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红星 发表于: 2017-3-15 21:48: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治疗科学家发现抗寨卡病毒蛋白质 有望抑制艾滋病毒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美科学家发现抗寨卡病毒蛋白质 有望用于抑制艾滋病

  中新网南京3月15日消息,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中心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简称“系统所”)发表了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胆固醇-25-羟化酶(CH25H)及其酶促反应产物25-羟基胆固醇(25HC)对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具有明确的保护效果,并有望用于抑制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等。该成果已被国际知名期刊《免疫》(Immunity)杂志登载。
  寨卡病毒自2015年在巴西等美洲国家爆发起,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国国内也先后报道过数十例输入性寨卡病例。孕妇一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有效疗法,也没有通过临床试验的疫苗
  据参与研究的系统所李春峰博士介绍,早在2013年中美科学家就发现了25-羟基胆固醇的广谱抗病毒效果。寨卡病毒爆发后,系统所响应国家号召,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对25-羟基胆固醇抗寨卡病毒的可能性进行研究。
  胆固醇-25-羟化酶是一种干扰素刺激基因,其基因表达产物可使胆固醇被氧化而生成25-羟基胆固醇。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发现25-羟基胆固醇可以直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对包括寨卡病毒在内的多种虫媒黄病毒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研究人员利用寨卡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和恒河猴动物模型,发现25-羟基胆固醇治疗可显著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并能够有效阻止小头症的发生。
  共同参与研究的程根宏教授表示,25-羟基胆固醇为目前发现的第一个能在猴体中抑制寨卡病毒复制的小分子,也是第一个能在小鼠中防止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头症的化合物。前景可观。
  “从理论上讲,作用于人体也同样有效。下一步我们将开始进行临床试验,验证25-羟基胆固醇对人体的有效性,”程根宏说道。系统所接下来还将研究25-羟基胆固醇衍生物的抗病毒效果及寻找能更有效的能够抑制寨卡病毒感染的物质。彻底消除寨卡病毒对人类的威胁。
  此外,基于25-羟基胆固醇的广谱抗病毒效果,中美科学家已通过实验证实25-羟基胆固醇能抑制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双方还将继续开展合作,将其“应用到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中,为有效的防治病毒性传染病提供新的方案。”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赣州成江西房产限购第二城 本市居民限购1套 俏江南“黑厨房”门店仍营业 食药监介入调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7:45,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