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7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讯《孤灯下的记忆》回忆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坎坷人生

 [复制链接]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
  2017年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诞辰一百周年,其女赵絪女士的回忆文集《孤灯下的记忆》适时出版,回忆了父辈们的治学风采、情谊交往及人生磨难。
  赵俪生起身于文学,立命于史学,倾心于哲学,实为学贯中西、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他在清华求学时便发表众多作品,颇得郑振铎、叶圣陶、朱自清、茅盾等人赞誉,是左翼作家联盟中的年轻成员;后经胡适、傅斯年推荐,进入史学界,成为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培养出著名清华教授──秦晖等弟子。赵俪生学问扎实,博闻强记,讲课极为生动,曾是兰州大学历史系的头号教授。但因“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经受了长达二十年的磨难,所以可以说是一位被埋没了的大学问家。华师大著名史学家王家范曾这样评价:“解放前,中国高等学府历史课讲得最好的是钱穆,解放后,则首推赵俪生”。
  忆及恩师,秦晖感言:“赵俪生先生是性情中人,他从不计较是否某个研究领域的第一号人物,而是感兴趣哪个领域,就钻进哪个领域治学。凭他的才学,无论哪个领域,他都能出成果。”秦晖夫人,同为著名学者的金雁女士,提起赵俪生仍不掩“女粉丝”的情态,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我是兰州大学七八级的学生,很幸运亲眼目睹过赵先生的课堂风采。学生们称赵先生为‘五绝教授’,‘五绝’指的是板书漂亮、口才漂亮、古文献功底强、外语能力强、理论能力强。那时候无论是不是中国史的学生,都争相去听赵先生的课,教室里人满为患,必须提前占座位才行。”
  赵絪写作《孤灯下的记忆》,则展现了赵俪生在课堂下的日常侧影──他作为一个父亲、一家之主的形象,以及与同仁好友之间的交往──文字细腻生动,既是感情丰沛的散文,同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例如书中记载了作者在山东大学度过的童年时光,校园内父亲及一批学者意气风发的时代;之后为避政治风潮,举家迁往偏僻的西北,但仍逃不开“右派”的帽子,父亲被下放农场,全家人都被波及的坎坷经历;还记载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哪怕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也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子女的教育。
  著名学者雷颐对此评论说:“写日常生活的历史,女性通常比男性写得好,因为女性的视角更细腻。《孤灯下的记忆》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写河西劳改农场的饥饿状况,提到下工后管理人员要检查每个人的牙齿上有没有绿色残渣,这样就知道是不是在外面偷吃了‘野食’。这个细节,是我在别的书里从没见到过的。再比如形容‘文革’期间的大字报铺天盖地,把楼糊得严严实实,就像一座纸楼,也非常具有现场感。这本书在重构历史细节上很有意义。”
  除了回忆自己父母和家人面对苦难时不堕落、不绝望的故事,赵絪在书中还记录了其他知识分子如王瑶、张政烺、周明镇、童书业等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以及一批农村知识青年的群像。
  赵絪后来一直生活在甘肃兰州,在她眼中,父亲不是什么名声显赫的大学问家,而只是普通的一介布衣、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但留给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那就是不忘读书、勤于笔耕──这也使他们一家无论面临何等困境,都能坦然面对。她称这本书是回报父母教养之恩的一份迟交的“作业”,并希望这不会是最后一份“作业”。
《孤灯下的记忆》赵絪 山西人民出版社

《孤灯下的记忆》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赵絪,是讲中国通史可比肩钱穆的历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她在书中鲜活地记录了一批父辈学者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例如赵俪生与王瑶一生既是对手又是老友,不断较劲又彼此珍惜;赵俪生与其天才般的挚友童书业,两人之间一场无言的泣别竟成永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明镇夫妇,一个天真无邪,一个优雅端庄;钱伟长夫人孔祥瑛女士朴实大方,举止得体,影响她的后人亦是谦和朴素,平易亲切。
  作者还记录了自己家庭中几经磨难,但每个成员皆能坦然应对的往事;记录了一批知识青年的群像。她的书写,为一个时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标本”;在平实又活泼的字里行间,往事如历历在目,令人不禁掩卷沉思。
  书中记载的教授们弦歌不辍,其门生也是名家辈出,如赵俪生关门弟子秦晖、王瑶弟子钱理群、张政烺弟子李零。而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有幸一窥那一代皇皇大家,仿佛他们音容尚在。

⊙ 作者简介
  赵絪,1946年生于陕西蔡家坡,成长并定居于甘肃兰州。其父是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文字曾发表在多家报刊上,受到广泛关注;同时是一名书画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美国空气都是新鲜而甜美的 《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反思战争与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4:38,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