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78|回复: 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当今重庆人的悲哀之一

 [复制链接]
当今重庆人的悲哀之一

http://www.phoer.net ) G) N% J' k/ j' ]. R& [“巴蜀人文(综合)”网上有作者“江南蝶衣”的《巴渝人文》一文,文中在“政治军事雄杰”一节中说到:& q# H# s% s; O# W0 c http://www.phoer.net
6 T' P$ W# j* t  ]$ | http://www.phoer.net
明代有重庆籍胡子昭、江渊、李文进、张佳胤、蹇达、赵可怀、刘时俊、陈新甲、王应熊、程源10个兵部尚书;蹇义、白勉、聂贤、刘春、刘岌、夏邦谟、罗洪载、喻茂坚、李养德、倪斯蕙、高倬等11个五部尚书;蒋勉、李实、邵仲禄、刘世曾、杨芳、高启愚、胡世赏、喻思恂8个侍郎及女都督少保秦良玉”。
http://www.phoer.net 5 t2 ]; w- P* d) D( g/ j
http://www.phoer.net 0 J, F4 C" s* ]6 p* t# X( `“江南蝶衣”统计出:有明一朝,:重庆府和巴县考中的进士多达112人。7 U  P) K9 b) e" _6 l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X' s* n0 Q8 F( }5 x胡吕健(不知其家世与下面的兵部尚书胡子昭是否有关)在其博客文章明季巴渝名宦良吏学者札记》中上来就说:6 U- c( K. }9 C: W- D http://www.phoer.net
2 f0 U% v; h( K5 Z http://www.phoer.net
“巴渝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逮至明季,尤多名宦良吏。其名宦良,有品行端洁者、莅政廉明者、政绩卓著者、不畏权贵者、学识博雅者、兴学造士者、平反冤狱者等,然多流寓外省,而事迹盖不为乡人熟知。! k0 u: [/ t! x" a( P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8 ^3 a# a& C* g# e. e6 ]所录人物多为进士、举人,以巴县籍者最众,亦可知明季巴渝地区文教之盛
$ `2 S1 f- S5 D6 g" v! \/ v' v http://www.phoer.net
但因史料所限,胡吕健所录“明季巴渝名宦良吏学者”中指明了某某为巴县某乡人氏的也是很少数:% ?, ~  a8 K& |6 s  E7 f6 z! Z http://www.phoer.net
说到了“
贾奭(14261494年),字希召巴县西忠孝坊人弘治元年致仕,卒于弘治七年,享年六十九葬于巴县通远门外三里许石膏山祖茔之侧;说到了“刘台与宜人蹇氏合葬于巴县柳市大地坝蹇氏墓”;说到了“刘福,字天祜,一字顺夫,号康村居士,重庆府巴县德义乡白市里(不知是否今“白市驿”)”;说到了“蹇义墓,在巴县北五十里。(《四川通志》)/ l7 d$ j) l6 H http://www.phoer.net
还说到明吏部尚书兵中的
蹇达有子为明“驸马”:传重庆江北鸳鸯镇长岭村有驸马坟五世祖讳荃明仁宗皇帝招驸马与公主俱少卒合葬蹇家观后山墓(《蹇氏祖谱》)即与公主阴亲。又道光《江北厅志》:蹇芳未婚即亡恰逢公主未婚夭折明成祖朱棣赐蹇芳为驸马将两人结为阴亲。即两座驸马坟主乃兄弟。荃子霆、震、辂、贤。今重庆天官府、蹇家桥、蹇家巷等即因蹇义家族而得名,故知蹇达的子孙曾居江北某地。$ l! O" n$ w" ?+ h* h: w. U+ [5 G http://www.phoer.net
) h3 B8 s) [/ K* x' `9 r http://www.phoer.net
还知南明兵部尚书王应熊(曾总督川湖云贵军务)为江北“洛碛镇”人氏,曾“名义”上统领过曾英、王祥抗张献忠之暴乱,后抗清,1646年即卒、葬于贵州毕节卫(一说贵州土城),但今网页的“洛碛镇介绍”上未见有王应熊“旧居”的任何文字,也不知有没有王应熊的后人仍住在今洛碛镇。──由网文知重庆市区莲花池(白龙池)先为“蹇府”,后为王应熊府邸,但王应熊府邸在清初动乱中即荒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重庆皂角山李氏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重庆皂角山李氏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重庆皂角山李氏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重庆皂角山李氏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重庆皂角山李氏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重庆皂角山李氏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无言的山川—20世纪20年代四川西部旧影[组图] 童大焕:工人权益不牢 经济基础地动山摇
2# 四姑娘山
 楼主|重庆皂角山李氏 发表于: 2009-8-16 14:34:4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王应熊曾总督川湖云贵军务,李文进曾总督宣(化)、大(同)、山西军务,明代巴县籍官员中“总督过军务”的仅李文进、王应熊两人而已!
http://www.phoer.net & D) z3 q( ?- W, J' o1 A& I, o( N/ h. F  I http://www.phoer.net
今安徽的“徽州”等地,至今仍有“状元府”、“尚书第”、“大夫第”之类的历朝高官府邸旧址的记载;浙江永康一李氏还记住了其南宋“台谏大夫”先祖的墓地;湖北黄安一李氏至今维护着其元朝入红安的先祖的坟墓;福建、广东……。
http://www.phoer.net   {  h  q- a5 d, H; W& J, x2 u; g" T$ T& Y" r http://www.phoer.net
而有明一朝,重庆府和巴县的112名进士的“府邸”在哪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到哪里去了?现今的老重庆人(包括多数明代进士的直系后裔)又有几个说得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重庆皂角山李氏 发表于: 2009-8-16 14:38:39|只看该作者
──看新编的北碚《歇马乡志》、《歇马镇志》,说是根据一位张姓八旬老者的记忆,清代歇马出过一位“曾举人”、两个“张秀才”,关于更早的历史名人,只说到宋代状元“冯时行”(其实不是状元,是进士中的第九十多名,还不是巴县人,只不过是官场失意期间在缙云山下“结庐授徒”而已,网上还有说“冯时行”连重庆壁山人都不是,是浙江人的)。3 G) Z5 S# N4 b& E! Z5 h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7 Q1 u, Z' j% E$ b5 c- U1 s! {7 E《歇马镇志》还说“歇马”的来由是宋代抗元时有兵马在此地驻扎,也说是因“前朝一高官过此地下马休息”而得名,“前朝”为何朝?“高官”为何人?俱不得知!而明代的歇马如何则完全是空白,──连歇马为明、清巴县的何乡、何里都说不出来。. Z9 T2 P  O0 B# B http://www.phoer.net
5 Z7 @: P# Y6 m# A/ }6 \ http://www.phoer.net
其实,歇马原来还有过一个“翰林院”(应该不是清朝的翰林),且说还有一座“翰林墓”,不过这座“翰林墓”在文化大革命的某天夜里被一伙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炸开、盗掘毁坏了!还有“规格”非常不一般的其他坟墓,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平坟造田”中开挖时发现“双棺”中还栩栩如生的墓主人身着官服的!──而清朝的歇马一带是没有出什么高级别“官员”的!% R; }/ b# ]! s7 I1 E  d/ ? http://www.phoer.net
: }* y3 ^. {) o2 B( {" V http://www.phoer.net
不知今重庆的别的乡镇《志》关于明代的历史和名人又能说出些什么?──重庆府和巴县的112名进士都出生、成长在哪里呀?  A1 j* c  ~8 J( @0 g. \$ w- q5 N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2 N9 j$ E+ p% c* d1 d& ^胡吕健说“明季巴渝名宦良吏学者”“多流寓外省,而事迹盖不为乡人熟知”,也许正是他对当今重庆人“数典忘祖”缘由的一种解释!
http://www.phoer.net 5 ~; _% ?; z& Y4 \( X0 Y; S
http://www.phoer.net ( i/ ^2 r# O8 I3 |) o/ M但今“乡人”不知“明季巴渝名宦良吏学者”的“事迹”,其主要原因真如胡吕健先生所言,是这些名宦良吏学者“多流寓外省”吗?) p5 [: ^; S- ?" s. e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A( _- R  Y0 s7 m' O: h& [──我知事实是:旧时为官者,除少数人外,都是致仕后“告老还乡”,最终“落叶归根”“归葬于故土”的(活人未能归来,其灵柩也要由后人护送回来)。
http://www.phoer.net 3 n+ L3 }# y, |! q4 v7 G  @  A3 B' b  B7 s" G% l http://www.phoer.net
说近代的,今重庆人的先辈们为抵御日寇的入侵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我们迄今没有看到哪怕是一座专为纪念抗战中牺牲的无数重庆军人的碑文(北碚梅花山的张自忠墓例外,且张自忠也不是重庆本土军人),这些牺牲军人的子侄孙们也因此差不多将他们为国捐躯的先辈完全忘却了吧?' K  E& J2 N3 P http://www.phoer.net
5 s/ P3 d/ J! U4 f% h* h http://www.phoer.net
于是,悲哀地说:“数典忘祖”,这是当今重庆人(包括“流寓外省”的我)的悲哀之一!
4# 金佛山
 陈稻心 发表于: 2009-9-3 18:22:46|只看该作者
该市有关部门所写的戏曲史料,甚至把上世纪50年代初从成都去的、包括周慕莲、陈淡然、许倩云等一大批川剧名家也说成是重庆人。只是莫法把川剧改称渝剧罢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8:35, Processed in 1.872004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