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4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YI~锌 发表于: 2011-4-12 14:10:4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浙江“针刺无骨花灯”技艺面临传承困境 学徒仅4人

 [复制链接]
  起源于唐朝的浙江仙居“针刺无骨花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针刺无骨花灯”面临着学徒越来越少、目前仅有4人,无法市场化,缺乏资金保障等传承困境。
  与传统花灯不同,“针刺无骨花灯”没有骨架,全用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的纸片粘贴而成,有钻石、绣球、荔枝等多种造型。点燃后灯体看上去似帛非帛、似纱非纱,非常精美。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并多次赴香港、澳门、美国展出,被誉为“中华第一灯”“东方神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研究所所长李湘满日前向记者介绍说:“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叫它 唐灯 。我发现这盏灯是1983年,当时已经失传50多年了。”
  李湘满无意中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失传的无骨花灯后,便踏上了抢救这门古老技艺之路。28年来,他走遍了仙居的每一个村落,寻找知道花灯制作工艺的每一个老人。目前已经抢救整理出27个品种、52个分支品种。
  “针刺无骨花灯”完全依赖手艺人的纯手工制作,一盏20厘米见方规格的灯就需要一个手艺人加班加点10多天才能完成。无骨花灯目前没有面向市场销售,仅在展览后卖过一小部分,每盏灯价格均在2000元左右。
  无法市场化、缺乏资金保障、招不到学徒,每个手艺人月收入仅有700元,让这门好不容易被抢救回来的传统工艺再度面临失传的困境。李湘满自1986年开始招徒弟,100多个徒弟中如今只剩下了4人。
  李湘满说,当时招收学徒,先招收了一批比较有闲暇时间的老年人,但发现他们都学不好。“制作无骨花灯需要绘画基础和几何基础,能学好的一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但他们都不愿意来。”
  李湘满的徒弟刘红娟已经跟着他学习了十多年。她告诉记者:“ 针刺无骨花灯 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资金不足,资金不足就招不到学员。”刘红娟表示,这么多年自己能坚持下来,得益于自己当司机的丈夫的大力支持。
  如今已经68岁的李湘满生活极其简朴,从来舍不得买新衣服,一双50元的皮鞋就穿好几年。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10多万元都投入到了无骨花灯上。
  李湘满说,希望能再抢救一些品种,多为后人制作、保存些样品。即使他不在了,也不至于再次让这种技艺失传。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I~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I~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赏心悦目的仕女美女图 没必要为烹饪“申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14:55,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