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866|回复: 11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其他《芝溪集》前言

 [复制链接]
⊙ 胡传淮
  我热爱故乡,酷爱文史,尤致力于巴蜀文化、蜀中乡邦文献的宣传、整理与研究。为了把中华文化的研究向纵深拓展,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有必要把审视的目光由其总体向各地域的乡邦文化推进。因为中华文化是由多个地域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和交融而成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华文化,就必须了解地域文化,这是起步之地。若连地域文化都不了解,又怎见得是了解了中华文化?因此,探索地域文化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史是非常重要的。
  蜀中遂宁,位于四川盆地腹部,是川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乃巴蜀第一奥区,传统文化根基殷实丰厚。仅明清两代就出了席书、吕大器和张鹏翮三位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在政界颇有影响。历史文化名人更多:有开唐代诗风的陈子昂;有宋代学者王灼;有明代著名女诗人、散曲家黄峨:有清代著名诗人、蜀中诗冠张船山:还有唐代神僧德诚、宋代高僧重显、高道刘安胜、元代学者谢端、明代诗书画家吕潜、清代语言学家李实、诗人张问安等先贤,为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为此深感自豪!
  为了学习、征集、整理与研究蜀中尤其是遂宁古代文献和历代文化名人,十余年来,我极少出远门,很少应酬,几乎没有节假日,全把精力投入到读书和写作上,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四川地方文献,我大都认真学习过。如清代《四川通志》《潼川府志》《锦里新编》《遂宁县志》《蓬溪县志》《南充县志》《射洪县志》《三台县志》《潼南县志》等数十部川中地方志,我都或购买、或抄录过:巴蜀历代诗文总集、别集,尤其是遂宁历代乡贤之诗文集,如唐代陈子昂《陈伯玉集》、德诚《拨棹歌》;宋代王灼《碧鸡漫志》《糖霜谱》《颐堂先生文集》、杨甲《棣华馆小集》、重显《颂古百则》《瀑布集》《祖英集》、刘安胜《文昌大洞仙经》;明代黄峨《杨夫人乐府词余》、吕大器《东川诗集》、吕潜《怀归草堂诗集》《守闲堂诗集》《课耕楼诗集》;清代李实《蜀语》、张鹏翮《张文端公全集》、张问陶《船山诗草》《船山诗草补遗》《船山诗草选》、张问安《亥白诗草》、张问彤《饮杜诗集》《饮杜文集》、陈慧殊《香远斋稿》、杨继端《古雪集》、张崇阶《遂宁张氏族谱》等数十部乡邦文献,我都仔细研读过,有的还复印或抄录备查。其他有关乡邦的正史、方志、野史、家谱、政书、档案、报刊、日记、回忆录、文史资料、县志资料、文物、碑记等等,也涉猎颇广。
  通过博览,使我受益良多。平时研究所得,积累所至,围绕地域文化这个中心,或论文,或随笔,不拘体裁,源源不断地写了出来。从1991年迄今12年来,我出版了专著11部(其中3部为公开出版,8部为内部刊印),编辑和主编了书籍20部,参加撰写著作5部;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韵文学刊》《收藏家》《苏州大学学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聊城大学学报》《西华大学学报》《巴蜀史志》《江海诗词》《剑南文学》《川中文学》《少年文史报》《中华读书报》《四川日报》《遂宁日报》《蓬溪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史随笔、札记、散文、诗词、小说等200余篇。在研究清代著名诗人张船山及其家族诗人方面,用力尤多,编著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执行副主编)、《船山诗草全注》(副主编)、《张问安诗选》《张鹏翮诗选》等。我的研究成果还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和高度评价,专著多次荣获遂宁市哲学社会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被遂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推选为副会长,被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张船山研究会聘为学术顾问。在寂寞而艰辛的跋涉中,在学术界同行和广大读者中,我赢得了许许多多知音!
  不少领导、朋友都建议我将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汇集成册出版,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因此,我深受鼓舞,说明在世风浮燥的今天,还有人愿意看这类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艺儿,社会还需要它。于是,我从过去发表过的文章、诗词中选出了部分较有特色、影响较大的作品,30余万字,包括论文、随笔等文80篇、诗词楹联38件,付梓问世,奉献给社会,也算是我在年近不惑时对自己以往学习、研究中的心得,作一次小结吧。
  蓬溪县城东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溪,名叫洗芝溪,又名芝溪,是蓬溪河的支流,也是蓬溪的象征。清代嘉庆本《四川通志》载;“洗芝溪,在县东二里,水入涪江。”小小芝溪水,芳名四海传。其涓涓清泉,注入江、流入长江,最后汇入汪洋大海!因我这些文章、诗词大都是写的故乡人、故乡事、故乡历史、故乡风物、故乡文化、故乡传说……,并且都是在故乡芝溪畔写成的,故名之曰《芝溪集》。
  拙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集》,共收论文、随笔等80篇,大致以类相从,分为七组。
  第一组:收入研究张船山、张氏家族诗人、《张氏族谱》的论析、考辨文章16篇。其中有的论文,颇得学界同行关注。
  第二组:收入介绍遂宁市从唐代到民国期间涌现出来的政治家、诗人、学者、翻译家等着名人物的文章16篇。这些文章,大都在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三组:收入介绍从唐代至今有关高僧、高道生平成就的文章6篇。除贯休一人外,其余5人都是遂宁市籍人。
  第四组:收入介绍历代外籍名人在遂宁市留下的遗踪、事迹的文章21篇。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出外地文化与遂宁文化的交流、影响。
  第五组:收入介绍、论述遂宁文化、文物、风物等方面的文章10篇。
  第六组:收入从不同角度对遂宁市所辖区县的建置沿革、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问题进行介绍、考辨和校正的文章9篇。
  第七组;收入有关建议和经验交流文章2篇。
  每组文章,均按照内容而不是发表的先后顺序编排,以便读者阅读。其中,已发表过的文章,一般都保持原貌,并注明发表时间、报刊。
  第二部分为《诗集》,共收诗词联38件。其中诗23首,词5阕,联10副。
  第三部分为《附录》,共10篇文章。这些年来,一些师友为我的着作写过多篇序和书评,或纷纷来函评论,对我的一得之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根据友人的建议,我从中选出、辑录一些文章、评说,一并列为附录。重读这些序言、评说,我又一次深深感到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拙著付印,得到了书法家欧阳福先生封面题签、画家杜伦德先生封面设计,得到了刘受益先生、薛正顺先生精心校对,得到了吕历、汤曙东、廖凯荣、杨培元、陈伟、苏知海、邓家源、张科等先生热情支持。在这里,我谨向长期关心、鼓励我的师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在巴蜀文化,特别是遂宁地域文化研究中,我奉献了绵薄之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宣传、弘扬巴蜀文化,是蜀人尤其是文化人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了推动巴蜀文化、乡邦文献研究向纵深发展,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将继续努力,努力,再努力!
  今天,我怀着虔敬的心情,把这本《芝溪集》奉献给研究巴蜀文化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诚然,一如荷花出水有高有低,我没有奢望这本小集子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但我确信,读者将开卷有益。不妥之处,恳请方家赐教。

                                                                                          
二零零三年六月

《芝溪集》,胡传淮著,2003年8月遂宁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印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袁枚推崇谁 军民、警民同心抗灾 携手并肩重建家园
2# 四姑娘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8 10:34:5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芝溪,又名浣芝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河。《四川通志》《蓬溪县志》有载,是蓬溪的代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16 21:28:14|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一版书影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一版书影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一版书影  《张问陶年谱》.jpg  保存到相册
4# 金佛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17 15:41:25|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著《芝溪集》书影

胡传淮著《芝溪集》书影
胡传淮著《芝溪集》书影  012.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24 22:33:53|只看该作者
蓬溪赤城湖风光

蓬溪赤城湖风光
蓬溪赤城湖风光  蓬溪赤城湖.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27 09:13:09|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著《芝溪集》

胡传淮著《芝溪集》
胡传淮著《芝溪集》  胡传淮《芝溪集》封面.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8-31 20:05:48|只看该作者
芝溪,一条会带您进入梦中的河!
8#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44:17|只看该作者
《芝溪集》,由著名书法家欧阳福题写书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5 18:55:06|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纂修《胡氏族谱》封面,该谱已收入《中国家谱总目》

胡传淮纂修《胡氏族谱》封面,该谱已收入《中国家谱总目》
胡传淮纂修《胡氏族谱》封面,该谱已收入《中国家谱总目》  《胡氏族谱》.jpg  保存到相册
10#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6 19:22:54|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封面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封面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封面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封面.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9:2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