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599|回复: 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炮筒 发表于: 2009-7-20 16:01:1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方言用字[原创]一些有歧议的词条

 [复制链接]






  

罢脚

    巴蜀语“ba4 jiao1”下底货卖剩的。有人表字罢脚,笔者认为不妥当,该坝脚铺摊。如坝子(摊铺开的地方)。坝铺(摊铺)东西下部坝脚东西垫底部分,一般指卖剩物。在以后使用中,又出现从“坝脚”的“东西最后部份”意中单抽出“坝”字表“东西最后部份”意的造词现象。比如“结坝了”,巴蜀人的意思就是指瓜果等“结到了‘东西的最后部份’”的意思。

相因

    巴蜀语“xiang1 yin1”指货便宜。有人表字相因,笔者认为不妥,该为。相:动作双方来。殷:丰厚。相殷:与别的对比这里丰厚──如买则占了便宜。

愆翻、“千翻”

    巴蜀语“qian1 fan1”指小孩好动顽皮。有人表愆翻、“千翻”等,笔者认为、“千”欠妥,该都是指小孩好动顽皮动作,牵这里,翻那里。

宝器

巴蜀语“bao3 qi4”──讥刺所指人举动的犯傻可笑是饭吃饱了撑憨了。很显然,宝器表字错误,该饱气。气:指溢出的饭气”──傻行为出自饭力,而非清醒的脑子。此外还有一词发饱,其意思与饱气差不多,也是指傻举是因为饭吃多了的缘故。



“弯酸”、“‘扌月’酸”

“酸”不妥,该“拴”。此词指故意作弄,为难人。弯:勾揽。如:弯伴──勾揽伙伴。拴:系套。“弯拴”:勾套。(以“勾套”为对方人品心态画像,是将对方置心术不正者例的。“作弄为难”是“勾套”者目的。它们前者为外壳,后者为内核。这里只说“勾套”,不说“作弄为难”,是只说现象,不揭实质的策略表述。告诉对方:板眼自已懂,放明白,收敛点)。如以“酸”入词,以为“弯酸”是:让人人格打不直的“弯”,以至(心)“酸”(受辱),这不符合社会学、心态学。道理是:人与人的勾心斗角中谁也不会──尤其不满时──向对方表示对方做法让自已“弯”了“酸”了。这种表述只能表白自已输了,让对方看出自已的孱弱可怜。“‘扌月’酸”同样该“‘扌月’拴”。两词同意。‘扌月’:字典有,电脑字库无存,由左‘扌’右‘月’组合,音‘淤’,义“弯折”,如例句;把竹条‘扌月’个扣;别整天‘扌月’在家里。

“唱转刚”

“刚”该“缸”。糯米蒸酒,酒成后缸里会有析出的酒水泡着一整大块成酒后的糯米团。用勺等触动糯米团,糯米团因漂浮酒水上,在缸内会出现晃荡转动现象,此现象俗称“转缸”。“唱”这里是“议说”──唱歌一样卖弄表达。“唱转缸”即是:旁敲侧击道人不是,围绕主体东议一句,西剌一句──把整个缸里的东西都唱转(翻说完)了。

“哦丘利”

该“屙秋痢”。痢:痢疾。此病会因腹痛屙血、脓液、粘液。旧时医学不发达,一到秋天便时疫并起,尤其痢疾。因此人们把秋天得的屙血、脓液、粘液症状叫作“屙秋痢”。生活中,人们把此现象推而广之,对解大便虐称为“屙秋痢”;对吃饭也虐称“屙秋痢”──吃下去后就会屙出秋痢来。





“上富”

该“上咐”。“上”──与“下”相对而论──在上(以“上”自居)。“咐”:以语言指派命令。“上咐”:在上(驾凌对方头上──威压姿态)告诫。例句:上咐你,再捣乱你娃下回捡尸回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炮筒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炮筒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炮筒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炮筒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炮筒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炮筒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1903年:盖洛镜头里的宜宾[组图] 翠云廊,我打马而过
2# 四姑娘山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8-13 13:13:2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本帖最后由 张世光 于 2009-8-13 18:03 编辑:

对“相因”和“上富”两个词条的看法:

相因”:李劼人先生在其名著《大波》中用的是“相应”,并加注曰:“相应即便宜。有人写作相因,恐不如相应二字尚能表出相应于钱包的意思。这是四川人至今习用的一种方言。”敝人以为,如果按照李先生的解释,从读音上亦讲得通。因为成都人在口语头,常常有变调发生。如果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阴平调,后一个字也常变作阴平调。例如:“高头”读作“高偷”,“家具”读作“家居”,等等。如此,“相应”读成了相因”也就不奇怪了。不过,现在一般人甚至媒体都从其音写作“相因”,如果写作“相应”人们反而会误解其意了。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看来就写作“相因”亦无不可。



上富”:李劼人先生在其名著《暴风雨前》和《大波》中分别有注曰:1、上服是四川哥老会的术语,即托付、嘱咐、请托等意思。2、上服一直是哥老会的黑话,就是通知的意思。从成都人的读音来看,应是“上服”而非“上富”。我们小时候,大人有时会对那些费头子(调皮娃娃)说:哎,上服了你的哈,不听吗,要挨捶(打)的哈。或者说:不听上服嗦,谨防捶你一顿哈。可见,这个“上服”,既可作动词,亦可作名词。该词在此这里还有“打招呼”甚至“警告”之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周从林 发表于: 2009-9-12 22:36:43|只看该作者
相因  xiang yin 形。便宜:只有到山里才能头到一头~牛。(克非《春沏施》)。  “相因”亦作“相应”:他绝对未提到价钱~些的话!(李劼人《大波》三)。

──

《四川方言词语汇释》·缪树晟编著·重庆出版社·1989年01月第1版·P219
4# 金佛山
 周从林 发表于: 2009-9-12 22:42:06|只看该作者
上咐 shang fu 动。警告:我~你多次了,你不听,错了自己负责。

──

《四川方言词语汇释》·缪树晟编著·重庆出版社·1989年01月第1版·P183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9:10,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