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268|回复: 11

[人工智能·大数据财报上的云计算战场:亚马逊仍居首位 巨头垄断加剧

 [复制链接]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对云计算的定义有多种说法。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100种解释。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计算,与IBM抗衡的中国军团
  阿里云:马云规划的阿里集团未来三驾马车之一,不需过多介绍。阿里云归属“公有云”范畴,其专注于客户关系管理、进存销管理、销售人员管理、财务与营销信息管理等。马云做阿里云,是阿里巴巴、淘宝网的需要,未来势必会成为国外“云计算”厂商的最有力竞争者。
  百迅龙“中国云”:技术方向“私有云”,努力塑造“中国云”自主厂商品牌形象。主打产品 “桌面云”“测试云”“教育云”等。百迅龙是中国云计算领域卓有建树的企业,与诸多国际一线云厂商合作密切,专注于自有“私有云”产品的研发与服务。
  用友集团:公有云,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在线管理电子商务服务。用友发家自财务软件,值云计算市场如火如荼之际,自然要分得一杯羹才甘心。
  今目标:公有云技术,此家企业亦具有上市公司背景。是专注客户关系管理的软件企业,产品做的很专注,必然会有技术与服务优势。
  搜狗:不多做介绍。搜狗现在提供免费的云计算汉语拼音录入服务。别小看输入法,微软、IBM这类的厂商在汉语输入法上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800APPS:利用“私有云”技术,专注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为企业做本土化定制服务上,明显比IBM有优势。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本无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本无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本无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本无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本无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本无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百年前老成都的报时钟楼 杨红樱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12#
 红英 发表于: 2018-2-5 17:3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财报上的云计算战场:亚马逊仍居首位 巨头垄断加剧

源自:一财网
  一周之内,四大云业务巨头公司前后脚发布财报。亚马逊的云业务(AWS)依然跑在了最前面,以174亿美元排在首位。
  微软、谷歌、阿里巴巴也没有放慢步伐。阿里云去年累计的营收超过了百亿;微软的Azure云业务最新一个财季增长幅度高达98%;而在谷歌,云计算也成为其继广告收入后的第二波增长动力之一。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2017年第四季度,云计算市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6%,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四个巨头的增长所驱动的。但正因为如此,云计算的市场寡头垄断的局面也越来越明显。

四强争抢云市场
  根据亚马逊最新公布的财报,去年四季度,AWS净销售额为51亿美元。前几个季度分别为,36.61亿美元、41亿美元、45.84亿美元。以此计算,AWS去年净销售额达到了174亿美元。
  亚马逊首席财务官奥尔沙夫斯基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提到,AWS目前使用量增幅非常强劲,使用量增长势头持续强劲,这种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公司的营收增长率,而且客户仍在继续增加负载量。
  亚马逊在中国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在2月1日美股盘前发布了2017年Q4财报,云业务也在加速奔跑中。数据显示,阿里云当季收入同比大增104%至35.99亿元。在此前的三个季度中,这块业务的季度营收分别为21.63亿、24.31亿和29.75亿元。以此计算,去年阿里云的营收累计达到了112亿元。
  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上周五发布的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Alphabet总营收为323.2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60.64亿美元增长24%。硬件和云计算成为谷歌继广告收入后的第二波增长动力。在财报会上,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首次披露了谷歌云相关的收入。皮查伊称,谷歌云计算平台和工作应用G套件(GSuite)现在每季度能带来10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每年40亿美元。不过,即便如此,云计算目前在谷歌的总营收中只占到了3.1%。
  皮查伊表示,根据公开数据,2017年谷歌云服务平台是全球扩张最快的主要公共云服务平台。
  北京时间2月1日,微软也发布了2018财年第二季财报。微软在该季度营收为289.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当季,微软智能云业务的营收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Azure云业务增长幅度就高达98%。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表示:“我们在云平台上对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成为推动我们持续增长的核心优势。”

不同的中国战略
  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17微软技术暨生态大会上,纳德拉也充分展示了微软云在中国市场的野心。据纳德拉透露,微软云Azure将会在未来6个月里扩容3倍,而AzureStack混合云、SQLServer2017等服务也会陆续在中国市场推出。
  Azure半年内要在中国扩容三倍,而谷歌却在中国内地市场缺席。同样是在去年11月,谷歌宣布香港将正式成为谷歌云平台(GCP)的新区域,2018年正式启动该项目。香港也是继新加坡、悉尼、台湾、东京和孟买之后,GCP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第六个云区域。不过,由于在中国内地没有云服务区,谷歌为企业提供云服务就存在一定障碍。
  同样经历了一番波折的还有AWS。2013年的时候亚马逊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在中国落地,以北京为前店,宁夏中卫为后厂,由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提供IDC和ISP。但是,后来却因合作商光环新网迟迟未拿到云计算运营牌照,AWS不得不向光环新网出售物理基础设施以“曲线合规”。随后,AWS又与宁夏西云数据开始了合作。
  不过,好消息是,光环新网在去年年末时终于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这也意味AWS有望短时间内在中国市场大面积落地。
  相比上面几家,阿里云在中国市场的推进显然会顺利很多。IDC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阿里云2017年上半年IaaS营收为5亿美元,占据47.6%的中国市场份额。去年,阿里云和中国联通宣布相互开放云计算资源,今年2月1日,两家的合作再升级,“沃云PoweredbyAlibabaCloud”云平台上线,宣布向联通31个省级公司全部开放。

市场越来越集中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ynergyResearchGroup最新数据,2017年第四季度,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市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6%,达到130亿美元,超过了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
  该机构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云市场的快速扩张是由AWS、微软Azure、谷歌云和阿里云的高速增长所驱动的。尽管微软取得了巨大进展,但AWS仍维持其主导地位,收入超过了接下来四个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的总和。
  SynergyResearchGroup和另一家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Q4,亚马逊AWS仍然是本季的主要云供应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微软、谷歌和IBM分别占市场的14%、8%和4%,阿里云约占到3%~4%。五家共占到了全球的六成市场份额。
  Synergy首席分析师兼研究总监JohnDinsdale表示:“我们此前预计,云计算增长率在2017年年底会有所提升,但数据表现强于预期,这说明市场驱动力有多强劲。随着对云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应该感到满意,而且他们竞争的激烈程度让大多数公司无法进入。”他认为,小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专注于特定应用,在垂直行业或某个地区做得更好,但总的来说,只有不差钱的大玩家才能玩得好。
  市场垄断在进一步加剧。高盛此前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9年,中小云计算厂商的市场份额将从如今的25%萎缩至2%,未来云计算市场将被亚马逊AWS、微软云、谷歌云和阿里云形成寡头垄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红英 发表于: 2017-6-29 17:35:01|只看该作者

胡晓明:云计算之争是杭州和西雅图竞争

源自:中国新闻网
如何赢得未来?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看来,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有三场战争,中国已经输了两常“一是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微软到目前仍是大赢家;二是手机操作系统,苹果、谷歌打赢了这场仗。”胡晓明说,“第三,也是目前正在激烈进行的,是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的竞争,这也是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其实就是杭州和西雅图的竞争。谁拥抱技术,谁就能拥抱未来。”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2017(第十七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胡晓明将赢得未来之战定位于两座城市之争,是因为美国的西雅图和中国的杭州正是科技和人才的聚集之地。
  位于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孕育了微软、亚马逊、波音等行业巨头,谷歌、Facebook、Twitter等新兴科技公司在西雅图设立分公司,阿里巴巴也在西雅图成立研发中心。所以这里又被称作航天之都、软件之都、云计算之都。
  杭州则聚集了阿里巴巴集团、华为杭州研究所、网易研发中心、华三通信、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三星半导体杭州研究所、吉利集团等高新科技企业。尤其在阿里巴巴启动面向未来20年的NASA研发计划后,前微软研发合伙人周靖人博士、亚马逊级别最高的华人科学家任小枫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加盟阿里,来到杭州。
  胡晓明认为,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的竞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计算能力已经成为生产力。“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今天,数据就是资源,计算能力也就成为了一种公共服务,是一种核心的竞争力。中国是计算机大国但不是计算大国。现在我们要从单纯的信息处理演进为数据经济时代。”
  在数据经济时代,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正是诞生在杭州的阿里云。而阿里云在国际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正是来自西雅图的亚马逊。
  胡晓明介绍,2009年,阿里的云计算开始创业。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万家企业在使用阿里的云计算。在福布斯中国500强企业中,三分之一在使用阿里云;三分之二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在使用阿里云。在全球,阿里云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欧洲、美国等全球 14 个区域设有数十个飞天数据中心,利用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将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提供计算能力。此外,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数据中心已在筹建中。
  胡晓明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重视数据,把数据看作企业决策的依靠。这些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在杭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跟美国企业同台竞争。阿里云的核心业务,就是通过技术帮助这些企业,为企业提供无法计算的价值。
  (编辑:王星)
[/td]
10#
 红英 发表于: 2017-6-24 16:35:00|只看该作者

云计算能力谁强?BAT数据中心总和不及亚马逊一半

源自:澎湃新闻

  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但是中国数据中心的规模却远远不及美国,还有很多用户没有使用过云计算服务。
  日前,腾讯(00700.HK)技术工程事业群数据中心负责人钟远河在DCD2017中国数据中心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所拥有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之和,还不及美国亚马逊一家公司的一半。亚马逊AWS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厂商。
  数据中心的数量是衡量科技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云计算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水电煤”,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数据中心则是云服务背后的刚性保障。
  最近互联网女皇Marry Meeker的研究报告提到,全球传统数据中心的份额在下跌,更多的份额转向云形态的数据中心。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6月21日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更是预计,2016年,传统数据中心和云形态的数据中心比例接近1:1,他预计2017年或2018年,云形态的比例会超越传统数据中心。
腾讯数据中心负责人钟远河
  “整个互联网业务在数据中心的需求,在中国远远未得到满足和释放。在中国网民的超额需求和现实之间,有一个很大的鸿沟,今后会投映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钟远河认为,中国科技公司仍需要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的能力。
  据澎湃新闻了解,腾讯是中国拥有服务器数量最多的公司,但腾讯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规模也仅有50多万台,而亚马逊的数据中心有接近300万台的服务器,微软也有200万台。
  腾讯方面向澎湃新闻披露的数据显示,腾讯云在全球布局了20个大区、31个可用区的集成数据中心,拥有超过700个CDN节点。腾讯云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提供虚拟机和物理机两种形态公有云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商。
  “微信是中国用户消耗时长最多的App,比如一个人在群里向5个好友发红包,5个人都来抢红包,这一来一回是平方效应,中间有大量的服务器的需求。”钟远河告诉澎湃新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腾讯服务器规模是中国最大,但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才是中国业务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公司。也就是说,阿里云形态的数据中心更多。
  据了解,腾讯数据中心此前一直服务于腾讯自身业务,直到2010年才对外开放,向各行各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时任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的王坚在2008年,当业界还在纠结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过程中,推动阿里云将云计算演变成一种公共服务。
  中美数据中心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包括空间布局。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电信运营研究部主任徐志发曾指出,中国数据中心空间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都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且规模偏小,能效水平偏高。
  国内互联网公司建设数据中心首选靠近用户的地方(这样网络响应速度也快),通常在人口密集的一二线城市附近(如百度M1数据中心在北京市酒仙桥区域)。
  而在美国,在偏远地区建设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常态。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13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几个部委发布了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指出各政府企业应该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引导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相对富集、气候条件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建设。
  “其实我们早在2013年就去张北(河北省张家口市下的一个县)考察(数据中心建设环境),但是条件不成熟,后来我们选择了其他的地方。”钟远河透露。
  钟远河认为,数据中心按理应该是往能源成本低的地方去,贵州水资源丰富,新疆则有风电资源,内蒙古煤资源丰富,而且大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拿地或租地的成本也高。
  “但是偏远地区配套还不太成熟,网络信号差,也不太好招人,配件坏了不那么好更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钟远河称。
  运营商是否在偏远地区搭建骨干网络,将很大决定影响网络传输的质量。不过钟远河也理解,这件事并不能一蹴而就,还是得按照商业行为逻辑,“要先将上下游产业链的分工和推广都考虑到。”
  相对来说,在美国偏远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网络接入不会成为制约因素。美国的运营商数量众多,互联网巨头在网络建设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谷歌甚至在多地推出了光纤接入服务。
  据张北县云计算办公室披露,截至2017年6月,张北已竣工数据中心运营项目已有2个。2016年9月,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张北还正在与京东、富士康、浪潮、微软、联想、甲骨文等公司洽谈合作。
  “腾讯希望在偏远地区建设数据中心能有一个突破,按照目前我们接触的来看贵州是最有希望的。”钟远河说。
腾讯携手贵州省共建全国最安全的大数据中心
  就在6月17日,马化腾和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等宣布,腾讯将携手贵州省共建全国最安全的大数据中心,腾讯贵安七星绿色数据中心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开工。这也是腾讯正在试点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更好实现绿色节能。
  马化腾表示,“贵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能源充足,是一座山城,山洞里面恒温恒湿的条件,是数据中心的天然、优质基础条件。”据了解,这一数据灾备数据区域隐藏在山体隧道内,与周围树林及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该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约为770亩,隧洞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未来将存储腾讯最核心的大数据,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1.5%的电力为数据中心消耗。10万台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耗电量却堪比一个中等规模城市。
  在贵州推出的是第四代腾讯数据中心T-BLOCK,目前已经进入了规模应用阶段,2016年贵阳相关部门实测PUE最低可达1.0955,平均PUE低于1.2。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中心能效指标,该指标理想的极限指标为1,数值越小说明能效越好。
  目前腾讯大规模应用的是,腾讯2012年开始自主研发、以“微模块”为核心技术的第三代数据中心技术TMDC,目前部署的服务器量超过20万,平均的PUE值在1.35左右,比业界平均水平省电15%以上。
腾讯在上海青浦和中国电信合建的数据中心,尝试将光伏、天然气能源和三联供系统开展规模化应用,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同时为电网提供能源互补,实现数据中心部分的错峰用电。
  “在贵州,我们先将能源方面数据采集起来,比如刮风、下雨多少天,未来准备好了就往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钟远河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19 10:35:00|只看该作者

技术不断创新 盘点热门的云计算开源软件

源自:太平洋电脑网
  【PConline 云计算】对于当前的云计算市场来说,技术的成熟以及激烈市场环境的推动使得厂商之间在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和探索当中不断开拓,推陈出新。作为云计算技术领域热度最高的开源技术,近些年一直受到了厂商以及广大云计算用户的追捧和青睐。
  云计算开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协议,将自身有关于云计算应用的不同代码贡献到社区当中,供社区当中的成员企业去使用,从而壮大联盟的技术实力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云计算产业向前发展。
  对于用户而言,云计算开源技术在企业业务当中要想进行深入的应用,通过一些主流的开源云计算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开源的云计算软件能够让企业业务在云端的运行效率更高。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几个当今主流的云计算开源软件。
  Xen云平台
  XCP含有思杰公司的商业发行版XenServer的一小部分功能。它包括Xen API工具堆栈,提供了主机系统池管理、多租户模式、存储库、支持SLA以及预先整合网络和磁盘功能(比如Open vSwitch)。XCP可以通过ISO来安装,类似XenServer,附有所有一样的驱动程序。
  XCP还可以通过安装在Debian GNU/Linux和Ubuntu Linux中的程序包管理器下的XCP-XAPI程序包来获得和配置。ISO基于CentOS 5.x,使用XAPI本地管理,支持XenServer的大多数功能。然而,它是类似黑盒的设备,只能在CentOS上工作,而XCP-XAPI程序包易于定制、易于从源代码来构建,并以程序包的形式存在,那样你就能围绕它们组装自己的系统。
  KVM
  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是一个开源项目,为在x86硬件上运行的GNU/Linux开发。由于可装入的Linux内核模块(kvm.ko),KVM可与安装有KVM的GNU/Linux系统整合起来,包括针对特定处理器的Linux内核模块。
  作为一套完整的虚拟化系统,编写了许多外部程序来管理KVM映像。KVM可以运行GNU/Linux或微软Windows系统的多个映像,包括可访问专有的网卡、磁盘、显卡和USB等。
  目前,KVM需要QEMU(开源模拟器)才能工作,但是撰写本文时,该项目在努力摈弃这种依赖。
  VirtualBox
  VirtualBox可以在多种平台上工作,易于安装和设置。它提供x86和AMD64/英特尔64虚拟化,在家庭环境和企业环境下都很容易得到利用。它可以在Windows、Linux、Macintosh和Solaris主机上运行,支持主机安装Windows(NT 4.0、2000、XP、Server 2003、Vista、Windows 7和Windows 8)、DOS/Windows 3.x、Linu×(2.4、2.6和3.x)、Solaris及OpenSolaris、OS/2以及OpenBSD。
  一项名为“快照”的功能让用户可以保存虚拟机状态,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恢复到之前的那些状态。你还可以构建系统、配置系统并交付虚拟机,用于客户的VirtualBox实例。
  OpenVZ
  OpenVZ基于“容器”技术,它不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虚拟化应用程序。它拥有经过改动的Linux内核(意味着主机系统只能是某种版本的GNU/Linux),经过了定制,以支持OpenVZ容器。容器是独立的实体,依赖资源管理和检测点(借助经过改动的Linux内核),其行为总的来说如同正常的服务器,有文件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用户组等。
  LXC
  LXC同样也是一种容器技术,作为一种用户空间接口而存在,支持Linux内核容器控制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内核命名空间(ipc、uts、mount、pid、network和user)、来自Apparmor和SELinux的配置文件、Seccomp策略、通过pivot_root的chroot以及cgroup(控制组)。
  LXC还不完全是虚拟机,仍能提供类似Linux安装的环境,就像VirtualBox中的虚拟机上那样。然而,不需要LXC下有单独的内核,因为它扎根于主机内核。
8#
 红英 发表于: 2017-6-17 12:35:00|只看该作者

云计算大数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源自:飞象网
  6月13日消息,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云计算大数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王庆林致辞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徐晓兰 主持开幕式
  中国、印度、新加坡、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澳大利亚、乌克兰、塞尔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等13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等近50人出席会议。
  部分专家合影
  此次会议上午的专题报告环节,由会议中方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主持,亚洲云计算联盟主席 Bernie Trudel,印度计算机学会主席 Anirban Basu,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程学旗,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副主席 Yohan Ramasundara等六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会议下午的专题报告环节,由会议外方主席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副主席 Yohan Ramasundara主持,保加利亚信息协会董事 Elena Marinov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胡春明等八位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
  部分演讲专家照片
  “云计算大数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是中国科协国际组织合作平台项目区域科技组织或联盟项目之一,由中国电子学会作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为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林润华,近130名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的项目,项目的宗旨是:加强联合会双边和多边的沟通交流,为各国的政府部门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建议,促进国际间制定云计算大数据相关发展政策;主导、推动和引领云计算大数据国际行业标准的形成和制定,共同促进国际间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各国云计算大数据健康、蓬勃发展;推动、创建国际云计算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生态系统建设,突破云计算大数据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升云计算大数据核心竞争技术和应用水平。
  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各国专家就云计算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不同区域发展情况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沿线国家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信息科技的应用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各国专家在云计算大数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的共识墙上签名。
  各国专家签名
  本次论坛为建立“一带一路”云计算大数据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各国专家提供了工作的平台,为今后共同发起“一带一路”国际云计算大数据联合会创造了契机。我们相信此次会议的凝聚共识是今后云计算大数据“一带一路”合作的起点和基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16 17:35:00|只看该作者

我国云计算产业进入加速成长期 四大主线布局

源自: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网06月15日消息
  2017年6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第九届中国云计算大会致辞中表示,当前信息技术产业正加速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方向转型发展,云计算作为重要的网络计算模式和关键应用基础设施,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了资源配置优化,加速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壮大新兴业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陈肇雄强调,要顺应信息产业发展大势,把握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机遇,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行业应用、强化云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4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简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支持云计算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开展并购、拓展市场,加快做大做强步伐。
  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约1500亿元,距离2019年的目标还有很大空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云计算产业将高速发展。
  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云计算为代表的下一波科技浪潮已经来临,国际科技巨头开始享受成果。国内相关科技公司的收获期也即将到来。接下来,云计算将是所有IT公司的主攻方向。目前,信息发展、科华恒盛等多家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云计算的布局。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黄付生表示,云计算时代已经开始到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云计算产业将迎来更快的发展,建议关注云计算产业相关标的:一是云计算基础设施标的,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的供应商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同有科技等。二是政务云的建设及运营标的,包括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太极股份、东华软件、易华录、中国软件等。三是云迁移及运营服务标的,包括神州信息、银信科技等。四是云应用的提供标的,包括用友网络、久其软件、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华宇软件、真视通、苏州科达等。
6# 青城山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14 20:35:00|只看该作者

美IT公司瞄准泰国新加坡 云计算之风刮向东南亚

  据香港《南华早报》6月12日报道,美国信息技术公司路坦力(Nutanix)称,物联网与数字化转化已经促使人们在商业机构中使用云计算技术。
  路坦力总裁奈尔(Sudheesh Nair)称:“泰国与新加坡是东盟市场中两大主要战略国家,可让私有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使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奈尔表示,在欧洲与美国,企业基础结构已经建立,而与此相比,亚洲国家有更多的未开发区域有投资潜力,可实现企业数据中心虚拟化。
  奈尔表示,路坦力的IT基础结构需要更加灵活,同时也需加快销售步伐、降低投资成本。这些因素应该会刺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资料图
  据路坦力公司预测,目前使用的数据中心模式将转向混合云端模式,即核心业务应用及可预测的工作量将会在一个私有云环境中进行管理,而周期性的或不可预测的工作量则在公共云环境中进行。混合云端模式结合了私有云与公开云的优势,私有云可以在金融及医疗行业提供定制化的安全、可控功能,而私有云则可以更好的为高峰工作负载服务。
  奈尔称,随着物流设备成为云数据中心的延伸,物联网的扩大即将改变云产业。为了抓住此次机会,路坦力希望物联网硬件合作伙伴使用其云计算操作系统从而使该产业开始采用“公开云”环境。
  奈尔表示,“有路坦力操作系统的物联网将使设备能够更加快速地制定决策。”这适用于对时间极为敏感的应用,如应用于急救车、车祸监测系统,或用于安全、防卫等。医疗、金融、政府、石油与天然气、农业、汽车等许多行业将从这一变化趋势中受益。
  此前,路坦力已为亚马逊网路服务系统(Amazon Web Services)提供了包括企业数据中心在内的私有云数据中心技术。
  路坦力泰国区域经理Thawipong Anotaisinthawee称,由于银行、电信及政府等方面的相关需求增长,过去三年路坦力(Nutanix11)泰国区域的销售额每年都会翻三倍。(实习编译:王沛 审稿:田瑞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8 18:35:00|只看该作者

BAT正在AI领域快速追赶 云计算是最佳落地场景

源自:参考消息
  英媒称,某些类型的技术似乎是专为快速追随者设计的。这些竞争者也许并不置身于一个新创意的前沿,但他们能够做出足够快的反应,为自己开辟一大块新市场。机器学习的兴起看起来像是这样一类创新:中国已完成自我定位,要在人工智能(AI)革命的这个标志性技术领域成为头号快速追随者。
  更多AI系统工具被公开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2日报道,仅仅两三年前,这仍然是貌似最狭窄的领域。其最先进形式──被称为深度学习──源于三所北美大学的研究工作。那些突破背后的人们,后来跳槽到谷歌和脸书这样的地方。初创企业,如伦敦的DeepMind(现在是谷歌的一部分)和旧金山的OpenAI,则成为某些最先进研究的中心。
  但是,如今机器学习的基本方法──用海量数据进行训练后变得更聪明的算法──已经被很好地理解。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通用技术,可以应用于几乎任何问题。
  得益于开源软件,构建先进AI系统所需的很多工具可以公开获得。例如,去年,两名在深度学习领域并不具备先有知识的工程师赢得了一场公开竞赛,他们设计出一种诊断心脏疾病的算法。他们的秘诀是求助于GitHub,这个开源代码的在线素材库已成为开发者的工具箱,让他们得以扩展自己的个人素材库。
  谷歌的Tensor Flow──以及其他科技公司开发的类似的机器学习框架──也都已经免费提供,使这些原本为了帮助这家搜索公司的工程师应用该技术而开发的工具对所有人开放。
  大量AI研究的开放性,是让快速追随者的日子更加好过的另一个因素。DeepMind在一年前发表的一篇关于阿尔法Go的研究论文,据悉在中国引发了一大堆模仿活动。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BAT)正在领导一场追赶的商业竞赛。
安徽省合肥市一家机器人主题餐厅开门迎客,机器人服务员为小朋友送去蒸鸡蛋。 ●
  BAT在AI领域各领风骚
  说起中国BAT在AI领域的发展,其实各有侧重。
  据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了解,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互联网即将迎来发展的下一幕,而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是大数据,也不是云计算,而是人工智能。对于百度来说,人工智能正是其向上突破的关键机会。
  从2013年1月李彦宏提出设立深度学习研究院、4月设立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以来,人工智能就渐渐成为百度的战略发展方向。2013年到2017年,百度一方面加大基础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则加快产品商业化落地。
  众所周知,百度研究院已有三大实验室,分别是北美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深度学习实验室和北京大数据实验室,而2017年1月成立的AR实验室,则是百度的第四大实验室。目前,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超过2000项、国外专利申请数百项,技术内容涉及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用户画像、自动驾驶、深度学习、云计算等,上述技术将为百度抢占技术制高点。6月1日,百度宣布与德国顶级汽车供应商博世集团及大陆集团公司共同开发自主驾驶技术和智能移动服务,加速推进了其智能产品的商业化。
  5月31日,百度董事会副主席、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右)和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底盘与安全事业部总裁弗兰克·乔丹(左)出席现场,并代表双方公司签订协议。(企业供图)
  在AI领域,腾讯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19日,腾讯AI Lab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绝艺”首次参赛就在第10届UEC杯计算机围棋大赛中夺得世界围棋AI冠军。3月26日,它又战胜了日本新锐棋手一力辽七段,获得日本电圣战冠军。5月2日,腾讯在美国西雅图成立AI Lab,并任命微软前首席研究员语音识别与深度学习领域专家俞栋博士为AI Lab副主任负责该实验室的运营及管理,该公司如今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5月27日,由机器之心主办、为期两天的全球机器智能峰会(GMIS 2017)上,腾讯入选全球100家最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公司“A100榜单”,其他获奖公司包括英特尔、亚马逊、英伟达、微软和百度等。
  绝艺代表(左)正在与一力辽(右)对局。(企业供图)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在阿里的战略体系之中,云计算一直都是电商、物联网的核心驱动力。依托阿里云和电商大数据,近年来,阿里巴巴开始发力人工智能领域。
  阿里云相关人士向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介绍,从2015年开始,阿里云发布的首个可视化人工智能平台DTPAI,集成了阿里核心算法库,包括特征工程、大规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此基础上,阿里推出的人工智能ET,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ET的优势在于对全局的洞察和实时决策上,在复杂的局面下快速做出最优决定。
  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基于阿里电商领域提升服务体系的小试牛刀的话,那么今年3月29日在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正式登场亮相的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可以说是阿里对人工智能布局的一次加速。目前,阿里ET开始在城市治理、交通调度、工业制造、健康医疗、司法等领域成为人类的助手。基于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强大的计算能力,ET的感知和思考能力正在多个领域不断进化。
  阿里云资料图片。(企业供图)
  美国的努力相形见绌?
  《金融时报》认为,这种模仿上的轻而易举引起了美国国家安全捍卫者的特别担心。如果说机器人系统代表着战争的未来,而AI提供大脑,那么代码和关键研究突破的自由流动似乎表明,很难保持国家优势。
  报道称,在应用机器学习方面,中国还在忙于培养一支大规模的新员工队伍。谷歌也许在让其工程师接受一定程度的机器学习培训,同时地处硅谷的斯坦福等大学看到了机器学习相关课程的需求有所增加。
  但是,AI专家、曾经执掌微软和谷歌在华业务的李开复表示,相比关注这项关键技术的中国有望很快培养出来的数百万机器学习专家,美国的这些努力相形见绌。
  正如李开复所说:“美国在技术方面拥有无可争议、无法复制、无法效仿的领导地位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至少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是这样。”
  中国在机器学习方面处于有利地位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该技术的应用有赖于庞大数据集的可获得性──的确,该领域的许多人认为,终极的竞争优势将不在于拥有最佳算法,而在于能够获得最佳数据以训练AI系统。
  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庞大的市场,加上一群从事广泛数字活动的互联网领军者,应该会提供大量的原材料来推动智能系统的兴起。
4# 金佛山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6-8 15:35:00|只看该作者

云计算智能化演进,巨头们的思与行

源自:品途网

  “过去我们常常把云计算、大数据挂在嘴边,现在来看应该是云数据、大计算”,在5月的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阿里云资深总监肖力在《通往智能之路》的演讲中如是说。
  肖力的观点不难理解,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大”,重要的是在线,只有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发生更多的汇聚,更多的交换,更多的更新和挖掘,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这一观念背后也揭示了一个趋势:云计算巨头们开始将“智能”纳入了战略框架,或是“智能”为云计算带来的红利。
  云计算如何把智能变成一种普惠科技?
  正如前面所说,阿里云已经开始了一场智能化演进,并成为今年云栖大会各个峰会的主题,背后所承载的是阿里云的一系列实践。
  今年3月份,阿里云正式发布了机器学习平台PAI2.0,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云计算。不同于其他巨头的智能云计算大多停留在“思”的层面,阿里云的ET已经开始遍地开花,诸如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城市大脑等等,并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安全智能化。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还在在各地积极举办天池AI大赛,鼓励开发者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当然,如果只是阿里云的单方面突围,并以此来判定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不免有些武断。事实上,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在内的云计算巨头们,在云计算的智能化演进上做出了和阿里云相似的选择。
  不久前结束的Google Cloud Next’17 大会上,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在云计算领域步伐稍显缓慢的谷歌试图开启智能云计算的新时代,比如推出了全新的机器学习KPI,全球最大的机器学习及数据科学竞赛平台Kaggle被谷歌收入囊中,以及为迪士尼、Verizon、SAP等重磅客户提供了更智能的云端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2015年中旬的时候,微软就低调地把Azure的定位修正为智能云,尽管彼时的“智能云”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在刚刚落幕的Build2017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公布了云计算在智能化方面的新举措,包括将云计算的智能扩展到物联网边缘设备的Azure IoT Edge,全新开发的数据库服务Azure Cosmos DB等等。
  亚马逊作为目前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在智能化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敏感”。在去年年底举办的AWS re:invent大会上,AWS正式推出了自己的AI产品线,包括图像识别工具Rekognition,文本转语音服务Amazon Polly,以及亚马逊人工智能助手 Alexa 的内核Lex。
  原因似乎不难理解,云计算早已不再是计算能力的单维竞争,“更聪明的云服务”才能制造更大的价值。
  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看,云服务的趋势是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而计算能力是一种基础资源,如何将计算能力变成服务是云服务平台们需要思索的,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落地之后,更加聪明的云服务也日渐成为一种新需求。
  安全智能化的趋势和行业变革
  在云计算的业务矩阵中,安全无疑是决定客户“用脚投票”的诱因之一。市场研究机构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报告显示,全球云安全市场在2022年达13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达17%。另一家研究机构Gartner也给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安全性将在2018年的时候取代成本和敏捷性成为政府部门采用云服务的首要原因。在这个背景下,安全智能化已经成为巨头们发力的对象。
  从巨头们的动作上来看,微软的Azure Security Center发布了多项威胁检测能力,同时Office365也提供了智能威胁感知和高级数据治理功能;谷歌在云安全策略上同样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态度,在布局上从传统的云安全平台延伸到安全芯片领域。
  然而在安全领域走的最远的,恐怕非阿里云莫属。
  肖力在云栖大会成都峰会上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安全将迈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时代。阿里云每天帮助国内37%的网站成功抵御16亿次攻击、防御2000次DDoS攻击、2亿次暴力破解,以及300万次Web攻击防御。这个成绩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不无关系。
  且从阿里云及同行者的安全服务上可以洞见出两个趋势:
  其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正在逐渐被应用在安全服务中,提升安全管理的效能。
  今年年初的RSA 2017上,全球安全专家们的观点预示了云安全的三大趋势,即安全防御技术走向智能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产品化、从IT驱动安全转向业务驱动安全。
  在笔者看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并不是战无不胜的武器,这是很多主打“智能“的安全初创企业一个误区。
  阿里云的做法是:从算法改良做起,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去优化产品的现有功能。例如阿里云云盾的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态势感知”,基于算法和模型进行威胁分析和风险评判,颠覆了以往基于规则的安全检测。
  又比如游戏行业的风控模式“游戏盾”,作为阿里云云盾在游戏行业安全风控的新模式,技术基础同样是智能调度算法。与传统单点防御的DDoS防御方案相比,“游戏盾”用数据和算法来实现智能调度,将“正常玩家”流量和“黑客攻击”流量快速分流至不同的节点,最大限度的缓解了大流量攻击。
  其二,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减少对安全分析师的依赖。
  人工智能取代人力业已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争论的焦点,麦肯锡也曾大篇幅预测过哪些职位将被机器淘汰。在安全领域,肖力提出了“智能防御”的概念,用大数据分析与算法优化安全防护能力,意味着“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云安全已然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先行者之一。
  事实上,在早些时候的RSA 2017上,肖力就曾对“数据智能”的必然做出过解释:一家企业的访问量达到数亿,如果靠人工来判断每一个请求是否安全,显然不可能做到。以前大部分人的方法是使用“规则”,把经验写成规则来“过滤”非法请求。但是,随着攻击者的“玩法”越来越高级,传统的过滤方法可以被轻易绕过,安全研究员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自动化”的方法来发现风险和攻击者。
  按照国外已有的先例,知名的数据智能公司 Splunk将用户的各方面数据统一导入大数据平台,制造出可以分析威胁的引擎,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最佳实践模型包。在RSA“创新沙盒”大赛上,拔得头筹的UnifyID核心仍是把来自 IoT 设备的海量数居上传到云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判定:哪些设备是可信的,从而识别设备背后的人的身份,保护系统、数据安全。不一而足。
  总的来说,在云计算巨头们的努力下,人工智能将变成门槛更低的普惠科技,且这个趋势将渗透到云服务的方方面面,诸如在安全等领域已经可以感知到智能带来的能效提升及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
  阿里云、AWS等巨头们已经在行动和思维上拥抱智能化,相信云计算的智能化时代即将来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20:05,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