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SG-xy|查看: 26488|回复: 49
[书画

聚焦张大千4幅破亿拍品

 [复制链接]
11#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10-20 20:08:20|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与李秋君的旷世绝恋

  大画家张大千一生一妻三妾,红颜知己无数,从20岁出名一直到辞别人世,张大千的桃色绯闻比他的画卷还丰富。由此,他也获得了“数画人才华风流古有唐寅,今有大千”的雅号。可是,直到2004年3月,随着张大千的一幅被行家估价逾千万元人民币的巨幅山水画《苍莽幽翠图》的浮世,一枚大千先生从未外露的《秋迟》印章神秘现出,风流才子那场惊世骇俗的柏拉图式恋情也被最终解密……

一跪“佳人” 只为惺惺知己情
  张大千20岁时,因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过世,到宁波天童寺出家,三个月后还俗到了上海。张大千拼搏于上海画界时,仿石涛的画到了连行家都无法鉴别真伪的程度。
  那时,宁波富商李茂昌也是被他“骗”过的富贾之一。当李茂昌把花了50块大洋买回的“真迹”给心爱的女儿李秋君看时,她笑着说画是假的,但作画之人天分极高,将来成就之大,将是划时代的。
  听了女儿的话,李茂昌果真开始在上海画界寻找起这位高人来,可是万般苦寻之下,他见到的却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小伙子。听罢对方的叙述,张大千哈哈大笑,为了感谢李茂昌两年来苦苦寻觅自己的苦心,他坚持一定要把大洋退还给对方。李茂昌大洋没有收,倒是交到了一个心胸坦荡的小兄弟。
  李茂昌几次邀请张大千到宁波自己的府上小住,实际上是有意让他跟女儿相识。李茂昌的女儿李秋君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从小精通琴棋书画,姿容雅丽,性格温婉,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一日,张大千应李茂昌之约到宁波来散心。他在客厅等主人时,被一巨幅《荷花图》所吸引,一枝残荷,一根秃茎,一汪淤泥,飘逸脱俗,张大千长出了一口气。
  张大千叹道:“画界果真是天外有天啊。看此画,技法气势是一男子,但字体瑰丽,意境脱俗又有女风,实在让我弄不明白。”
  李茂昌笑道:“看来兄弟你是十分青睐此画了,可想见见画主?”张大千赶紧说道:“我是想拜师还来不及呢,只是不知道这位鸥湘堂主是否还在世上。”李茂昌笑着告诉他,画主不但在世,而且晚上就能见到。
  张大千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一天。直到晚宴开始时,客厅的门被“砰”的一声撞开,只见夕阳的余晖中站着一位清丽绝伦的年轻女子。这女子看来是跑来的,她的发髻松散,还未来得及整理,脸上带着奔跑后的红晕。李茂昌指着还没有喘过气来的女儿笑道:“秋儿,这就是你一直崇拜无比的张大千。”说完,他向张大千笑道:“大千弟,见过你的师傅吧……”
  几秒钟过后,张大千终于反应了过来,推开了椅子,几步跑到了李秋君的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口中果真喊着:“晚辈蜀人张爰见过师傅。”
  一段旷世奇恋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跪知己 恨不相逢未娶时
  那次见面后,在李茂昌的“撮合”下;张大千干脆在李秋君所居后楼的“鸥湘堂”里设了自己的画室,两个人除了分室而眠之外,几乎形影不离。
  那时,张大千正值青春年少,风流倜傥,男欢女爱的事情做过不少,这些连李茂昌都心知肚明。可唯独对这位三妹,大千却从来不敢越雷池半步。
  其实,相处这半年来,张大千无时无刻不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相见恨晚?”原来,张大千在自己的表妹去世后,心灰意冷之际就在家乡由母亲做主娶了亲,第二年又纳了妾。而这位李家三小姐,又如何能够屈尊为自己的妾?
  张大千本性洒脱,不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但他却背着三妹,偷偷地刻下了“秋迟”一方印。
  在相逢张大千之后,李秋君也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是打破常规,让自己这个富家大小姐屈尊嫁给一个穷书生做妾?还是永不逾男女界线,一生保持兄妹知己的关系?一次,李秋君见张大千在给四川的妻妾写家书,试探性地对张大千说,如果他能再收一个大小姐为妾,该是福分无边了。哪知张大千在听罢李秋君的话后,愣怔了几秒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竟一声未吭。
  第二天,张大千来到了自己的画室,他第一次紧闭了画室,不让任何人进来。直到傍晚,张大千才打开了画室的门。等李秋君端茶进来时,张大千还是早上的姿势:原来,他就这样在画室中静坐了一天。还没等李秋君说话,张大千竟“扑通”一声给她跪下,把李秋君吓得倒退了半步。张大千说道:“三妹,我虽然年少轻狂,但是我深深地知道,我这一生将为画而活,为画而死。抛开男女情事不谈,我一生最近的红颜知己,除你之外再无一人。但是,我若纳你为妾,将使一代才女受辱,而我也必遭天谴……”

张大千.jpg
10#
 鲜荣祖 发表于: 2009-7-29 11:2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自己都是三妻四妾了,还差她一个!他是误了人家一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7-28 10:37:17|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三跪红颜知己 谢世后旷世绝恋方曝光


张大千三跪红颜知己李秋君
  大画家张大千一生,红颜知己无数。可是,直到2004年3月,随着张大千的一幅逾千万元的山水画《苍莽幽翠图》的浮世,一段从未曝光过的张大千三跪红颜的故事才被人解密。

一跪“佳人”只为惺惺知己情
  张大千20岁时,拼搏于上海画界,仿石涛的画到了连行家都无法鉴别真伪的程度。那时,宁波富商李茂昌也是被他“骗”过的富贾之一,不过他女儿李秋君笑着说画是假的,但作画之人天分极高,将来成就之大,将是划时代的。听了女儿的话,李茂昌便几次邀请张大千到宁波自己的府上小住,实际上是有意让他跟女儿相识。李茂昌的女儿李秋君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一日,张大千应李茂昌之约到宁波来散心。在客厅被一巨幅《荷花图》所吸引,叹道:“画界果真是天外有天啊。看此画技法气势是一男子,但字体瑰丽,意境脱俗又有女风。实在让我弄不明白。”李茂昌问张大千,可想见见画主?张大千连忙点头,还说要拜这个高人为师。李茂昌拍拍手,张大千只见一位清丽绝伦的年轻女子从房间中走出来。几秒钟过后,张大千终于反应了过来.推开了椅子,几步跑到了李秋君的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口中果真喊着:“晚辈蜀人张爰见过师傅。”一段旷世奇恋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跪知己 恨不相逢未娶时
  那次见面后,在李茂昌的“撮合”下,张大千干脆在李秋君所居后楼的“鸥湘堂”里设了自己的画室。两个人除了分室而眠之外,几乎形影不离。其实,相处这半年来,张大千无时无刻不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相见恨晚?”原来,张大千在自己的表妹去世后,在家乡由母亲作主娶了亲,第二年又纳了妾。而这位李家三小姐又如何能够屈尊为自己的妾?张大千本性洒脱,不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但他却背着三妹,偷偷地刻下了“秋迟”一方印。
  一次,李秋君见张大千在给四川的妻妾写家书,试探性地对张大千说,如果他能再收一个大小姐为妾,该是福分无边了。哪知张大千在愣怔了几秒钟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竟一声未吭。
  第二天,张大千来到了自己的画室,他第一次紧闭了画室静坐了一天。等李秋君端茶进来时,张大千竟“扑通”一声给她跪下,说道:“三妹,抛开男女情事不谈,我一生最近的红颜知己,除你之外再无一人。但是,我若纳你为妾,将使一代才女受辱,而我也必遭天谴……”

三跪故土 尘蜡苔痕梦里情
  从此,李秋君把一生挚爱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在张大千面前没有再提过谈婚论嫁之事,而是以妹妹自居。
  上世纪30年代初,李秋君跟随张大千来到了上海,在国立美术学校任教。李秋君一如既往地照顾张大千的起居,甚至亲手缝制张大千的衣服。张大千云游四方时,干脆由李秋君代选门徒,徒弟们也敬李秋君为“师娘”,李秋君也并不拒绝,就这样,李秋君终身未嫁。在李秋君的鼓励下,张大千决定远赴敦煌写生。不管张大千在哪里,他从未中断过与李秋君的联系,直到张大千于1949年去了东南亚,彼此失去了联系为止。1949年,张大千从东南亚到南美旅居,他思念一生的挚爱,每到一个国家,就要收集一点那里的泥土然后装在信封里,写上“三妹亲展”。到张大千去世时,他已经有了十几个从来没有被打开的信封。张大千与李秋君自1949年分别以来,再未见上一面。
  1971年,李秋君去世时,张大千正在香港举办画展。当听到最爱的人先去的消息时,张大千面朝李秋君居住的方向,长跪不起。几日几夜不能进食。从那以后,他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身边弟子常听他说的一句话是:“三妹一个人啊……”
  8年后,张大千谢世。2004年3月,他专为李秋君作的《苍莽幽翠图》终于由好友谢稚柳的后人奉出拍卖。这幅张大千的一生力作浮出后,“秋迟”的来历才得以最终解密,从而曝光了这段旷世绝恋。
8#
 郭毅 发表于: 2009-7-25 11:20:31|只看该作者
情况不是这样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孟良 发表于: 2009-5-16 03:20:58|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不愧是大师,只是听说弄坏过敦煌壁画
6# 青城山
 丁芝萍 发表于: 2009-5-12 22:27:31|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的水墨画意境和墨气都极富个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睢文发 发表于: 2009-5-11 15:49:58|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笔下的内江情结

⊙作者:市中区内锻社区  李建友

  半生游历、越跨三洲、寻诗觅画的张大千曾对门生孙云生说:“勤奋是绘画的绝对条件。”在“搜尽奇峰打草稿”萍踪所至的千山万壑中,在异域他邦的百种风情中,有一种风情始终在他心里萦绕,挥之不去的乡情、乡恋和梦魂相倚的故乡那山、那水、那人,不时在他脑间若隐若现,不时在他笔端流淌。
  情唱家山溪水歌。1948年,在资中甘露镇,张大千与朋友一起喝茶叙谈。谈兴正浓时,所见乡间小路间那溪水、那山野秀色、那柳枝和着微风,溪水伴着音乐般的秋色,还有那低矮的浅丘近山悬崖绝壁上,蔓藤间伸出点点红叶,气象万千令返乡的游子诗思泉涌,张大千现场吟诗一首:
  菱花镜水秋,容与木兰舟。
  细草生溪水,丛覆筠屋幽。
  江乡自沮洳,岸柳自轻柔。
  应共西风发,夕阳归兴遒。
  诗贵乎于情,全诗明快清新,天然机趣间呈现出一幅原生态景象的家乡秋景。随即,张大千拈笔写成中堂一幅,赠给主人李范章。全卷用笔飘逸,以隶、行参入北碑,在刚毅中见古拙,在雄健中显气势。此卷现存资中文管所,是全国现存最大幅面的大千书法手迹,已列入国家书法珍品名目之中。
  1947年,张大千从西康写生回乡,去探望住在内江芭蕉井老家的四哥张文修。兄弟间无所不谈,谈连岁苦读,回忆童年梦;寻幽谈禅,如烟往事,百种气象叙桑梓。然,神隐去,似梦如戏般苦短人生之旅、水雾如烟似的曲折盘桓,人生何求?大千展纸赋诗及书赠给族兄张义崇,作为别礼:
  天地言哉地何言,三藏经文无乃繁。
  有字不如无字好,木穷根本水穷源。
  一心清后一心静,万法空时万法通。
  漫道寸丝俱不挂,寸丝不挂妙无穷!
  全诗参透禅机,婉转清越,意蕴深远。中年时期的张大千,思想异常活跃,他想超脱,去清馨出尘,去醉心禅海;他遐思悠悠,是想从诗的梵音幽秘中,去寻找空静的清心,抑或是对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的一种领悟,一种研究?
  张大千的这两首绝诗书法,追求的是在飘逸跌宕中直追魏碑的真谛;在典雅精致中悟出书法老师李梅庵、曾农髯字体的清标高致。
  大千师早期的诗风、书风,及思想演变,在诗中均可看出,读来令人回味。
  解渴乡愁刻心灵。客居巴黎的张大千,将怀乡之意寄情巴山蜀水的《资中八胜图》之中。1956年6月,为乡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的资中籍人郭有守亲绘:“三峰毓瑞”、“滴水弹琴”、“古渡春波”、“珠江夜月”、“麦田云浪”、“百步云梯”、“重龙晓霭”、“倒挂琵琶”共8幅,每幅画均有书款,特别是“倒挂琵琶”共129言:“丙申五月,重来法京巴黎,主子杰中表家,每话故山之胜,辄为唏嘘,为写资中八景,以慰羁情。大千弟爰……”
  子杰即为郭有守。“百步云梯”图中,大千绘制一高士与一位冠帽者,则是大千与郭有守的写照,表达在他邦见乡人,情深比家乡的沱江水长的意蕴。
  石头是中国画中经常的表述客体,画面上,一形似倒挂的琵琶的岩石,是大千思乡的载物,下面一高士仰头望石,以景喻情,大千大师的恋乡之态跃然画面。不是吗?张大千靠手中的笔在海外打天下,宣传中国文化,其中不乏华人朋友、乡民友好的帮助和支持,郭有守就是其中一员。大千在巴黎办画展期间,前后跑街办事,组织联络,协调内外,布展宣传,迎宾送客等等,一切都是郭有守去办理,这友情,怎么会不摧肝裂肺般撞击着大千心扉?
  关于乡情,还有一段趣事:大千三四十年代曾两次去资中。一日,午睡起床,郭谷初家时年仅5岁的幺女满芬受父之使,送蜜饯给张大千。当那双小手捧上盛满寿星桔的小瓷盘,人未到,声先到,“张爷爷吃果子!”张大千连说:“莫动,莫动。”急忙拿来一张主人习字用的毛边纸,几笔将小孩天真无邪、惊诧的神态,惟妙惟肖地画下来,然后风趣地说:“你送我果子,我送你张画,公平交易。”后经郭家装裱后,珍藏了那段带有浓浓乡情的趣事。
  在内江,张大千笔下流淌的情物还有多处,为“资圣寺”补书明代赵大洲诗碑和书写的“资圣寺”门柱联;为“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书写的“赠大将军喻君培伦传”;大千致喻钟烈先生信札;“内江市志”,“内江县志”,以及“大千菜肴”宴席菜单等等书法作品,还有那幅水墨山水“圣水晓钟”,大千大师的片片乡情,均在铁线银钩的墨迹之中,传达出不尽的情致,倾吐出不尽的胸臆。
4# 金佛山
 郭毅 发表于: 2009-5-10 13:50:20|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先生简历介绍

  张大千,(1898~1983)原名张正权,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是我国享誉世界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早年随母亲及兄长张善孖(著名国画家)习书画,后在上海得遇当时的书画名家李瑞清,曾熙的指点,画艺大进,更因擅长临摹前人名作,被当时的著名书画艺术家徐悲鸿称赞为“中国书画界自明朝以来五百年第一人”。
  张大千绘画造诣高深,才能非凡,所作绘画无论人物,山水,花鸟皆神韶秀丽,别具风格;所绘仕女,荷花,更是意笔兼长,佛教壁画皆尽华丽典雅。他所创的破笔,泼墨,泼彩等绘画技法更为世人所推崇,影响极大。三十年代末及四十年代初,张大千先后两次前往敦煌莫高窟临摹古代绘画和书法,举办临摹绘画展览,并轰动全国,从此,张大千名满天下。
  一九四九年后,张大千侨居海外,先后在欧美及东南亚的几十个国家举办画展,传播中国绘画艺术,为中国绘画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
  有鉴于张大千对绘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一九五八年,国际艺术学会公选他为“中国画第一大画家。”并授予金质奖章。张大千虽然长期漂泊海外,但他笔下的“庐山图”,“长江万里图”,“青城山通景图”,“资中胜景图,”等画作都表现了他思国,思家的无限恋情,一九七八年张大千先生从海外回到台湾定居。一九八三年四月病逝于台湾。
  今年五月十日是张大千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特以此文以示纪念。

郭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睢文发 发表于: 2009-4-28 15:05:11|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与《韩熙载夜宴图》

●市中区内锻社区 李建友

  世人识大千,多缘于绘画,因其画名太大,他在收藏、鉴定古字画方面的卓然成就,却较少提及。大千曾自谓其鉴定胜于绘画,经过他那双慧眼,古代各家各派不少名迹收入己藏,同时又淘去了不少伪品劣作。其藏品之丰,仅在“大风堂名迹”第2辑,就辑入明代石涛画作上百件,国宝级画卷《韩熙载夜宴图》,可谓镇山之宝。这幅画由张大千高价购得然后以较低价卖至国内,现收藏于故宫。
  五代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命调查韩熙载是否有反心并向皇上汇报,他夜入韩熙载官邸,把所见的酣歌热舞、饮酒作乐的百态,暗记在心,然后用高雅笔墨,呈现出人物的生动传神。长卷以屏风为段,5个相对独立又连贯的故事(场景),讲述韩熙载沉溺于酒色不问政事的现状,韩也因此逃过一劫。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分段连接长卷的代表作,是历代现存人物画始祖之一的上乘之作。
  张大千于1945年在北平,以欲购宅屋的500两黄金购得此图之后,可谓钟情于心,魂梦相倚,视其为生命般陪伴着走遍名山大川、异国他邦,从未分离。在故都北平,徐悲鸿宅屋,将随带宝物与徐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图卷,珍同共璧般反复对比,徐经细细揣摩之后,激动得直搓手,连声称赞:“好画!好画!堪称是我国唐代人物画的绝响!太妙啦!”在印度,张大千非常激动地给中国驻印国际广播站工作人员讲,历代帝王都把这幅画视为珍宝,上面许多印章就是帝王的印玺,对人物、服饰一一作细微点评,使大家都流连在画面高贵的气韵之中;在台北,老友张目寒、台静农等被笔墨精妙的图卷折服,半生沉埋在故宫古迹的专家们为之震撼,称其为价值连城的佳品。
  香港,建国之初,不少国外文物机构、贩子、港本土大古董商,往返于香港和境外之间,携巨款购画,伺机哄抬价格。针对此情,国家采取了一项措施,即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部署,由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负责,成立“香港秘密收购小组”,并决定以文化部的名义正式申请从国家总预备费中拨出专款,用于收购流散在香港的文物。同时,总理还在该报告上批示:“必须是购买真正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不得买古玩。”庚即,一个由香港大收藏家徐伯郊为组长的3人小组,在郭沫若、茅盾、启功……等文化名人支持下成立了收购小组。
  徐森玉、徐伯郊为“父子收藏家”。父被全球考古界誉为“中国百年10大著名考古学家”之一。子与大千为终生莫逆之交,具有精深的古书画、古版本的鉴定知识和清正人品。
  张大千在1949年离开大陆后的两年时间里,曾去印度考察石窟,往返于印、港之间,所花费用较大,且少有进账,加上移民所需费用,经济比较拮据,除自己加紧作画做些补偿外,出售藏品成为那时痛苦的选择。关于藏品出售的去向,他认为,当初花巨资购画作,是为深研其奥妙;是怕国宝流失海外;是缘于一个中国公民爱国之心。
  “我已定于明年2月份,去阿根廷办画展,顺便看一下那边的环境,如果合适就在那边安家,但现在手头确实紧张些,所以打算把《韩熙载夜宴图》和《潇湘图》卖掉。”张大千开门见山地在港对老友徐伯郊说。
  徐紧接大千的话说:“小弟正是为此而来……,这段时间一直在外游历,因此还未来得及请兄指教!”
  经与徐伯郊“讨价还价”后,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及宋代刘道士的《万壑松风图》及收集的一些敦煌卷帖,其他宋代画册等,一共折价两万美元,相当于“半送半卖”给了北京故宫。
  和张大千境遇一样,徐伯郊因长期身居海外,加之当时是秘密收购,关于他为国宝回归而付出的艰辛,国内少有人知。其实在前后达5年的“特殊收购”时间里,中国书法珍宝之“三希帖”中的王■《伯远帖》和王献之《中秋帖》等一大批名画、古书籍、古币都是那段时间购进的。好在国宝安在,好在“香港秘密收购小组”工作期间,郑振铎写给徐伯郊的信还在,是为明证!徐伯郊深表敬意地说:“张大千能把这两幅名画最终给了大陆,这是确确凿凿的爱国行为,我们又何必再去苛求其他呢?”
  郑振铎在与叶浅予的谈话中也说:“张大千还不错,这几件本来可以卖给外国人,价格还可以更高,但他愿意卖给我们,卖给祖国,像这样一张五十年代的能卖好几万,现在更是无价之宝了。”
  大千此举,也引来了蒋介石的大为不满,“张大千怎么搞的,呃!他为何要把国宝卖给大陆,而不卖给台湾。”据说,后来还是喜好书画的宋美龄夫人多次从中周旋,关系才得以缓解。
  故宫博物院在收到张大千两件国宝和十几件书画作品后,当即在故宫举行了“特展”,各界人士踊跃参观,一时轰动了海内外。为了让更多的人观赏到此国宝,1980年,在香港举行的展览会上,由北京荣宝斋制作的水印复制件每幅高达5万元。《韩熙载夜宴图》其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历史价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包括敦煌壁画和《韩熙载夜宴图》等图卷,是大千涉笔即古、巡探古韵、笔致千年,兼容并蓄地整合历代各家各派画风的实物范本。经他深研细琢后,在他的笔下中国画在宋元以后色彩萎缩的生命得以复活,进而将绚丽浓艳的色彩推展至千年极限,形成具有张氏特征的人物风格,与善写的山水、花鸟,构成科目齐整的中国画全能型的一代宗师,为艺坛所敬重。
  “昵燕楼”,是大千先生在香港和阿根廷时的居室之名,是大千大师纪念已“失去”,而今在“家”安然的《韩熙载夜宴图》,那挥之不去的心结,和一片爱乡之心的表意符号么!
2# 四姑娘山
 郭毅 发表于: 2008-10-28 13:57:29|只看该作者

张大千与网师园的情缘

⊙作者:郭毅/文

  提起江南名园网师园,就不仅使人想起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孖兄弟二人与网师园的一段情缘。
  那是1932年的秋天,张大千的好友网师园的主人张师黄见张大千在上海西门路的寓所太小而张氏兄弟也喜居有园林之胜的居所,便慷慨的将网师园借给张大千、张善孖兄弟二人居住。张氏兄弟移居网师园后,或互相探讨绘画技艺,或不时和苏、沪的画家、文人互相往来唱和。时居住在网师园的艺坛,文坛名流有叶恭绰,陈石遗,李印泉,谢玉芩等。置身于美景如画的网师园中,张大千感慨万千。他曾赞道:“网师园具有中国建筑的特有长处。庭院,树房,画室融为一体,淡朴,简易。用山石,水池,花木巧构佳景。多变,巧借,曲折。卷帘一看,窗外篮天白云,山光树影,尺幅窗,无心画。每一幅细木格窗外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人在画中,画中有人。”
  同年冬,为宣传华夏悠久文化,提高中国的国际艺术地位,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积极筹备中国近代绘画精品赴欧洲展出,张大千先生亦积极支持。在网师园寓所内他精心绘制了《金荷》,《江南山水图》,《仿石涛山水高士图》,《临流遐思图》等多幅作品交徐悲鸿先生带去欧洲参展,为提高中国绘画艺术在国际艺坛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大千与其兄张善孖先生先后离开了网师园,在离开网师园的前夕,张善孖先生所养小虎“虎儿”不幸死于战火张,张善孖和张大千兄弟二人为之哀伤不已,为纪念死去的小虎,他们兄弟以虎儿为模特,合作绘制了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图》聊已自 慰。《金陵十二钗图》由善子先生画虎,大千先生补景而成。善子先生画虎的灵感来自虎儿,大千先生补借的灵感来自网师园的楼台亭阁,佳木清池。在网师园居住的四年多的时间里张大千先生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画作。而网师园也因为张大千先生在此居住过更加闻名于世。1982年,飘居台湾的张大千先生心怀网师园旧居,腼怀1940年在重庆病世的先仲兄张善孖,念及葬园网师园殿春移中的虎儿,遂题写一纸墓铭,上书“先仲兄所篆虎儿之墓”,自台湾遥寄苏州。1986年,苏州市园林局按此书刻墓碑一块镶嵌于网师殿西墙之上以供游人凭吊参观。
  尔今,张氏昆仲虽以先后作古,他们寄情网师园的佳话却永久地留在了这座姑苏名园中。既能引起游人怀旧之幽思,亦能触发海外赤子思念故乡之乡情。
  去年正值张大千先生逝世20周年,特以此文以志纪念。
本文原刊2004年《内江市市中区政协文史资料》42辑
这是本人的文章,若要转载,需经本人同意。郭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00:3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