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96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世光 发表于: 2011-1-7 11:12:0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杨家观:古老天灯唱起来

 [复制链接]
  “说媒婆,道媒婆,我一天不说没酒喝……”“李媒婆”舞着手绢,唱着顺口溜走上了舞台。憨态可掬、穿着衣不遮体的农民“兵郎子”,在台上又唱又跳。几个年轻小伙挑着灯柱在舞台上穿梭、翻腾,灯不掉、不熄。
  2010年12月28日,在南部县柳树乡杨家观村,几个村民正在为参加 “魅力南城多奇葩”民俗文艺展演认真地排练天灯。
  天灯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初唐时期取得重大发展,明末清初形成剧本 《兵郎子讨亲》,并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一特色戏曲表演形式在明末清初传入南部县,被柳树乡敬明选、敬全元等人传承下来。
  杨家观天灯表演,汲取了花灯的一些唱腔,借鉴了傩戏中的“跳加官”、“端公跳坛”等表演形式,借助故事情节进行说唱,语言诙谐幽默,动作滑稽夸张。川剧滚灯表演是其内容之一,表演者还可通过板凳、竹竿等物件挑灯表演。而它的表演灯一般为32盏,多为桐油灯与菜油灯。表演时,表演者跳跃、翻飞、打斗,灯具都不落地。
  “现在看天灯表演的观众人数大不如以前。”63岁的第四代天灯传承人任光典说,上世纪80年代前,电视还未普及,天灯在当地可谓香饽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天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天灯表演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
  据介绍,天灯的技术要求高,表演者不仅要跳得来一些传统舞蹈,还要懂得乐理和唱腔,因此学起来难度较大,“很多年轻人怕吃苦,不愿意来学”。
  让人欣慰的是,南部县文化馆已经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性挖掘,打算把带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杨家观天灯搬上舞台,在“魅力南城多奇葩”民俗文艺展演中上演。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工业遗产:温暖钢城的文化记忆 被遗忘的蜀中先贤──张烺和他的《烬余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7 07:53,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