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7年“废纸三千──刘春杰新作展”即将开幕

 [复制链接]
  展览名称:废纸三千──刘春杰新作展
  开幕时间:2017年9月29日下午14:00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9日~2017年12月29日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
  出品人:陈瑞近
  学术主持:苏新平
  策展人:红梅
  主办:苏州博物馆
  协办:江苏画店
  媒体支持:在艺起·名师绘

废纸刷屏──刘春杰新作展
  (一)
  刘春杰以版画知名,他的“私想者”系列以社会批判的视角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百态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让人倍感触目惊心。此次展览展出的《废纸三千》、《禅山圣水》、《持续刷屏》三个系列的新作,尽管不是版画的艺术形态,却延续了“私想者”系列的社会批判视角。
  刘春杰将创作过程中废弃的一些作品收集起来,毫无规则地放在一起,堆成了一种类似金字塔的结构,再加上一个孤零零的马桶,形成了“废纸三千”系列最初的主要形态。其实,这一系列作品的雏形早在2011年的《木刻舍利子》中即可见到。《木刻舍利子》即是由参加当年展览的版画原版上刻下的木屑堆成金字塔形状,旁边再放上所用的刻刀。而在本次展览中,刘春杰则将这些废弃的作品撕碎有选择地粘在长方形木板上,再将这些木板并置在一起,组成了一种类似三联画的形式,并在前方放置一个马桶。如果说,在《木刻舍利子》中,刘春杰有意追寻艺术品中所包含的缺席与在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废纸三千”系列中,刘春杰的关注点则是转向了人类与工业文明之间的博弈,其中所包含的社会意识则更加明确。
  在这件作品中,刘春杰成功地将物质材料进行了视觉转换,焦枯的废纸竟然有了生机盎然的意味,三联画天然具备的纪念碑形式与废弃的原材料一起成为对人工之力的悲剧赞颂,经由前面的马桶对比,这一赞颂更显得具有悲剧力量。这里的马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尚《泉》中倒置的小便器,然而这两种现成品使用背后的内在逻辑却有着本质区别。杜尚的《泉》以现成品的形态直接挑战西方传统艺术甚至是现代艺术的规范与禁忌,从而在新的社会历史情境中寻求艺术的本质定义。中国艺术发展中,曾有一个人的马桶的影响比较长远而深刻,那就是林风眠的马桶。他无以数计的旷世杰作,就是经由马桶,冲出了历史的叙事。
  刘春杰经常将自己大量“羞于见人”的作品经由马桶冲走。当问及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不置可否。事实恐怕未必这么简单。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春杰的马桶,还是一种历史观照,中国的现代艺术之路、当代艺术诉求,与西方艺术的关系,与自己本土文化语境的关联,虽然没有了林风眠式的苦衷,但,来自艺术内部,来自艺术家面向历史展开的创作过程的参照,放一只马桶,还是不无必要的。
  在刘春杰这里,马桶的使用并不是为了探寻艺术的边界,也不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工业文明的表征来使用。马桶是现代工业的批量制品,而“废纸三千”中的废纸则完全是艺术家手工劳动的产物,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却是废纸由马桶冲走,作品从而得以将工业文明对人类本身的吞噬这一隐秘而漫长的过程视觉化、瞬间化了。废画纸张的杂乱无章、庞大、虚弱,与马桶的看似弱小,实则坚实、冰冷,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张力,将人类在工业文明面前的无奈、不甘与必然的命运形象地揭示出来。这种无中生有的方式并不仅仅在于凸显了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性,更是一种主体潜意识的视觉转换,表明的是艺术家主体的社会立场。
  《废纸三千》中,马桶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缺席的在场,隐喻了那些随水而被抽走消逝的“废纸”,那么,铺展于墙面地上的纸头纸片,白茫茫灿若春花般绽放于观者面前,它们的在场弥补了由来已久的缺席──这些一直被传统丢弃的“废纸”,如今以现成品的姿态,不但成为《废纸三千》的创作媒材,而且成为创作自身,手段即是目的,目的亦为手段。
  (二)
  《禅山圣水》处心积虑地制造了一系列假象,初看之下,他的作品与一般彩墨作品并无二致,似乎是知识分子的精英式历史关照,除了“布白”“诡异”之外,恰恰正是这些“诡异”的“布白”成为《禅山圣水》的核心所在,它们不是通过传统的笔墨经营而来,而是通过撕裂-拼贴-重组-留白这一系列行为形成。
  几乎每一幅《禅山圣水》,最初都被刘春杰苦心经营,积了染,染了皴,皴了擦,擦了罩,一回回,一遍遍,斑斑驳驳的彩,重重叠叠的墨,湿湿干干的水,像日记,像心电图,日积月累,劳作于斯。从彩墨画的发展上来看,刘春杰的“禅山圣水”系列更接近于林风眠开创的传统。在这些彩墨作品中,人的痕迹被完全剔除,山水、鱼儿、荷叶、莲蓬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从而道出了“禅、圣”的本意在于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然而他又从彩墨画传统止步处前行──撕画!撕画,之前只用于艺术家对不满之作的处理方式,而刘春杰则是对心仪之作的再加工。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刘春杰通过撕裂-拼贴-重组这一系列行为来创作出最终的作品,而且使得“禅山圣水”具有了另外的含义。撕,才最终变成了另一支笔,由它,刘春杰触摸到了历史存活于当下的脉搏──藉由撕这一过程,完成了一种转换──几乎所有的水墨画家,都是采用修修补补的方式完善画面,以期达到完善。这里挖一块,那里补一条,贴贴补补,最后出来一幅“杰作”。刘春杰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撕,而在于通过撕,将艺术家这一创作过程结果化,将偶发变为必然,将隐藏变为彰显,将羞于示人,变为公之于众。将千百年来过渡人化、文化的“禅山圣水”去魅,还原为“残山剩水”──在后工业文明的今天,在消费时代的洪流中,苍穹之下,还有“自然”吗?那个上帝赠予人类,而人类从未染指的自然,早已随着刘春杰一声声寂寞地撕纸的声音残剩于人类的庞大景观中了。
  (三)
  刘春杰将数年来创作的“私想鲁迅”系列经典作品,复制到不同时期的废旧报纸上,从而组成了“持续刷屏”这件体量巨大的装置作品。廉价的塑料泡沫经过涂染加工,外表酷似钢筋水泥的现代墓碑基座,上面庄重地安放着由亚克力保护起来的碑身,每个碑身由10公分厚的废旧报纸一张张叠加而成,最上面的废旧报纸上,黑白木刻着“私想鲁迅”系列的经典作品,以及艺术家本人的签名和钤印。这件壮观的装置作品由365块“墓碑”组成,数字的所指不言而喻,指向了刘春杰对于艺术家日常劳作的态度。365块“墓碑”装置被整齐有序地铺满苏州博物馆忠王府的四合院,加上院中的老树,本来应该有几分墓园的气氛,却因材料的后工业化及过度消费的指涉而冲淡。
  “持续刷屏”原指在大众传媒中某一事件被持续关注,在这里用作标题则并不能如此简单地来理解。在这组作品中,可以说,鲁迅是各个时期的“刷屏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像旧报纸一样被丢弃;也可以说,各个时期的旧报纸、杂志成为了“屏幕”上的事件,而鲁迅各种形式的刻像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刷屏”的主体。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观照形式,前者是以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待不同时期的鲁迅现象,而后者则是艺术家透过鲁迅这一个体的眼光来观照历史的长河。鲁迅的各种形象在刘春杰的作品里早已演变成为一个符号性的存在,它指涉的是一种社会批判精神,因此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藉由置换不同的场景和鲁迅形象,不同的观者便有了各自迥然相异的感受。在这组作品中,观众无法忽略废旧报纸上的文字和图片、鲁迅的图像、以及艺术家自己所题写的文字,这三种因素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意义网络,从而内在地支撑起了这一庞大的作品。刘春杰的“持续刷屏”,很容易让人想起喻红的“目击成长”系列,两者背后有着相似的叙事逻辑,只不过关注点不同。
  由此看来,刘春杰此次展览中三个系列的新作,尽管观念和形态各异,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视觉艺术社会意义的追寻,这也是与其“私想者”系列一脉相承的。
  艺术是一种认识和体验世界的方式,刘春杰的作品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
策展人:红 梅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艺术史博士

2017.8.9


展览作品
废纸三千丨装置丨244cm×424cm(纵深尺寸可变)丨2017_副本
废纸三千(局部)丨装置丨244cm×424cm(纵深尺寸可变)丨2017
废纸三千(局部)丨装置丨244cm×424cm(纵深尺寸可变)丨2017
废纸三千(局部)丨装置丨244cm×424cm(纵深尺寸可变)丨2017
废纸三千(局部)丨装置丨244cm×424cm(纵深尺寸可变)丨2017
持续刷屏 装置 54cm×41cm×6cm(加底座29cm)365个 2017
持续刷屏 装置 54cm×41cm×6cm(加底座29cm)365个 2017
持续刷屏 装置 54cm×41cm×6cm(加底座29cm)365个 2017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故宫首展匈牙利百余件文物 茜茜公主“驾临” 中国籍男子在境外赌场拘禁赌客讨债 被检方批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3:06,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