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7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YI~锌 发表于: 2011-3-10 14:43:3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冯骥才:专家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头记录工作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YI~锌 于 2011-3-10 15:28 编辑: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1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专家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头记录”工作,让后人知道他们原来的样子。进入直播页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两年您一直是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上,到过去这一年效果如何?这些年来,我们在毫不犹豫的“抛弃”,这让很多像您这样文化界的人,您刚才也谈到了忧患,除了忧患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冯骥才表示,我们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后面并没有专家,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因为产业化的思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资源,就往市场推,认为推了就是保护。比如很多地方剪纸就不能用刀刻了,而是用机器压,皮影也是拿机器压。传统的手工文明变成了现代的工业的机器文明。文明一改变,文化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华文化本身的多样性,但是进入市场之后,文化的内含没有了,成了一个商品的包装性的东西,这是文化最大的损失。

  冯骥才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学是两大块,一个是文字的,精英创造的,文本的文学。还有一种是普通百姓创造的、集体创造的口头的文学,我们历史上第一部作品,《诗经》就是口头文学的一个集成。对于口头文学我们这些年来记录了多少?

  冯骥才表示,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法阻挡非遗产业化和政绩化的潮流。但是专家要做的事情,是绕到产业和市场的前面,做源头记录的工作。保护文化遗产,不是现在拿它发财,是要给后人共享。必须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原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I~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I~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人大代表建议“炎黄祭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揭开周村芯子独有的神秘面纱:民间表演艺术常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15:35,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