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0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2-13 18:12:4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节日让春晚回归民间

 [复制链接]
      近30年来十三亿中国人除夕守岁看一台央视春晚,有似于30多年前“八亿中国人看八个样板戏”。央视春晚与“八个样板戏”,都是倾当时国力打造的“政治奥林匹克精品艺术”。20多年来,因为是唯一被中央有关部门允许在除夕播出的电视春晚节目,央视春晚不仅日趋封闭僵化,而且一家独大,形成了“春晚政治”、“春晚经济”和“春晚造星”三位一体的“春晚体制”。

      央视春晚的自大封闭,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一道有目共睹的现世风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有两个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说到近20年来的春晚,则须改为“年年岁岁花一样, 岁岁年年人不变”了。多年来的央视春晚,正因为严重僵化而且积重难返,央视春晚的观众以逐年倍增的速度流失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它的节庆属性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其节目表演形式是民俗的而非艺术的。就民间民俗性而言,中国春节与西方狂欢节异曲同工。俄国学者巴赫金指出,狂欢节的表演不是纯艺术的表演,也不能纳入纯艺术。“在狂欢节上,是生活本身在表演,而表演又暂时变成了生活。”(《拉伯雷研究》)我曾参加2002年德国科隆狂欢节,它是世界最富盛名的三大狂欢节之一。这个狂欢节给予我最深的印象是游行队伍表演的简朴、随意和鲜活。它的演员都是节日前临时聚集起来的普通民众,不仅没有专业演员的技艺,而且也并不专注于对扮演角色或形象的演示:他们知道自己的表演只是游戏,而不是艺术,因此以自由的、轻松的,甚至玩笑的心态进行着表演活动。然而,正因为这种“非纯艺术”的表演状态,使流行行表演者与观众之间自由互动、融合一体,形成了“在生活与艺术交界点上”的全民平等和全民联欢的“狂欢状态”。

      真正构成全民联欢的表演,就应当饱含民众生活的质朴和平易,在艺术上具有“未完成和非定型”的美学特性。这种“非纯艺术”的表演,不仅以其质朴平易保证了它的全民性,而且因为不脱离生活的原生态而具有历久弥新的蓬勃生机。这样的表演具有被广泛认同的生活真实感,所以能够激发民众普遍参与的热情,也因此才能产生全民联欢。央视春晚之所以逐年倍加招致民众的不满和抵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愈演愈烈的纯官方和纯艺术的“完成性和定型化”屏闭了表演与生活交流的渠道,从而扼制了全民联欢的民间生机。

      在农业文化时代,中国春节的庙会表演(“传统春晚”),也是在生活与艺术交汇的节庆现场进行的,表演与游玩、集市杂混,全开放式的,具有与西方狂欢节表演相同的“未完成和非定型”的美学特性。鲁迅先生在回忆童年时代“看社戏”的甜美记忆时,赞同一位日本学者的观点: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他十二岁时,在姥姥家随同一群村里少年星夜划船去五里外的赵庄看社戏,就是在远处船上“散漫的看”的。他清楚记得的乐趣,是来去水路上伙伴们的嬉戏,以及月夜里河道四周景致给予他的种种亦真亦幻的曼妙感受。这场社戏本身留给他的最好的记忆,只不过是他在困倦迷离之间所看到的“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的戏景。(《呐喊·社戏》)鲁迅的戏剧观,是民间的而非艺术的,是联欢的而非表演的。他着眼的并非戏剧本身的佳妙,而是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观赏戏剧表演时所获得的亲友间随情适意的欢感。对于鲁迅,看社戏的乐趣,也正是在生活与艺术交界点上的友爱联欢。中国传统民间戏剧表演的欣赏价值,实际上也多不在于纯艺术,而在于它具有这种全民联欢的特性。

      近日在京应邀参加一个以春晚为话题的电视节目录制,我看到了即将在今年除夕播放的几台“电视(网络)民间春晚”的节目视频展示,特别是看到了两位“民间春晚”演员的现场表演。一位68岁高龄的老太太表演的滑稽舞蹈,舞姿虽然朴拙,但却“秀”出在专业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当代中国老年人的那种天然自在的健朗和爽快;另一位青年男演员,带着农民工的粗朴和率性,他虽然个头偏矮,嗓音缺少修饰,走台也不专业,但那质朴的歌喉却唱出了这位低层青年的执着和憧憬,令人由衷感动。如果春晚要成为真正全民联欢的节目,就应当让这些饱含着生活的真情实感的普通民众走上舞台,成为主演。按照现在央视春晚的“政治奥林匹克精品艺术”水准,他们当然是没有资格上春晚的,更不可能成为主演。我高兴的是,正蓬勃兴起的各种“非央视民间春晚”,为他们提供了舞台。

      在除夕解禁“电视(网络)民间春晚”,使其播出“合法化”,是今年“国家春晚政策”的开放性措施。因为当代生活的广泛流动性和普遍疏离感,以电视-网络为媒介构建远距离超空间的联欢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新型社群文化形式。今年在电视-网络媒体兴起的多家“民间春晚”,正是开辟了在新世纪建构“全民春节联欢”的新平台。“民间春晚”的兴起,其深刻意义不仅在于,它将打破20多年来央视春晚“独家自大、封闭僵化”的“国家春晚体制”,带来“除夕春晚百花争艳”的新局面;而且在于,“民间春晚”将让春晚回归民间,复活春晚全民联欢的本质。

      我们主张春晚回归民间,不是主张春晚走向无准则的低俗。春晚必须坚持的准则是健康祥和的联欢。健康,即春晚的内容应当是友爱向上的;祥和,即春晚的形式应当是活泼多样的。春晚向民间性的回归,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把百姓生活中的纯朴真挚的情怀艺术化,另一方面又把这艺术化的情怀生活化,这就是巴赫金所说的“在生活与艺术交界点上的全民联欢”的真谛所在。健康发展的“民间春晚”,不仅将为全民联欢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而且将为淳美民风、促进文化认同,从而构建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

      让春晚回归民间,正是要启动这具有深层的民族文化建构力量的全民联欢机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倾听羌笛 春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5:57, Processed in 5.67841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