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7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雪儿 发表于: 2010-12-16 11:02:3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公益“全民自觉”须跨一道坎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上官雪 于 2011-1-9 12:49 编辑:
  旨在推动中国公益从富人公益转向全民公益的2010全民公益启动大会暨全民公益(广东)论坛披露:目前中国的捐赠中来自个人捐赠只有14%,其余86%来自企业和机构。而在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个人捐赠占80%以上。据相关分析,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50%后,就会带来一个国家的公益提速。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去年已逾4000美元,今年中国城市化率首超50%,预示中国公益提速其势已成,从富人公益向全民公益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变革。
  然而,在断定中国已迈入公益“提速节点”的前提下,依然需要正视全民公益还是一个理想。具体而言,全民公益意识的培养和普及还要面对至少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造成普通老百姓认为慈善事业是大企业家、富豪、官员的专利,加上慈善事业透明度不高,致使普通百姓没有成为慈善事业的主体。二是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运动式”、“摊派式”慈善,使不少公众有“被慈善”的感受,容易挫伤公众的慈善热情及互助意识。能否打破这些“梗塞”,很大程度上决定全民公益自觉性的高低。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文化不缺少乐善好施的慈善基因,而所需要探究的是如何顺势而为,将深植于个体的基因有效地激活,形成自愿自觉、长盛不衰的风气。
  一方面,虽然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但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实之下,富裕阶层人士对于公益的热情及贡献直接影响着普通老百姓的公益态度。推进中国公益从富人公益转向全民公益的提速及根本转变,需要富人带头慷慨解囊,回报社会,以消除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抵触。
  另一方面,慈善事业所以在不少国家发展成为全民自觉行动,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制度完备,怎么捐、捐给谁、捐的结果等十分明了,捐赠者放心。而我国的某些捐赠去了哪里往往信息不清晰,甚至有的落入某些贪官的囊中,挫伤人们的捐赠积极性。所以,点燃全民公益的自觉性及积极性,必须提升慈善事业的透明度,将每一项捐赠钱物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众,使公民自觉在“阳光”中发芽、成长。
  如专家之见,自愿和快乐是检验慈善真伪的标准。毫无疑义,“运动式”的慈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公益。培育全民自觉的意识,应当尊重公众自愿参与慈善的意愿,保障公众自由选择捐款受托机构的权利,以此激发及保护公众的慈善热情。这是中国公益从“全民动员”转向“全民自觉”必须逾越的一道坎。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雪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雪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广州建特殊儿童艺术发展基金 烟青威高校招亚沙会志愿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9:26, Processed in 0.343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