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45|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科学家送别大师万卫星: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

 [复制链接]
  万卫星(1958.7.1~2020.5.20),出生于湖北天门,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
  万卫星于1982年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毕业;1984年、1989年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万卫星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研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跟我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跟我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跟我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跟我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跟我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跟我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已经删除 十大护肤准则,水嫩美肌过寒冬
7#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20-5-21 11:3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送别大师: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送别大师:共和国今年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

  5月,我们再度送别一位学术大师。
  据@中科院之声 微博消息,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因病于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万卫星是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1958年7月生于湖北天门。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生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他长期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理论、观测和应用研究,是我国空间物理电离层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万卫星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八、九届政协常委。
  万卫星逝世后,今年共和国痛失的两院院士达到16位。
  今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药理学家池志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李方华4人逝世。
  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孙儒泳,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药学家周同惠,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沙庆林,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蒋亦元5人逝世。
  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道增,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卢世璧4人逝世。
  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化纤领域奠基人郁铭芳逝世。
  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张乾二,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万卫星相继逝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有刃有余 发表于: 2020-5-21 09:54:00|只看该作者

空间物理学家万卫星院士逝世

源自:光明日报全媒体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因病于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万卫星,1958年7月生于湖北天门。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2004年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万卫星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在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系列成果。因所在领域的研究内容很多涉及国计民生,他还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他曾表示,弘扬科学精神是比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事。科学精神的弘扬对保持科学旺盛的生命力至关重要,营造一个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也能让科学知识的传播,乃至科研工作的进展事半功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苑)
5# 华蓥山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20-5-21 09:4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卫星因病逝世 享年62岁

源自: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
原文标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卫星因病逝世 享年62岁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5月21日消息,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因病于2020年5月20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据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网站资料显示,万卫星 男,1958年7月出生,湖北天门人,汉族。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空间物理专业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4年至2004年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其间,1987年至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空间物理专业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八、九届政协常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红英 发表于: 2017-9-25 05:35:00|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卫星:打造新平台 推动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融合—新闻—科学网

源自:科学网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繁衍文明的母亲星球。脚踏苍茫大地,头顶璀璨星空,人类在凝视中深思,在仰望中求索,千年万年从未停止。然而,其思愈深,其惑愈多。
  二十世纪以来,对地球科学的研究逐步进化为通过各种观测手段定量研究地球表层和内部的主要物质组成和运行规律。地震学和地磁、地电、重力等观测手段的进步为探索地球内部构造点亮了一盏盏明灯;地球动力学的发展和板块构造理论的问世为人类认识地球科学规律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57年,首次国际地球物理年启动,67个国家以全球联测的方式协作进行地球物理研究。中国的老一辈地球物理学者积极参与,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是在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开启了从宇宙中探索地球的全新之门。地球科学工作者开始以全球化的视野来重新审视地球,完成了从局域独立研究到全球协作研究的转变。
  时至今日,人造飞行器已经遍历太阳系所有行星,还包括许多卫星、彗星和小行星,各种仪器已经或即将在月球、火星等星体上着陆并开展直接观测。地球科学的关注点正在从行星地球本身,延伸到太阳系的各种星体,地球科学工作者的舞台已扩展到整个太阳系。
  顺应这种科学的发展规律,仅仅关注地球本身已经远远不足以推动地球科学的整体进步,国际上学科发展的趋势是将对行星科学的研究整合统一到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
  为了把地球物理拓展到包含行星物理,使地球物理学科发展到新阶段,在首次国际地球物理年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地球物理学界发生的两件小事很不平凡。第一件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之时,拥有了一个新的专业委员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这是中国首个行星物理专业组织,标志着中国的行星物理研究从零星、散乱、跟踪的研究状态逐步在地球物理的旗帜下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状态发展。第二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的旗舰刊物《地球物理学报》英文版独立成为新刊──《地球与行星物理》(EPP),该期刊是我国第一个展示地球与行星物理高水平成果的英文期刊,其关注点将不仅局限于传统地球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还将包括对太阳系各类行星、卫星以及系外行星的成分组成和演化规律的研究。
  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国家深地深空战略为EPP的定位指明了方向。深地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重点支持的方向,我国在地球深部构造和演化规律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深空和行星科学的研究也在蓬勃发展。201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发挥原有的地球物理学科优势,重点培育行星物理、比较行星学等学科增长点,攻坚地球科学中的重大前沿问题。2016年,继嫦娥工程取得一系列成功之后,国家火星探测计划正式立项,并着手开展彗星及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探测等深空探测项目的论证工作。EPP的创刊将为服务国家的重点战略研究方向提供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的地球物理正走向地球与行星研究交叉并举的国际前沿时代。新生的EPP依赖于地球与行星物理研究团体的托举,并服务于地球与行星物理研究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EPP将跻身国际一流地球科学期刊的行列,成为中国地球科学期刊的新旗舰。
  (本报记者倪思洁整理)
3# 峨眉山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11-6-28 13:40:03|只看该作者

主要成就

一:科研成就
  万卫星从实验观测中发现了中国电离层扰动的主要地域特性,提出了青藏高原的地形隆起及相关的低涡天气是中国行进式电离层扰动重要激发源的论断。从全球GPS观测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低纬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等参量的经度“四波”结构,系统揭示了电离层“四波”现象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大气非迁移潮汐不同分量的联系,论证了大气潮汐激发电离层经度结构的机理。此外,还发现了太阳风对极区电离层突发E层的控制作用。

  1.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5月,万卫星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引用1300多次。
  1.B.Zhao, W.Wan, L.Liu, T.Mao, Z.Ren, M.Wang, A.B.Christensen, Features of Annual and Semiannual Variations Derived from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s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 25(12):2513~2527.
  2.B.Zhao, W.Wan, L.Liu, T.Mao, Morphology i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under Geomagnetic Disturbed Conditions: Results from Global Ionosphere Maps,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25(7), 1555~1568.
  3.X.Yue, W.Wan, L.Liu, T.Mao,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Spatial Correlation of Ionospheric Day-to-day Variability by Using GPS and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s,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 25(8):1815~1825.
  4.X.Yue, W.Wan, L.Liu, F.Zheng, J.Lei, B.Zhao, G.Xu, S.R.Zhang, J.Zhu, Data Assimilation of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 into a One-dimensional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Model by Applying Ensemble Kalman filter, Radio Sci., 2007, 42, RS6006.
  5.L.Sun, W.Wan, F.Ding, T.Mao, Gravity Waves Propagation in the Realistic Atmosphere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 25:1979~1986.
  6.J.Guo, Wan W., J.M.Forbes, E.Sutton, R.S.Nerem, T.N.Woods, S.Bruinsma, L .Liu, Effects of Solar Variability on Thermosphere Density from CHAMP Accelerometer Data, J.Geophys.Res., 2007, 112, A10308.
  7.B.Zhao, W.Wan, L.Liu, K.Igarashi, M.Nakamura, L.Paxton, S.Y.Su, G.Li, Z.Re n, Anomalous Enhancement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in the Asia/Australian Region during a Geomagnetically Quiet Day, J. Geophys. Res., 2008, 113, A11302.
  8.B.Zhao, W.Wan, K.Tschu, K.Igarashi, T.Kikuchi, K.Nozaki, S.Watari, G.Li, L. J.Paxton, L.Liu, B.Ning, J.Y.Liu, S.Y.Su, B.Harold, Ionosphere Disturbances Observed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of the Superstorm of 20~22 November 2003, J .Geophys.Res., 2008, 113, A00A04.
  9.X.Yue, W.Wan, J.Lei, L.Liu,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B Vertical Drift and the Time Rate of Change of hmF2 (ΔhmF2/Δt) over the Magnetic Equator, Geophys.Res.Lett., 2008, 35, L05104.
  10.G.Xu, W.Wan, C.She, L.Du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over East Asia and the Tropospheric Circulation arou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btained with a Partial Correlation Method, Adv.Space Res., 2008, 42:219~223.
  11.W.Wan, L.Liu, X.Pi, M.L.Zhang, B.Ning, J.Xiong, F.Ding, Wavenumber-4 Patterns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the Low Latitude Ionosphere, Geophys.Res.Lett., 2008, 35, L12104.
  12.Z.Ren, W.Wan, L.Liu, B.Zhao, Y.Wei, X.Yue, R.A.Heelis,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Total Ion Density in the Sunset Equatorial Topside Ionosphere, Geophys.Res.Lett., 2008, 35, L05108.
  13.T.Mao, W.Wan, X.Yue, L.Sun, B.Zhao, J.Guo, 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odel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China, Radio Sci., 2008, 43, RS2009.
  14.J.Guo, W.Wan, J.M.Forbes, E.Sutton, R.S.Nerem, S.Bruinsma, Interannual and Latitudinal Variability of the Thermosphere Density Annual Harmonics, J.Geophys.Res., 2008, 113, A08301.
  15.X.Zuo, W.Wan, G.Zhao, An Attempt to Infer Information on Planetary Wave by Analyzing Sporadic E Layers Observations, Earth Planets Space, 2009, 61 (10):1185~1190.
  16.B.Zhao, W.Wan, L.Liu, K.Igarashi, K.Yumoto, B.Ning, 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Geomagnetic Storm on 13~17 April 2006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 J.Atmos .Sol.Terr.Phys., 2009, 71(1):88~100.
  17.B.Zhao, W.Wan, L.Liu, Z.R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f the 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 in the Asian-Australian Region during 1996~2004, Annales Geophysicae, 2009, 27, 3861~3873.
  18.Z.Ren, W.Wan, L.Liu, R.A.Heelis, B.Zhao, Y.Wei , X.Yue, Influences of Geomagnetic Fields on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Vertical Plasma Drifts in the Presunset Equatorial Topside Ionosphere, J.Geophys. Res., 2009, 114, A03305.
  19.Z.Ren, W.Wan, L.Liu, J.Xiong, Intra-annual Variation of Wave Number 4 Structure of Vertical E×B Drifts in the Equatorial Ionosphere Seen From ROCSAT-1, J.Geophys.Res., 2009, 114, A05308.
  20.Z.Ren, W.Wan, L.Liu, GCITEM-IGGCAS: A New Global Coupled Ionosphere-thermosphere-electrodynamics Model, J.Atmos.Sol.Terr.Phys., 2009, 71(17&18):2064~2076.
  21.W.Wan, J.Xiong, Z.Ren, L.Liu, M.L.Zhang, F.Ding, B.Ning, B.Zhao, X.Yue, Co rrelation between the Ionospheric WN4 Signature and the Upper Atmospheric DE3 tide, J.Geophys.Res., 2010, 115, A11303.
  22.Z.Ren, W.Wan, J.Xiong, L.Liu, Simulated Wave Number 4 Structure in Equatorial F-region Vertical Plasma Drifts, J.Geophys. Res., 2010, 115, A05301.
  23.B.Zhao, W.Wan, X.Yue, L.Liu, Z.Ren, M.He, J.Liu, 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Occurrence of an Additional Layer in the Iono sphere Observed by COSMIC/FORMOSAT-3, Geophys.Res.Lett., 2011, 38, L02101.
  24.B.Zhao, W.Wan, B.Reinisch, X.Yue, H.Le, J.Liu, B.Xiong, Features of the F3 Layer in the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t Sunset, J.Geophys.Res., 2011, 116, A01313.
  25.B.Xiong, W.Wan, L.Liu, P.Withers, B.Zhao, B.Ning, Y.Wei, H.Le, Z.Ren, Y.Ch en, M.He, J.Liu, 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X-Class Solar Flare on 7 September 2005, J.Geophys.Res., 2011, 116, A11317.
  26.Rong, Z.J., W.X.Wan, C.Shen, X.Li, M.W.Dunlop, A.A.Petrukovich, T.L.Zh ang, E.Lucek, Statistical Survey on the Magnetic Structure in Magnetotail Current Sheets, J.Geophys.Res., 2011, 116, A09218.
  27.Z.Ren, W.Wan, L.Liu, Y.Chen, H.Le, Equinoctial Asymmetry of Ionospheric Vertical Plasma Drifts and its Effect on F-region Plasma Density, J.Geophys.Res., 2011, 116, A02308.
  28.Z.Ren, W.Wan, L.Liu, J.Xiong, Simulated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 Induced by Nonmigrating Tides, J.Geophys.Res., 2011, 116, A04301.
  29.B.Zhao, W.Wan, J.Lei, Y.Wei, Y.Sahai, B.Reinisch, Positive Ionospheric Storm Effects at Latin America Longitude during the Superstorm of 20~22 November 2003: Revisit, Annales Geophysicae, 2012, 30, 831~840.
  30.Z.Ren, W.Wan, L.Liu, H.Le M.He, Simulated Midlatitude Summer Nighttime Anomaly in Realistic Geomagnetic Fields, J.Geophys.Res., 2012, 117, A03323.
  31.Z.Ren, W.Wan, L.Liu, H.Le, TIME3D-IGGCAS: A New Three-dimension Mid- and Low-latitude Theoretical Ionospheric Model in Realistic Geomagnetic Fields, J. Atmos.Sol.Terr.Phys., 2012, 80.258~266.
  32.Z.Ren, W.Wan, J.Xiong, L.Liu, Simulated Equinoctial Asymmetry of the Ionospheric Vertical Plasma Drifts, J. Geophys.Res., 2012, 117, A01301.
  33.W.Wan, F.Ding, Z.Ren, M.L.Zhang, L.Liu, B.Ning, Modeling the Global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wit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Sci.China Tech.Sci., 2012, 55(5), 1161~1168.
  34.W.Wan Z.Ren, F.Ding, J.Xiong, L.Liu, B.Ning, B.Zhao, G.Li, M.L.Zhang, A Simulation Study for the Couplings between DE3 Tide and Longitudinal WN4 Structure in the Thermosphere and Ionosphere, J.Atmos.Solar- Terr. Phys., 2012.

  2. 承担项目
  截至2018年5月,万卫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并于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5月,万卫星参与研究的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四等奖,主持研究的成果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三等奖。
获奖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电离层扰动的高频无线电广义射线反演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电离层扰动地区特性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GPS动态定位的理论与实验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斗一号”大面积电波传播误差修正系统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
2015年度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二:人才培养
  1. 讲座报告
  2012年5月26日上午,万卫星在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喀什站举办了专场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数字电离层》。
  2017年6月5日上午,万卫星做客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问津大讲堂”,作第100期学术报告,他以《太阳系空间环境与行星粒子逃逸》为题,分别从太阳系空间环境、行星空间环境、行星粒子逃逸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宇宙构成、太阳系的起源、太阳系空间环境及其在太阳风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演化与未来。

  2. 教育思想
  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发社会讨论,万卫星认为,科幻电影引起了广大观众对人类家园地球未来命运的关注,这不失为一个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良机。他希望科普工作者能够不局限于科学知识传播,更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精神的弘扬对保持科学旺盛的生命力至关重要,营造一个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也能让科学知识的传播,乃至科研工作的进展事半功倍。

三: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授予单位
1992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5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2012年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杰出院友称号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国科学院
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表裱表裱 发表于: 2011-6-28 04:58:54|只看该作者

人物经历

  1958年7月1日,万卫星出生于湖北天门。他小学、中学正逢“文革”,完全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因此课堂上老师讲不到的他就自学,教材上没有的他就阅读课外书籍。因为好学,老师经常开小灶为他辅导功课,给他批改并未布置的作业。
  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恢复高考中,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198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就读和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师从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1996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一、二级人选。
  2004年,由于中国科学院进行学科整合,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3月18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20年5月20日晚,万卫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2018年0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7年12月~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23:26,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