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69|回复: 1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骥 发表于: 2009-4-22 09:44:3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川菜·中餐[成都方言]竹笋鸡和芋儿兔

 [复制链接]
  金梅属鸡,妹儿陈蓉属兔。两姊妹生就命相相克:属鸡的爱吃兔,属兔的爱吃鸡。
  俗话说得好,喜欢吃就喜欢做。为了展示灶头功夫,两个好吃嘴儿便悄悄梭到烹饪大师黄永莲那儿去偷经学艺。一个一三五下午上课,一个二四六黑了家听讲。都很专心、都很用功。当姐的操刀剐鲜兔,当妹的宰杀鸡蝈蝈,不嫌脏的不怕累。学习下来还把老师维得好。不久,厨艺看长──姐姐烧的兔,味道可说是“安逸惨了”;妹妹烧的鸡,也喊“不摆了”!
  耳闻他人称道,二人乐滋滋。心有灵犀一点通,就其“半壶水”,冒出大胆计划:“何不趁势舞弄瓢勺,开个‘苍蝇儿馆子’来耍喃?”一来,作为内部伙食团可随吃二分,既抚了自己的嘴巴又勾兑了朋友三四;二来,吹糠见米,卖两个算两个,肥水不流外人田,摊摊儿虽小也算是在给自家节约。唱点高调:二天资格来了电,肯定要将成都美食发扬光大。
  锅儿匠有了用武之地,打帮帮锤的当然也架势在侧边喊“抽起”!接下来,亲戚老表对来画儿(找钱)之举自然也莽起式拍巴巴掌。英雄所见略同,喊不倒的劝不倒:
  激动的姐姐很快就在大石南路找了铺面,跳颤的妹妹二话没说就闷起脑壳搞装修;老姐子揽了消防、卫生等手续,妹就到工商局、税务局办PASS(执照)。可说是紧锣密鼓、配合默契,无丁点儿子过场。自觉革命的结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钱喃?也不见外,二一添作五,各出一半没啥啷嚷头!
  说来笑人,生意夺开之前姐妹俩还在认真地探讨经营方面的问题,打叠停当了,却因几句话不对“鸡”和“兔”就打起了顶张──推窗亮槅地说:矛盾的焦点固然是卖鸡还是卖兔儿。姐姐豪不隐晦自己的最爱,执意要推“芋儿烧兔”,理由是味道巴适;妹妹却觉得“竹笋烧鸡”来势,更不消说自己也喜欢,估倒要卖。一个喊听她的,一个牛起三股筋,都是犟拐拐,谁都不下矮桩(主动让步)。没得法,只好断会不打伙,撤漂下来不欢而散。即将店堂一分为二,自家重新磲灶,各自张罗;门,憋倒弄来一个朝东,一个门朝西。各操各的心,不在话下。买主些当然也投奇所好:喜欢吃鸡的奔左边──朝妹儿那儿走;喜欢吃兔儿的跨右边──朝姐那儿拱。这头点杀鸡,那头就喊点杀兔。招呼应酬比声音大,经营管理拼道横。挽起袖子,哪个都不虚(火)哪个。
  也怪,两个扯倒跘倒的居然还耍耍搭搭把生意养起走了。真可谓:膏药一张,各人炼法不同。
  这叫打堆堆仗。商家之大忌就是怕没人腾倒闹。铺面一字铺开、馆子牵成串串,相互间扣手照应生意才好做。何况这一坝都是冷锅小灶,总要拿给别人挑。此般劲仗比倒操,买主些不扑起扑起的来才怪了呢?
  话又说回来,一家扯成两家整还是有点子麻烦:鸡馆子头要想吃“芋儿烧兔”,便要足曳倒隔壁子兔馆子头去端;吃倒兔儿又想拈“竹笋烧鸡”的,就必须喊小工跑路。穿左穿右是小事,流汤滴水烫倒了哪个,恐怕就要陪耍当了。还有,这边生意好了搞不赢,那边就谨防吃来吊起──顾客怄绉绉,老板不安然;胀慌休分儿伤面子,赔罪道歉是必然;整得个流眼抹泪、心累心跳的未必才了然?
  在这节骨眼上,还是姐姐的金光大。脑筋一动,便想起吃整(读耿)笼心肺来──“竹笋烧鸡”又不是妹儿的专利,当姐的当然可以照做不误。但是,陈蓉也不示弱,撇脱耍奸之事何人不懂,硬火不燃软刀对,反正姊妹间脑壳打烂都镶得拢,莫得啥子好“侵权”的。说穿了,妳学我的“鸡”做,我就捡妳的“兔”吃,弄毛了大家还不是一笑了之──干向倒!
  就这样,姐妹俩在卖兔、卖鸡的基础上便堂二皇之的打起了对方的招牌,私下却互派“探员”化妆成食客,深入“敌人”内部,偷工学艺──“情报”倒是有了,但随便咋个整(配料),东西都压不倒秤,味道始终没隔壁子真概。可想而知,啥子事瞟眼就会岂不成了神仙?何况捡倒人家滴点儿毛皮就冒充正宗,咋个不背时倒灶嘛?
  啭得好!结果往往是买主跑光了,老板才回过神。
  休怪她们脑壳长了“乒乓”。见证明天,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天下事久分必合。自知之明的两姊妹过后肯定就把干(隔)墙敲了,亮出堂子──你我还不赶快到此敞欢痛饮,还待何时喃?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马骥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马骥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马骥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马骥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马骥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马骥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华阳国志》中的蜀语词考释 我国古代早期巴人历史考证
2# 四姑娘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4-22 17:33:4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给马老师抽起,顶一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18:46,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