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7-12-22 10:38: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7年上等宝石用来画画?不服来辩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最近来自央视的纪录片《国家宝藏》,再度刷爆朋友圈,延续着一如既往的好口碑。
  但是,节目中率先出场的国宝──《千里江山图》的守护者,开场就放下狠话:“上等宝石是用来画画的!”
  如此大的口气,让人不禁疑惑:是哪幅绝世画作需得配上珍宝,又是哪位高人有如此的自信?
  下面,就让小编来带你探一探这背后的究竟吧!

千里江山图
  宋代的十八岁天才少年──王希孟,在最正当的年龄,构画出一卷宋徽宗在位时期的磅礴山河。
  “多一岁心力不足,少一岁则经验不丰。”
  这幅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达11.9米)的画卷,烟波浩渺,群山层峦起伏。立于此画前,惟有屏息致敬,一睹少年心中的壮丽河山。
  相信大家对传统国画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水墨素雅的风格上,在这幅画横空出世前,古代审美同样如此。青绿,习惯用于突显明艳奢华之姿,而王希孟的创造性举措,不仅为山水画赋予新的方向,更是开启了新的绘画时代。
  最令人震惊地,莫过于《千里江山图》的色彩能够历久弥新,没有丝毫的黯淡。
  为什么千年时光中的风霜不曾叫它黯然失色,今天,它仍能够色彩鲜艳、清晰动人地站在我们面前?
  原因就在于它所采用的颜色全部从天然宝石中提炼制取,保证画卷经历过战乱、埋藏,依然璀璨生辉。
(图为绘制《千里江山图》所需要的颜料及宝石)
  看到这里,相信每一位珠宝人都心生悸动。课本上对于有几个关于宝石的形容词:瑰丽、稀少和耐久。这完美地解释了宝石能成为皇家御用颜料的原因,也恰恰成就了这幅传世绝作。
  “唯有绝佳的宝石方能成为国画颜料。”
  一颗宝石,可以是见证爱情的仙子,可以是压箱底的传家宝,更可以是承载文化、传递信仰的载体。当然,这些宝石都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了。

石绿(孔雀石
  孔雀石被看做是宝石使用,已经是一件古老的事了,孔雀石曾被称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独一无二的绿色,由于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
  在中国,孔雀石主要产于广东阳春、湖北黄石和赣西北。

石青(蓝铜矿
  (蓝铜矿和孔雀石晶体-楚梅布矿-纳米比亚-非洲)
  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在中国古称“石青”,与孔雀石紧密共生。现在,蓝铜矿主要用做串珠和胸针。

群青(青金石
  群青颜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蓝色颜料。但青金石经“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国以前,如何调制中国绘画中鲜艳的蓝色,成为了古代画家最大的瓶颈。
  青金石色相如天,在古代也多被用来制作皇室的各种玉器工艺品。
(敦煌壁画中大量用到群青颜料)

白(砗磲
  此处的砗磲并不是生物活体,而是指砗磲活体生命殆尽之后,其壳质在海底中被泥沙掩埋、沉淀成千上万年后形成的有机宝石。
  被称为极富自然灵性的“海底灵玉”。其色级为白色的最高之十,千年不变黄。
  现代生活中常制作成摆件,然后海底珍宝的开采必然伴随着不平衡的生态破坏,因此国家对开采砗磲有着严格的管控。

然而坚硬的矿物宝石
如何成为细腻又油润的国画颜料的呢?

  “经久不变,色泽清纯,多裱不脱。”
  简单的三句话的背后,是繁复的工程和日复一日的匠心。《国家宝藏》邀请的仇老,正是传承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师。
  一种颜色的颜料,其制作过程包括敲碎、磨粉、筛细、漂清、烘干,历时3个多月才能将原料制成颜料粉。

国画颜料制作面临现状?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节目中诚恳地拜托大家:告诉他哪里有好的原材料,他会立即去找。
  “正因为大自然有限的给予,才要发挥到极致。”曾经为了一抹黄色,仇老寻觅七八年才高价求得了四五公斤雌黄。
  宝玉石,石之美者;而宝石中,惟有色之绝者,质之上者方能入围国画颜料的宠幸范围。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玉石珠宝频道公众号)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老字号争议:南北稻香村商标战再起 或有条件共存 托帕石的鉴定特征及选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6:01,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