算牌技术“小试牛刀”,乘着旅游大巴来到大西洋城碰运气,谁知道初战就输了个精光
2)再接再厉。此后只有两个成员戴夫和马恺文继续坚持,小组成员部分在5月毕业,相继离校。他们希望一年后,能够在新学期开始重新组队,吸引更多的新学员参加。于是,在仅剩的两名成员的努力下,该兴趣小组在同年的11月份,发展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197911月,新泽西州娱乐场所管理委员会宣布,大西洋城禁止“算牌者”进入赌场的做法是“非法行为”,这让“21点”小组的成员们兴奋不已。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小组成员再次出击大西洋城,领导者就是马恺文和戴夫。一名出资者向他们提供了 5000美元作为赌资,双方约定赚钱后五五分成。然而,大西洋城让他们再次领略了赌场的险恶,5000美元赌资很快输了个一干二净
8#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8 18:33:24|只看该作者
3)天外有天。返回学校后,戴夫退出了“21点”小组,马恺文也变得心灰意冷,对算牌技巧究竟能否在“21点”牌桌上发挥作用产生了怀疑。19805月的一天,百无聊赖的马恺文在坎布里奇市的一家中餐馆吃饭,无意中听到邻桌的几位食客在谈“21点”。发现其中一位食客对 21点”的算牌技巧非常精通,甚至说出了麻省理工学院“21 点”小组成员们不曾考虑过的一些技术。马恺文一下子兴奋起来,立即走到那位食客的餐桌前,表示希望结识对方。那位食客名叫比尔·卡普兰,是一名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MBA。卡普兰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天才,对“21点”的算牌技巧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在哈佛大学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业后,他曾推迟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而是组织了一个“21 ”小组,前往位于内华达州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一试身手,赌资则是他获得的奖学金。凭借自己研究出来的技巧,卡普兰和他的小组成员们获得了成功──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获得了高达35倍的回报。
4)选拔、培训人才。了解了卡普兰的经历后,马恺文迫不及待地邀请这位来自哈佛大学的天才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对那里的“21点”小组进行指导。而卡普兰也愿意“重操旧业”,重新组织并训练出一个能横扫赌场的“21点”算牌小组。至此,麻省理工21点团队,正式开始大战赌场。而选择赌神的条件、办法是──测试、培训、考验:“21点”小组主要是在校园内大肆宣传,吸引数学天才加盟。不过,要成为小组成员,可不是填个什么申请表即可。每个申请者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数学测试,其中有概率、逻辑和记忆力测试。通过者将接受免费的培训。在接受了高强度的密集培训后,真正在赌场上阵之前,每位队员还要通过810轮六副牌“21点”比赛的考验。
5)团队分工合作。团队在技术和策略方面,必须结合队员个人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工。小组通过整合每个成员的优势,来寻找最成功组合和玩牌模式。小组的第二批成员团队,在经典记牌和算牌技术的基础上,又针对洗牌变化进行了研究和训练,尤其是增加了对追踪A牌的训练。先进的算牌技术可以给团队提高2%的胜率;一些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则能够把胜率总共提高4%。团队合作的好处就是,多人配合能够保证胜率。“21点”团队内分工明确,通常一队“21点”需要3个成员,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甲是算牌人,他会自始至终坐在赌桌边计算下一张牌的概率,做法是每一盘都投最低的注,其任务就是准确判断出自己所在的这张赌桌上的形势什么时候对庄家不利;丙是控局者,他根据赌桌上的形势来判断应该下多大的注,并且秘密示意伙伴该何时开赌;乙就是大玩家,他的“运气”会特别好,总是能赢,而且赢得很多。每届小组都是由社团提供赌资,所赢得的钱以三七或四六分账,10年内赚进2000万美金。马恺文说,提高3%的赢牌几率,就足以造成很大的差别。这也类似提高一个好的大地震软件3%的攻陷大地震发生的“赢牌”几率,足可以造成减少数万人死亡的很大差别一样
2、虚拟大地震预测股市等买单策略
1)张铁铮退休后,主要依靠自己微薄的养老金收入进行“磁暴二倍法”理论及预测研究。512四川大地震没能预测,张铁铮没有责任。民间参与攻陷大地震攻关,即使能遵从马萨尔攻陷赌场团队类似的策略、程序,理论研究需要钱,观察仪器需要钱,使仪器观察的人工需要钱,谁来买单大出血?政府买单可行,但政府买单要讲究效益,选拔、培训人才也是用行政办法,不是“残酷”的科学淘汰方法。怎么办?
    马恺文离开赌场后的从业方法,也提供了这道难题的方略──马恺文与人合作创办的一个虚拟运动网站,让网友将职业运动员当作股票来交易。这其实就是一个美国职业运动虚拟股市,对于每位职业球员都有自身的股价,只要成为网站的注册会员,即可获得其网站的游戏代币。股价有涨有跌,反映运动员的实力也反应他们的人气。该网络公司也在研究如何改善职业体育比赛的统计方法,比如希望重新计算职业篮球员的助攻技巧,将高难度和简单的助攻分开计分,更好地体现运动员的技术。他用这种计算方法协助波特兰开拓者篮球队在去年挑选新秀。
攻陷地震并不代表一切。冷静地看待类似的网络虚拟大地震预测股市策略,无论那是一组地震软件,还是一堆“钱”,都是与数万人的生命相连,与国家未来的科学发展相连。
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专家范立础院士透露,上海将开建国内最大的地震实验台,该实验室将落户嘉定,总投资为1亿元左右,整个实验室预计在2010年竣工。届时,桥梁等大型建筑的模型都可放置在实验台上,接受模拟地震波的检验。通过地震实验台的模拟地震,可以找出大型建筑的设计弱点,让设计师强化相应结构,为上海市和国内的大型工程加一道“抗震险”。这是天大的好事。  绵阳还有人建议,利用绵阳市是中国科技城的优势,和有近现代512四川大地震、松潘平武大地震、叠溪大地震等三大地震遗迹和实际体验的宝贵材料,以科学“长杆”为水准,以八国集团的先进科技为比较,在绵阳市创办“中国地震科技大学”,国家再把绵阳市中国科技城提升办成为“科技特区”,而与深圳经济特区类似,那么也许这也是为四川和国内,以至全世界加上了一道“抗震险”。
3)在“科技特区”或“中国地震科技大学”设置类似大地震科学“长杆”预测研究、实验机构,并以“战争”、“世界大战”观看待大地震发生,因此应以“军事”机制管理这些研究、实验机构。为此国家应再次启用上世纪五、六年代为防止战争,要造导 弹、潜艇而使用过的行之有效的钱学森-汪德昭“青苗法”──即使没毕业,也要从全国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中抽选符合该任务的“拔尖人才”或“数学天才学生”,进行以科学“长杆”为准的强化培训、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宝盈,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自然杂志,20023);
[2] 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月;
[3] 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9月;
[4] 王德奎等,嫘祖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 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5月;
[6] 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月;
[7] [美斯蒂芬·韦伯,看不见的世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俊伟译,200712月。
Email:y-tx@163.com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8 04:15,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