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32453|回复: 53
[项目

中欧班列运行质量提升 畅通国际运输通道

 [复制链接]
3# 峨眉山
 蜀猴 发表于: 2014-8-20 10:22:01|只看该作者

重庆成都郑州补贴中欧班列打价格战 不愿对方独享

源自:第一财经日报
原标题:渝蓉郑财政补贴中欧班列打价格战
⊙ 李秀中

  中国对欧直通班列的效应逐渐扩大,正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开放格局。不过,以渝新欧、蓉欧快铁和郑欧班列为主要线路的市场竞争也在急剧加大,在重复竞争的不利形势下,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牵头整合对欧班列。

对欧效应初显
  8月19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从去年4月开通运行至今年7月21日,“蓉欧快铁”按每班41个40尺集装箱的运量正常发送了56班,占同期国内发往欧洲所有班列的36%,位列全国第一。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培育,“蓉欧快铁”货源满载率可达到90%以上。
  中欧铁路的开通源于重庆的“发明”──解决惠普落户重庆后其出口笔记本电脑的物流运输问题。在空运贵和海运慢的情况下,重庆市争取到海关总署、原铁道部的支持,经过复杂谈判开辟了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实行一次通关检查,直通欧洲。
  此后,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成都、郑州和武汉等主要承接城市也相继开通直通欧洲的线路。从2011年重庆开行至杜伊斯堡班列以来,截至2014年8月13日,各地共开行中欧班列249列,其中2014年共开行110列。
  这些线路的作用也在扩大。最初,作为吸引投资的配套,渝新欧只开通惠普笔记本专列,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来定发车时间表。今年4月,重庆也开通了公共班列,向社会开放。而蓉欧快铁和郑欧班列一开始就向社会揽货。
  各地的货运量增长迅速。以蓉欧快铁为例,在运行的第一个年头,蓉欧快铁满载率不到40%,经过一年的市场培育,今年以来,蓉欧快铁的货源情况有了明显改观,从2014年开始运行满载率已经达到90%以上,且开行第45班时出现了爆仓现象。
  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铁总看到这些情况很重视,去年下来调研,今年7月开始将货运提速,西部通道从以前日行车800公里提高到1200公里,这将进一步缩短对欧铁路的运行时间。
  这些变化对中西部的开放格局带来根本影响。8月15日,渝新欧首趟进口整车回程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港发出(上个月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得批准)。成都铁路口岸也已经启动了整车及肉类指定进境口岸申报工作。此前进口整车一般来自天津、深圳等沿海口岸。
  此前,西部地区从4S店预约到最后提车的时间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现在可控制在25天以内。而没有对欧铁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是国家开放口岸才能申请成为整车、肉类、水果等产品的口岸,而开放口岸必须是点对点的才有条件设立。
  中西部地区也从闭塞腹地变身为中国的开放前沿。19日的发布会称,蓉欧快铁的货源地覆盖西南、华南、华东等多个地区,其中来自上海浦东机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综保区、江苏吴江出口加工区等全国10个特殊监管区域的货物总量占“蓉欧快铁”货运量的51%。
  今年7月16日,成都又开通中亚货运列车。列车从成都出发,分别开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以及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历时5~7天。
  围绕对欧铁路的“大手笔”还不止于此。以蓉欧快铁为例,今年下半年,成都和波兰罗兹两地将分别启动建立转运中心。成都还规划建设了275亩铁路报税物流中心(B型),正在申报之中。而重庆也在准备申请铁路综合保税区。

渝蓉郑三地竞合
  中欧铁路带来的效应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国家向西发展战略,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下,开通对欧铁路的城市不止重庆、成都、郑州三地,还有武汉、西安、新疆、苏州和广州等地,竞争也随之加剧。
  作为“×新欧”的发明者,面对众多复制者,重庆方面一直有不满的心态。重庆有关人士也曾经向有关部门提出动议,只开行渝新欧,不允许其他到欧洲的铁路开行,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如果这一想法得以实现,重庆将作为国内对欧线路的唯一起点,国内货物到重庆集货发运,这一格局的形成将对重庆带来重大利好,但是,其他线路起点城市的地位和利益因此将大大受损,显然,他们并不接受重庆利益独享。
  正面竞争开始加剧,首先就是争抢货源的价格战。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一个40尺箱的运行成本大概为1万美元,郑欧班列以超低价袭来,门至站价格仅为3000美元~6800美元,而成都和重庆的站到站价格也只有7000美元~9000美元。
  这背后就是政府的补贴。成都有关部门人士对本报称,运行初期,为了将价格调到具有市场竞争力,成都将价格定在每箱7000美元,随着运行情况发展,再逐步提升,中间的成本由财政补贴,但是,政府不会补到7000美元以下的成本。
  其他城市运行也依赖财政补贴。另外,重庆还对品牌笔记本企业的产品直接参照海运价格进行专项补贴,而郑州参照海运价格对班列公司进行财政补贴,同时对国内货源地到郑州的铁路和公路运输费用进行全额补贴。武汉也是财政补贴到与海运价格相当。
  对于这一现象,成都物流办有关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价格竞争不能最后成为政府之间的竞争,要让价格由市场决定,成都补贴期限为3年,之后就要取消。他认为,铁路运输应该介于空运和海运之间确定价格,与港口价格竞争是战略错误。
  上述人士表示,铁总两年提高基础运价15%,这给各班列成本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途经的中亚国家也乘机哄抬运输价格,因此,各个线路有必要一起合作,但是,他也强调由一家来做是不现实的。
  他介绍说,在铁总的组织下,各家统一品牌为“中欧班列”,其后注明具体线路,比如中欧班列(成都—罗兹),然后优化线路、重新铺线、统一对外谈判等。当然,在经营上仍然各自独立。
  8月14日,铁总首届中欧班列国内协调会议在重庆召开。成都、郑州、武汉、苏州、义乌等地政府和各地中欧班列平台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颁布了《中欧班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欧班列国内运输协调会备忘录》。
  此次会议是为了及时解决班列开行问题,共同提高中欧班列的开行质量。下一步各方将重点围绕提高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和服务水平、铺划全程运行图、开展全程优惠价格谈判、做好回程货源组织、推动国际联运运输邮政专用品、统筹做好宣传等开展工作。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3-19 21:32:0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线路情况

  “三条通道”“五个口岸”畅通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适合装运集装箱的货运编组列车。铺划的西、中、东三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班列开行情况如下:
  1. 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约110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是本地生产的IT产品,2014年已开始吸引周边地区出口至欧洲的其它货源。首列于2011年3月19日开行,截至2016年6月,据国家海关统计,重庆市开出的渝新欧班列班次数量占全国中欧班列数量的45%左右,其货值占所有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欧班列货值总量的85%。2017年3月23日,中欧(重庆)班列开行6年后突破1000列,成为中国首个突破千列的中欧班列。
  2018年6月28日,一列满载电子产品的列车从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量达到2000列。
  2. 中欧班列(成都—罗兹)。从成都城厢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罗兹站,全程9965公里,运行时间约14天。货源主要是本地生产的IT产品及其它出口货物。首列于2013年4月26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58列,其中2014年开行26列。
  3. 中欧班列(郑州—汉堡)。从郑州圃田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汉堡站,全程10245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来自河南、山东、浙江、福建等中东部省市。货品种类包括轮胎、高档服装、文体用品、工艺品等。首列于2013年7月18日开行,截至2014年12月17日,已累计开行92班,累计承运货物4.26万吨,货值总计约4.55亿美元。其中,2014年承运货物3.37万吨,货值累计4.05亿美元。
  4. 中欧班列(苏州—华沙)。从苏州始发,由满洲里出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华沙站,全程11200公里,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为苏州本地及周边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硬盘、芯片等IT产品。首列于2013年9月29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16列,其中2014年开行15列。
  5. 中欧班列(武汉—捷克、波兰)。从武汉吴家山站始发,由经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到达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相关城市,全程10700公里左右,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是武汉生产的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周边地区的其它货物。首列于2012年10月24日开行,截至2014年8月1日,共开行10列,其中2014年开行9列。
  2018年1月,装载三峡柑橘的冷链集装箱中欧班列(武汉)缓缓驶出宜昌东车站货场。这是中国铁路今年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柑橘专列,意味着三峡柑橘出口实现“一列直达”。
  6. 中欧班列(长沙—杜伊斯堡)。始发站在长沙霞凝货场,具体实行“一主两辅”运行路线。“一主”为长沙至德国杜伊斯堡,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全程11808公里,运行时间18天,2012年10月30日首发。“两辅”一是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全程6146公里,运行时间11天;“两辅”另一条经二连浩特(或满洲里)出境后,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8047公里(或10090公里),运行时间13天(或15天)。
  7. 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自义乌铁路西站始发,作为铁路中欧班列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的首发线路,将贯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义乌铁路西站到西班牙马德里,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全程13052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有41节列车,运载82个标准集装箱出口,全长550多米,于2014年11月18日上午11点多首发,是当前中国史上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火车专列。
  与其它“中欧班列”相比,“义新欧”创下了五个第一:
  一是运输线路最长。比原来线路最长的“苏满欧”班列(全程11200公里)长1850公里,是所有中欧班列中最长的一条。
  二是途经国家最多。除了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外,还增加了法国、西班牙,共计8个国家,几乎横贯整个欧亚大陆。
  三是国内穿过省份最多。从浙江出发横贯东西,经过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共计6个省(自治区)。
  四是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其它“中欧班列”在哈萨克斯坦、波兰两次换轨,“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还需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第三次换轨。
  五是与第一批列入“中欧班列”序列的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苏州城市相比,义乌是一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县级城市。
  上述班列开行初期,各地政府通过补贴等措施培育市场,为保证班列稳定开行,树立中国至欧洲铁路国际联运品牌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8. 中欧班列(哈尔滨—俄罗斯)。2015年2月28日,一列满载石油勘探设备的集装箱货运班列从哈尔滨香坊火车站开出,10天后它将到达俄罗斯中部比克良火车站。这标志着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省首趟中欧班列正式上线运营,将成为深化对俄全方位交流合作,带动黑龙江沿边开放升级的新引擎。
  班列全程运行6578公里,经滨洲铁路1004公里到达满洲里口岸站出境,再经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5574公里到达比克良站。通过铁路国际货物班列运输货物,黑龙江省到达俄罗斯中部地区比空运可节省运费四分之三左右,较普通零散运输,运到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二以上,运费可节省25%以上。
  9. 中欧班列(哈尔滨—汉堡)。2015年5月25日上午,哈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筹备大会召开。为实现黑龙江省委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利用满洲里至绥芬河铁路通道,打造一条起自黑龙江通达俄罗斯和欧洲腹地的新‘丝绸之路’”的目标,黑龙江省引进北京长久国际物流公司、美国UTI国际物流集团、大连港集团与哈尔滨铁路局共同合作开通哈欧班列。哈欧班列东起哈尔滨,经满洲里、俄罗斯后贝加尔到赤塔,转入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和莫斯科到波兰的马拉舍维奇至终点德国汉堡,全程9820公里。凭借“距离近、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哈欧班列已经引起国际关注。德国大汉堡地区、巴伐利亚州、下萨克森州政府都希望与哈欧公司合作。法国、瑞士等国家的铁路运营公司也表示愿意就哈欧班列欧洲延伸段开展合作。
  10. 冀欧班列(保定—白俄罗斯明斯克)。2016年4月26日上午首发,是国内首列开往中白工业园的货运班列,也是华北地区第一条直达欧洲的陆运通道。从保定始发,由满洲里出境,途径俄罗斯,最后抵达白俄罗斯明斯克,全程约9500公里,用时12~14天左右。货源主要来自京津冀地区,货品种类包括塑料制品、汽车及配件、橡胶及其制品、服装皮革毛皮制品、日用电器、有机玻璃制品、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等。首趟冀欧班列(保定—白俄罗斯明斯克)运载41个标准集装箱出口。
  11. 中欧班列(西宁—安特卫普)。2016年9月8日9月8日上午,青藏高原首趟中欧班列从青海省西宁市双寨铁路物流中心发出,前往位于比利时的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安特卫普,运行全程约需12天,主要运输藏毯、枸杞等青海当地特色产品。截至2018年10月,中欧班列(西安)已累计开行超过1000列。
  12. 中欧班列(广州—莫斯科)。2016年8月29日开通,从广州大朗站始发,由经满洲里出境,直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11500公里,共41节40“HQ集装箱”,用时15天到达目的地。现每周准时发运,为珠三角地区的中欧对外贸易商提供了更加便捷稳定的运输通道,同时弥补了华南地区电子类,日用商品类出口贸易在运输时效上的不足,为中国商品出口欧洲、欧洲产品进入中国开辟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进出口贸易绿色通道。
  13. 中欧班列(青岛—莫斯科)。2017年6月24日,在青岛海关监管下,装载41个集装箱的班列从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直达俄罗斯莫斯科,这标志着中欧班列(青岛)正式开通。集装箱内装有青岛当地的机械装备、轮胎橡胶、家电等货物。班列全程7900公里,运行时间约22天,比海运运输节省约30天。青岛胶州建有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在海关等口岸单位推动下,已开通中亚、中蒙等国际班列。随着中欧(青岛)班列的开通及线路的延伸,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逐步形成。
  14. 中欧班列(长春—汉堡)。2017年10月13日,满载汽车零部件和纺织品的中欧国际货运班列从长春国际港驶出,42节车厢货物将从满洲里出境发往德国汉堡。随着长春到汉堡的中欧班列首发,长春国际港也正式开通。班列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首发途径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多个城市,最高时速为120公里,全程约12~15天,主要运输吉林省和华北地区部分企业的汽车零部件、电子机械设备、阀门和服装等货物,远期常态化运营将达到每周5出2进。
  15. 中欧班列(南昌—莫斯科)。2018年4月20日,南昌地区首趟中欧班列(南昌—莫斯科)在南昌向塘铁路口岸鸣笛启航,标志着南昌至莫斯科中欧班列正式开行。
  16. 中欧班列(唐山—比利时)。2018年4月26日,发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国际集装箱班列从唐山港京唐港区驶出。该班列由唐山港京唐港区始发,经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哈密、乌鲁木齐,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达比利时安特卫普,全程约11000公里,运行时间约16天。
  17. 中欧班列(成都—维也纳)2018年4月27日,首列直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中欧班列抵达目的地。首列直达维也纳的中欧班列4月12日从成都发车,穿越亚欧6国,行程9800公里。这趟班列装载的货物包括电子配件、LED灯具和睡袋等。
  18. 中欧班列(武汉—德国汉堡)28日从湖北襄阳北站运出,首趟“襄汉欧”国际货运班列中,搭载着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工厂等企业生产的发动机、汽车零部件、轴承及仪表等货物,将在武汉临空港中铁联集铁路中心站加挂汉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关,驶往12000公里外的德国汉堡。这标志着中欧武汉班列首次开通“襄汉欧”国际货运班列。
  19. 中欧班列(内蒙古自治区—伊朗东南部城市巴姆)2018年9月4日,中欧班列在沙良物流园整装待发。从内蒙古自治区始发的又一条国际货运铁路线开通。首发列车装载着41个集装箱、总价值约1000万元的货物从呼和浩特东南部的沙良物流园驶出,15天后抵达9000多公里外的伊朗东南部城市巴姆。
  20.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德国杜伊斯堡)2016年5月28日,首趟乌鲁木齐至杜伊斯堡国际货运往返班列驶出乌鲁木齐站台。由中国新疆至德国(乌鲁木齐至杜伊斯堡)西行国际货运往返班列首发。首发班列单程预计10天时间,总里程8000公里,从乌鲁木齐出发后,将从亚欧大陆桥桥头堡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去程班列主要搭载新疆本地生产型企业的产品;回程货物则以生活消费品和工业产成品为主,包括食品、保健护理品、家居产品和机电类产品。
  21. 中欧班列(景德镇—莫斯科)2018年9月28日10时28分,景德镇陶瓷、茶叶等产品的集装箱货物列车从江西景德镇东站驶出,前往俄罗斯莫斯科。
  22. 中欧班列(郑州—比利时列日)2018年10月24日16时,一列承载41节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比利时列日车站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在欧洲又一个目的站点正式运营,从河南郑州到欧洲腹地的“陆上丝绸之路”继续西向延伸500公里。此趟班列运载着汽车零配件、精细化工材料、服装等主要货物,将跨越1.1万公里的距离到达郑州。
  23. 中欧班列(武汉—伊尔库茨克)2018年11月22日,一列载满柑橘、柚子等新鲜水果的专列从武汉发出,驶往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这是中欧武汉班列首次开行的水果专列。这次开行的水果专列将从内蒙古满洲里出境,预计15天左右抵达伊尔库茨克。长途运输中,柑橘、柚子等新鲜水果将在冷链集装箱中,处于低温运输环境中确保品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3-19 21:31:12|只看该作者

基本介绍

中欧班列  12628145.jpg  保存到相册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渝新欧国际铁路)成功开行以来,成都、郑州、武汉、苏州、广州等城市也陆续开行了去往欧洲的集装箱班列,截至2014年8月1日,国内各地开往欧洲集装箱班列共计开行239列,其中2014年已经开行100列。
  2013年7月18日到2016年3月30日,近3年的时间,郑欧班列累计开行班数已达300班,累计货值超14亿美元。
  2016年,中欧班列计划开行200班,下货点扩大到20个,实现每周去程三班、回程三班。
  2017年5月13日,2017年第1000列中欧班列(X8024次,义乌-马德里)满载小商品、服装等货物从义乌西站鸣笛驶出。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显示,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较上一年同期增加612列,增长158%。
  2018年4月27日。中欧班列首次抵达维也纳。
  2018年5月12日,西安国际港务区探访中欧班列”长安号“。3月7日,满载中国制造产品的X800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新筑车站驶出,成为2018年陕西开行的第100列中欧班列。已超过2018年全年开行194列的数量。截至2018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
  2018年7月月31日22时29分,编组50辆、满载电子元器件、饮料、食品等产品的X8011/2次列车从武汉吴家山车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其中部分车辆及货物将在杜伊斯堡转乘开往英国伦敦的货运列车,这是中欧班列(武汉)首次延伸至英国伦敦。这趟列车将是武汉2018年开出的第90列中欧班列。继开通武汉至法国里昂班列后,这是中欧班列(武汉)物流线路的又一延伸,拓展了班列的服务半径和范围。
  2018年9月4日,两趟由中国山西始发的中欧班列先后驶入德国杜伊斯堡铁路货运中转场站,这是来自山西的中欧班列首次抵达杜伊斯堡。
  2018年9月28日10时28分,一列装载景德镇陶瓷、茶叶等产品的集装箱货物列车从江西景德镇东站驶出,前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千年瓷都“景德镇开出的第一趟中欧班列,也是景德镇瓷器和茶叶第一次搭乘中欧班列”出国“。
  2018年10月15日,满载货物的今年第919列中欧班列(重庆)鸣笛启程前往俄罗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2:58, Processed in 0.561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