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449|回复: 7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风雨宣南岁月深

 [复制链接]
                                             
http://www.phoer.net + [+ O1 F, e1 g2 t" c9 S  b
http://www.phoer.net 6 a$ _9 R7 ?! j# K+ \
http://www.phoer.net 1 _! [  j* @2 P' K2 G: v
http://www.phoer.net - F* i6 _5 P5 V1 }# n3 H2 `$ F2 e- K! P' N$ L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Z/ y' z/ J7 |# R! p4 o9 A
http://www.phoer.net ( H6 ?6 }1 a& E! ]0 [# |! U4 ~8 R. K7 u# c2 r* z" ?9 |  C http://www.phoer.net
4 `* f1 ?, f0 t, _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9 ]( t# B, d$ w                                                   赵   洛, p8 D" Z% n; c http://www.phoer.net
" K8 x3 e. |$ R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2 E/ Z6 c1 _1 e  |
http://www.phoer.net $ S  H) X  Z% j  j; A% k嘉庆十五年,张船山四十七岁,要到山东去做官,可是不忍离别来了二十七年的京师。“并州已作故乡看”,住得比老家四川还久,已把京都看作故乡了。更难离的是宣南,初来住在青厂就在宣南,以后回四川几次回来又住宣南,深灯小宴,多少诗友共度岁寒也都在宣南,真是“风雨宣南岁月深”啊!
http://www.phoer.net $ \; N6 L1 L! T/ \. {8 M
http://www.phoer.net 3 }  f  c8 j6 t3 @& R8 _二十多年京都生活多值得回味。干隆四十九年二十一岁初次来,少年气盛,到卢沟桥写诗:“卢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似乎看到一条宽阔的大道。“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来京取功名事业奋发的气概跃然纸上。8 c2 c5 Z% f- F% A  F/ c! a http://www.phoer.net
  到京运气还不坏。二十五岁“秋榜传来乍有情”,中顺天乡试举人。二十七岁“籍艳蓬壶愧此身”,中进士。客子孤单一人就搬到古寺松筠庵住。宣武门南达智桥这个不大不小的古庙还在,现在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门前挂有“杨椒山故居”的牌子,大门已封上。船山那时“几登空阶高似阁,一窗睛日暖于春”。今天门前的高台阶也不见了,只能在门外遐想。当年船山告诉诗友,如来相访,只要看见门前七宝幢就到了。诗友来得最多的是洪亮吉,两人在古庵里同榻长谈通宵。小除日又一起祭诗,说这是贾岛举行的典礼,千年再没有举行了。他俩是多么爱好诗、尊重诗啊!能作诗仙、诗狂是最大的快乐。诗成了他生命的寄托,诗使“奇气从天降,现出无量宝楼阁。”! j( L6 \, O1 R0 ?. L http://www.phoer.net
  这时父母妻子都在四川,一人古寺孤寂,四壁秋星,一丛霜菊,有的是扯不断的乡思:“白发高堂游子梦,青山老屋故乡心”,那怕是艰难如登天的蜀道也要归去。
http://www.phoer.net 8 Z6 u! S1 F0 J1 z; p  自古叹蜀道难,但蜀道诗写得最多又好的该算张船山了。“秦栈萦纡鸟道长,三年三度过陈仓”,百尺栈道天梯仅凭短拐杖,难险中常得佳句。尤其嘉庆二、三年又住返四川,正值川陕农民起义,烽火连天,“磷火飞残新战垒,骷髅吹断归人烟”,写《宝鸡题壁十八首》一时传诵天下。“元戎谁有书生胆,快马轻刀自远游”的亲身经历使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俱高。
http://www.phoer.net 0 k- k& Y7 B! q% a6 d( Y  干隆五十八年接了妻子来京,作翰林院检讨移居官菜园,已经三十岁了。京官翰林地位尊贵,但是冷官,加上“性辟谋生拙”,穷愁不已。“堕地先营避债台,青蚨那肯逼人来!”官菜园的房钱高,只好租官房移居北半截胡同,后又移居贾家胡同、横街。可喜诗友酒友住在宣南近旁,互相看望唱和。同时妻子林佩环也工诗善画,闺阁鬓影墨香并不寂寞。只是“长日垂帘少送迎。”“人怜湫溢三间屋,我爱寻常百姓家。”
http://www.phoer.net 3 O0 u' D0 @! Q* b  我读船山诗,很欢喜《咏怀旧游》写江南“莫访秦淮半里桥,江南能使客魂销”,又常颂“梦绕江南旧酒楼”句,以为亲切、明快。
http://www.phoer.net + r0 \* g) o) n* `7 B; g# K# U# t' o  解放前后,张船山的名字出现在《红楼梦》研究的文章里。《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即出自《船山诗草》。但张船山自张一军。袁枚说八十老而不死以未读船山诗。船山诗多写日常生活,“好诗不过近人情”,“写出此身真阅历”,“真极情难隐,神来句必仙。”船山诗是应予较高评价的。
http://www.phoer.net 0 q9 p! N. `; K5 w7 R) E6 I5 M7 n* A3 P  (原载1990年4月5日《光明日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田纪云与骆崃山的故事 那些时间带走的和带不走的──广州陈家祠
2# 四姑娘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9-3 08:51:2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一版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一版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一版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jpg  保存到相册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二版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第二版  胡传淮《张问陶年谱》第一版.jpg  保存到相册

船山居住过的宣南松筠庵
船山居住过的宣南松筠庵  松筠庵.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9-7 17:31:15|只看该作者
北京宣南风光
4# 金佛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9-7 17:31:58|只看该作者
北京宣南风光

宣南风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10 08:56:53|只看该作者
1934年上海中央书店出版之张问陶《张船山判牍》封面  张船山判牍1.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1 09:10:01|只看该作者
清人李调元在乾嘉诗坛是个无名之辈,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中,没有李调元之名位。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张船山(问陶)点为第十八位的青面兽杨志,(赞):殿前制使,将门子弟,可惜宝刀,用杀牛二。说明船山乃诗坛冲锋陷阵的大将,可惜大材小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6 21:03:59|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封面

1362PSi26_b.jpg

136Rvd4Ji_b.jpg

1363xkp9Y_b.jpg
8#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8-15 08:28:26|只看该作者
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扬忠先生在《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中说:“张船山不单是西蜀诗人之冠,而且是清代中期全国诗人之冠,对他进行研究,继承他的文学遗产,乃是全国学者的份内之事。”龙洲剑客在《烟波谁识旧船山》中说:“张船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应当是不输于思想史上的王船山。”“象张问陶这样一往情深地在诗歌中倾吐自己最真诚的生命感悟的人,古往今来恐怕也不多吧!在他之前有杜工部,在他之后只有郁达夫。”“‘江右三大家’中,从袁枚到赵翼、蒋士铨,无论在才气还是诗歌的造诣上都未必一定胜过张问陶。”“就诗论诗,张问陶是绝对不输于‘三家’的”;“张问陶在诗界中就象金庸武侠小说里独立于正统门派之外时隐时现的绝顶高手,别人只能偶尔识得其踪迹,却少有人有耐心与诚心去探寻他的踪影。”此乃不刊之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2:15, Processed in 1.669203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